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81)
- 2023(11855)
- 2022(10343)
- 2021(9625)
- 2020(8142)
- 2019(18704)
- 2018(18517)
- 2017(36731)
- 2016(19577)
- 2015(22025)
- 2014(21806)
- 2013(21777)
- 2012(19988)
- 2011(17875)
- 2010(17608)
- 2009(15981)
- 2008(15583)
- 2007(13599)
- 2006(11745)
- 2005(9983)
- 学科
- 济(85941)
- 经济(85850)
- 管理(59640)
- 业(58019)
- 企(48529)
- 企业(48529)
- 方法(42707)
- 数学(37553)
- 数学方法(37205)
- 农(21362)
- 财(20598)
- 中国(20175)
- 业经(19232)
- 地方(17746)
- 学(16469)
- 农业(14609)
- 技术(14198)
- 贸(13899)
- 贸易(13892)
- 务(13777)
- 财务(13719)
- 财务管理(13694)
- 理论(13431)
- 易(13396)
- 制(13380)
- 企业财务(13106)
- 产业(12880)
- 和(12687)
- 环境(12303)
- 融(11646)
- 机构
- 大学(283135)
- 学院(280728)
- 管理(118337)
- 济(115331)
- 经济(113026)
- 理学(104265)
- 理学院(103194)
- 管理学(101568)
- 管理学院(101075)
- 研究(88227)
- 中国(64117)
- 京(59032)
- 科学(54226)
- 财(51151)
- 所(42539)
- 财经(42429)
- 业大(41695)
- 农(41426)
- 中心(39802)
- 研究所(38985)
- 经(38699)
- 江(38393)
- 北京(36908)
- 范(35494)
- 师范(35202)
- 经济学(35055)
- 农业(32506)
- 院(32161)
- 经济学院(31970)
- 财经大学(31864)
- 基金
- 项目(199189)
- 科学(158221)
- 基金(146678)
- 研究(145833)
- 家(126369)
- 国家(125364)
- 科学基金(109558)
- 社会(93661)
- 社会科(88941)
- 社会科学(88920)
- 基金项目(78777)
- 省(77371)
- 自然(71464)
- 自然科(69806)
- 自然科学(69794)
- 自然科学基金(68578)
- 教育(66264)
- 划(64471)
- 资助(60711)
- 编号(58547)
- 成果(46161)
- 部(44311)
- 重点(43687)
- 发(42200)
- 创(41879)
- 课题(39358)
- 创新(38888)
- 教育部(38581)
- 国家社会(38429)
- 人文(38257)
- 期刊
- 济(119459)
- 经济(119459)
- 研究(80410)
- 中国(46371)
- 学报(42408)
- 管理(42230)
- 科学(39578)
- 财(36807)
- 农(36714)
- 大学(32609)
- 学学(30819)
- 教育(27172)
- 农业(25953)
- 技术(23521)
- 融(21917)
- 金融(21917)
- 财经(20735)
- 业经(20146)
- 经济研究(19452)
- 经(17628)
- 问题(15783)
- 技术经济(14430)
- 图书(14206)
- 理论(14195)
- 科技(14098)
- 商业(13145)
- 实践(13002)
- 践(13002)
- 现代(12921)
- 业(12918)
共检索到3887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军 陈健 姜彩楼
文章利用1999~200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人力资本对产业聚集的作用。结果显示,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聚集,抑制了传统产业聚集。这主要是因为高新技术产业对人力资本有较高的要求,传统产业的要求则较低,同时,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地区,其工资水平也较高,高成本抑制了具有低附加值特点的传统产业的聚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星
产业聚集对科技园FDI区位决策的影响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是产业聚集自身的优势对FDI所产生的吸引力,包括成本优势和累积优势;二是产业关联效应对FDI的影响。实证检验的结果也表明,外商投资中国更注重的是当地的产业关联和聚集效应,聚集因素对科技园区企业区位决策影响程度越来越重要。这一结论对于推动中西部地区科技园区产业聚集的形成和产业集群的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中西部地区应加强科技园区等优势区位的建设,通过完善的产业配套和良好的产业关联效应等优势来吸引外资,逐步形成并大力发展能够体现和发挥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婧 丁盈
探讨中国的制造业地理集中程度与纵向分离程度的关系。利用整理所得的产业区域资料,发现产业集聚中心的纵向分离程度,比产业集聚中心外的区域的纵向分离程度要高;而比较地理集中的产业,其产业聚集中心内外纵向分工程度的差异水平,高于整体制造业与地理不集中产业的差异水平。同时也发现,当产业地理集中度随着邻近同产业、相关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就业人数增加而提高时,纵向分离程度也会随着提高。实证的结果进一步论证了,产业的地理集中,可以降低厂商在市场上的交易成本,进而提高交易效率与产业纵向分离程度。
关键词:
产业聚集 地理集中 纵向分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金营 李庄园 李天然
区域经济的发展很多时候会依赖于区域的中心城市带动和人力资本聚集。因此,打造中心城市成为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实现中心城市的这些作用,人力资本聚集是关键因素。中心城市如何实现区域人力资本的聚集呢?文章通过建立空间计量模型,从经济、产业、教育、就业、医疗等方面探讨中心城市对区域人力资本聚集效应和路径,发现中心城市的产业发展、公共支出、教育医疗等水平均对人力资本聚集有着显著影响。不同的中心城市在区域人力资本聚集中的作用是不同的,有的是积聚作用为主,有的是溢出作用为主。因此,中心城市在制定自身发展战略时既要从自身经济发展角度考虑又要兼顾城市间的互动关系,最终实现共同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瑛
基于城市面板数据发现城市工资规模优势在城市层级数据不存在。考虑异质性后对城镇住户调查数据的研究显示,中国城市工资溢价主要发生在特大及超大城市,聚集经济效应与人力资本溢出效应是城市工资溢价的两类作用机制。而这两类效应也主要发生在特大及超大城市。二元分割条件下,相比较于体制内,体制外部门聚集了更多高生产率的劳动者而产生更高的工资溢价;跨越体制的交流与学习机制使得城市人力资本对个体工资的溢出效应在体制内外无显著差异。城市工资溢价主要发生在特大及超大城市的特征表明,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仍然滞后,大城市不足的问题依然显著,提升大城市及以下城市的聚集效应与溢出效应、消除制度性壁垒的差异是完善城市体系的主要方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倪进峰 李华
