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97)
2023(8577)
2022(7531)
2021(7043)
2020(6241)
2019(14595)
2018(14423)
2017(28226)
2016(15765)
2015(17914)
2014(18250)
2013(18298)
2012(17560)
2011(15957)
2010(16248)
2009(15215)
2008(15639)
2007(14620)
2006(12561)
2005(11386)
作者
(48843)
(41094)
(41001)
(39203)
(26230)
(19988)
(18865)
(16038)
(15228)
(14717)
(13892)
(13848)
(13148)
(13088)
(12978)
(12968)
(12689)
(12141)
(11956)
(11787)
(10328)
(10321)
(10105)
(9322)
(9288)
(9237)
(9217)
(9188)
(8507)
(8463)
学科
(68695)
经济(68624)
管理(47054)
(45887)
(37438)
企业(37438)
方法(33986)
数学(29689)
数学方法(29324)
(18727)
(18528)
(16734)
中国(16619)
地方(14099)
业经(13197)
(13119)
农业(12453)
(12361)
财务(12336)
(12318)
贸易(12313)
财务管理(12303)
(11935)
企业财务(11741)
理论(11116)
(10853)
(10839)
金融(10836)
银行(10819)
(10520)
机构
大学(240662)
学院(237203)
(95480)
经济(93347)
管理(88913)
研究(81507)
理学(76396)
理学院(75460)
管理学(73962)
管理学院(73519)
中国(61489)
科学(52480)
(51280)
(45178)
(44788)
(43518)
研究所(39664)
中心(37994)
业大(37773)
(36277)
农业(36014)
财经(35755)
(32318)
北京(32016)
(31841)
师范(31471)
经济学(29832)
(29196)
(28285)
经济学院(27084)
基金
项目(155160)
科学(120789)
基金(112898)
研究(109182)
(99962)
国家(99162)
科学基金(83271)
社会(68408)
社会科(64727)
社会科学(64706)
基金项目(60152)
(59514)
自然(55046)
自然科(53761)
自然科学(53741)
自然科学基金(52817)
(51085)
教育(50792)
资助(47158)
编号(44066)
成果(37437)
重点(35244)
(34858)
(32716)
(31560)
科研(30271)
课题(29790)
创新(29545)
教育部(29460)
计划(29178)
期刊
(103845)
经济(103845)
研究(66942)
中国(46047)
学报(43371)
(40751)
科学(37973)
(36473)
大学(31794)
管理(30795)
学学(30011)
农业(27044)
教育(24042)
(21906)
金融(21906)
技术(19507)
财经(18640)
经济研究(16409)
(16016)
业经(15695)
(14905)
问题(14244)
(12941)
图书(12514)
技术经济(12504)
统计(11885)
(11667)
理论(11635)
资源(10876)
科技(10777)
共检索到350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爽  
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经济增长越来越趋于"知识化",人力资本在知识积累中居于核心地位,知识外溢条件下"合适"的人力资本成为推动知识积累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从经济增长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与知识资本理论出发,在对人力资本与知识积累二者关系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利用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人力资本知识积累适配度指数,对中国除西藏外30个省市区的人力资本在知识积累中的适应能力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人力资本在知识积累中的适配能力总体较低,地区间差异巨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永远  
人力资本积累与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关系问题,是国内外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为什么中国的地区经济增长在经济转型期20世纪80年代呈现收敛而90年代后发散?人力资本究竟是怎样作用于经济增长的?已有的经验研究没有考虑人力资本积累自身的收敛性,因而没有考虑到人力资本积累与地区经济增长的联立互动关系。本文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估计了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增长的联立模型,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积累存在自身收敛性,人力资本增长率与地区经济增长率存在同向变化特征;同时,人力资本水平对地区经济增长存在直接发散和间接收敛双重效应,欠发达地区较高的人力资本增长率是导致20世纪80年代地区经济增长收敛的一个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维德  
本文根据上海全市范围内的抽样调查数据 ,从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流动、人力资本使用三个方面 ,分析了上海人力资本积累的现状。揭示了上海在劳动力市场发育过程中 ,人力资本形成和作用所面临的问题和机会 ,提出上海应当在新一轮发展中 ,采取以人力资本积累为重心的发展战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康建英  任芳  
通过构建包含农业现代化、人力资本等要素在内的新古典模型,分析了农业现代化对经济增长及收敛的影响机制。实证发现西部地区农村经济整体上存在σ发散和绝对β收敛;在条件收敛发现农业现代化对于经济的贡献明显,但人力资本的三个指标对经济贡献在不同时期的作用不同;其他辅助变量对农村经济的拉动也十分明显。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郭志仪  逯进  
文章以人力资本溢出模型为依据,通过“教育年限法”和“教育成本法”比较研究了改革开放后中国西北地区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虽然西北地区的经济增长总体来看是资本推动型的,但各省区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和贡献率较高,而且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较为明显,此外,各省区间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较大差别。据此作者认为,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期,除加大物质资本投资力度外,有效、持续地加快人力资本积累,可以更快地提高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从而缩小该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京芳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本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如何建立企业人力资本的积累机制,特别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特点的人力资本积累机制还没有得到深入的研究。因此,探索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本积累机制,对于解决我国目前人力资本匮乏的问题有着积极的意...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兆良  田淑英  
