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29)
- 2023(4725)
- 2022(3805)
- 2021(3821)
- 2020(3381)
- 2019(8029)
- 2018(8020)
- 2017(15826)
- 2016(8506)
- 2015(9891)
- 2014(9940)
- 2013(9668)
- 2012(8364)
- 2011(7346)
- 2010(7770)
- 2009(7111)
- 2008(7585)
- 2007(6663)
- 2006(5730)
- 2005(5077)
- 学科
- 济(33213)
- 经济(33191)
- 管理(28864)
- 业(26301)
- 企(23694)
- 企业(23694)
- 方法(19511)
- 数学(17638)
- 数学方法(17156)
- 财(11943)
- 务(9699)
- 财务(9666)
- 财务管理(9649)
- 企业财务(8973)
- 中国(8228)
- 理论(7789)
- 农(7407)
- 学(6606)
- 业经(6597)
- 制(5631)
- 银(5333)
- 银行(5332)
- 教学(5033)
- 农业(4845)
- 融(4836)
- 金融(4834)
- 和(4816)
- 行(4692)
- 技术(4667)
- 贸(4562)
- 机构
- 学院(118164)
- 大学(114633)
- 管理(48211)
- 济(44404)
- 经济(43384)
- 理学(41800)
- 理学院(41452)
- 管理学(40422)
- 管理学院(40239)
- 研究(30931)
- 中国(26083)
- 财(25256)
- 京(23407)
- 财经(19068)
- 科学(18695)
- 江(17476)
- 经(17021)
- 业大(15337)
- 所(15293)
- 中心(15178)
- 北京(14558)
- 州(14237)
- 农(14086)
- 财经大学(13933)
- 技术(13464)
- 范(13391)
- 商学(13294)
- 师范(13268)
- 研究所(13264)
- 商学院(13179)
- 基金
- 项目(75787)
- 科学(59683)
- 研究(55784)
- 基金(54264)
- 家(46146)
- 国家(45796)
- 科学基金(40678)
- 社会(34518)
- 社会科(32750)
- 社会科学(32740)
- 省(30778)
- 基金项目(28177)
- 教育(27719)
- 自然(26848)
- 自然科(26285)
- 自然科学(26282)
- 自然科学基金(25799)
- 划(25156)
- 编号(24004)
- 资助(23944)
- 成果(19562)
- 重点(16798)
- 课题(16447)
- 部(16414)
- 创(15997)
- 项目编号(15291)
- 创新(14856)
- 大学(14759)
- 发(14736)
- 科研(14569)
共检索到170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新华
在当代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企业家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增长起着关键性的推动作用。相应地,需要研究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的会计计量方法,从而将其纳入会计体系,以促进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开发和企业家的长远发展。一般而言,采用期权模型计算的只是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内在价值,模糊性计量可以揭示该人力资本效率和能力发挥的高低;然而,采用本文新构建的综合评价体系则可以全面考评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经营业绩并确定其"乘数",由其和期权价值共同决定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真实价值——体现内在价值、模糊性计量结果两者的综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艳涛 崔成
人力资本结构对于技术创新模式具有决定性影响,我国区域人力资本结构的不同导致了技术创新模式的差异。文章首先将技术创新系统要素分解为构思形成、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四个阶段,在对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分类进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将人力资本分为研发型、技能型、管理型和营销型人力资本四类,并且依据受教育年限将宏观人力资本结构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人力资本;同时将技术创新分为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最后通过分析不同技术创新模式下每一个技术创新阶段所对应的人力资本类型,得出结论:对于自主创新起作用的主要是高级人力资本,而对于模仿创新,中级和高级人力资本都对其产生重要作用;初级人力资本对于技术创新的作用非常有限,并且不是必要条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爱华
文章探讨了企业人力资本专用性和信息结构两个企业情境因素对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以及企业间合作动机的调节作用。企业参与合作的动机包括三个方面:与研究开发有关的合作动机,与技术学习有关的合作动机以及与市场进入等战略目的有关的合作动机。以我国企业为样本,以企业规模、产品发展阶段和产业地位作为控制变量进行了理论分析及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人力资本专用性越强,企业越倾向于选择内部创新模式;信息结构以横向为主导的企业倾向于选择内部创新模式;反之,人力资本专用性弱及纵向信息结构与外部创新相对应。并且,通过层次回归分析发现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远
本文论述了人力资本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介绍了国外企业开发利用人力资本的成功经验 ,分析了我国目前在人力资本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未来企业管理的新模式。
关键词:
人力资本 企业管理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耿建新 朱友干
