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82)
2023(9323)
2022(7594)
2021(6994)
2020(5722)
2019(12756)
2018(12350)
2017(24013)
2016(12325)
2015(13802)
2014(12950)
2013(12532)
2012(10910)
2011(9637)
2010(10045)
2009(9793)
2008(8824)
2007(7762)
2006(6995)
2005(6414)
作者
(31871)
(26032)
(25932)
(24806)
(16569)
(12350)
(11919)
(9952)
(9870)
(9317)
(8820)
(8786)
(8165)
(8160)
(8124)
(8045)
(7703)
(7688)
(7685)
(7442)
(6590)
(6324)
(6203)
(6028)
(6010)
(5920)
(5900)
(5716)
(5316)
(5109)
学科
(42352)
经济(42311)
(37504)
管理(37504)
(32569)
企业(32569)
(26378)
金融(26376)
(23832)
银行(23823)
(23093)
中国(20540)
(16047)
方法(15854)
(14016)
数学(13543)
(13337)
数学方法(13336)
(12305)
财务(12278)
财务管理(12265)
业经(12222)
企业财务(11771)
地方(11265)
中国金融(11136)
理论(10107)
农业(9389)
(8802)
(8433)
贸易(8421)
机构
学院(161751)
大学(156588)
(63536)
经济(61985)
管理(60256)
理学(51149)
理学院(50695)
管理学(49700)
管理学院(49433)
研究(48053)
中国(45678)
(33149)
(31191)
科学(26996)
财经(25943)
中心(25448)
(24357)
(23367)
(22835)
(22608)
(20837)
研究所(20291)
(20264)
业大(20236)
经济学(20140)
(20030)
师范(20027)
(19653)
北京(19441)
财经大学(19357)
基金
项目(104059)
科学(81535)
研究(80569)
基金(73530)
(62494)
国家(61911)
科学基金(53918)
社会(51049)
社会科(48449)
社会科学(48434)
(43025)
基金项目(38296)
教育(37624)
(34617)
编号(34504)
自然(32614)
自然科(31886)
自然科学(31881)
自然科学基金(31296)
资助(30065)
成果(28084)
课题(23775)
重点(23370)
(23318)
(23138)
(21918)
创新(21664)
项目编号(21553)
(21295)
国家社会(20889)
期刊
(71867)
经济(71867)
研究(47830)
中国(34675)
(33434)
金融(33434)
(27415)
管理(23186)
(22115)
学报(20823)
教育(20239)
科学(19604)
大学(16585)
学学(15640)
技术(14436)
农业(14231)
业经(13468)
财经(13042)
经济研究(12036)
(11157)
问题(8198)
财会(8109)
商业(7984)
理论(7773)
职业(7486)
现代(7345)
(7203)
(7170)
(7021)
实践(7000)
共检索到2489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肖曙光  
所有权与经营权如何配置是影响和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制度问题,两权配置是否科学合理将从根本上关系着企业的兴衰成败。从整体看,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制度安排有两种范式:一是物质资本主导下的传统制度范式;二是由人力资本所主导的新生制度范式。人力资本主导范式企业的两权配置需要实行"人合物离"模式,具体为:需要以人力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完全融合为配置基础,在此基础上由人力资本主导的极致分离物质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结合。"人合物离"模式集成了两权分离与两权融合两种配置模式的优势,将适应新经济的要求,其精髓在于该模式实现了"以人为本"与"以利为本"的有机结合,是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主流终极配置模式。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赵玉琳  
马克思的"价值论范式"和萨缪尔森的"供求论范式"(或"财富论范式"),这两种不同的经济理论范式,在实证研究层面上可以相容和互补,而在规范研究和决策研究层面上却存在评价标准和制度选择的根本不同,前者是为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理论体系,后者是为完善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理论体系。资本主义社会尚未创造出对这两种理论范式进行综合集成的制度基础,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才创造了这种制度基础,才可能建立具有普遍意义的揭示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经济学理论范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刚  
20年的国企改革 ,严重地忽视了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直接表现为对经营者的激励严重不足。这已成为目前国企改革的重大障碍。本文通过对国企经营者现有激励方式的分析与借鉴 ,构建起了人力资本主导下国企经营者的激励体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方建珍  杜伟岸  
本文认为,金融与循环经济的深度融合将最终确立"两型社会"的建设范式,并在剖析循环经济与金融结合的"两种层次"、"三个阶段"的基础上,就金融与循环经济的深度融合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政  涂建明  
由于人力资本的产权化,存在价值空洞和管理摩擦已成为现行公司财务范式的实质性缺陷。现代公司财务范式必须是一个以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双重产权主体参与剩余收益分配,以物力财务资源和人力财务资源为双重管理对象的创新范式。公司财务范式变革需对一些重大公司财务问题作出创新研究,如财务资源的内涵与外延拓展、人力资源的价值管理、财务管理的手段更新、新的财务体系的构建,等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皮悦明  王庭照  
我国当前特殊教育研究范式以实证主义视野下的心理—医学范式为主导,注重对特殊儿童生理机能的康复治疗以及心理特征的测评、分类和干预。但基于这一范式构建的特殊教育研究体系正面临诸多挑战。在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研究需要突破单一范式和方法论的束缚,研究重点也应从对客观事实的假设和检验扩展到对社会、人际关系、历史和文化的人文关怀与意义重构。本文详细论述了我国特殊教育研究的多元融合范式转型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多元融合范式的类型和特征,还阐释了社会网络范式的哲学基础、理论视角和研究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袁建昌  刘春娣  
