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02)
- 2023(15640)
- 2022(12973)
- 2021(12063)
- 2020(10108)
- 2019(22575)
- 2018(22193)
- 2017(42958)
- 2016(23103)
- 2015(25126)
- 2014(24576)
- 2013(24062)
- 2012(21966)
- 2011(19368)
- 2010(18872)
- 2009(17044)
- 2008(16380)
- 2007(14446)
- 2006(12386)
- 2005(10349)
- 学科
- 济(95115)
- 经济(95023)
- 业(69938)
- 管理(61709)
- 农(51214)
- 企(47414)
- 企业(47414)
- 方法(42586)
- 数学(38582)
- 数学方法(38130)
- 农业(34043)
- 业经(25633)
- 财(24367)
- 中国(23707)
- 地方(20590)
- 制(17692)
- 学(17302)
- 贸(16725)
- 贸易(16721)
- 易(16346)
- 技术(15026)
- 务(14975)
- 财务(14940)
- 财务管理(14917)
- 企业财务(14315)
- 银(13574)
- 银行(13528)
- 发(13480)
- 环境(13276)
- 融(13215)
- 机构
- 学院(316580)
- 大学(311450)
- 济(130609)
- 经济(128171)
- 管理(124767)
- 理学(110158)
- 理学院(109026)
- 管理学(107026)
- 管理学院(106451)
- 研究(102219)
- 中国(78048)
- 农(76390)
- 科学(65716)
- 京(61929)
- 农业(59128)
- 业大(57561)
- 财(55992)
- 所(50867)
- 中心(50432)
- 研究所(46929)
- 江(46328)
- 财经(45843)
- 经(42233)
- 经济学(40200)
- 范(38878)
- 师范(38364)
- 农业大学(37758)
- 北京(36672)
- 经济学院(36662)
- 省(36434)
- 基金
- 项目(230935)
- 科学(182444)
- 基金(170242)
- 研究(162799)
- 家(150751)
- 国家(149423)
- 科学基金(128502)
- 社会(106869)
- 社会科(101145)
- 社会科学(101120)
- 省(92826)
- 基金项目(91379)
- 自然(84637)
- 自然科(82764)
- 自然科学(82737)
- 自然科学基金(81249)
- 划(76279)
- 教育(73042)
- 资助(67810)
- 编号(64109)
- 重点(51461)
- 部(50586)
- 发(50017)
- 成果(48988)
- 创(48568)
- 创新(45445)
- 科研(45422)
- 国家社会(45130)
- 计划(43541)
- 教育部(42892)
- 期刊
- 济(137490)
- 经济(137490)
- 研究(79560)
- 农(77965)
- 中国(59359)
- 学报(57048)
- 农业(52989)
- 科学(50612)
- 大学(43577)
- 学学(42131)
- 财(41802)
- 管理(39961)
- 业经(30107)
- 融(29777)
- 金融(29777)
- 业(25189)
- 技术(24844)
- 教育(22699)
- 财经(21742)
- 经济研究(20232)
- 问题(19810)
- 版(18594)
- 经(18590)
- 业大(16713)
- 资源(15930)
- 科技(15763)
- 农业经济(15119)
- 农村(15083)
- 村(15083)
- 统计(15051)
共检索到4433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田东芳 范建刚
本文以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从性别差异的角度,首先对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了统计性描述,然后利用Logit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对农村女性劳动力永久转移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侯茂章 旷爱萍
女性劳动力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制约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有多种,而农村女性人力资本薄弱是影响她们非农转移的主要因素。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改变农村女性人力资本薄弱状况,促进女性劳动力的转移,对于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务伟 杨学成
本文基于对山东省2088位劳动力调查数据研究发现:整体而言,农村女性劳动力在素质、就业、收入等方面既落后于农村男性劳动力,更落后于城镇女性劳动力。笔者认为,这种局面的成因是复杂的,既有自然生理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人文方面的原因;既有发展方面的原因,又有体制方面的原因。因此,实现男女平等就业、城乡公平就业,任重道远。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高舒畅 杜宗宁 曹保新
山东省嘉祥县自从今年6月13日召开了全县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动员会以来,县国土局按照《嘉祥县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实施方案》的工作要求,相继完成了公开招标、宣传、培训等前期基础工作,并于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瞿艳平 徐勋美 刘颖 张雅丽
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西部人力资本结构的现状分析,认为西部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缺乏技术技能培训是制约其向城镇转移的主要因素,提出通过进一步完善西部农村教育体系、加强西部农民培训和加大西部农村教育及培训投入等途径来提升西部农村人力资本结构,加快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
关键词:
西部农村人力资本 劳动力转移 影响分析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展祥
新农村建设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是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重新构建,目的是全面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以及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是必要性的。人力资本投资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劳动力转移与人力资本投资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在市场主导的基础上需要政府适度干预,逐步形成劳动力转移与人力资本投资良性互动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劳动力转移 人力资本投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务伟 张福明
本文运用最优尺度回归模型,对山东省的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劳动者的家庭规模、家庭身份、年龄、受教育年限,农村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程度,劳动者的务农时间、外出就业的收入和外出就业的目的,都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异地就业方式选择的重要变量。我国要解决以"民工荒"为表现形式的农村异地就业劳动力供给不足的问题,就目前来说,应该通过发展农村要素市场、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入城市生活的期望值和把农村劳动力从家庭的羁绊中解放出来等措施以增加农村异地就业劳动力的供给;从长期看,政策着力应该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相对减少对农村异地就业劳动力的需求。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就地转移 异地就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心善
