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60)
2023(4446)
2022(3711)
2021(3396)
2020(2950)
2019(6626)
2018(6319)
2017(11814)
2016(5979)
2015(6562)
2014(6296)
2013(6506)
2012(6025)
2011(5468)
2010(5520)
2009(5048)
2008(5166)
2007(4722)
2006(4476)
2005(4282)
作者
(18111)
(15282)
(15101)
(14534)
(10030)
(7251)
(6867)
(5818)
(5734)
(5500)
(5343)
(5081)
(5024)
(4999)
(4869)
(4795)
(4519)
(4515)
(4504)
(4131)
(3950)
(3854)
(3630)
(3590)
(3411)
(3377)
(3313)
(3268)
(3169)
(3041)
学科
(29498)
经济(29478)
(22937)
管理(22362)
(19369)
企业(19369)
技术(11515)
方法(11344)
数学(9690)
数学方法(9552)
中国(8056)
(7519)
(6861)
技术管理(6361)
业经(5954)
地方(5831)
(5819)
农业(5645)
理论(5013)
(4868)
(4538)
金融(4538)
(4494)
财务(4474)
财务管理(4465)
(4435)
贸易(4429)
企业财务(4310)
(4299)
关系(4230)
机构
大学(90558)
学院(88707)
(39649)
经济(38928)
管理(34495)
研究(33078)
理学(29244)
理学院(28950)
管理学(28432)
管理学院(28252)
中国(24803)
(19933)
科学(19052)
(17447)
(16865)
研究所(15246)
(14954)
(14590)
中心(14466)
财经(13508)
业大(12855)
北京(12611)
经济学(12432)
(12306)
(11918)
(11655)
师范(11534)
农业(11508)
经济学院(11160)
(11130)
基金
项目(58683)
科学(46728)
基金(43236)
研究(42847)
(38367)
国家(38092)
科学基金(32453)
社会(28445)
社会科(27060)
社会科学(27054)
基金项目(22390)
(22318)
自然(20144)
自然科(19742)
自然科学(19738)
教育(19679)
自然科学基金(19383)
(18977)
资助(17403)
编号(16012)
重点(13555)
(13293)
(13281)
成果(12984)
(12823)
国家社会(12523)
创新(12464)
课题(11572)
教育部(11547)
人文(10950)
期刊
(44764)
经济(44764)
研究(28549)
中国(22917)
管理(15162)
学报(14471)
科学(14201)
(14201)
(13229)
技术(11565)
大学(11338)
教育(11154)
学学(10485)
农业(8827)
(8470)
金融(8470)
财经(7480)
经济研究(7401)
技术经济(6906)
(6590)
科技(5934)
业经(5816)
问题(5640)
(5637)
(5183)
(5042)
论坛(5042)
国际(4522)
世界(4335)
(4217)
共检索到1439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涛  张若雪  
珠三角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最先实现经济起飞的地区,但是近年来发展势头相对放缓。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的速度缓慢。本文通过对比珠三角和长三角,分析了珠三角技术进步缓慢的原因。我们认为,发挥关键作用的是厂商技术采用和劳动力人力资本之间的互补性。在一定条件下,这会导致多重均衡,一种是"高技术均衡",即厂商的技术进步较快,劳动力的技能水平较高;另一种是"低技术均衡",即厂商的技术进步较慢,劳动力的技能水平较低。珠三角的问题在于,一系列的历史原因使它在当前陷入了"低技术"均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上广  吴柏均  章辉  
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经济快速增长区域中的人力资本研究应包括:人力资本要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人力资本在空间上的迁移流动态势、形成人力资本各种要素的空间结构三个方面的内容。长三角作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区域的典范,对于其人力资本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中国快速经济增长区域的人力资本状况及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智勇  胡永远  
运用协整分析、基于ECM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方差分解检验异质型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的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科技投入之间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高等教育是技术进步的Granger因,且其冲击对技术进步的拉动效果明显大于中等教育与科技投入。因此,在财政紧约束条件下,加强高等教育投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成为提高我国技术水平的关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许学军  
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形成依赖于主体对人力资本投资收益与成本的估计,是对"成本——收益"核算的结果。人力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提升了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引致了人力资本投资增加,有利于人力资本形成,但也拉大了高低技能劳动力间的收入差距,降低了低技能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能力,阻碍了人力资本有效形成。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史仕新  刘鸿渊  
人力资本、生态资本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可持续的发展应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生态资本与技术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建立一个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生态资本与技术进步于一体的生产函数 ,讨论了 3种资本的动态运动 ,并进一步探讨了在约束条件下 ,如何在3种资本间分配经济资源 ,从而使经济处于最优的平衡增长路径上。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谷宏伟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同时也伴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但通过对入学率的观察,我们发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率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改革开放前10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是现有从收入角度进行研究所无法解释的一个现象。本文结合中国当时的现实情况,通过对劳动力市场的经典的Basu-Van模型进行修整和扩展,从教育成本和技术进步的角度对上述现象提供了一个理论上的解释,这是对传统分析的一个重要补充。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龙少波  张军  
