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91)
2023(3375)
2022(2962)
2021(2772)
2020(2351)
2019(5471)
2018(5533)
2017(10192)
2016(5930)
2015(6986)
2014(7289)
2013(7190)
2012(6577)
2011(5931)
2010(6044)
2009(5473)
2008(5864)
2007(5507)
2006(4923)
2005(4477)
作者
(17600)
(14484)
(14230)
(13675)
(9311)
(7023)
(6807)
(5709)
(5450)
(5422)
(4975)
(4834)
(4731)
(4707)
(4670)
(4431)
(4418)
(4272)
(4214)
(4184)
(3714)
(3559)
(3519)
(3476)
(3437)
(3305)
(3263)
(3212)
(2974)
(2896)
学科
(21933)
经济(21891)
管理(20339)
(17914)
(15906)
企业(15906)
方法(10575)
(9727)
数学(8545)
数学方法(8302)
(6522)
财务(6501)
财务管理(6477)
理论(6193)
企业财务(6179)
中国(6032)
(5939)
(5406)
(5378)
业经(4872)
农业(4150)
(4138)
银行(4132)
(3966)
教育(3966)
(3901)
金融(3900)
(3855)
人事(3762)
人事管理(3762)
机构
学院(86457)
大学(84798)
管理(31262)
(30875)
经济(29930)
理学(25778)
理学院(25497)
研究(25195)
管理学(24839)
管理学院(24680)
中国(21683)
(18520)
(17535)
科学(15872)
(14935)
(13289)
财经(13280)
(12607)
中心(12189)
(12101)
北京(12056)
(11798)
业大(11630)
研究所(11544)
(11144)
师范(11029)
技术(10576)
(9843)
农业(9635)
财经大学(9620)
基金
项目(49502)
科学(37573)
研究(37360)
基金(33989)
(29127)
国家(28847)
科学基金(24569)
社会(21779)
社会科(20393)
社会科学(20387)
(19885)
教育(18360)
基金项目(17135)
编号(16644)
(16355)
自然(15964)
资助(15606)
自然科(15569)
自然科学(15566)
自然科学基金(15283)
成果(14424)
课题(11810)
重点(10794)
(10519)
项目编号(10120)
(10059)
大学(9887)
(9855)
(9750)
(9711)
期刊
(39438)
经济(39438)
研究(26498)
中国(20630)
(16241)
教育(13185)
学报(12783)
管理(12625)
(11468)
科学(11065)
大学(9846)
技术(9501)
学学(9033)
(8839)
金融(8839)
农业(7411)
财经(6872)
业经(6404)
(5859)
财会(5715)
经济研究(5657)
统计(5653)
图书(5640)
技术经济(4883)
问题(4637)
(4564)
(4496)
会计(4429)
决策(4340)
职业(4279)
共检索到1381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兴华  
企业价值的创造过程是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共同参与运行的过程,但两者的参与方式不同,风险负担水平也不同。本文基于风险视角对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间保值收益和增值收益的分配方式和结果进行研究,以此提供一种具有操作性的保值、增值收益联动机制,解决现今的物质资本高估和人力资本低估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赋予人力资本所有者"物质资本"角色、补全关键员工"可接受回收期"漏洞和实行关键员工"股权变动"计划的合理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扈杰  
在经济全球化、知识化的21世纪,人力资本业已成为最具决定意义的价值创造源泉,尤其是人力资本及其所衍生的现代高科技产业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及生活模式,使人力资本经济地位日益提高,并成为企业收益分配的重要依据之一,这一根本变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永东  
本文对国内学者最新提出的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人力资本概念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新定义的人力资本的计量方法进行了研究。文中引入资本收益率方法作为计算人力资本价值的基本方法,借鉴固定资产折旧和维护成本的计量方法对补偿可变资本的薪酬进行计量,借鉴最优生产要素组合理论提出了人力资本期望收益率的计算方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彦平  田光  
人力资本收益分配探讨的是对人力资本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的诸要素如何分享人力资本增殖的成果,关键和难点是份额的确定,马克思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在这个问题上都有他们的独特性与局限性。这种经济学局限性可以通过伦理道德、法律强制、教育投资社会化等多种途径来共同解决。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彦平  田光  
人力资本创造收益,在其收益的分配过程中,各种主体经常产生矛盾,这种矛盾的根源在于人力资本的物质投资者的货币信息弱势地位,即对人力资本的收益状况所知和所得往往较少,人力资本收益分配中的货币信息弱势,会导致外在于人力资本自然人承担者的物质投资者产生人才培养的困惑,他得不到适当的投资回报,往往就放弃投资,从而使人力资本自然人承担者难以获得物质资本投资者的支持,这是一种多输的格局,要破解它需要人才培养者、被培养者和社会共同努力来理顺其中的分配关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苇  
从人力资本产权的特性入手,分析和界定人力资本产权收益的构成,并对人力资本产权收益的分配方式与模式进行研究和构建。其中,在收益构成方面,提出人力资本产权收益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与人力资本完整产权对应的收益,另一部分是与物质资本剩余控制权对应的收益;在收益分配方面,提出以契约底薪和法定保险为基础,以税后收益分配为调节,同时建立和实施人力资本产权基金制度的分配方式与模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焦斌龙  
