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55)
2023(10592)
2022(9485)
2021(9176)
2020(7805)
2019(18351)
2018(18302)
2017(35990)
2016(19713)
2015(22280)
2014(22241)
2013(22039)
2012(20098)
2011(17833)
2010(17919)
2009(16507)
2008(16278)
2007(14176)
2006(12554)
2005(11149)
作者
(56893)
(46820)
(46642)
(44492)
(29976)
(22537)
(21193)
(18480)
(17775)
(16852)
(16166)
(15637)
(14959)
(14675)
(14399)
(14391)
(13978)
(13840)
(13462)
(13304)
(11668)
(11527)
(11386)
(10729)
(10484)
(10470)
(10424)
(10328)
(9438)
(9200)
学科
(81251)
经济(81162)
管理(60801)
(57355)
(51057)
企业(51057)
方法(40688)
数学(35669)
数学方法(35081)
(21167)
(19778)
中国(19569)
业经(18916)
(16846)
地方(14877)
(14847)
(14726)
财务(14652)
财务管理(14623)
理论(14447)
企业财务(13950)
农业(13302)
(12844)
(12662)
贸易(12655)
(12300)
(12272)
银行(12268)
技术(12060)
环境(11712)
机构
大学(279839)
学院(278192)
管理(115838)
(108201)
经济(105746)
理学(100334)
理学院(99278)
管理学(97260)
管理学院(96774)
研究(88484)
中国(67475)
(59827)
科学(56052)
(50434)
(44494)
(41840)
业大(41362)
财经(40503)
研究所(40346)
中心(40268)
(39629)
北京(38369)
(36662)
(36192)
师范(35904)
(33076)
农业(32544)
(31928)
经济学(31372)
财经大学(30240)
基金
项目(190292)
科学(149644)
研究(138890)
基金(138078)
(119490)
国家(118486)
科学基金(102539)
社会(85893)
社会科(81330)
社会科学(81305)
(74500)
基金项目(73514)
自然(68290)
自然科(66670)
自然科学(66659)
自然科学基金(65414)
教育(64260)
(62592)
资助(58548)
编号(57201)
成果(46434)
重点(42053)
(41688)
(39272)
(39169)
课题(38962)
科研(36470)
创新(36450)
教育部(35975)
大学(35759)
期刊
(117351)
经济(117351)
研究(81758)
中国(48939)
学报(42545)
管理(42526)
科学(39699)
(38661)
(37435)
大学(32113)
教育(30639)
学学(30143)
农业(26060)
技术(24657)
(24482)
金融(24482)
财经(19639)
业经(19139)
经济研究(17881)
(16583)
问题(15508)
图书(15298)
理论(14782)
技术经济(14364)
实践(13583)
(13583)
科技(13400)
统计(13165)
(12817)
现代(12626)
共检索到4015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厚义  
本文利用人力资本理论和产权理论对我国的人力资本型国有资产的流失进行了分析,指出由于有限理性,不确定性和投机动机,国有人力资产也面临着流失的危险,政府面临着选择的困难。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企业和个人的追逐利益的行为导致了人力资本型国有资产的流失,最后,提出利用一定的治理结构来治理国有人力资产,防止国有人力资产的流失。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丁学东  
本文分析了有关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有些观,点的缺陷及片面性,概括了国有资产流失的途径及具体表现。并指出我国国有资产流失,有内在机制原因、外部环境原因和宏观政策原因。防止和克服国有资产流失,必须明确产权关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市场体系,健全市场运行规则,保证国有资产合理流动;加强政府对国有资产的行政管理和宏观调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袁志刚  
在当前经济体制转轨时期,随着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推动,国有企业中国有资产的清产核资、重组、进入资本市场交易等现象不断出现,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已引起大家的广泛重视。本文想对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作些理论分析,目的是就这一问题先提出一些初浅的看法,抛砖引玉,以期引起理论界更为广泛的讨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于天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经济有了迅速发展,但近年来国有资产的流失也日益严重。文章指出了国有资产流失的8种途径,分析了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症结,并具此提出了构建国有资产三级安全防卫体系的设想,即:第一,国务院对国有资产的管理;第二,国有资产管理局对国有资产的管理;第三,企业对国有资产的管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一锦  
在目前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企业战略性改组中,巩固发展国有经济是其重要目标。为此,在两个战略性转变中不仅要求实现资产的优化组合,同时还应特别注意防止有意或无意地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一、国有资产流失的界定国有资产流失的特征及界定依据:一是流向的特定性,...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曾琼军  
"MBO"是"Management buy-out"的简称即管理层收购。管理层收购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自有资金或外部融资所获得的资金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进而改变目标公司的所有权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使企业原经营者变成企业所有者,从而达到重组该公司并达到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传谌  孟繁颖  
国有资产的全方位多渠道流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原因主要在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内部治理机制的缺陷及市场体系发育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外部治理机制;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的滞后及不完备等。相应地治理措施为: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先导,严格政企分离,消除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间代理琏条的“非经济性失效”;对所有权职能进行必要的分解,明晰并稳定产权关系;调整重组国有企业出资人所有权结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按照现代公司制度要求,建立科学、规范、法制的委托代理关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颖  
