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25)
2023(7345)
2022(6140)
2021(5919)
2020(4942)
2019(11821)
2018(11324)
2017(21659)
2016(11456)
2015(13333)
2014(12735)
2013(13227)
2012(12735)
2011(11685)
2010(11427)
2009(10791)
2008(10552)
2007(9034)
2006(8302)
2005(7911)
作者
(33556)
(28121)
(27973)
(26729)
(18179)
(13441)
(12660)
(11073)
(10909)
(9932)
(9894)
(9410)
(9399)
(9256)
(9089)
(8906)
(8455)
(8198)
(8125)
(7813)
(7111)
(6915)
(6886)
(6655)
(6383)
(6310)
(6277)
(6024)
(5725)
(5701)
学科
(55897)
经济(55810)
管理(29007)
(27882)
方法(25688)
数学(23261)
数学方法(23117)
(20737)
企业(20737)
中国(18654)
(13878)
贸易(13870)
(13651)
(13438)
(12840)
(11268)
(10766)
金融(10765)
(10217)
(9613)
银行(9585)
(9304)
农业(8799)
业经(8771)
地方(8511)
(7916)
(7855)
关系(7828)
(7203)
(7138)
机构
大学(173608)
学院(166074)
(84466)
经济(83347)
研究(69092)
管理(59573)
中国(55362)
理学(50692)
理学院(50109)
管理学(49413)
管理学院(49116)
科学(38556)
(38540)
(37695)
(35609)
研究所(32415)
财经(29950)
中心(29378)
经济学(29020)
(28854)
(27798)
经济学院(26155)
北京(25456)
(24504)
农业(22908)
财经大学(22713)
(22631)
业大(22540)
科学院(21156)
(20196)
基金
项目(107813)
科学(85488)
基金(83164)
研究(75966)
(74736)
国家(74250)
科学基金(61755)
社会(52255)
社会科(49722)
社会科学(49714)
基金项目(42146)
自然(38704)
自然科(37836)
自然科学(37821)
自然科学基金(37244)
资助(36164)
(35848)
教育(33967)
(32963)
编号(26713)
(26643)
重点(25194)
中国(24680)
国家社会(24119)
(23557)
成果(23039)
教育部(22954)
(21754)
科研(21074)
人文(21005)
期刊
(89002)
经济(89002)
研究(57590)
中国(35904)
学报(29377)
(28069)
科学(26567)
(25285)
管理(23463)
大学(22348)
学学(20586)
(18630)
金融(18630)
农业(17616)
经济研究(16761)
财经(16147)
国际(15072)
(14814)
(14157)
教育(13475)
世界(12957)
问题(12424)
技术(11581)
(11116)
业经(9676)
统计(8929)
技术经济(8548)
图书(8264)
理论(7399)
(7088)
共检索到268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徐杰  杨建龙  
在对人力资本计量方法述评基础上,运用永续盘存法,估算了我国1980-2006年的人力资本存量,通过建立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对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仅次于物质资本,是经济增长的第二大推动力量。进一步分析发现,人力资本的投入产出效益大大高于物质资本,但人力资本投资效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董志华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作用关系,忽视这种关系会造成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效应被高估,现有文献鲜有研究两者的互动关系。基于最新中国人力资本指数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互为格兰杰原因,且两者之间存在具有阶段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的协整关系。在经济欠发达的阶段或地区,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水平较低,两者的相互促进效应不显著。为防止出现"低发展陷阱",应多元化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董志华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作用关系,忽视这种关系会造成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效应被高估,现有文献鲜有研究两者的互动关系。基于最新中国人力资本指数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互为格兰杰原因,且两者之间存在具有阶段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的协整关系。在经济欠发达的阶段或地区,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水平较低,两者的相互促进效应不显著。为防止出现"低发展陷阱",应多元化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展  崔雪  
基于劳动工作时间,从多维度构建劳动数据的中国经济行业生产率数据库,分析人力资本在1978-2018年的变动情况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且运用两部门模型将人力资本积累分解为教育效应和劳动再配置效应以探索人力资本的增长来源。结果发现,中国人力资本在1978-2018年增长了2.4倍,每年上升2.2%,其中1.5%来自教育效应,0.6%来自行业间的劳动再配置效应,受教育水平提升是人力资本增加的最主要来源。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低,年均贡献0.3%。为了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的增加,政府一方面需要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另一方面努力消除限制劳动力跨行业流动的障碍,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提高人力资本的利用效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海峥  梁赟玲  Barbara Fraumeni  刘智强  王小军  
尽管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与创新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各国学者和政府的共识,但准确度量人力资本却一直是该领域研究中的难点问题。本文结合我国目前的数据状况,运用并改进Jorgenson-Fraumeni的终生收入法,计算了1985—2007年中国人力资本年度总量及相应的年度人均人力资本,构建了中国人力资本指数,并对2008—2020年的人力资本水平作了预测。计算结果表明,中国人力资本总量和人均量都保持了较快增长速度,但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以及物质资本来说,人力资本相对比重呈下降趋势,并且人均人力资本跟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闫淑敏  秦江萍  