当前人力资本会计理论与实务探讨处于停滞不前的状况,究其主要原因,是人力资本个体流动性所形成的计量难题所致。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提出了职位资本的概念、来源等,并赋予薪酬折现法新的内涵等以确定职位资本价值。在此基础上,本文阐述了将职位资本相关会计问题融入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的途径,从而试图解决当前对人力资本会计的诸多非难,并为人力资本的会计研究提供新的视野。
关键词:
人力资本 职位资本 薪酬折现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付一丹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本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从而对会计领域提出了一个新的名词,即人力资本会计。文章从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理论着手,对人力资本会计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相应的会计处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会计 企业管理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平 许家云
文章通过构建企业创新生产函数并引入国际人力资本流动因素,对中印两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并重点考察了国际人力资本流动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技术创新主要来自高研发投入和以FDI技术溢出为代表的国际技术扩散,而印度则更多地依赖国际人力资本流动引致的技术创新、内需及制度方面的政府支持,以FDI为代表的国际技术扩散对其技术创新作用甚微。印度在国际人力资本流动推动技术创新方面比中国更具优势,中国技术创新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印度依靠人才国际化推动创新的模式相比潜力相对不足。
关键词:
技术创新模式 人力资本流动 技术溢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荣 陈敬良
人力资本生产制度变迁的主要动因是制度环境的变化和制度的非均衡性。我国的人力资本生产制度变迁基本上是以强制性为主导,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强制性与诱致性相结合的变迁方式,可能是我国人力资本生产制度较为理想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
人力资本生产制度 制度变迁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阎达五 徐国君
传统的财务资本保全与实物资本保全概念,都建立在将物质(力)财产所有权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基础上。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即知识和技能的经济重要性在提高。”①也就是说,人们终于认识到,在一定的自然、社会条件下,人力资源才是根本。本文将从新的角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戴理达
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取代物质资本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驱动器,从而促使现代会计的研究视野由"物"向"人"。文章以知识经济为研究背景,以企业制度变迁为逻辑起点,从"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异同出发,分析人力资源会计向人力资本会计转轨的动因,并从二者的比较分析中探索这一转轨对知识经济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人力资源 人力资本 制度变迁 产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涛 戴华江
一、引言随着人力资本会计核算的研究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在人力资本会计核算的研究上,出现了多种流派。首先,有学者根据人力资本是属于资产还是权益将其划分为资产性人力资本会计和权益性人力资本会计。前者认为应把人力资本作为一项资产来确认、记录和报告。后者认为应承认人力资本具有剩余价值分配权,对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丁胜红 盛明泉
随着经济形态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的转变,知识、技术、管理等在不同资本中相互滲透,使企业资本呈现出一种泛化的趋势,从传统财务会计中的单元资本转变组合资本,而知识、技术、管理等必须由人主宰和运用,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所以,新经济时代的人本资本会计应为组合资本所有者提供其多元产权价值实现和保障情况的共性化的信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焦小静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物流是渗透到各项经营活动之中的活动,是现代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企业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的利器。然而在实务中,因为现行的财务制度仅将企业向外部支付的物流费列入物流成本,企业内部发生的物流费却没有得到真实反映,因此,本文为了准确核算生产企业的物流成本探讨构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正瀚
在当前的城乡统筹的大环境下,我们针对农村的人力资源开发出了一种新的培育模式,也就是校地合作这样的模式,它是一种通过资源的共享并且进行共同的发展的目标,地方政府作为主导,通过与高校的资源相配合,形成一套由高校来支持地方的经济水平的发展、同时地方也帮助高校来进行发展的一种互利共赢的新型的关系,当前,加强校地合作的水平也是一种拓展人力资源的培训的渠道的非常有效的途径,同时也是实施科教兴国的非常重要的一项要求。本文中主要参考的是河南省某地的一所大学(简称A大学),与当地某地区的合作(简称X地区),来加快农村的科技人才的培养以及帮助产业发展的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城乡统筹 农村人力资本 校地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