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63)
- 2023(10452)
- 2022(8532)
- 2021(7731)
- 2020(6572)
- 2019(14508)
- 2018(14136)
- 2017(27746)
- 2016(15007)
- 2015(16114)
- 2014(15600)
- 2013(15707)
- 2012(14300)
- 2011(12324)
- 2010(12407)
- 2009(11795)
- 2008(12102)
- 2007(10860)
- 2006(9529)
- 2005(8745)
- 学科
- 业(81820)
- 企(75347)
- 企业(75347)
- 济(72114)
- 经济(72023)
- 管理(63454)
- 方法(33036)
- 业经(27493)
- 财(26030)
- 数学(25107)
- 数学方法(25000)
- 农(24887)
- 务(20714)
- 财务(20709)
- 财务管理(20699)
- 企业财务(19718)
- 农业(19083)
- 技术(16363)
- 中国(14654)
- 划(13928)
- 策(13913)
- 制(13765)
- 贸(12587)
- 贸易(12578)
- 企业经济(12454)
- 和(12410)
- 易(12272)
- 经营(12127)
- 理论(12106)
- 体(11554)
- 机构
- 学院(221830)
- 大学(215366)
- 济(99646)
- 经济(98269)
- 管理(93611)
- 理学(81464)
- 理学院(80764)
- 管理学(79853)
- 管理学院(79467)
- 研究(66853)
- 中国(54090)
- 财(45511)
- 农(44505)
- 京(43321)
- 科学(40041)
- 财经(36780)
- 业大(35573)
- 农业(35403)
- 所(33772)
- 经(33610)
- 江(32973)
- 研究所(30604)
- 中心(30394)
- 经济学(30390)
- 商学(28123)
- 商学院(27906)
- 经济学院(27845)
- 财经大学(27186)
- 经济管理(26534)
- 北京(26263)
- 基金
- 项目(147483)
- 科学(118431)
- 基金(111175)
- 研究(103237)
- 家(97675)
- 国家(96790)
- 科学基金(84992)
- 社会(70450)
- 社会科(66984)
- 社会科学(66967)
- 基金项目(59685)
- 省(58345)
- 自然(56106)
- 自然科(54907)
- 自然科学(54890)
- 自然科学基金(54054)
- 划(47537)
- 教育(45581)
- 资助(44246)
- 编号(38551)
- 业(38017)
- 创(34635)
- 重点(32633)
- 部(32527)
- 发(31556)
- 创新(31459)
- 国家社会(30024)
- 科研(28556)
- 人文(28230)
- 成果(28165)
- 期刊
- 济(109460)
- 经济(109460)
- 研究(59052)
- 农(41189)
- 财(39474)
- 管理(39288)
- 中国(37430)
- 学报(34675)
- 科学(33211)
- 农业(28009)
- 大学(26375)
- 学学(25872)
- 业经(20649)
- 融(19467)
- 金融(19467)
- 财经(19103)
- 技术(18818)
- 经济研究(17793)
- 业(17590)
- 经(16519)
- 问题(14717)
- 技术经济(14129)
- 财会(12328)
- 商业(12267)
- 现代(11709)
- 世界(11484)
- 贸(11248)
- 版(10677)
- 科技(10381)
- 教育(10217)
共检索到3182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武 陈晓剑
本文依据生产要素弹性理论探讨了企业生产要素的变迁对企业组织形式的影响。结论认为 :随着人力资本价值的日益增值 ,分享制将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
资本 增值 企业组织形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延平 汪安佑
一、人力资本增值与卢卡斯模型 所谓人力资本就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可用于生产产品或提供各种服务的智力、技能以及知识的总和。人力资本增值就是通过对人力资本的积累、投资和扩充,促使人力资本的价值得以提升。当代西方经济学认为,资本采取两种形式,即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体现在物质形式方面的资本(即投入生产过程的厂房、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鲍琳 郭彩云 张德彬
本文兼顾企业和劳动者两个维度,重新修正了人力资本增值的内涵,提出企业人力资本增值的新观念。从人力资本价值"贡献观"出发,运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提出应用模糊计量法对企业当期人力资本创造的价值及增值进行测度的思路。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总结出企业人力资本增值的总体趋势。
关键词:
人力资本增值 企业 劳动者 时间序列分析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奚国泉 杨洪常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相关关系是企业日益关注的问题,本文力求通过对国内外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研究,按照企业人力资本的投资理论,构建企业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的传导机制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我国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发展模式和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严边霞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耿烨 丁媛媛
本文将创新网络组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知识资本视角,从结构资本、关系资本和创新资本三个方面着重分析创新网络组织与企业价值增值的联系,并借由知识转化能力构建创新网络组织内在影响企业价值增值的路径模型,最后对加强企业创新网络组织的管理提出针对性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炼钢