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电力作为基础能源对推动经济腾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电力行业的自然垄断特性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性,向来都是国民经济的"领头军"。但是电力行业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不容忽视。文章对电力行业国有资产现状进行简单分析,对电力行业国有资产流失概念进行界定。然后从产权角度、委托代理、内部治理结构等方面分析电力国资流失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探讨如何加强电力行业的国资管理和防止国资流失的措施,希望能对电力行业更加规范健康发展,促进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有所帮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友凯  
文章认为: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重组是必然趋势。伴随着国有资产产权转移或交换,发生帐面上的资产流失现象是完全可能的。如何认识和对待与保值增值目标相矛盾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已成了近期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关注的热点之一。文章认为,违反市场经济规律和社会主义公有制基本原则的国有资产非必要流失无疑应坚决反对和及时制止,但不能立足于传统观念,仅仅根据一时帐面上的资产短缺,就认为:国有资产流失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动摇了。对国有资产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的流失问题,应站在历史的高度,着眼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运用辨证思维的方法,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永泽  杨吉林  于保和  任海松  
目前 ,我国的国有企业不仅比重较大 ,同时也亏损严重 ,企业的负债居高不下 ,造成严重的资不抵债。虽然当前国家已经加大了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 ,各大国有企业也初见成效 ,但是国有企业破产仍然是一个不可避免、不容忽视的问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飞  
针对2009—2011年全国"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有关数据的分析发现,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流失在新的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资产流失问题由外部更多的转向更为隐蔽的企业内部,二是以设立"小金库"成为资产流失的主要表现形式。博弈分析还发现,我国国有资产在经营及收益上存在不对称的合作博弈,这是造成当前我国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原因。构建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是治理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少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资本营运已成为探索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缺乏健全的运作机制,资本营运操作失当,反而导致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为解决这一新的矛盾,本文从国有资本主体构建、产权流动机制的导入、剩余共享机制的建立、资本市场的培育等方面入手,旨在健全国有资本营运的科学机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标的实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谢皓  任文烨  
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不断开放,跨国并购实践在中国愈演愈烈。部分国有企业管理层也利用这一契机,运用"与跨国并购相结合的曲线型管理层收购(简称曲线型MBO)的形式侵吞国家资产。这一新兴的国有资产流失方式,十分具有隐蔽性。从国有资产流失的程度和后果来看,由于涉及多个交易方和多次交易安排,"曲线型MBO"相比单纯的国有企业MBO,有过之而无不及。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乔惠波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下一步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之一。目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配套文件陆续出台,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在有序展开。但是,改革过程中相关主体有可能通过虚假评估、串通合谋等方式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国有企业的产权特征及其所引发的公司治理问题、市场交易制度的不完善等是在改革过程中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资产评估机制,健全法人治理体系,创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监督体制的建设,建立完善的产权交易市场,只有这样才能把国有资产流失消弭于未发之前。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宫龙云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加大企业资产重组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资本使用效率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在资产重组的过程中,人们还存在着一定的顾虑,担心资产重组会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本文想此问题作些分析。 一、企业资产重组势在必行 长期来我国实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结果,导致企业规模小、摊子多,企业间的专业化协作少,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动力不足,组织结构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资产重组正日益成为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摆脱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无论从规模经济的角度来看,还是从优势集中的角度来看,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都是当务之急。从世界范围看,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