农民增收的核心是农民就业问题。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从农村向城市转移 ,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规律 ,也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新世纪初 ,山东省济宁市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 ,对新形势下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就业 途径 思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登旺 王颖
土地托管是一种新兴的土地经营方式,在农村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农民专业合作社采用土地托管方式进行经营,能够实现农民利益、合作社经营以及政府的共赢局面。本文以山东省嘉祥县鸿运富民土地托管专业合作社为例,考察了其成立和发展的过程;介绍了其运作的模式和取得的成效;并从农户增收、合作社经营以及政府扶持农业等角度深入分析了此类合作社兴起与发展的动因;最后总结了其发展的经验和建议。
关键词:
土地托管 专业合作社 经营方式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丽 翁贞林
应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库数据,研究数字素养对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素养对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就业质量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主观就业质量影响更大。数字素养能拓展农村女性劳动力的信息渠道,由此促进农村女性劳动力客观就业质量;但数字素养降低了农村女性劳动力相对收入评价,弱化了数字素养对主观就业质量的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素养对于人均家庭纯收入低的农村女性劳动力群体客观就业质量提升效果更显著,而对高收入群体的主观就业质量提升显著。数字素养对客观就业质量的正向影响主要集中在16~45岁的群体,对中低文化程度群体的客观和主观就业质量影响更为明显。数字素养各维度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各有差异。因此,未来应持续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农村女性的数字素养,完善就业权益保障,促进就业质量提升。
关键词:
数字素养 农村女性劳动力 就业质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旻 赵连阁 谭洪波
本文利用辽宁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2000~2004年农村固定农户连续跟踪调查数据,在采用一般统计方法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计量模型,分析了辽宁省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女性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在不断加快,但与农村男性劳动力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影响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因素主要有: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年龄、家中是否有6岁及以下子女、家中是否有15岁以上在校学生、受教育程度、是否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等。
关键词:
农村女性劳动力 非农就业 影响因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双元
保持与发展现代农业相适应的人力资本水平,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从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一个悖论出发,通过对现代农业发展困境的分析,认为设计一套符合新型农民培育的制度对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现阶段农民人力资本积累的最主要形式,而培育新型农民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点和切入点。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徐苗苗 黄智君 阎晓博 冀昊 李敏
苹果作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农村劳动力的逐渐转移,苹果的生产效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文章基于陕西省调研数据,以劳动力转移为核心变量,种植条件、地区等为控制变量,运用DEA-Tobit模型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苹果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苹果的平均生产效率为0.502,呈现出较低水平,主要原因在于技术效率的低下,表明苹果生产技术有待提升;(2)劳动力转移对苹果生产效率产生了负向影响,且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降低了农业生产中的劳动力投入;(3)资本投入、机械化条件、灌溉条件及上一年苹果销售价格分别在5%、1%、10%和1%的显著性水平上对苹果生产效率产生负向影响,受教育程度、苹果收入占比、最大地块距家的距离、市场了解情况和地区变量分别在10%、1%、5%、1%和1%的显著性水平上对苹果生产效率有正向影响。鉴于此,政府应重视技术培训,提供苹果生产的专项技术指导,提升农民生产苹果的技术水平;鼓励外出农民工和青壮年劳动力回乡,推动职业化苹果种植的发展;优化苹果生产地理环境、市场环境和政治环境,促进苹果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亚慧 李瑞峰
转移后的农村劳动力多在非正规部门工作,造成工资收入低、工作条件差、就业质量不高。在包括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外在因素逐渐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之后,人力资本及其投资因素将成为就业质量提高的主要障碍之一。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实际数据分析显示健康投资、教育投资、迁移投资影响了转移农牧区劳动力的工资收入,不同途径的人力资本投资之间也是相互作用的。
关键词:
人力资本投资 农村劳动力转移 就业质量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翁杰
文章利用在浙江省杭州市制造业企业中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调查数据,介绍了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政府培训参与情况,分析了政府培训对农村转移劳动力产生的效果。文章通过对政府培训和个人培训的比较发现,政府培训和个人培训的参与率均在10%左右;相对于个人培训,政府培训明显存在着培训时间短、培训费用少的问题。政府主导的培训既不能帮助农村转移劳动力改变他们的技能状况,也不能提升他们的工资水平,而个人培训却是一种有效的人力资本投资方式。文章认为,目前政府培训制度存在着实际覆盖率低、投入少和实用性差等问题,要使政府主导的培训发挥实效,需要对现有的培训运作机制进行重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