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93)
2023(17865)
2022(15130)
2021(13992)
2020(12144)
2019(27352)
2018(27108)
2017(52123)
2016(28313)
2015(31668)
2014(31020)
2013(30518)
2012(28101)
2011(25412)
2010(25309)
2009(23730)
2008(23544)
2007(21129)
2006(18263)
2005(16161)
作者
(81882)
(68521)
(68428)
(64983)
(43387)
(32919)
(31133)
(26810)
(25610)
(24040)
(23136)
(22916)
(21652)
(21483)
(21227)
(21065)
(21010)
(20291)
(19738)
(19679)
(16939)
(16711)
(16704)
(15627)
(15556)
(15234)
(15138)
(15110)
(13793)
(13636)
学科
(115499)
经济(115350)
管理(86264)
(82593)
(68402)
企业(68402)
方法(55328)
数学(49128)
数学方法(48588)
(32013)
中国(31529)
(30232)
业经(24918)
(23755)
(22712)
地方(22368)
(22364)
贸易(22352)
(21741)
技术(21528)
(20253)
财务(20205)
财务管理(20158)
农业(20074)
(19740)
银行(19679)
企业财务(19183)
(18852)
金融(18849)
(18729)
机构
大学(406181)
学院(404390)
(166137)
经济(162864)
管理(158530)
理学(137645)
理学院(136143)
管理学(133862)
管理学院(133102)
研究(131430)
中国(100736)
(83817)
科学(81351)
(78317)
(68683)
(65870)
财经(62900)
中心(61970)
业大(61733)
研究所(60028)
(59491)
(57143)
农业(54542)
北京(52091)
经济学(51671)
(50267)
师范(49643)
(47326)
(47304)
经济学院(46944)
基金
项目(274546)
科学(216772)
基金(201057)
研究(195487)
(176940)
国家(175503)
科学基金(150479)
社会(125926)
社会科(119487)
社会科学(119457)
(107705)
基金项目(106647)
自然(98719)
自然科(96485)
自然科学(96454)
自然科学基金(94782)
(91340)
教育(90488)
资助(81570)
编号(77744)
成果(62475)
重点(62134)
(60760)
(60724)
(58453)
创新(56239)
科研(53471)
课题(53353)
国家社会(52656)
教育部(52066)
期刊
(174417)
经济(174417)
研究(111545)
中国(74481)
学报(66133)
(60863)
(60265)
科学(59716)
管理(57816)
大学(49583)
学学(47010)
农业(40488)
教育(37815)
(37500)
金融(37500)
技术(34227)
财经(31387)
业经(28893)
经济研究(28759)
(26853)
问题(23582)
(22093)
统计(20646)
技术经济(20268)
科技(19772)
(19564)
(19549)
(19397)
商业(19147)
理论(19116)
共检索到581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爱芹  赖德胜  
集聚理论认为,人力资本在空间和就业人口上的密集程度会影响其作用的发挥。然而,当前关于人力资本密度特别是纳入空间因素的人力资本密度对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非常有限,基于中国数据的分析更是少见。为构建人力资本密度新内涵,实证检验其对创新的影响及区域差异,基于2003—2019年我国省级数据,以单位行政区划面积和就业人口总量为密度单位,构建包含地理空间密度和人口结构密度两个指标的人力资本密度变量,使用创新模型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整体看,人力资本密度两个指标对我国创新产出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提高人力资本密度有助于推动区域创新发展。分地区看,人力资本地理空间密度对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创新产出具有正向显著影响,但对中部地区具有负向显著影响;人力资本人口结构密度对东部地区创新产出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对西部地区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对中部地区没有显著影响。因此,为更好地推动人力资本集聚与区域创新,一要在继续扩大人力资本规模的同时,重视人力资本质量提升,加强对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培养;二要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三要发掘区域发展政策红利,结合地区发展特色与所处阶段,制定配套的人才发展与集聚政策;四要充分发挥东部地区人才和创新优势,推动其在重点领域、核心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和引领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林玮玮  
流通经济学认为,人力资本的空间集聚和结构优化对商贸流通发展有着内生影响,但基于中国数据的计量分析较为少见。本文结合人力资本密度的新内涵,以2009-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为基准,采用计量分析方法考察人力资本密度与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关联性,实证研究发现:第一,从全国层面来看,人力资本的空间密度及结构密度均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存在显著促进作用。第二,从东部地区来看,人力资本的空间密度和结构密度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系数均显著为正,且结构密度系数大于空间密度系数。第三,从中部地区来看,人力资本空间密度越大,越不利于区域商贸流通业发展,这一结论与全国层面显著不同;但人力资本的结构密度能够显著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第四,从西部地区来看,人力资本空间密度越大,越有利于区域商贸流通业发展,这与西部地区相对薄弱的人力资本存量有关;而人力资本结构密度的系数虽然为正,但是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国波  
本文基于回归分析模型,利用我国31个省份2009-202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高铁覆盖率对消费市场活跃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铁覆盖率对消费市场活跃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高铁覆盖率每提高1%,消费市场活跃度增强1.005%。同时,本文还探讨了不同区域高铁覆盖率对区域消费市场活跃度影响的差异性,发现东部地区高铁覆盖率对消费市场活跃度的影响更为显著,且影响系数的大小排序为东部>中部>西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江丽  刘厚俊  
本文通过引入FDI效应,拓展了人力资本内生增长模型,从FDI嵌入城镇经济的规模和深度两方面探究了FDI对城镇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效果;并利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验证了FDI对城镇人力资本积累总量增加和结构优化的影响。主要结论是:FDI空间集聚对城镇人力资本积累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制造业FDI空间集聚对人力资本总量增加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服务业FDI空间集聚对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更有裨益;FDI渗透度对城镇人力资本结构优化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即开放程度越深,开放经济发展越好,城镇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就越大。本文政策含义是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开放门槛和优化开放战略,以促进城镇人力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结构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钱晓烨  迟巍  黎波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本通过影响技术创新和传播间接贡献于经济增长。本文利用省际数据,引入空间回归方法,包括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首先估计了人力资本对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再进一步引入二阶段回归模型,加入空间依赖性,来估计人力资本通过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本文的主要实证发现包括,从业人员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与省域技术创新活动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对经济增长的间接贡献不明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森宇  曲波  