运用中国2004-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从生态资本外部性特征的视角,考察生态资本对人力资本积累与创新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生态资本能够显著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生态资本并不能直接引致创新效率提高,生态资本的创新效应主要体现在其外部性上,人力资本积累是生态资本创新效应的主要渠道。生态资本创新效应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生态资本有助于提高健康人力资本,提高创新水平;第二,生态资本有助于人力资本集聚,提高以社会网络与相互沟通为特征的社会资本,推动整个社会创新的灵感;第三,生态资本可以提升幸福感,提高个体在工作中的创新与创造能力。需要加大生态资本投资以及人力资本投资以推动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夏忠  黄钟仪  
本文比较了1997-2007年全国各地区人力资本积累的状况,指出全国各地区人力资本积累总体成效显著,位次格局在10年间几无变化,但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呈现出明显的"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特征。面对这种情况,不仅仅是落后者应奋起直追的问题,国家的政策设置更为重要,否则地区差距还会在转变增长模式的新一轮经济发展中继续扩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晓阳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在区域之间的人才竞争,尤其是在高级人力资本积累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规范现象。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在人才的竞争和人力资本的积累过程中长期处于劣势地位。这一现象在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但是,这一现象的长期存在,对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建立和谐社会是极为不利的,也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本文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特点、影响,以及西部地区在人力资本积累方面应采取的思路和对策进行初步探讨,提出了一些对这一现象的基本观点和缓解策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大丰  
人力资本与外资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人力资本的水平对于外资的吸引作用受到了人们的充分重视,但是外资对于人力资本积累的作用则为人们有意无意地忽略。其实,外资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影响人力资本的积累。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外资对于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是显著的。外资对于人力资本的积累作用不容忽视。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昕  关会娟  
随着我国可转移劳动力存量的下降,以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为目的的人力资本积累或是未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动力之一。将资本利用率与代表人力资本积累的劳动生产力作为内生因素引入RBC模型,检验了各主要经济指标对这两个因素的脉冲响应。研究结果发现:在我国经济起飞阶段,人力资本对总产出的贡献要大于资本利用率增长的贡献;相对于资本利用率,以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降低单位劳动成本的人力资本积累,或是解决我国短期产业加速转移及产业升级滞后所带来的经济增速放缓的有效手段。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昕  关会娟  
随着我国可转移劳动力存量的下降,以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为目的的人力资本积累或是未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动力之一。将资本利用率与代表人力资本积累的劳动生产力作为内生因素引入RBC模型,检验了各主要经济指标对这两个因素的脉冲响应。研究结果发现:在我国经济起飞阶段,人力资本对总产出的贡献要大于资本利用率增长的贡献;相对于资本利用率,以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降低单位劳动成本的人力资本积累,或是解决我国短期产业加速转移及产业升级滞后所带来的经济增速放缓的有效手段。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程晓栋  
本文选取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一般线性面板数据模型与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人力资本积累对物流产出的影响作用及空间效应,从数字化普及视角讨论了两者经济关系变化的内在原因,最后提出要优化劳动投入结构,控制从业人员规模,转变依靠劳动数量的行业发展理念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春明  谷均怡  
基于我国2002—20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探讨了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对我国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产品进口本身有利于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但同时也应注意培育国内各地区与进口商品相匹配的吸收能力。否则,其带来的积极作用将难以发挥,甚至还会由于与地区自身生产力水平等不匹配而产生负向影响。高新技术产品进口所带来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会放松对劳动者教育投资的信贷约束,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外商直接投资通过知识技术溢出效应促进了人力资本积累,但这些促进作用也表现出较大的地区差异性。政府在吸引外资时应注意尽量避免引进仅以占领中国市场为目标的外资,因其会对人力资本产生抑制作用。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加会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本显著增长,而对只受过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人力资本的影响均不显著。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赵文婷  贺福珍  
中国经济在近几年连续高增长,但同时收入分配差距也在逐渐扩大,这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将产生重要影响。从长期来看,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通过影响实物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积累以及再分配等因素间接影响经济增长,其中人力资本是个长期的重要因素。在综述收入分配不平等影响人力资本积累的相关文献基础上,对我国城乡收入分配不平等给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解释了两者呈U型变动关系的原因以及认为长期内收入分配不平等不利于人力资本积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