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97)
- 2023(14400)
- 2022(11837)
- 2021(10902)
- 2020(9218)
- 2019(20227)
- 2018(19941)
- 2017(38264)
- 2016(21091)
- 2015(22903)
- 2014(22683)
- 2013(22745)
- 2012(21053)
- 2011(18781)
- 2010(19104)
- 2009(17768)
- 2008(18261)
- 2007(16703)
- 2006(14766)
- 2005(13309)
- 学科
- 业(96342)
- 济(91261)
- 经济(91149)
- 企(78958)
- 企业(78958)
- 管理(72228)
- 农(46606)
- 方法(40432)
- 数学(31935)
- 数学方法(31667)
- 业经(31454)
- 农业(31002)
- 财(29223)
- 技术(21937)
- 中国(21862)
- 务(21557)
- 财务(21541)
- 财务管理(21518)
- 企业财务(20547)
- 制(19914)
- 学(18336)
- 贸(16765)
- 贸易(16759)
- 策(16490)
- 易(16363)
- 体(15432)
- 划(15241)
- 理论(15237)
- 和(14736)
- 地方(14186)
- 机构
- 学院(318031)
- 大学(310796)
- 济(133126)
- 经济(130830)
- 管理(124082)
- 理学(107853)
- 理学院(106736)
- 研究(105320)
- 管理学(105055)
- 管理学院(104499)
- 中国(81568)
- 农(77527)
- 科学(68096)
- 京(64341)
- 农业(60319)
- 财(59569)
- 业大(57230)
- 所(55543)
- 研究所(50887)
- 江(49032)
- 财经(48245)
- 中心(48000)
- 经(43988)
- 经济学(40604)
- 北京(39326)
- 州(37905)
- 农业大学(37766)
- 经济学院(37023)
- 院(36589)
- 范(36548)
- 基金
- 项目(215407)
- 科学(170009)
- 基金(158959)
- 研究(149636)
- 家(141893)
- 国家(140577)
- 科学基金(119989)
- 社会(98462)
- 社会科(93170)
- 社会科学(93143)
- 省(86013)
- 基金项目(84940)
- 自然(79679)
- 自然科(77918)
- 自然科学(77888)
- 自然科学基金(76600)
- 划(71185)
- 教育(66465)
- 资助(63857)
- 编号(57192)
- 重点(48573)
- 业(48158)
- 创(48080)
- 部(47579)
- 发(46721)
- 创新(44362)
- 成果(43900)
- 国家社会(41496)
- 科研(41461)
- 计划(41331)
- 期刊
- 济(151531)
- 经济(151531)
- 研究(84334)
- 农(77525)
- 学报(59019)
- 中国(58448)
- 科学(53792)
- 农业(52019)
- 财(47762)
- 管理(46838)
- 大学(44070)
- 学学(42989)
- 业经(31119)
- 融(30675)
- 金融(30675)
- 业(27597)
- 技术(27205)
- 财经(24545)
- 经济研究(22708)
- 教育(21312)
- 经(21126)
- 问题(20724)
- 技术经济(18713)
- 版(18487)
- 业大(16949)
- 科技(16903)
- 世界(16402)
- 商业(15325)
- 现代(14896)
- 农村(14539)
共检索到461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叶初升 马玉婷
基于对贵州等地农户农作物种植决策的田野调查,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农作物种植选择模型,以分析人力资本及其与技术进步的适配性影响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微观机制,为宏观层面上研究农业种植结构变迁提供微观基础;然后,采用省级宏观面板数据,运用多种计量模型和分析方法对理论模型推论进行了严谨的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农户的人力资本水平越高以及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的适配性越强,农户越有可能种植经济作物,越是有助于该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转型。进一步的地形约束机制分析发现,人力资本及其与技术进步的适配性对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受地形的制约。相对于丘陵山区,平原地区的人力资本对粮食作物种植比例的负向作用和对经济作物种植比例的正向作用有所减弱。同时,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的适配性越强,对经济作物种植比例的正向作用越强,对粮食作物种植比例的正向作用则越弱。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永强 田媛 王珧 王荣 彭有幸
运用三阶段DEA—Malmquist模型测算中国30个省份农业技术进步估计值,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考察农村人力资本、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国家层面,农业技术进步增加了农业碳排放总量,农业碳排放具有强路径依赖性和滞后性,农村人力资本的提升在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的正影响中起到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从地域层面,东部技术进步值最低,中部农业碳排放总量最高,西部技术进步值最高、农业碳排放总量最低。东部农村人力资本在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的正影响中起到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西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本、农业产业结构在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的正影响中起到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台航 崔小勇
尽管经济全球化会促进技术扩散和技术追赶,然而人力资本积累仍是影响经济体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由于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本在技术进步活动中的作用不同,人力资本内部的结构性变化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具有差异性。本文按照受教育程度将人力资本划分为初等教育型、中等教育型和高等教育型三类;并根据技术进步活动的不同,将技术进步所产生的效率变化分解为技术变化和技术效率变化,前者来自于技术创新,后者来自于技术应用(技术模仿)。在此基础上,本文就人力资本结构对技术进步的异质性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利用跨国教育面板数据(Barro和Lee,2013)和佩恩世界表(PWT 9.0)等跨国经济社会面板数据,测算了1970—2010年世界各国(或地区)的人力资本结构数据,并结合随机前沿分析法(SFA)和Malmquist指数分解法对各国技术进步率进行了测算和分解。实证结果和稳健性检验均表明:在考虑到跨国技术扩散的情况下,初等教育型人力资本结构占比的提高将会促进技术效率变化,而高等教育型人力资本结构占比的提高则主要促进技术变化;中等教育型人力资本结构占比的变化对两者的影响并不明确。此外,随着经济体不断接近技术前沿,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本结构对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变化的影响呈现出边际递减的趋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正彪 薛勇军
采用罗默的思路,将经济体系分为研发部门、中间产品部门和最终产品部门,通过研发部门中人力资本的外溢性来解释经济的持续增长。在研究的过程中,将基础科学研究、应用科学研究以及试验发展研究都纳入了经济增长分析框架。通过比较静态分析来研究人力资本影响技术进步的方式,推导出三部门实现利润最大化条件,分析由人力资本外溢性导致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均衡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外溢性可以解释内生的技术进步;基础科学研究人力资本比应用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人力资本具有更大的外溢性;基础科学研究人力资本对人均收入增长的影响更大。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外溢性 经济增长 比较静态分析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智勇 胡永远