近年来,我国兴起了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潮流,由于对人力资本的性质、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条件和方式等缺乏全面的了解,在实践中存在“一哄而上”、“一股就灵”、全员参与、强制实施、年薪设限等误区。对这些误区的批判,有助于正确引导我国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实践的走向,实现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有效结合,促进我国分配制度改革。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燕  支春红  杨有红  
本文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对以净利润为基础的传统收益分配模式的功过是非进行了分析,认为EVA是人力资本收益分配模式的理性选择,并提出了EVA索取模式和EVA奖金模式的基本思路。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丹  杨若邻  
考量创新型企业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关系发现,在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贡献大小无差异时,人力资本承担了主要风险;在二者承担相同风险的情况下,人力资本创造利润的贡献大于物质资本。鉴此,设置环境参数、引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衡量人力资本贡献、模糊评估产品市场等人力资本风险;建立人力资本参与创新型企业收益分配模型,确定人力资本在创新型企业收益中的分享数额。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韩树杰  
现行土地收益分配制度是传统以物为本发展方式的典型代表,大规模畸形的土地收益分配对国民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我国当前制度环境下,参与土地收益分配的主要有五大利益主体,导致财产性收入大大挤占了劳动收入和人力资本收入,引发我国人力资本积累不足,难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创业创新导向的新经济模式。土地收益分配要从物本方式向人本方式转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何建雄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进,人力资本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人力资本与企业收益分配的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这不仅关系到企业业绩评价和有效的激励机制的视线,而且是企业管理决策和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从人力资本的涵义入手,分析了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理论基础,并比较了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几种形式,以期能够对实践者有所借鉴。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石桥  
在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的21世纪,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已成为必然趋势。但是什么企业适合于实施,如何选择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方式是企业面临的新课题。著名经济学家、山西财经大学原校长、博士生导师冯子标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02BJY057)《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该书的理论创新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弥补了当前理论界只注重对人力资本为什么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研究,对企业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实施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以及如何选择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方式研究不足的缺陷,对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雅萍  
人力资本所有者与物资资本所有者一样,应该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但分享的范围和程度取决于特定契约条件下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谈判力。人力资本谈判力是人力资本因素、企业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三者相互影响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企业家人力资本谈判力的分析,阐述了企业家人力资本谈判力与人力资本收益实现之间的逻辑关系。企业家人力资本市场的供不应求状况是决定企业家谈判力强势地位的环境因素,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特殊性、专有性和风险抵押能力是企业家人力资本谈判力的内在基础,企业家人力资本对企业的贡献是决定企业家人力资本谈判力的绩效标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杨世春  
合理设计研发型人力资本收益分配制度,对于激励科技人员持续创新、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研发人员技术要素分享利润分析要素贡献法是根据构成生产经营的要素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贡献,从正常的利润中粗略估计出要素带来的超额收益,确定其分享利润比率。理论界通常采用三分法,即主要考虑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三大要素:资金、技术、管理,在确定要素收益额时作为参考。三种要素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