异质型人力资本是高新技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异质型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创造性劳动是企业价值的真正源泉,高稀缺性、强专用性、自学习性决定了异质型人力资本在高新技术企业多方博弈中处于主导地位,异质型人力资本理应主导高新技术企业合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志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颁布实施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尽快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当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问题。由贺星岳等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高职的产教融合范式》,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典型案例,通过对"学园城"一体化实践的全面剖析,探索了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的长效机制与教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赖安·S.贝克  德拉甘·伽瑟维克  沙姆亚·卡伦拜亚  肖俊洪  
与初期相比,学习分析已经有了长足发展。这个领域从研究成果发表渠道看声誉提高得很快,已经形成一个富有活力的共同体,对政策和实践的影响越来越大。然而,很多研究者仍在厘清这个领域的范围以把学习分析的贡献与其他同样基于教育数据领域的贡献区分开来。我们认为,应该重视协作和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才能保证学习分析领域健康发展,而不是强调它们的不同。具体讲,本文提出一个旨在分析当今聚焦教育数据研究的相关领域如何影响学习分析领域发展的框架。该框架的着眼点是这些领域各自所采用的主要方法范式,即本质论、实体论/还原论、本体论/辩证论和存在论。本文使用这个框架分析学习分析领域(本体论范式)如何在方法上受到教育数据挖掘(实体论范式)、量化民族志(存在论范式)和大规模学习(本质论范式)等领域新近发展的影响。本文根据分析结果归纳文献中存在的、有待今后填补的研究空白。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赖安·S.贝克  德拉甘·伽瑟维克  沙姆亚·卡伦拜亚  肖俊洪  
与初期相比,学习分析已经有了长足发展。这个领域从研究成果发表渠道看声誉提高得很快,已经形成一个富有活力的共同体,对政策和实践的影响越来越大。然而,很多研究者仍在厘清这个领域的范围以把学习分析的贡献与其他同样基于教育数据领域的贡献区分开来。我们认为,应该重视协作和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才能保证学习分析领域健康发展,而不是强调它们的不同。具体讲,本文提出一个旨在分析当今聚焦教育数据研究的相关领域如何影响学习分析领域发展的框架。该框架的着眼点是这些领域各自所采用的主要方法范式,即本质论、实体论/还原论、本体论/辩证论和存在论。本文使用这个框架分析学习分析领域(本体论范式)如何在方法上受到教育数据挖掘(实体论范式)、量化民族志(存在论范式)和大规模学习(本质论范式)等领域新近发展的影响。本文根据分析结果归纳文献中存在的、有待今后填补的研究空白。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晶  丁士军  
根据农村产业融合典型样态的考察和入户调查数据,使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村产业融合、人力资本对柑橘种植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融合组的户均总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明显高于非融合组,且样本农户收入既存在组内不同收入来源之间明显的收入差距,也存在融合分组之间的农户收入差距;农村产业融合变量对各分位点农户收入的影响均显著,且随着分位数提高缩小了处于低端和上端农户的收入差距;农业技能培训变量在10%和25%分位上对农户收入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且系数差均为负,表明参加农业技能培训会显著缩小农户收入差距;家庭经济人口规模的影响力不仅普遍,而且都很显著,这也证实了农户人力资本积累对缩小收入差距的重要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皮建才  周愚  
如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直是党和政府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正确处理这个问题既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也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逐渐扩大的趋势。我们打算从人力资本的视角对中国城乡经济社会的分割和融合进行分析,把城市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相对人力资本水平差距作为外生变量,考察这一外生变量的变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城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晶  丁士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小明  
本文运用我国1985—2012年的农民工、农民、制造业和农林牧副渔的收入数据,建立数理模型分析收入差距、农村人力资本深化以及城乡融合间的相互关系。比较分析得出,农村人力资本深化使得农民工、农民、制造业和农林牧副渔的收入差距存在逐渐缩小的收敛性特征,收入差距的收敛性促进了城乡融合。农村人力资本深化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社会发生变化。因此,继续扩大义务教育年限和贯彻落实新型城镇化将会进一步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深化,加快城乡融合。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皮建才  周愚  
本文主要分析了城市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相对人力资本水平差距对中国城乡经济社会分割和融合的影响。具体来说,在基本模型部分我们主要分析了城乡相对人力资本水平差距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城市就业、工资水平、收入差距以及社会和谐程度的影响。我们的分析发现,随着城乡相对人力资本水平差距的扩大,一方面,农村向城市转移劳动力的数量会增加,城市最终产品部门就业量也随之增大,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工资会上升,城市劳动力的单位有效工资水平会下降但实际工资水平会上升;另一方面,经济中的人均收入虽然会提高,但是城乡劳动力收入差距会扩大,同时社会内部不和谐程度也会提高。在扩展模型部分,我们引入了垄断竞争的中间产品部门,分析发现,中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