运用协整分析、基于ECM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方差分解检验异质型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的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科技投入之间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高等教育是技术进步的Granger因,且其冲击对技术进步的拉动效果明显大于中等教育与科技投入。因此,在财政紧约束条件下,加强高等教育投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成为提高我国技术水平的关键。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技术进步 VAR模型框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欧阳秋珍 陈昭
本文使用我国企业和主要贸易投资伙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并运用系统GMM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技术进步基本上有利于中国劳动者人力资本水平增加,国内的研发投入有利于高技术人力资本水平增加,而就业人才结构、国外技术购买和进口技术溢出有利于我国低技术人力资本水平增加。大部分技术进步渠道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本水平增加,但各个渠道产生的技术进步与外资企业专业性人力资本和非外资企业通用性人力资本匹配度更强。与开放程度较低的区域相比,各个渠道对开放程度较高区域的外资企业专业性人力资本和非外资企业通用性人力资本的影响更积极。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就业人才结构 系统GMM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振华
放松劳动力同质性假定,本文在充分考虑人力资本的条件下估算了1985—2005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率,比较了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的误差影响,分析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率的变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经济增长中各要素的贡献情况及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的互动关系。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许学军
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形成依赖于主体对人力资本投资收益与成本的估计,是对"成本——收益"核算的结果。人力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提升了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引致了人力资本投资增加,有利于人力资本形成,但也拉大了高低技能劳动力间的收入差距,降低了低技能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能力,阻碍了人力资本有效形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洪炜杰 罗必良
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农户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OLS)、处理效应模型(TEM)和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实证分析地权对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1)相对于没有领到承包经营权证书的农户,有承包经营权证书农户其实际种植的耕地面积多约22.5%,果树种植面积多1.8%,而菜地经营面积不存在显著差异。(2)无论是否粮食主产区或者大中城市郊区,农地产权安全性的改善会诱导一般农户增加耕地经营面积,但对于种植大户则更多表现为激励水果种植;此外,地权对非粮食主产区果树的种植激励效果要强于粮食主产区。(3)农地产权对农户种植结构的影响会因灌溉条件变化而不同。因此,在小农经营依旧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农地确权能够提升农户务农的积极性,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则能够有效诱导农业种植结构呈现"趋粮化"。
关键词:
农地产权 农地确权 种植结构 粮食主产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新铭 罗润东
人力资本投资导致劳动力市场结构正向变动,引起收入差距缩小,然而收入差距的缩小却会降低人力资本投资动机。调整技术进步的类型可以调和这一矛盾,实证表明,我国农村非技能增强型技术进步快于技能增强型技术进步,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必然不利于人力资本投资。在收入差距不断缩小的情况下,保证收入长期稳定增长,需要不断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实现劳动力市场结构一元化。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收入差距 技术进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建奇 丁述磊
在人口负增长与技术进步加快的趋势下,提升农村青年人力资本水平从而促进其高质量充分就业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人口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9年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利用我国在2011年推动的营养改善计划作为健康和教育人力资本冲击的工具变量,考察技术进步下人力资本扩张对农村青年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影响。在缓解内生性问题并进行多项稳健性检验后研究发现,身体健康和获得高中教育的农村青年相比其他同龄人取得了更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异质性分析发现,上述效应在欠发达地区、家庭经济困难与女性农村青年中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健康和教育人力资本的扩张主要通过提升农村青年的就业结构和职业层次进而促进其高质量充分就业,并且有助于农村青年适应数字化和工业智能化的技术进步趋势。基于此,应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地区医疗服务可及性,通过倾斜性的财政政策弥合城乡人力资本差距,从而缓解农村青年就业结构性矛盾。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郝爱民
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影响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利用2004—2012年我国31个省市的数据,通过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农业增长贡献具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且现阶段其对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影响是以直接影响为主。最后提出有效地整合农业生产性服务的各类主体、各种资源和各个要素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扩大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增长贡献的政策建议和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姜雨 沈志渔
本文深入分析了技术选择与人力资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发现:一方面,技术选择决定了人力资本积累的路径和水平,而且技术进步能够诱发和引导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另一方面,人力资本水平决定了选择技术的适宜水平,以及"干中学"产生新知识、新技术的效应。而且,人力资本的供给决定了技术进步的类型和途径。基于此,本文构建了技术选择与人力资本相互作用的机理模型和动态适配模型,并指出二者间存在动态适配关系和多重适配均衡。最后,据此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技术选择 人力资本 适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史仕新 刘鸿渊
人力资本、生态资本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可持续的发展应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生态资本与技术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建立一个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生态资本与技术进步于一体的生产函数 ,讨论了 3种资本的动态运动 ,并进一步探讨了在约束条件下 ,如何在3种资本间分配经济资源 ,从而使经济处于最优的平衡增长路径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