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89)
2023(14551)
2022(12650)
2021(11918)
2020(10058)
2019(22800)
2018(22629)
2017(43644)
2016(23668)
2015(26573)
2014(26001)
2013(25512)
2012(23181)
2011(20949)
2010(20914)
2009(19314)
2008(18969)
2007(16698)
2006(14758)
2005(13003)
作者
(65811)
(54802)
(54623)
(51602)
(34820)
(26197)
(24597)
(21391)
(20738)
(19490)
(18664)
(18469)
(17428)
(17345)
(16824)
(16790)
(16264)
(16101)
(15650)
(15602)
(13556)
(13416)
(13028)
(12546)
(12256)
(12213)
(12170)
(12045)
(10991)
(10712)
学科
(88684)
经济(88553)
管理(78140)
(72791)
(63493)
企业(63493)
方法(39765)
数学(33672)
数学方法(33264)
(27539)
中国(24658)
(23164)
业经(21780)
(21369)
技术(20002)
(19311)
(17225)
财务(17155)
财务管理(17125)
地方(16955)
理论(16807)
企业财务(16309)
农业(15485)
(15457)
银行(15415)
(15405)
(14933)
贸易(14921)
(14714)
金融(14710)
机构
大学(331543)
学院(328114)
管理(134190)
(130264)
经济(127403)
理学(116181)
理学院(114929)
管理学(113122)
管理学院(112500)
研究(106478)
中国(79953)
(70158)
科学(64473)
(63106)
(51978)
财经(49784)
中心(48083)
(48060)
(47454)
研究所(47063)
业大(46894)
(45194)
北京(44345)
(42626)
师范(42262)
经济学(39025)
(39010)
(38815)
财经大学(37093)
农业(36792)
基金
项目(225313)
科学(178510)
研究(167749)
基金(164083)
(141661)
国家(140465)
科学基金(122015)
社会(106633)
社会科(101000)
社会科学(100978)
(87863)
基金项目(87473)
自然(78306)
教育(76820)
自然科(76469)
自然科学(76454)
自然科学基金(75127)
(73563)
编号(68079)
资助(66348)
成果(55868)
(50670)
重点(49773)
(49686)
(46957)
课题(46775)
创新(46598)
(44812)
国家社会(43674)
教育部(43264)
期刊
(143566)
经济(143566)
研究(98554)
中国(65749)
管理(51679)
学报(49665)
(49168)
科学(46310)
(42743)
教育(38879)
大学(38430)
学学(35589)
农业(29331)
(28796)
金融(28796)
技术(28718)
财经(24608)
业经(23018)
经济研究(22397)
(20923)
图书(19201)
问题(18097)
科技(17625)
理论(16456)
技术经济(16207)
(15351)
现代(15074)
实践(15026)
(15026)
(14603)
共检索到4832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汉通  
人力资本参与收入分配的问题,是目前收益分配制度改革中碰到的新问题,分配制度、激励机制的设计必须考虑人力资本对企业产出的贡献。文章就这一问题从人力资本的价值度量,对产出的贡献率的测算,以及如何设立以贡献率为基础的分配制度等方面做了较为全面的探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汉通  
人力资本参与收入分配的问题,是目前收益分配制度改革中碰到的新问题,分配制度、激励机制的设计必须考虑人力资本对企业产出的贡献。文章就这一问题从人力资本的价值度量,对产出的贡献率测算,以及如何设立以贡献率为基础的分配制度等方面做了较为全面的探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松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和数据等是有商品属性的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资本和土地还具有资本属性,对超额剩余价值的形成有贡献,占有超额剩余价值转化的利润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必要价值、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是由劳动力的使用——劳动生产出来的,只有劳动力既是劳动者的商品,也是劳动者的资本,才有可能既取得必要价值转化的工资收入,又能参与剩余价值转化的利润分红,实现劳动贡献归劳动者所得。劳动力资本化为劳动者股份的个人所有制,有利于保障劳动者权益。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珺  
本文从市场经济建设的现实问题出发结合分配理论进行分析,提出各种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贡献大小和多少是分配的客观经济依据,而所有者对要素的合法产权是分配的法权依据和最终实现依据,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分配原则应是将各种生产要素相互协作生产出来的价值,按要素的贡献由各要素所有者凭借合法产权参与分配,这两者紧密联系,共同构成我国新型分配制度的基础性内容。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崔朝栋  李新记  
非劳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的理论依据,首先是非劳动生产要素在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形成中的贡献,这是非劳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价值基础和尺度;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其产权关系和商品经济原则,是非劳动生产要素的贡献在现实经济关系和法律上的体现,是非劳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直接原因。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这两个方面都有科学的阐述。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世聪  
人力资本具有特殊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其价值计量的难度远远超过物力资本,国内外研究了几十年,至今仍没有很好解决这一难题。由于人力资本价值得不到应有的反映,还严重挫伤了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因而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本价值理论和计量模式,恰当地反映人力资本价值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云中  王石红  
按贡献分配原则并不改变和否定按劳分配制度成立的条件和根本特征 ,与按劳分配制度具有兼容性。但按贡献分配原则和按劳分配制度反映的关系和要求不同。在公有制经济范围内 ,按贡献分配反映的是多元所有的生产要素共同创造财富平等参与收入分配的关系 ,按劳分配反映的是企业劳动者对公有产权的平等占有并按自己的劳动贡献参与收入分配以实现这种占有关系。因此 ,两者之间不能简单地替代。为了实现两者的结合和统一 ,必须实行两个层次的分配机制 :第一层次的分配 ,将劳动者提供的劳动要素 ,与其他生产要素平等地 ,按照其对于创造财富的贡献分得一个收入份额。第二层次的分配 ,按照劳动者的劳动贡献 ,分得一部分公有产权收益。...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范新成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是要素财富论和生产要素所有权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有利于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搞活国企、有利于推进市场经济的进程。生产要素贡献的度量应坚持市场化原则,以要素的稀缺程度和贡献率作为分配的尺度。确立和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路径选择:微观基础再造、健全完善市场体系、法规政策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栗玉香  冯国有  
 人力资本价值存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校的竞争力,作为激励高校人力资本价值所有者积极支付其人力资本的机制的教师收入分配制度必须充分体现人力资本价值。本文在分析了人力资本价值确定难的原因及学校人力资本价值确定的一般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体现人力资本价值的教师收入分配制度创新思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韩慧平  陈翔鸥  
人力资本股权激励是国企分配制度的创新,目前我国人力资本股权激励机制还在试点与探讨之中,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我国国企人力资本股权激励条件尚不成熟,尽管股权激励在许多国家已得到普遍运用,且非常有效,但在我国实行起来难度较大,我们应抓紧制定适合我国国企人力资本股权激励的有效机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任志军  
某一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是衡量该要素的贡献的合适尺度;市场经济中,厂商追求最大化利润的行为会导致生产要素的价格即要素收入与其边际收益产品相等。要使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得以真正确立和运行,必须再造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微观基础,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制定并严格执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曹晓冬  
本文探讨了人力资本在产品生产中的作用 ,试图将人力资本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性要素看待 ,并将其纳入一般经济分析的框架中去。在该思路的指引下 ,文章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讨论了人力资本的内涵和外延 ,区分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一般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的关系 ,从分工合作的角度推出人力资本的产权性质 ,从而导出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稀缺的生产性要素 ,同样要参加最终的利益分配的结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康继军  张宗益  傅蕴英  
加强制度与管理创新可以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本文认为广义技术进步一方面表现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即资本和劳动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表现为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它们分别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结果。本文以重庆市为例对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增长中制度与管理创新的贡献作了定量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