技术进步是长期决定经济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最为重要的因素,农业技术进步缓慢与劳动生产率低下导致了农民收入增加缓慢。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制约着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使消费率呈现下降趋势。因此,加快农业部门的技术进步,提升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加强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体制建设,是提高农村消费率的有效措施。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李景睿  
经济增长中的人力资本效应与人力资本投入规模、知识外溢和市场容量有着密切关系。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构建理论模型对珠江三角洲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从人力资本对总产出的贡献数值及其演变趋势来看,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能够显著地促进珠三角经济增长,且其效应逐年递增;从人力资本产出弹性与物质资本、劳动投入产出弹性的比较来看,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为正且呈不断上升趋势,珠三角经济增长面临由物质资本和劳动投入数量驱动向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驱动的转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严伟涛  盛丹  
本文采用2002年、2007年中国居民家庭收入调查(CHIP)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等数据,分析了贸易开放、技术进步对我国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城市贸易开放度的提高,该城市劳动者倾向于减少教育投资,不利于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且2002年与2007年相比,贸易开放对我国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不利影响相对更大;随着城市平均企业生产率的提升,该城市劳动者倾向于增加教育投资,有利于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且2002年与2007年相比,技术进步对我国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有利影响相对更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新铭  罗润东  
本文在劳动力异质的假设下通过建立一个二元经济模型分析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与收入差距的关系,结果显示技术进步主要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影响收入差距:其一,通过提高相应劳动力的劳动效率,提高其工资;其二,通过收入差距的扩大,吸引劳动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从而劳动力效率的提高,影响其收入。并得出结论,不同类型的技术进步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而这种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人力资本投资,因此,在城乡转化的过程中,要缩小收入差距必须选择适当的技术进步,而且还要结合长期经济发展注意保持相应的收入差别。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孙超  谭伟  
本文构建了一个经济增长模型 ,将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同时内生化 ,消除了人口增长率对于分析经济增长率时带来的干扰。同时 ,通过对模型解出的最优解的分析以及对影响经济增长各种因素的解释 ,进一步说明了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增长率对于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 ,并将这两方面的因素内生化 ,使其变成可以进行控制和预测的变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蒋娇燕  郭继强  
本文兼顾劳动投入在质量维度上的变动,对技术进步方向进行再估算,并探讨技术进步在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之间的偏向与要素丰裕度以及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关联。测算结果表明,人力资本与实物资本的替代弹性呈现总互补关系,技术进步方向在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之间偏向于实物资本,且技术进步方向与要素丰裕度变动的关联更加符合技术引致机制下的理论预期。技术进步方向呈现波动—资本偏向—波动三阶段特征趋势,与劳动收入份额的高位波动—下降—低位徘徊的变动趋势吻合。本文认为,在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阶段、劳动力市场要素禀赋特征经历转型节点的背景下,技术进步测算等相关研究兼顾劳动投入在质量维度上的变动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欧阳秋珍  陈昭  周迪  
文章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及其分解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三种空间关联模式下主要渠道的技术进步对我国30个省份的三类人力资本水平的空间效应与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三类权重下被解释变量和主要解释变量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关联与空间异质性;第二,对总人力资本水平而言,各个技术进步变量的三类效应基本上显著且稳健,省内空间效应基本上大于省际空间效应,其中FDI和出口技术溢出、自主研发投入、国外技术引进、国内技术购买等对人力资本投资影响的三类效应基本上为正,OFDI和进口技术溢出的三类效应基本上为负,高低技能劳动者就业之比的直接效应为负但间接效应为正;第三,对于高技术人力资本而言,外商直接投资与进口的逆向技术溢出对其产生了空间负效应,其余变量产生了空间正效应;第四,对于低技术人力资本来说,除了研发投入和国外技术引进对其空间效应为负外,其余变量影响都为正,且间接效应基本上大于直接效应;第五,地理经济距离矩阵下各变量的影响比空间邻接权重、地理距离矩阵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彭旸  刘智勇  肖竞成  
本文在考虑人力资本对劳动力投入质量的影响下,运用DEA方法测算了中国及各区域的技术进步指数,并将对外开放和人力资本放入统一的研究框架内分析其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结果发现,对外开放对我国技术进步起显著的推动作用,但从各区域细分研究来看,这种推动效果存在较大差异。人力资本作为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虽然在当期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显著为负,但在滞后一期不论是从全国还是分区域来看,都明显地促进了技术进步的提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阳立高  龚世豪  王铂  晁自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