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16)
2023(10376)
2022(8923)
2021(7895)
2020(7035)
2019(16467)
2018(15970)
2017(32090)
2016(16888)
2015(19294)
2014(19301)
2013(19665)
2012(18803)
2011(17186)
2010(17526)
2009(16611)
2008(16455)
2007(14943)
2006(13392)
2005(12265)
作者
(50223)
(42469)
(42352)
(40592)
(27344)
(20294)
(19401)
(16467)
(15914)
(15176)
(14546)
(14028)
(13599)
(13517)
(13395)
(13280)
(12530)
(12404)
(12279)
(12238)
(10745)
(10455)
(10416)
(9790)
(9719)
(9620)
(9332)
(9163)
(8621)
(8251)
学科
(100705)
经济(100625)
管理(50205)
(47488)
方法(42164)
数学(38017)
(37986)
企业(37986)
数学方法(37748)
(21906)
中国(21572)
地方(21491)
(20898)
(17332)
业经(16884)
(14818)
(14640)
贸易(14631)
农业(14440)
地方经济(14099)
(14095)
(13584)
财务(13560)
财务管理(13526)
(13123)
金融(13121)
企业财务(12910)
(12175)
银行(12145)
(11939)
机构
大学(260645)
学院(257383)
(123248)
经济(121045)
管理(98367)
研究(89900)
理学(84348)
理学院(83448)
管理学(82193)
管理学院(81690)
中国(68745)
(56014)
(53900)
科学(50691)
(45684)
财经(44552)
(41199)
研究所(40955)
中心(40691)
经济学(40446)
(40365)
(39184)
经济学院(36427)
业大(35029)
北京(34210)
财经大学(32912)
农业(32101)
(31897)
师范(31619)
(31347)
基金
项目(162271)
科学(128527)
基金(120388)
研究(118152)
(103735)
国家(102943)
科学基金(88457)
社会(78669)
社会科(74743)
社会科学(74721)
基金项目(62958)
(61690)
自然(55143)
教育(54478)
自然科(53901)
自然科学(53883)
自然科学基金(52965)
(51553)
资助(50905)
编号(46095)
成果(38172)
(37713)
重点(36647)
(35710)
国家社会(33506)
教育部(32991)
(32946)
课题(31873)
人文(31814)
大学(31279)
期刊
(139342)
经济(139342)
研究(81676)
中国(48929)
(45047)
学报(38112)
(36419)
管理(36355)
科学(34969)
大学(29233)
学学(27599)
(26344)
金融(26344)
财经(24222)
经济研究(24122)
农业(23719)
技术(22309)
教育(21070)
(20887)
业经(19269)
问题(18480)
技术经济(15644)
(15510)
统计(15161)
(13194)
世界(13147)
(13104)
国际(12831)
商业(12420)
理论(12138)
共检索到3948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胡永远  
本文以中国的经验数据为样本 ,对人力资本的产出贡献率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 ,人力资本的贡献率显著为正 ,但贡献率较小 ;同时 ,人力资本并不具有长期产出增长效应。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马晓科  
运用中国省区面板数据,以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作为划分异质人力资本的唯一标准,对东、中、西三大地区高级人力资本及相关变量进行分析,研究三大地区高级人力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和贡献,以及与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表明:三地区人力资本积累和物质资本积累之间的比例α越大,高级劳动者所占比例n2也越大;三地区物质资本折旧率越高,高级劳动者所占比例n2也越大。物质资本折旧率增大时,不利于物质资本积累,而有利于生产高级劳动者;三地区为形成单位高级劳动者所需的费用ρ在2000年—2009年间变化趋势基本相似。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忠强,黄治华,高宇宁  
文章计算了全国及30个地区1982、1990、1995和2000年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及人力资本基尼系数,并通过对30个地区以及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PanelData的回归,结果表明,人均受教育年限和人力资本基尼系数两者之间存在较明显的负相关性,人力资本不平等对地区经济增长有着比较明显的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许培源  
在Dixit和Norman、Grossman和Helpman的基础上构造了一个以人力资本为基础的内生技术变迁的国际贸易模型来考察南北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和以前的文献不同,假定不存在技术的外部性,只存在人力资本的外部性,人力资本积累既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又是贸易影响经济增长的动态机制的决定力量。初始人力资本禀赋决定着贸易分工,人力资本相对积累率决定着分工模式的演变和创新能力的消长,从而决定着长期增长率。因而,对于南方国家而言,提高人力资本积累率是其改变分工地位、提高创新能力、缩小经济差距甚至在长期内实现经济赶超的根本选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新蜀  田砚  
目前,新疆正处于经济起飞阶段,如何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文章从实证的角度客观地分析了人力资本投资对新疆经济增长的影响,从中得出新疆经济增长方式目前主要还是物质资本拉动型,而不是人力资本拉动型,基于此提出新疆人力资本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以此促进新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熊会兵  邓新明  肖文韬  
本文基于人力资本产权视角在经济增长理论框架中纳入"第二类"人力资本变量修正了MRW模型,利用中国1978—2006年的宏观经济数据及1994—2006年280家样本上市公司的历年年报资料,分析了"两类"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将人力资本要素划分成两类后,对宏观经济增长的解释力变得更强;"第二类"人力资本具有显著的负外部性;在人力资本的产权效应中,真正对宏观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的是人力资本产权的权能因素,而权责因素对经济增长作用并不显著;"第一类"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经济增长并不构成"第一类"人力资本存量水平提高的Granger原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国华  
