- 年份
- 2024(13072)
- 2023(18321)
- 2022(15612)
- 2021(14385)
- 2020(12351)
- 2019(28139)
- 2018(27982)
- 2017(54362)
- 2016(29345)
- 2015(32959)
- 2014(32683)
- 2013(32612)
- 2012(29945)
- 2011(26858)
- 2010(27089)
- 2009(25488)
- 2008(25606)
- 2007(23053)
- 2006(20719)
- 2005(18915)
- 学科
- 济(126086)
- 经济(125909)
- 业(108291)
- 管理(102551)
- 企(95408)
- 企业(95408)
- 方法(58270)
- 数学(47868)
- 数学方法(47453)
- 财(41129)
- 农(37531)
- 业经(35882)
- 中国(33544)
- 制(29266)
- 务(27366)
- 财务(27290)
- 财务管理(27243)
- 企业财务(25880)
- 农业(25829)
- 贸(24871)
- 贸易(24859)
- 技术(24427)
- 易(24222)
- 理论(21888)
- 地方(21433)
- 学(21166)
- 和(21165)
- 银(20873)
- 银行(20832)
- 体(20523)
- 机构
- 大学(429668)
- 学院(429498)
- 济(181027)
- 经济(177361)
- 管理(174826)
- 理学(150266)
- 理学院(148750)
- 管理学(146616)
- 管理学院(145812)
- 研究(136780)
- 中国(107428)
- 京(91321)
- 财(89609)
- 科学(79469)
- 财经(70860)
- 所(67428)
- 农(65819)
- 经(64377)
- 江(64116)
- 中心(62465)
- 研究所(60267)
- 业大(59831)
- 北京(57922)
- 经济学(55540)
- 财经大学(52605)
- 范(52324)
- 师范(51897)
- 农业(51265)
- 州(51225)
- 经济学院(50457)
- 基金
- 项目(279884)
- 科学(222370)
- 研究(209132)
- 基金(205703)
- 家(176562)
- 国家(175065)
- 科学基金(152606)
- 社会(134828)
- 社会科(127973)
- 社会科学(127944)
- 基金项目(108480)
- 省(107532)
- 自然(96850)
- 教育(95476)
- 自然科(94598)
- 自然科学(94579)
- 自然科学基金(92946)
- 划(89315)
- 编号(85201)
- 资助(84793)
- 成果(69225)
- 部(63191)
- 重点(61522)
- 创(59805)
- 发(58535)
- 课题(57424)
- 国家社会(56140)
- 制(55477)
- 创新(55300)
- 教育部(55116)
- 期刊
- 济(202182)
- 经济(202182)
- 研究(131559)
- 中国(81542)
- 财(71680)
- 管理(68854)
- 农(60627)
- 学报(60326)
- 科学(57476)
- 大学(47350)
- 学学(44541)
- 教育(43288)
- 融(42225)
- 金融(42225)
- 农业(41635)
- 技术(39353)
- 财经(36097)
- 业经(33707)
- 经济研究(31888)
- 经(30909)
- 问题(26885)
- 技术经济(23804)
- 业(23348)
- 贸(22184)
- 理论(21297)
- 现代(20772)
- 商业(19999)
- 图书(19867)
- 科技(19598)
- 统计(19226)
共检索到6442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恬
本文首先构造了一个有关人力资本流动与技术溢出效应的简单理论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我国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人力资本流动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当高技术员工从外国企业流动到内资企业时,显著的提高了内资企业的生产率水平,这表明人力资本流动是技术溢出效应的一个重要的作用渠道。此外,实证分析还表明,具有外企工作经历的高技术员工对企业的贡献程度接近本土高技术员工的四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琳 林珏
文章以世界银行对中国1500多家制造业企业的微观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的溢出效应,同时检验了不同所有制的股权参与对企业效率和溢出效应的影响。经验结果表明:在对外资本身可能选择较高生产率的行业或城市进入这一内生性因素进行控制后,计量结果没有得出正向的技术溢出效应;政府对企业的直接股权参与降低了企业生产效率;按企业所有制分组回归的结果显示,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对本行业的外商投资企业和政府所有企业并没有显示出很大的不同。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胡小娟 陈彬彬
本文利用我国29大制造行业1998-2012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外国R&D通过中间产品进口对我国制造业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外国R&D活动通过中间产品进口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显著正影响,其产生的技术溢出主要通过技术进步实现,对技术效率的改进作用相对较小;从分行业来看,中间产品进口技术溢出效应呈现了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强而劳动资源密集型行业弱的特点。研究结果同时表明:FDI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正向影响,国内研发投入对行业技术的进步起主要作用。
关键词:
中间产品进口 技术溢出 CH模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亓朋 许和连 艾洪山
本研究利用中国制造业14,291家企业1998~2001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行业内、行业间以及地区间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内资企业①的溢出效应。通过使用两类反映溢出的变量指标,且每一类指标按照地区和三位数行业分类标准细分,回答了三个问题:第一,本地区某行业外资的进入是否对本地该行业的内资企业有外溢影响?第二,本地区某行业的外商直接投资是否对本地区该行业的相关行业的内资企业产生技术外溢?第三,其他地区某行业的外商直接投资是否对本地区该行业的内资企业存在技术外溢?结果表明,在行业内,外资企业的外溢效应表现并不明显;在行业间,外资企业通过人员培训效应或人员的流动对内资企业产生了显著的技术外溢;在地区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湛泳 张学斌
国防工业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主力军,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军民融合的政策背景下,迄今仍无军工企业技术对制造业影响总体态势的实际评估。本文在工业企业数据库中手工匹配了三线建设时期军工企业名录,以此为样本,通过各地区投入产出表构建前向、后向和水平溢出系数,实证检验了1998-2007年军工企业对制造业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军工企业对制造业存在显著正向水平技术溢出,而由于军工企业市场份额缩减,军工生产体系封闭和军品民品生产标准不同导致军工企业的垂直溢出显著为负;在高、中端制造业的溢出效应进一步印证了以上观点;地区异质性检验表明中部地区军工企业的溢出效应最为明显;此外,FDI不会在垂直方向上对军工企业的物化溢出产生挤出效应,但会影响其水平溢出效应;军工企业溢出效应与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无明确关联,显示其融资渠道不畅。
关键词:
军民融合 军工企业 制造业 技术溢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铁玲 王选华 廖上胜
研究FDI技术溢出效应是近年国内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多数学者主要从行业特征、市场结构等角度来考察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性,而少部分学者从整体上讨论了政策效应对FDI技术溢出产生的影响。通过使用交叉变量来测度外贸政策对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也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我国制造业的FDI受外贸政策的影响现实,从而对外资政策的调整提供了一定依据。
关键词:
FDI 技术溢出效应 外贸政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毛清华 张琳
本文基于2006~2010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78家上市公司的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装备制造业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存量对企业绩效有积极的影响;技术性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贡献最大;技术性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受人力资本存量的制约;人力资本流量对企业绩效有消极的影响。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杨亚平 温勉
本文基于2001-2007年广东省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运用Levinsohn-Petrin半参数方法估计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考察了吸收能力对本土企业TFP的影响以及吸收能力对外商直接投资(FDI)溢出效应的调节效应。检验结果发现:本土企业的吸收能力对生产率提升有显著正向作用;吸收能力通过后向关联渠道对溢出效应起正向调节作用,而在水平方向和前向关联渠道上,调节效应呈现负向影响。研究结果还发现,吸收能力的这种作用对私营企业尤其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磊
在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这一背景下,如何增强制造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成为了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包含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两部门理论框架,从理论上说明了人力资本消费外部性影响制造业升级的机制,接下来利用省-行业数据以及CHIP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水平提升通过消费外部性这一渠道促进了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进而在就业替代效应的作用下倒逼制造业升级,该结论在利用经济普查数据检验后依旧成立。具体而言,在专业化分工的驱动下,高技能劳动力占比的提升引致了对生活性服务的需求,促进了低技能劳动力工资上涨,从而迫使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升级或者退出。上述的结论表明人力资本溢出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羽 朱子凯 贺扬
外商直接投资(FDI)技术溢出效应已是研究的热点,目前对溢出效应影响因素的研究正逐步深入,其中内外资企业间的技术差距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测算了中国制造业行业层面FDI与本土企业的技术差距,进而采用面板数据以及交互项检验的方法,针对技术差距对FDI水平和垂直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资相对国内企业越先进,行业内的国内企业获得水平的技术溢出效应越大,但该获得的后向技术溢出效应则越低。本文的政策启示是,最优的引进外资企业的数量和技术水平取决于行业特征和发展取向。
关键词:
FDI技术溢出影响 技术差距 实证分析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宏 李浩然
本文选取我国制造业15个行业1999-2006年的行业层面面板数据,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制造业中FDI行业间技术溢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中FDI行业间的后向溢出效应要比前向溢出效应显著。与此相比,由于外商投资企业与下游行业中的内资企业联系较少,从而对其产生的前向溢出效应也较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希 陈甜蜜
选取2000—2009年江苏省和广东省为样本,考虑到技术溢出可能存在非线性和滞后性,构建引入了溢出变量的二次项和滞后一期的工业增加值面板数据模型,实证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在苏粤两省制造业各子行业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FDI存在显著的行业内和后向技术溢出效应,广东省存在显著的行业内和行业间技术溢出效应。进一步通过对两省实证结果的对比,得出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宋勇超 朱延福
运用中国1995~2010年制造业省级面板数据,对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及技术差距在该效应中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FDI溢出效应在不同省份是有差异的,且内外资技术差距在FDI溢出中存在着显著的门限效应。在技术差距较小的省份,技术差距对FDI溢出存在促进作用;中等技术差距的省份,技术差距对FDI溢出影响不显著;技术差距较大的省份,技术差距对FDI溢出存在抑制作用。
关键词:
FDI 技术差距 溢出效应 门限效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邹武鹰 许和连 赖明勇
本文利用我国1996~2003年17个制造业对16个OECD国家的出口贸易面板数据以及1997年和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实证检验了我国出口贸易企业的水平链接溢出效应和后向链接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出口贸易企业通过向上游产业的非出口部门企业购买中间产品和服务产生了积极的后向链接溢出效应,而出口贸易企业的水平链接溢出效应并不明显。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后向链接溢出主要来自于对美国和其他14个OECD国家的出口贸易企业。
关键词:
出口贸易 后向链接溢出 水平链接溢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苍峰
本文采用1999~2003年28个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期说明制造业行业是否存在外资行业内横向溢出和行业间纵向溢出效应(后向联系和前向联系)。利用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SystemGMM),克服了要素投入的内生性问题和前期的生产率冲击后,实证结果表明,对制造业的内资而言,外资的后向联系效应作用明显,说明后向联系确实是外资技术溢出的重要渠道,而行业内溢出效应和前向联系效应表现为不明显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FDI后向联系 溢出效应 动态面板数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