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15)
- 2023(12181)
- 2022(10574)
- 2021(9871)
- 2020(8222)
- 2019(18917)
- 2018(18839)
- 2017(36943)
- 2016(19676)
- 2015(22114)
- 2014(22162)
- 2013(22169)
- 2012(20419)
- 2011(18358)
- 2010(18415)
- 2009(16979)
- 2008(16230)
- 2007(14219)
- 2006(12766)
- 2005(11282)
- 学科
- 济(99904)
- 经济(99819)
- 管理(59298)
- 业(54154)
- 企(45024)
- 企业(45024)
- 方法(39617)
- 数学(34445)
- 数学方法(34135)
- 地方(22734)
- 中国(22094)
- 农(21344)
- 财(20313)
- 学(19966)
- 业经(19696)
- 农业(15073)
- 地方经济(14382)
- 制(14246)
- 理论(13945)
- 和(13927)
- 贸(13502)
- 贸易(13490)
- 环境(13469)
- 易(12980)
- 务(12763)
- 财务(12703)
- 财务管理(12682)
- 融(12327)
- 金融(12326)
- 技术(12105)
- 机构
- 大学(287396)
- 学院(284870)
- 济(123301)
- 经济(120827)
- 管理(115605)
- 理学(100443)
- 理学院(99327)
- 管理学(97746)
- 管理学院(97241)
- 研究(96873)
- 中国(71191)
- 京(60766)
- 科学(58632)
- 财(54050)
- 所(48193)
- 研究所(43896)
- 财经(43521)
- 中心(42483)
- 农(41827)
- 业大(40703)
- 江(40226)
- 经(39542)
- 北京(38556)
- 经济学(37582)
- 范(36619)
- 师范(36334)
- 院(34936)
- 经济学院(33575)
- 州(32770)
- 农业(32431)
- 基金
- 项目(193574)
- 科学(152614)
- 研究(141921)
- 基金(141603)
- 家(122349)
- 国家(121351)
- 科学基金(104935)
- 社会(90998)
- 社会科(86221)
- 社会科学(86197)
- 基金项目(75589)
- 省(74633)
- 自然(67693)
- 自然科(66077)
- 自然科学(66066)
- 自然科学基金(64900)
- 教育(64043)
- 划(62250)
- 资助(58436)
- 编号(57154)
- 成果(46023)
- 部(42710)
- 重点(42633)
- 发(41617)
- 创(39893)
- 课题(38759)
- 国家社会(37355)
- 创新(37144)
- 教育部(37040)
- 科研(36543)
- 期刊
- 济(139854)
- 经济(139854)
- 研究(88317)
- 中国(51077)
- 管理(43666)
- 学报(42815)
- 科学(40426)
- 财(40240)
- 农(37727)
- 大学(32621)
- 学学(30878)
- 教育(27431)
- 农业(26408)
- 技术(24808)
- 融(23437)
- 金融(23437)
- 经济研究(23232)
- 财经(21991)
- 业经(20642)
- 经(18802)
- 问题(17598)
- 技术经济(15908)
- 理论(14376)
- 图书(14132)
- 科技(13367)
- 现代(13332)
- 实践(12885)
- 践(12885)
- 业(12812)
- 商业(12667)
共检索到418558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亚男
人力资本作为一种潜在的资本能量,在与物资资本相结合的生产过程中,价值创造功能会逐渐的显现出来。但在各国实际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本发挥作用的物质载体有很大差异,因此这种能量的发挥也会受到具体条件的限制。本文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梳理了部分学者关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研究。理论上,人力资本通过非知识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以及外部效应等相关作用机制对经济增长会起到推动作用,这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实证分析研究中,由于学者采用的人力资本存量计量方法的不同,结论也不尽相同;而学者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杜伟 杨志江 夏国平
基于中国2002-2010年各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分别以国内发达省市和发达国家技术水平为边界,对人力资本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并考察了人力资本作用机制的地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就全国整体而言,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效果不明显,人力资本主要是通过技术创新、技术模仿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在东部地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既有直接作用,又有间接作用,但间接作用不是通过技术创新而是通过技术模仿起作用;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效果不明显,人力资本是通过技术创新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作用机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圣元 陈万明 周蔓
本文用受教育水平的差异来表示异质性人力资本,采用永续盘存法计算固定资产存量,得到2004~2013年中国省级区域的相关数据。分析不同区域异质性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对不同省级区域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逐步回归。结果说明物质资本投资依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不同区域的异质性人力资本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同。促进低水平人力资本向高水平人力资本转变有利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异质性 经济增长 物质资本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金涛
在科学界定异质型人力资本的基础上,运用2000~2013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异质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平均人力资本的卢卡斯作用机制和尼尔森—费尔普斯作用机制均得到验证,但其不通过技术创新作用于经济增长;中级人力资本既通过技术创新又通过技术模仿作用于经济增长;高级人力资本的三种作用机制均得到验证。
关键词:
异质型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作用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项歌德 罗翔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上海市的经济增长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文章从人力资本要素这个角度研究了上海市1978—2008年的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并对各种要素在不同时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分解,发现上海经济快速增长有其内生性原因,其中人力资本的作用明显,尤其是人力资本的间接贡献作用很大。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 内生增长模型 上海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玉枚
