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14)
2023(11191)
2022(9860)
2021(9290)
2020(7870)
2019(18152)
2018(18226)
2017(35143)
2016(19099)
2015(21657)
2014(21570)
2013(21614)
2012(19832)
2011(17801)
2010(17700)
2009(16224)
2008(15549)
2007(13479)
2006(11888)
2005(10389)
作者
(55228)
(45773)
(45547)
(43171)
(29277)
(21878)
(20803)
(18206)
(17281)
(16244)
(15688)
(15139)
(14588)
(14361)
(13982)
(13919)
(13664)
(13658)
(13018)
(13016)
(11339)
(11314)
(11099)
(10476)
(10291)
(10217)
(10183)
(10056)
(9153)
(9021)
学科
(77986)
经济(77903)
管理(60257)
(57948)
(49828)
企业(49828)
方法(38280)
数学(32494)
数学方法(32155)
中国(19316)
(19143)
(19014)
技术(18297)
(17378)
业经(17273)
(15112)
贸易(15105)
理论(14780)
(14675)
地方(14611)
(13321)
农业(13242)
(12428)
(12409)
财务(12345)
财务管理(12328)
(11980)
金融(11978)
企业财务(11737)
环境(11621)
机构
大学(277743)
学院(273916)
管理(114065)
(108466)
经济(106077)
理学(99487)
理学院(98419)
管理学(96831)
管理学院(96348)
研究(89421)
中国(64897)
(59269)
科学(55574)
(47541)
(44398)
研究所(40721)
业大(40641)
(40342)
中心(39703)
财经(39019)
(37855)
北京(37449)
(36511)
师范(36227)
(35574)
(32415)
经济学(31642)
农业(31638)
(31596)
商学(29775)
基金
项目(190649)
科学(150313)
研究(140391)
基金(138820)
(120253)
国家(119286)
科学基金(103091)
社会(87817)
社会科(83255)
社会科学(83233)
基金项目(74573)
(73372)
自然(67385)
自然科(65821)
自然科学(65806)
自然科学基金(64643)
教育(64334)
(61973)
编号(57544)
资助(56959)
成果(46497)
(42329)
重点(41945)
(40307)
(39722)
课题(38777)
创新(37457)
教育部(36526)
项目编号(36155)
科研(36105)
期刊
(114980)
经济(114980)
研究(79761)
中国(48713)
学报(42252)
管理(41199)
科学(40019)
(35338)
(34267)
大学(31968)
教育(31339)
学学(29831)
技术(25747)
农业(25373)
(20931)
金融(20931)
财经(18587)
经济研究(18065)
业经(17938)
图书(16517)
(15751)
科技(15041)
问题(15015)
技术经济(14980)
理论(14304)
实践(13271)
(13271)
(13247)
现代(12640)
情报(12446)
共检索到390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平  齐丹丹  
本文分析了人力资本与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互动的内在机制,构建了包含人力资本水平与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量两个方程的联立模型,并进一步将人力资本分为异质型与同质型人力资本,以我国地区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不同人力资本与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总体人力资本显著促进了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且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也具有显著的人力资本增值效应,二者之间存在互动的良性循环。就人力资本的进一步分类表明,异质型人力资本与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之间已经形成良性互动关系,但由于同质型人力资本水平较低,其与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之间尚未形成互动关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平  齐丹丹  宫旭红  
本文分析了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与技术创新互动的内在机制,构建了包含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量与技术创新产出两个方程的联立模型,并以我国29个地区2002-2008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内生关系。总体上,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与我国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已经形成良性互动关系;而就各技术创新层次的检验结果差异显著: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与消化吸收模仿创新之间具备相互促进能力,但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尚未有效发挥对自主创新的提升作用,简单模仿创新也并未促进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平  宫旭红  张庆昌  
本文基于引文分析法,将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对东道国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归结为知识存量累积效应、人力资本增值效应、研发绩效提升效应及持续创新导向效应,并借助LP方法及CSCD数据库的引文数据进行相关实证分析,检验结果显示,由国际引文带来的技术知识扩散有利于中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其中,人力资本增值效应、知识存量累积效应及持续创新导向效应较为显著,而研发绩效提升效应并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内生门限方法进一步将技术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及研发水平等吸收能力变量纳入分析框架,门槛检验结果表明,吸收能力跨过一定门槛后,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效应将显著提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平  宫旭红  齐丹丹  
