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90)
- 2023(5581)
- 2022(4661)
- 2021(4177)
- 2020(3612)
- 2019(8121)
- 2018(8140)
- 2017(15396)
- 2016(8588)
- 2015(9790)
- 2014(10073)
- 2013(9694)
- 2012(8887)
- 2011(7986)
- 2010(7948)
- 2009(7384)
- 2008(7360)
- 2007(6601)
- 2006(5798)
- 2005(5273)
- 学科
- 济(36330)
- 经济(36291)
- 管理(27209)
- 业(24468)
- 企(19310)
- 企业(19310)
- 方法(16600)
- 数学(14472)
- 数学方法(14362)
- 财(13508)
- 中国(11228)
- 农(10116)
- 制(8448)
- 收入(8138)
- 地方(7875)
- 学(7755)
- 农业(7318)
- 体(7234)
- 融(6879)
- 业经(6872)
- 金融(6872)
- 理论(6656)
- 银(6630)
- 银行(6611)
- 行(6354)
- 务(6127)
- 财务(6105)
- 财务管理(6092)
- 企业财务(5859)
- 贸(5323)
- 机构
- 大学(122444)
- 学院(121668)
- 济(49889)
- 经济(48811)
- 管理(45639)
- 研究(41541)
- 理学(39333)
- 理学院(38889)
- 管理学(38047)
- 管理学院(37832)
- 中国(31678)
- 京(25761)
- 科学(25218)
- 财(25016)
- 所(21316)
- 农(21308)
- 财经(19584)
- 研究所(19340)
- 江(18845)
- 中心(18559)
- 业大(18224)
- 经(17749)
- 农业(16685)
- 北京(16041)
- 范(15857)
- 经济学(15771)
- 师范(15654)
- 院(15128)
- 州(14762)
- 财经大学(14499)
- 基金
- 项目(81770)
- 科学(64487)
- 基金(59428)
- 研究(59098)
- 家(52019)
- 国家(51593)
- 科学基金(44108)
- 社会(38748)
- 社会科(36632)
- 社会科学(36627)
- 省(32250)
- 基金项目(30799)
- 教育(27980)
- 自然(27658)
- 自然科(27067)
- 自然科学(27059)
- 划(27014)
- 自然科学基金(26577)
- 资助(25104)
- 编号(23119)
- 成果(19615)
- 重点(18284)
- 部(18074)
- 课题(17206)
- 发(17023)
- 创(16926)
- 国家社会(16303)
- 创新(15824)
- 教育部(15616)
- 科研(15558)
共检索到1872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青荣
人力资本投资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重要驱动因素。文章基于1985~2012年的数据,采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法研究人力资本存量和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协整关系和两者之间作用的方向,并且建立相应的广义差分回归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研究结论表明:人力资本存量和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长期内,人力资本存量每提高1%,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将扩大0.993个百分点。同时,人力资本存量是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Granger原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青荣
运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分析方法考察了人力资本结构与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之间的相互关系,结论表明:初级人力资本存量占总人力资本存量的比重对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缺乏弹性,而中级人力资本存量比重和高级人力资本存量比重对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拉动作用不仅具有显著的长期效应,且短期效应也十分明显。初级人力资本存量比重与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中级人力资本存量比重和高级人力资本存量比重分别与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根据实证研究结果从调整人力资本结构视角提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侯晓娜 穆怀中
文章从耦合视角出发,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测算了中国2000—2017年人力资本存量与城镇化两系统的耦合度和关联度。实证结果表明:(1)2000—2017年中国人力资本存量与城镇化的平均耦合度值为0.7091,处于磨合耦合阶段,两系统指标间的耦合度值介于0.6488~0.8033。(2)经济城镇化与人力资本整个系统的关联度值最高,迁移人力资本与城镇化整个系统的关联度值最高。(3)两系统指标间关联度显示,迁移人力资本与社会城镇化的关联度最高,排在第二位的是教育人力资本与经济城镇化的关联度,排在第三位的是科研人力资本与经济城镇化的关联度。因此,加大教育、科研等经费的投入,提高迁移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投资,注重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文发展是提升未来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城镇化 耦合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青荣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路径,是促进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选取1985-2015年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可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实证分析了产业结构变迁、人力资本水平、R&D(研究与开发)强度、对外开放水平对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变迁逐渐成为我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驱动因素;人力资本水平对中等收入群体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呈现持续地弱化趋势;对外开放水平对中等收入群体的拉动作用趋于强化;R&D强度对中等收入群体的影响弹性为负值,亟待提高R&D投资效率和投资规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青荣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路径,是促进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选取1985-2015年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可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实证分析了产业结构变迁、人力资本水平、R&D(研究与开发)强度、对外开放水平对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变迁逐渐成为我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驱动因素;人力资本水平对中等收入群体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呈现持续地弱化趋势;对外开放水平对中等收入群体的拉动作用趋于强化;R&D强度对中等收入群体的影响弹性为负值,亟待提高R&D投资效率和投资规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董志华