本文利用北卡罗来那大学Chapel Hill分校和中国预防医学会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的调查数据,估计出1990年~2000年我国的工资方程和人力资本增长率。结合该时期经济增长,资本存量和劳动投入数据,我估算出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此外,本文还详细讨论了统计年鉴中产出、资本和劳动数据存在的问题,在对以往的研究进行详细比较的基础上选择了适当的纠正方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文兴  陈雅男  
本文发展了一个动态经济增长模型,发现消费与收入之间的短期关系非常不同于长期关系。相对于其他消费理论分析框架而言,该模型具有明显包容性,并与Granger-Engle非经典时间序列方法成功实现了“对接”。凯恩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律、永久性收入假说、生命周期假说、随机游走假说,以及曼昆的λ假说等消费理论或假说,也都可以在这一框架下得到解释,或者说上述理论流派或假说都属于特例。实证分析结论不但支持该理论框架,而且比较恰当地刻画出了我国转型经济中的重大政策和制度变迁的影响。将消费看成是人力资本积累的一个来源,是解释消费与收入之间的短期非稳定关系和长期均衡关系的重要途径。在这个框架下也很容易认识到,从长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侯海波  王罗汉  
文章梳理了2000年-2017年以来关于人口红利研究的代表性文献,从定义出发,通过厘清对概念理解的误区,重新审视对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发现人口红利作为"人口机遇窗口"和经济增长的条件,通过人口数量、年龄结构以及储蓄和投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目前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机遇窗口期在不断收缩,研究发现,通过提高劳动力教育和技能水平,创造人力资本红利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董志华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作用关系,忽视这种关系会造成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效应被高估,现有文献鲜有研究两者的互动关系。基于最新中国人力资本指数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互为格兰杰原因,且两者之间存在具有阶段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的协整关系。在经济欠发达的阶段或地区,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水平较低,两者的相互促进效应不显著。为防止出现"低发展陷阱",应多元化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董志华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作用关系,忽视这种关系会造成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效应被高估,现有文献鲜有研究两者的互动关系。基于最新中国人力资本指数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互为格兰杰原因,且两者之间存在具有阶段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的协整关系。在经济欠发达的阶段或地区,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水平较低,两者的相互促进效应不显著。为防止出现"低发展陷阱",应多元化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艳华  
运用"岭回归"法估算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水平对甘肃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建立VEC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对甘肃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水平和物质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经济自身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当系统受到冲击偏离长期均衡时,会自动恢复到均衡状态,但其自身的调整速度很慢,仅为1.7%;初期来看,人力资本对甘肃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要小于物质资本投资对甘肃经济增长的影响;长期来看,人力资本对甘肃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更为持久。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朱翊敏  钟庆才  
本文将研究对象确定在广东省的范围内 ,对广东省及其所辖各市的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进行详细分析 ,并通过建立生产函数分析模型 ,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 ,分析了各市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状况的差异 ,讨论了经济政策与制度对人力资本贡献率的影响 ,最后提出了广东省各区域人力资本发展战略的相关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逯进  周惠民  
本文基于系统耦合原理,构建了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交互作用的耦合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两者的耦合优化原理,并实证测算与解析我国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变动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各省份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度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并呈现由东至西递减的态势,同时区域间存在耦合趋同。值得一提的是,本文通过借鉴适宜性理论对各区域的适宜性耦合跃迁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并认为东部地区及东北地区应更加注重人力资本的自主创新能力,而中西部地区应注重人力资本对先进技术的吸收模仿能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余鑫  傅春  
通过使用1992年~2011年中部六省的面板数据对中部地区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但技术创新对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明显;促进中部六省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因素仍然是固定资产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