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23)
2023(13186)
2022(11147)
2021(10358)
2020(8411)
2019(18977)
2018(18670)
2017(35397)
2016(19547)
2015(21932)
2014(22023)
2013(22190)
2012(21199)
2011(19355)
2010(20065)
2009(18950)
2008(19246)
2007(18066)
2006(16828)
2005(15836)
作者
(57958)
(48781)
(48296)
(45855)
(30815)
(23570)
(21860)
(18718)
(18385)
(17659)
(16712)
(16312)
(15787)
(15601)
(15343)
(14763)
(14215)
(14122)
(14115)
(14068)
(12539)
(12123)
(12105)
(11324)
(11133)
(11039)
(11015)
(10885)
(10072)
(9651)
学科
(89221)
经济(89119)
(65484)
管理(55274)
(50675)
(43017)
企业(43017)
农业(33924)
中国(28882)
地方(26006)
方法(25835)
业经(24941)
(21863)
数学(21664)
数学方法(21339)
(20477)
(16894)
(16893)
银行(16873)
(16299)
(16036)
金融(16036)
(15349)
(14947)
贸易(14925)
(14440)
(14431)
(13286)
技术(13136)
(13030)
机构
学院(286024)
大学(281591)
(121207)
经济(118344)
管理(107679)
研究(104240)
理学(89381)
理学院(88416)
管理学(87054)
管理学院(86520)
中国(84318)
(62361)
(61448)
科学(59980)
(57857)
(53955)
(48894)
中心(48612)
研究所(47572)
农业(47094)
业大(43885)
财经(43074)
(39811)
北京(39803)
师范(39491)
(39330)
(38714)
(36907)
(36633)
经济学(34346)
基金
项目(173004)
科学(135387)
研究(132971)
基金(121828)
(105111)
国家(104011)
科学基金(88067)
社会(84172)
社会科(79329)
社会科学(79306)
(69649)
基金项目(63397)
教育(59744)
(57207)
编号(56735)
自然(53436)
自然科(52007)
自然科学(51994)
自然科学基金(51040)
资助(49691)
成果(47797)
(43282)
课题(40091)
重点(38942)
(38424)
(35425)
发展(35247)
(34622)
(34520)
(34017)
期刊
(159127)
经济(159127)
研究(92946)
中国(72063)
(66318)
(44595)
农业(44443)
学报(41820)
管理(40527)
科学(40439)
(37447)
金融(37447)
教育(36595)
大学(32781)
业经(30357)
学学(30281)
技术(25842)
(21988)
问题(21669)
财经(21556)
经济研究(21369)
(18628)
农村(16396)
(16396)
世界(16136)
图书(15945)
农业经济(15819)
(15525)
(15264)
资源(14908)
共检索到482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何景熙  
转型时期我国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对有限农业资源的巨大压力所导致的农村劳动力不充分就业乃是当前“三农”问题本质所在。对农村人口“开流断源”即“转移农民 ,减少农民 ,农民变市民”是应对“三农”问题的根本选择。建议立即启动普及基础教育为主体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程” :( 1 )由中央财政直接承担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 ;( 2 )重建农村合作医疗网点 ;( 3)继续强化农村计划生育 ,切断人口过量增长的“源头” ;( 4 )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面的制度创新保障人力资本投资的公平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德海  张克云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关系到我国全民素质的提高 ,而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和能力建设是实现农村发展的基础。在刚刚跨入新世纪的今天 ,在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挑战的情况下 ,认真准确地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评价 ,开发利用好农村人力资源 ,对于推动中国的农村发展和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凤霞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祝建民  
根据多年的《广东农村统计年鉴》和《中国教育事业经费统计资料》等有关资料的分析表明,广东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具有投资力度不足、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区域不平衡等特点。为了改善人力资本存量的质量,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建议实行免费的基础教育,加大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对技能培训的投入,重视健康投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陶昆刚  秦炳慧  何友玉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投资是形成人力资本的主要途径,通过制度安排和组织安排能保证人力资本积累和价值的实现。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低,人力资本存量不足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和组织安排。文章分析我国现有户籍制度、农村义务教育制度、财政投入制度、教育资源分配制度不合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创新性的制度安排,以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和人力资本积累的水平,为建立和谐社会提供更大的智力支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邓涛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需要 ,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但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还存在素质低、人口教育水平低、技术水平落后等问题 ,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 :( 1 )建立和完善农村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 2 )加强教育和培训 ;( 3)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 ;( 4 )建立和健全农村基本保障体系和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体系 ;( 5 )制定长期稳定的农村人口政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衡霞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开发目前存在许多缺陷,如关系寻租致使农村人力资源逃避资本化开发;开发主体单一;开发成本与收益比失衡;开发内容狭窄等。加强农村人力资本开发的有效途径在于:降低关系寻租对就业的影响,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资本化开发;成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基金,寻求多元开发主体;推行农村实用人才"师范化"开发,降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成本;拓展农村人力资本开发范围,促进人力资本的合理流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萧鸣政  饶伟国  
人力资本理论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也是研究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重要理论工具。本文通过分析人力资本理论及其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指出了我国政府研究和制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时应该借鉴的各种人力资本思想,提出了人力资源开发优先战略、建设人力资本大国与走向经济强国的战略目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春根  
提高农民的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目的,但局限于农业、农村的视野,就会使农民收入的提高与农业资源稀缺的矛盾突出。注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城市化水平提升和农户收入增加的双赢结局,是一条现实的选择路径。目前农民素质不适应于现代化的现状严重阻滞着劳动力的转移,解除这种阻滞,就必须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资本投入,提升为人力资本。这种投入是巨大而长期的,单靠农民自身难以达到目的,而政府在此时应该成为这一服务的提供者,使农民真正享受到城市居民同样的国民待遇。培训是人力资本投入的路径之一,衢州"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钟甫宁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调整农民就业结构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大规模转移农村劳动力是解决农民问题并最终解决农业问题的关键。在农业和农村内部,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和城市人口密集地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高附加值的名特优新农产品也是一项重要工作。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应当围绕中心工作,帮助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帮助农业生产向高价值产品转移,实现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业生产和保障食品安全的长期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志同  
如何做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提升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绩效,是当前我国政府在农村人力资源总量过于"富足"而人力资本严重"贫困"现实之间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首先要建立评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绩效的体系与方法;其次要拥有整合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资源的适当手段即有效的制度;最后,政府还要加强观念引导,强化自身职责与政策保障。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沈鸿  赵永乐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表现为农村经济落后、农业不发达、农民增收缓慢,"三农"问题突出;农村人力资源比例高、数量多、素质偏低;少数民族种类多且大多分布在农村地区;边疆线长和自然资源丰富等。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价值表现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三农"战略的实施基础;是实现我国区域均衡发展的前提条件;有利于促进民族和谐;事关边疆和国家稳定;能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扬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数以亿计的农民参与了现代化建设,但是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泛珠三角发达地区的广东、福建等地相继出现了民工短缺现象,打破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神话。“民工荒”现象的产生,不是偶然的经济现象,而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必然产物,是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的。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人力资源整合开发策略,对破解“民工荒”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俊梁  
苏南地区以其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条件,在新农村建设中走在全国前列,其农村劳动力基本实现充分就业,但只是低水平和低层次的充分就业。在苏南产业结构升级的形势下,农村人力资源边际生产率递减的趋势将趋强,这是苏南新农村建设的隐忧。依托苏南区位优势,培育联系城乡的农村人力资源市场,注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将是苏南新农村建设取得长期成效的必然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