人力资本测算是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点与难点,最新发布的中国人力资本指数为研究该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文章通过比较四种常见的方法,发现按J-F终身收入法测算的人力资本存量结果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基于扩展的索洛模型的实证分析表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去三十年间,前半阶段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通过"量"来体现,而后半段则主要通过"质"来起作用;在东部地区人力资本的"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比"量"更为显著,在中西部地区则正好相反。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J-F终身收入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薛薇 张曼
近几年,我国税收收入高速增长,2004年的增速更是高达25.7%,因而,我国税收收入的这种高增长是否与经济发展相一致等问题引起了各方关注,并且所持观点截然相反。本文则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应用计量方法证明了我国税收收入的增长不但没有脱离GDP,而且处于宏观经济的长期均衡关系之中,因而与经济发展也是协调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朱土兴
中等收入群体是一个区域在一定时期内收入水平处于中等区间范围内的所有人员的集合。它具有唯一性、时空性、集合性和变动性四大特征。中等收入群体与中等收入者是一对既有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概念。中等收入群体收入比重的概念界定和测量模型,中等收入群体收入比重变动规律。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思路是低等收入群体免交个人所得税,中等收入群体实行低税率,高等收入群体实行高税率;劳动收入实行低税率,投资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等非劳动收入实行高税率,彩票中奖税率实行特高税率。
关键词:
中等收入 中等收入群体 收入比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敏华 雷钦礼
在将误差修正过程设定为全局平稳的指数平滑转换函数的情形下,本文建立了一个新的检验统计量inf-t对非线性STAR误差修正模型中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推导了inf-t统计量的渐近分布,并通过Monte Carlo模拟的方式给出了其渐近临界值。inf-t统计量取未识别参数空间上的下确界,有效避免了原假设下的未识别参数问题。Monte Carlo数值模拟研究的结果表明,inf-t统计量相对E-G两步法的t_(EG)和Kapetanios等(2006)的t_(NLECM)统计量具有更高的检验势。将inf-t统计量应用于对我国货币需求稳定性进行检验,发现我国狭义货币需求量长期稳定,短期存在指数平滑非线性机...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修娜 万海远 李实
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标准、规模和特征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在回顾和评述现有各种界定标准的基础上,建议采用全球所有国家收入中位数的67%~200%作为定义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上下限。研究发现,近些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在逐渐提高,从2002年的10%上升到2016年的28.9%,这主要源于我国居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不是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要扩大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保持中高速增长至关重要,政策的重点是提"低"而不是限"高",同时要防范现有的中等收入群体跌落为低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主要分布在城市地区,收入来源主要是工资性收入,储蓄率偏高,受教育水平明显高于低收入者和贫困人口。中等收入群体的标准下限附近分布着规模客观的低收入者,他们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潜在来源,应是政策瞄准的主要对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望生 姜莱
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作为总量投入要素,其积累的协调性对于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然而,长期以来注重物质资本投资拉动经济的发展模式使我国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存在严重的失衡局面。鉴于此,文章以王询和孟望生(2013)运用三期世代交叠模型分析得出的理论假说:"两部门经济中,均衡的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对未来物质资本回报率的普遍预期存在反向变化关系"为重点,运用中国1996—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对该理论假说进行实证研究,以考察现阶段我国两大资本的互动性;最终得出相关结论和政策启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美今 余壮雄
本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比较了不同DGP下协整检验迹统计量的分布特征,分析DGP误设对协整检验结果的重大影响;进而利用我国货币市场和股票市场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真实的例子,揭示DGP误设可能导致的各种错误结果。实证分析中还进一步使用递归协整检验和协整关系的约束识别检验,从不同角度显示了协整关系检验结论的稳健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
协整 DGP 递归协整检验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菁菁
以辽宁省375家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企业为样本,利用Hansen门槛模型,在测算人力资本投入门槛的基础上,实证分析R&D投入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R&D投入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存在非线性关系;R&D投入能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但其促进作用大小受两个人力资本投入门槛的影响而呈现"阶梯型",过高或过低的人力资本投入都不利于R&D投入发挥作用;只有不到一半的企业人力资本投入处于使R&D投入高效率的最优区间;企业规模、开放程度和设备投入等因素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作用都受到人力资本投入门槛的影响;各个行业在跨越自身的人力资本投入门槛后,R&D投入的效率都显著增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鹏 李方犁 吴功亮
文章采用面板联立方程实证模型(SEM)对技术进步、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借助Stata计量软件,以中国23大城市群的经验数据为样本,将城市群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与理论推导基本吻合:中国城市群中,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间存在相互促进关系。技术进步、人力资本促进经济的增长。
关键词:
技术进步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中国城市群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田青
为考察消费与收入的关系,本文选取最低、低、中等偏下、中等、中等偏上、高、最高共7个收入群体1985~2006年共计22年的收入、消费和物价指数数据,利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检验了在相同的社会经济制度、经济运行环境及相同的时间段内,不同收入阶层消费与收入的关系。结果表明,消费与收入具有协整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