文章通过知识经济下人力资本增值对企业的重要意义出发,通过知识管理和经济学理论分析了企业人力资本增值实现的两关键过程,即人力资源——人力资本——组织资本的转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力资源向组织资本转化的相关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组织资本 人力资源 资本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彭秋萍 刘善仕 葛淳棉 周怀康 姜军辉 李宁
现有文献对于内部流动与员工人力资本增值之间关系尚未形成全面的理解,如何刻画内部流动异质性形态并考察其不同的人力资本增值效应或是未来研究的重点。通过跟踪国内某大型高科技企业的内部流动实践,本文结合纵向案例研究识别出内部流动的异质性形态并揭示其影响人力资本增值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岗位职能异质性和团队角色核心性组合构成了边缘延续型、边缘发散型、核心拓展型和核心重构型四种形态。(2)个体经历上述形态时将分别引发迁移式、重置式、拓展式及重构式学习适应过程。(3)迁移式学习仅能使员工实现知识维持并出现人力资本停滞;重置式学习导致员工知识中断并发生人力资本贬值;拓展式学习、重构式学习分别有助于员工知识更新、知识突破,并实现人力资本增值。(4)作为重要的适应过程助力,非正式关系和先备知识在上述适应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上述发现突破了既有文献关于内部流动同质化的研究假定,识别出内部流动的异质性形态,深化了文献对内部流动的理论理解,推动了内部流动与人力资本增值关系的研究。有关结论为企业管理内部流动实践、个体获得人力资本增值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东生 李在永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 ,知识型企业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知识型企业不同于传统企业 ,如何构造知识型企业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实践性很强的理论问题。根据知识型企业的特点 ,给出并定义了W型组织 ,讨论了在知识型企业运用该组织模型应该注意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
知识型企业 W型组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范中成
企业组织形式宜多样化《财经科学》1997/5FINANCEANDECONOMICS范中成[四川省机械工业厅成都610013]影响企业组织形式的主要因素一般地讲,企业组织形式受到企业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生产发展规模和速度,社会分工的广度和深度,科学技...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先吉
文章对企业的三种组织形式,即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从企业的组建、承担债务的责任大小、管理权限的集中程度、股权的转移、经营的期限、筹资成本和经营规模、税收的负担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并结合目前我国企业制度正处于转轨时期的实际,指出:为便于我国企业的公司化改造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应尽快从法律上规范非公司性企业的地位,按照大多数国家的做法,将其分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并建立相应的法规。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周林
企业组织形式指企业内部采用何种方式组织完成其既定目标。企业组织形式的差别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管理,对此,国内外已有很多研究。本文在对已有研究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归纳出企业组织形式对财务管理各方面的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米运生 姜百臣 牟小容
风险与收益非对称性下的资本市场失灵迫使高风险企业转向内源融资。但是,企业需要在传统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之外寻找其他创新性内源融资模式,并转移其风险。赋予经营模式、组织形式以上述两种功能,是一重要举措。为此,企业可在上下游环节,将它与对方的经济关系从买卖交易反串为管理交易。以生产型农业企业为例,"公司+农户"的内源融资与风险外部化机制是:在农户购买环节,以市场交易方式获得商业信用和内部货币市场,以管理交易方式使农户投入变异为内源融资;在农户销售环节,以市场交易实现风险外部化,以管理交易使农户成为成本(费用)中心。此外,公司也能通过职工股份合作的组织形式的内部资本市场融入长期资本。本文研究表明,正是借...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霞 毕毅
近年我国进行两次增值税转型,一是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二是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两次税改的共同特征是突出(投资)抵扣的作用。为研究税改对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统计数据,考察了增值税转型与企业资本结构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增值税转型的非债税盾效应显著,企业债务融资占比有所下降。这一研究结论丰富了资本结构理论,深化了资本结构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的结果。同时,本文结果为增值税转型与扩围政策在全国范围推广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启示。
关键词:
增值税转型 资本结构 非债税盾 双重差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汉辉
人力资本已经成为实现现代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决定性因素。但是,人力资本贬值的客观存在及其日益加剧,使得人力资本与现代经济的持续增长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因忽略上述事实而存在一定的缺陷,理应加以修正。从实现人力资本增值并保持其连续性,进而推动现代经济持续增长的目标出发,必须对传统的人力资本投资与开发体制进行根本的改革与创新,积极构建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型体制,以保障人力资本的持续开发乃至终身开发。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增值 终身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