本文基于协同学理论构建了区域创新与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测算了我国30个省级区域(港澳台、西藏地区除外)的耦合协调度,并利用两阶段GMM回归分析方法验证了其对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创新与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度整体较低,且各区域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同时根据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区域创新与经济耦合协调度对于生态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正向关系,且随着区域创新与经济系统的不断发展,对于生态效率的提升作用愈加显著。最后,针对我国各区域提出了完善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以及提升生态效率的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俊红  
利用1998~2007年中国地区面板数据,在测算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及技术效率变化的基础上,对人力资本、R&D与生产率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在考察期内,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有所提高,技术进步是其增长的动力来源;人力资本与R&D促进了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这种提升主要是通过技术进步来实现的,对技术效率反而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仲伟周  陈晨  
本文利用中国1997-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建立了以人力资本为门限变量的门限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贸易开放水平对以专利申请量为代表的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贸易开放水平对专利申请量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人力资本门限效应。在人力资本水平低于某一门限值时,贸易开放对我国各地区的专利申请量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但是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贸易开放最终会促进我国各地区专利申请活动,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后续的稳健性检验也进一步说明了贸易开放对以专利申请量为代表的区域创新发展存在人力资本门限效应。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艳涛  谷晓莉  
理论上人力资本对技术创新的进步有着重要影响,但经验分析的结论并不一致。实质上,人力资本对技术创新的作用与地区的经济发展、创新模式等都息息相关。运用面板数据分析研究教育人力资本以及分级教育人力资本对中国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差异,回归结果证实:中国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地区的教育人力资本对技术创新的作用系数都显著为正;分级教育人力资本中,只有高级人力资本对区域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初级人力资本与区域技术创新之间呈负相关,而中级人力资本只有在西部地区对技术创新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武  王学军  
本文采用智力资本的"H-S-C"范式,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区)2006年的区域智力资本和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人口素质、医疗与社会保障水平对区域人力资本的贡献最大,国内外贸易及经济往来对区域关系资本的贡献最大,政府服务保障与社会沟通机制对区域结构资本的贡献最大,创新投入与创新过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贡献最大;区域人力资本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投入力度的影响较大,区域关系资本受区位优势的影响较大,区域结构资本受体制、制度、机制和经济发展环境氛围的影响较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际  张扎根  
本文利用2003~2012年的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探究了东、中、西三大区域环境规制强度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差异性。结果发现,环境规制强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规制强度高的东部地区,环境规制增强对地区技术创新能力提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中部地区环境规制强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不确定。规制强度较低的西部地区,环境规制增强可以促进技术创新。根据这一结论,我们认为各地区不可盲目提高规制强度,应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将环境规制强度设置在合适的范围内。除此之外,还应将适当的规制强度与灵活多样的规制政策相结合,更好地发挥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积极作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温以萍  包吉祥  
基于我国2001年~2015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普通面板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分区域、分层级地对教育投入、人力资本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验证了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和人力资本在其中的"桥梁作用"。发现教育投入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中部地区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提升作用最为显著;从高到低层级的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逐级递增。基于此,提出各地区应加大教育投入,并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状况调整教育投入结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文  
转型发展是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经济转型归根结底是从资源依赖到创新驱动的转型,即核心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作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微观推动者,企业家对于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促进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企业家人力资本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以煤炭资源大省山西为例,应用面板数据模型对理论进行了验证。本文的理论与实证分析表明,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提升是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关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文韬  
本文通过对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7个制造业行业2006—2012年的相关数据进行考察,基于我国投资现状设定固定资产投资的工业销售量弹性为投资分配效率指标,研究金融发展、FDI及相关控制变量对投资分配效率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银行信贷总量改善了投资分配效率,私人部门银行信贷对投资分配效率的作用不明显,证券市场规模与FDI对投资分配效率均存在负面影响,银行信贷总量、私人部门银行信贷、证券市场规模与FDI之间都存在显著的竞争和挤出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何庆丰  陈武  王学军  
本文对我国科技活动的直接人力资本投入、R&D投入与创新绩效间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各类科技活动的直接人力资本投入、R&D投入和创新绩效的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并运用Pearson、Kendall和Spearman三种相关分析测算了直接人力资本投入、R&D投入与创新绩效的相关系数,运用Enter回归分析方法测度了直接人力资本投入、R&D投入对创新绩效的贡献度。得出结论:直接人力资本投入、R&D投入与创新绩效正相关,二者对创新绩效的贡献都为正;直接人力资本投入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