本文分析了教育、科学技术以及健康对西部经济增长的贡献。认为西部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虽处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为显著的年限,但西部第一产业比重大,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远未达到这一水平;西部科技进步贡献率水平很低。另外由于西部技术接受者的素质较低,也阻碍了科技推广的速度和广度;而健康对西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于全国水平。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丁小浩  黄依梵  
人力资本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存在于众多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当中,而学界对于人力资本的衡量方法和影响机制一直处于探索之中。一般来说,社会科学理论的进展与方法的改进相辅相成,理论指引着实证方法的使用和改进,方法的完善也应该能够促进理论的推陈出新。本文梳理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相关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聚焦于人力资本的思想诞生、度量方法和经济价值三方面,试图从宏观层面来分析不同时期人力资本要素在经济增长过程当中所扮演角色的历史演进及其内在逻辑,并讨论人力资本理论与其实证方法论的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昌先宇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引擎,也是缩小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的关键性因素,文章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例研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且人力资本外部性显著。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迎春   张建伟   刘泽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杰  
本文通过在内生增长模型中建立人力资本投资的一般均衡模型 ,推出计算人力资本投资均衡增长路径的方法。然后 ,利用我国的经验数据 ,检验我国当前的人力资本投资 (主要是国家的教育投资支出 )是否处于均衡增长路径上 ,估算出人力资本的投资增长率。在此基础上 ,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国家的教育投资支出 )的弹性分析及相关指标的比较。我们的基本结论是 :我国的人力资本投资是富有产出弹性的 ,但国家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却是偏低的 ,因此 ,政府应当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的比重 ,以提高人力资本的均衡增长率 ,使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迎春   张建伟   刘泽  
在影响经济增长的诸多因素中,人力资本成为一个越来越备受关注的因素。从理论上它已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中外学者也不断地利用可能的资料来论证和评估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利用我国1990—2002 年的统计资料对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杨万平  赵金凯  卞淑云  
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下,我国需强化人力资本的关键作用,以助推中国经济向创新驱动转变,逐步摆脱以高污染、高能耗为特征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基于EBM距离函数DEA模型,不仅在考虑环境污染和能源约束的经济增长分解框架下,探讨教育人力资本对中国绿色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还将非径向投入导向型方向性距离函数与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相结合,揭示教育人力资本对绿色经济增长的间接贡献。研究发现:1.从直接贡献来看,作为新增长源泉的人力资本尚未构成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地区经济发展依旧是要素投入型的粗放式发展。2.从间接贡献来看,教育人力资本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呈现出中部高而东、西部低的格局;对技术效率的贡献呈现出从沿海向内陆阶梯递减的格局;对技术进步的贡献呈现出中间高两端低的倒U型格局。中国应分层分类、形式多样地促进教育合理布局,继续强化教育人力资本积累,以持续稳定推动绿色经济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勇  
本文通过分析人力资本的"资本"内涵,同时针对人力资本核算中基期存量和折旧等几个关键性基础指标进行理论研究和数据分析,重新估算中国人力资本存量指标。在此基础上,本文重新估算并分解全要素生产率以及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1978-2017年中国纯粹技术进步对增长贡献并不显著,经济增长主要来自要素贡献。人力资本对增长贡献率为10.8%,人力资本进步对增长贡献显著。但是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过低,导致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联合贡献率转低,加起来为12%,说明中国与以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为主的创新型增长模式存在差距,如何保证增长可持续性值得关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勇  
产业结构变迁是经济持续增长和转型的基础,中国产业结构并没有演进到与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相对应的水平,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与新兴产业发展必须的教育和人力资本的进步。本文重新核算了中国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存量并从实证角度分析了人力资本对中国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是中国增长重要推动要素之一,但是其贡献显著低于简单劳动和物质资本贡献,反映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追加投资仍然是中国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本贡献市中国对产业升级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