利用我国2004—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产业集聚—人力资本—区域创新能力的链式关系,探讨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交互作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会与当地人力资本形成有效互动,并推动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并没有显著的直接促进作用,也不能通过与人力资本的互动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影响;协同集聚创新效应的发挥更加依赖当地人力资本状况,在人力资本的对数值超过0.0886后,协同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整体影响为正,如果低于0.0886,协同集聚会抑制区域创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育洁
本文运用产业地理集中度指数对零售业产业的聚集程度进行了精密的测算,其结果表明:我国零售业2000年到2010年均处于高度聚集状态,且整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下降幅度达到14.7%。其中2004年到2007年出现了上升的波动;而后对零售业的聚集程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表明:在我国,零售产业高度集聚的大环境下,零售业的产业集聚程度与其销售额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是零售产业聚集程度升高,会造成其销售额降低的趋势。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地理集中度指数零售业 经济增长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勇
本文利用空间基尼系数对中国旅游产业聚集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国旅游产业已经呈现出较强的聚集性,进一步,本文采用有关指标考察了1999~2006年间中国旅游产业聚集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中国旅游产业的行业区域聚集程度和旅游行业区域共同聚集程度均呈现出上升趋势,为我国旅游产业聚集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的论断提供了稳健的证据。
关键词:
空间基尼系数 区域聚集 区域共同聚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光明 孙明霞
本文通过测算产业聚集综合评价指数、物流业综合评价指数和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建立三者的协整VAR模型,运用协整分析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新疆乌鲁木齐市1995-2012年产业聚集、物流业及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和物流业对产业聚集的正向影响作用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经济发展对物流业和产业聚集的正向拉动效果明显,产业聚集的促进作用存在滞后性,但总体上三者之间的正向相互促进作用具有较长的持续效应。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和 甘天文
在当前严峻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下,产业升级再次成为热点问题。从教育、知识产权、资本市场的角度论证了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如何促进产业升级。然后对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全要素生产效率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对影响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对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与物质资本密集型产业互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考察两者的互动对产业升级的作用。
关键词:
产业升级 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 产业互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军 王佳玮 程中华
本文采用2001-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产业聚集对多主体之间协同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协同创新效率在地理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东部地区较高,中西部地区较低。产业聚集显著促进地区协同创新效率的提高,而且协同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即邻近地区协同创新效率的提高可以显著地提高本地区的协同创新效率。提高研发强度对地区协同创新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军 王佳玮 程中华
本文采用2001-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产业聚集对多主体之间协同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协同创新效率在地理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东部地区较高,中西部地区较低。产业聚集显著促进地区协同创新效率的提高,而且协同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即邻近地区协同创新效率的提高可以显著地提高本地区的协同创新效率。提高研发强度对地区协同创新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娟
本文以北京为例,介绍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发展现状;重点探讨了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形成的自然生成型和政府主导型两种机制各自的特点、优点和缺点;结论表明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的培育需要两种机制共同发挥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箭 陈子华
基于1996~2012年的统计数据,考量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技术进步等因素对中国文化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及其与文化产业之间的短期和长期均衡关系。结果表明:当前文化产业仍然以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为主,文化产业增长的贡献主要来源于物质资本和劳动投入,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在文化产业增长中的作用还不明显;中国文化产业经济增长以劳动和资本投入为主,人力资本的作用要大于物质资本。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物质资本 技术进步 文化产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海洋 姚晨
本文基于2001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的数据分析方法研究聚集经济、人力资本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聚集经济和人力资本都显著的促进了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正效应,而固定资产投资抑制了经济可持续增长。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重视固定资产投资空间错配的思想,以及更好地发挥聚集经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