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98)
- 2023(7612)
- 2022(6220)
- 2021(5410)
- 2020(4378)
- 2019(9697)
- 2018(9056)
- 2017(17085)
- 2016(9416)
- 2015(9999)
- 2014(9416)
- 2013(9318)
- 2012(8370)
- 2011(7502)
- 2010(7273)
- 2009(6523)
- 2008(6493)
- 2007(5602)
- 2006(4961)
- 2005(4182)
- 学科
- 济(38904)
- 经济(38870)
- 管理(30520)
- 业(29757)
- 企(22776)
- 企业(22776)
- 方法(19519)
- 数学(17897)
- 数学方法(17769)
- 农(11560)
- 财(10355)
- 中国(9706)
- 业经(8918)
- 学(8657)
- 环境(8498)
- 农业(8368)
- 贸(8070)
- 贸易(8069)
- 易(7893)
- 务(7081)
- 财务(7078)
- 财务管理(7073)
- 技术(6931)
- 企业财务(6813)
- 划(6650)
- 融(5927)
- 金融(5927)
- 人事(5757)
- 人事管理(5757)
- 制(5754)
- 机构
- 大学(137705)
- 学院(137382)
- 济(58870)
- 经济(58007)
- 管理(53377)
- 理学(47757)
- 理学院(47258)
- 研究(46920)
- 管理学(46407)
- 管理学院(46194)
- 中国(34034)
- 农(33158)
- 科学(31431)
- 京(27742)
- 业大(27594)
- 农业(26817)
- 所(24491)
- 财(23939)
- 研究所(23054)
- 中心(20977)
- 财经(20399)
- 经济学(18950)
- 经(18813)
- 江(18677)
- 农业大学(18408)
- 经济学院(17468)
- 院(16538)
- 北京(16491)
- 经济管理(15963)
- 财经大学(15475)
- 基金
- 项目(103045)
- 科学(81300)
- 基金(77641)
- 家(71516)
- 国家(70948)
- 研究(66089)
- 科学基金(60238)
- 社会(45555)
- 社会科(43380)
- 社会科学(43367)
- 基金项目(41588)
- 自然(41288)
- 自然科(40419)
- 自然科学(40406)
- 省(40080)
- 自然科学基金(39748)
- 划(34343)
- 资助(30944)
- 教育(29599)
- 重点(23453)
- 编号(22975)
- 创(22256)
- 部(22195)
- 发(21874)
- 计划(21410)
- 创新(20894)
- 科研(20654)
- 业(20228)
- 国家社会(20125)
- 科技(18728)
共检索到182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杨 邓紫怡
文章基于2005—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SBM-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构建FGLS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探究了自然资源禀赋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且技术进步贡献率较大;人力资本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显著的驱动作用,相比低、中水平的人力资本,高水平人力资本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强;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会弱化人力资本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金营 王思敏
选取2007—2021年中国大陆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ML指数测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检验人力资本对GTFP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对本地GTFP的影响呈“U”形,对周边地区GTFP的影响呈倒“U”形。机制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在人力资本对本地GTFP的影响中起遮掩作用,而污染排放强度起部分中介作用;且在不同的产业结构升级和污染排放强度区间内,人力资本对GTFP的影响均具有单门槛效应。人力资本对GTFP的溢出效应均呈倒“U”形,但本地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其中对东部地区GTFP的本地效应呈“U”形,对中部地区GTFP的本地效应呈倒“U”形,对西部地区GTFP的本地效应不显著。因此,应着力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引导人才合理流动和区域人才协作,提高其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为绿色生产和技术进步提供人力资本保障。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晓旭 张娆
文章基于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SYS-GMM、中介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结构演进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结构演进推动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这得益于人力资本结构演进的产业结构升级作用和劳动效率提升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人力资本结构演进可以释放“绿色驱动势能”,显著地促进本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存在一定的知识溢出壁垒,导致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会抑制邻近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此外,在演进后期、物质资本较高和经济竞争力较强的省份,人力资本结构演进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巩崇一 柴时军
笔者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人力资本不平等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然后对我国1996年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不平等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受平均人力资本影响,平均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也受人力资本不平等影响。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一般情况下人力资本不平等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负的影响,只有在平均人力资本很低的时候,人力资本不平等才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的影响,而这主要是因为高素质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巩崇一 柴时军
笔者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人力资本不平等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然后对我国1996年~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不平等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受平均人力资本影响,平均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也受人力资本不平等影响。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一般情况下人力资本不平等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负的影响,只有在平均人力资本很低的时候,人力资本不平等才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的影响,而这主要是因为高素质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磊
本文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结构优化,提高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劳动力相对占比可以显著降低城乡之间人均工资收入比,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水平提高,可以有效减小中、西部各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但在东部地区却呈现出扩大效应。
关键词:
人力资本结构 全要素生产率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谭少鹏