我国作为世界上的大国,拥有世界1/5的人口,但是资源的稀缺约束着我国的发展。不过,我国所具备的充裕人力劳动资源是不可忽视的优势,若能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必定会推动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通过计量经济学分析模式,剖析了我国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阐明了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就如何加强我国人力资本投资与建设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人力资本投资 经济增长 内生增长理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高远东 陈迅
目前国内关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大多忽视了由于空间依赖性引起的第三方国家或地区产生的作用。本文在Benhabib and Spiegel(1994)提出的模型基础上,假设区域技术水平总量的变化存在空间依赖性,建立了扩展的空间Benhabib-Spiegel模型,并运用77个国家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空间依赖性的存在,证实了基于人力资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对先进技术的吸收能力都显著地推动经济的增长,填补了该研究方向国内研究领域的空白。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空间依赖性 经济增长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许福志
基于1995—2014年57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借助面板门限模型考察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与资源诅咒之间的作用机理,同时对资源诅咒进行分区域检验以及考察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传导机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资源依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投入的门限效应,当社会资本、人力资本投入的门限值分别大于1.861、4.160时,资源依赖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对发达国家而言,不存在资源诅咒现象,反而是资源福音,资源诅咒只存在于发展中国家。从传导机制来看,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资源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较
关键词:
资源依赖 资源诅咒 门限效应 传导机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智勇 胡永远 易先忠
本文对人力资本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总量人力资本的尼尔森—费尔普斯式作用机制与联合作用机制得到支持。对异质型人力资本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初等教育"不通过卢卡斯式作用机制、尼尔森—费尔普斯式作用机制与联合作用机制促进经济增长;而"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尼尔森—费尔普斯式作用机制和联合作用机制得到了证实,且后者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大于前者。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作用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秦元芳 张亿钧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一种特殊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资源,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对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人力资本,重视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人力资本的形成主要在教育,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形成的关键。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教育投资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磊 刘进荣 隋艳秋
本文在区分人力资本存量及人力资本投资两个概念的基础上,对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机制和间接作用机制作了理论上的探讨,并引用数据进行了实证和回归分析,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得出并强化了这样一个结论:人力资本投资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人力资本存量 人力资本投资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金营
作者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增长差异的比较分析发现,改革开放初期,西部地区一些省份(如甘肃、新疆、四川等)与东部大部分地区在资本积累上基本无差距或差距较小。然而,20多年来西部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却大大落后于东部省份,表明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还缺乏另外的动力,这就是人力资本以及由此引起的技术进步、制度创新等多方面因素产生的动力。文章通过东西部地区的比较,证实在未来西部发展中应注重人力资本的集聚和开发。
关键词:
西部开发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周晓,朱农
文章从基本经济理论出发,首先使用微观调查数据,计算各种层次教育的回报率,在此基础上测量农村人力资本的存量。然后使用1989~1995年29个省的宏观数据,将人力资本引入到生产函数中,研究人力资本对农村地区产出的作用。计量经济学回归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的投入对中国农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种作用在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特别明显。
关键词:
教育回报率 人力资本 农村经济 回归分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文 罗润东 房光婷
作为发展中的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环渤海区域的经济增长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利用有效劳动和人力资本外部性经济增长模型对环渤海五省市1978-2006年的GDP、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力资本等变量的回归分析表明:人力资本越来越成为推动该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五省市人力资本的直接贡献率和间接贡献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环渤海区域经济增长开始由"物质资本投资推动"向"人力资本推动"转变,但五省市均呈现出非均衡的经济增长态势。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金营
本文通过对中国和印度两国的有效劳动投入模型和人力资本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影响模型的计量估计和检验 ,得到主要结论是 :印度的初级人力资本投资的加大 ,对其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印两国中等教育层次上的人力资本投资对本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均有较高的显著程度 ,中国该层次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大于印度 ;中国高等教育层次上的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作用 ,印度则不显著。同时 ,各级教育水平上的人力资本投资对提高各自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也具有积极作用。总之 ,对于所比较的两个国家来说 ,人力资本投资对于各自国家的经济增长有积极的拉动作用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