【目的】化解林业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与环境污染、能源消耗间的矛盾,加速林业经济增长模式从以传统要素为主导向以高级生产要素为内核转变,推进区域绿色林业协调高质量发展。【方法】通过构建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非角度、非径向的SBM模型和GML指数对2002—2020年中国30个省域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相关性分析深层次揭示邻近省域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区域整体演变趋势产生的影响,采用邻接空间权重矩阵建立面板空间计量模型探究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整体来看,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上升态势,说明我国林业可持续化发展趋向良好;技术进步是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增长源,而技术效率则对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一定抑制作用。空间相关性分析显示:我国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正相关性正渐趋弱化,“高-高”集聚特征重点体现在上海、江苏等华东区域,“低-低”集聚特征则主要分布于四川、甘肃等地。影响因素研究显示:产业发达程度、宏观经济发展水平、环境规制与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城镇化水平和能源消费结构则与其具有负相关关系。【结论】对策建议如下:1)全方位建立健全有关政策及法律保障体系;2)深层次统筹林业绿色发展和区域一体化战略;3)多维度补齐林业绿色发展要素,为我国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明确方向。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莎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于实现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基于2005-2019年中国30个省市样本数据,采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Malmquist-Luenberger(ML)指数测度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引入空间杜宾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从空间维度分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外溢机制以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显著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其中,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产业结构合理化作用相对较弱;考虑到绿色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在不同门槛值下,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促进作用存在双门槛效应,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存在单门槛效应。因此,建议从注重产业间融合发展、加强科技研发及提高创新水平等方面入手,实现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和旺 左文婷
文章以基于SBM方向距离函数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算2003—2011年我国省级层面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借助于面板模型分析市场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随着市场型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也会提升,但是,到一定程度后,这种作用会逐渐减弱,即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倒"U"型关系。(2)严格适宜的市场型环境规制能激发技术创新,提高生产率,实现环境质量改善与生产率的"双赢",由此验证了"波特假说"。(3)使用不同的环境规制变量,并用环保人数作为环境规制强度的工具变量来克服反向因果关系所引起的内生性问题,命令控制性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表明上述结论具有稳健性,但这一作用弱于市场型环境规制,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的作用则还未显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乌静 肖鸿波 陈兵
基于2006—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与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了数字经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地区间的异质性,并进一步探索了数字经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作用中存在的技术和资本门槛效应。研究发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时间依赖性和空间溢出性;从"本地—邻地"视角看,数字经济的发展对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分区域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中部和西部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要强于东部地区;研发投入在数字经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中发挥了单一门槛作用,当跨越门槛值后促进效应会呈现递减的规律。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艳琴
基于环境成本和技术创新两个视角,文章对环境规制影响绿色全生产要素生产率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的环境污染现状以及现行的环境规制政策,提出了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完善政府环境规制职能和采用差异化环境规制政策的建议,以期能为政府制定环境政策提供参考,从而促进中国工业沿着持续、健康、快速的方向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邵泽
本文选取2012-2021年我国26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建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探究流通产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进一步的,将样本划分一线、二线、三线以及四线城市展开异质性分析,同时考察技术创新能力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流通产业集聚可显著提升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一线城市流通产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最显著,四线城市则不明显。流通产业集聚可通过提升技术创新能力,间接影响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建伟
文章以2000—2016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GMM动态效应模型深入探讨财政分权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Gtfp和Gtech存在显著的反向抑制作用,而对Geff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区,财政分权对Gtfp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衰退区,财政分权对Gtfp具有显著的反向抑制作用。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分权异质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振清 谷文姗 成晓斐
当前碳交易已成为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家战略,市场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文章基于2007—2018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首先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对碳交易政策实施下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进行了评估,且通过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对其稳健性进行了检验,最后通过机制分析验证了文中提出的假设。研究结果表明:碳交易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果较为显著,且通过PSM-DID进一步评估后结果并无明显差异;在动态性检验过程中可以看出,碳交易试点开展后短期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无明显提升反而有所下降,从2016年开始呈显著提升状态,表明碳交易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时效性;机制分析验证了碳交易通过驱动低碳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能源结构清洁化、资源要素替代等效应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因此,在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及碳交易全国推广的背景下,探讨碳交易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机制问题,对推进经济绿色高质量增长、碳市场的完善和减排目标的实现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碳交易 绿色全要素 双重差分 机制检验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毛丰付 邵芳琴 邵慰
数字产业化作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的重要基础底座,能否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这一问题有待讨论和进一步确认。本文结合中国21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7~2020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研究了数字产业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数字产业化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数字产业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并且数字产业化能够通过创新活力、绿色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升级渠道作用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产业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行业和区域异质性。本文为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布局,为绿色发展提质增效提供重要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