本文借助CSCD数据库相关统计数据实证分析跨国文献引用技术知识扩散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国际文献引用发生的技术知识扩散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显著为正,其总效应与国际贸易和国际人力资本流动相当,显著高于FDI,但低于国际专利申请;比较其不同作用机制得出,国际文献引用技术知识扩散对中国技术创新的直接促进效应和人力资本增值效应显著高于R&D效率提升效应;较之企业,公共研发机构利用国际文献引用技术知识扩散的创新效果更为显著。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叶静怡  李晨乐  
本文梳理了国外学者在国际技术扩散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扩散渠道包括贸易、FDI和技术许可。国际技术扩散能够促进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并且影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福利水平。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作为重要的制度变量,既影响国际技术扩散的强度和渠道,也影响发展中国家在吸收国外技术基础上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国际技术扩散的背景下,研究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中国家自主创新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未来国际技术扩散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祥  冯佳  穆晓敏  王桐  车宏鑫  吴可凡  王伟  
[目的/意义]分析核心专利的特点与技术发展的内在逻辑规律,尝试以技术知识扩散理论解释并构建领域核心专利识别模型,从技术发展的角度完善专利价值评价与核心专利识别的方法。[方法/过程]以技术发展规律为基础,构建专利进化模型,并以此构建专利技术知识扩散视角下领域核心专利识别模型,选取疫苗制备技术领域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依据模型识别出的专利既包含了大量的高被引专利,也包含了虽然直接被引频词不高但却具备基础性质的部分重要专利,核心专利的分布存在“双峰”分布特点。实验证明从技术知识扩散视角构建的领域核心专利识别模型是可行且有效的。[局限]外部因素对技术发展的影响以及更长引证链中专利技术知识前后的一致性均有待进一步研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维国  颜敏  
人力资本和外商直接投资(FDI)都是一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但两者并不独立,而是互为补充的,东道国人力资本及其结构影响到一国吸收FDI的能力,同时FDI能够增加东道国的人力资本存量,改善人力资本结构。本文在分析两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目前的情况,提出要加大我国的教育投资,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改善教育不平等观点来积极吸引FDI。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建军  仇怡  
现实经济中,一国要通过国际贸易、FDI 等传播渠道来分享国际先进知识,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特别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真正产生技术扩散效应绝非易事。其中人力资本与集聚效应就是影响我国吸收先进技术的重要因素。本文把人力资本与贸易集聚纳入传统的技术扩散模型中,以分析这两大因素对传统模型的拓展,揭示其在国际技术扩散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超   许海云   武华维   齐砚翠   陈亮  
[目的/意义]利用动态结构熵探究颠覆性技术知识网络扩散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并识别网络结构变化过程中的突变状态,以此发现颠覆性技术知识网络扩散特征,为颠覆性技术的早期识别提供方法借鉴。[方法/过程]首先,构建颠覆性技术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应用创新过程环节中的3种动态知识子网络;其次,利用动态结构熵探究颠覆性技术知识网络扩散特征;之后,通过突变函数模型分析颠覆性技术知识网络扩散过程中的结构突变特征;最后,利用动态时间规整法探析颠覆性技术各知识子网络间扩散的相关性及其与渐进性技术扩散特征的差异性。[结果/结论 ]实证研究表明利用提出的动态结构熵开展颠覆性技术知识网络扩散特征识别,能够发现颠覆性技术分别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应用知识子网络的微观结构、介观结构、微观与介观结构关系与网络结构突变等方面知识网络扩散特征,并通过3种网络扩散特征的综合分析,解析出颠覆性技术显著区别于渐进性技术的网络扩散特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董志华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作用关系,忽视这种关系会造成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效应被高估,现有文献鲜有研究两者的互动关系。基于最新中国人力资本指数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互为格兰杰原因,且两者之间存在具有阶段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的协整关系。在经济欠发达的阶段或地区,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水平较低,两者的相互促进效应不显著。为防止出现"低发展陷阱",应多元化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董志华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作用关系,忽视这种关系会造成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效应被高估,现有文献鲜有研究两者的互动关系。基于最新中国人力资本指数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互为格兰杰原因,且两者之间存在具有阶段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的协整关系。在经济欠发达的阶段或地区,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水平较低,两者的相互促进效应不显著。为防止出现"低发展陷阱",应多元化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贵淑婷  彭爱东  
文章基于专利引文网络构建了多指标的技术扩散速度测度方法,该方法可以对技术扩散速度进行量化并反映其演化过程,同时以2000—2012年中国在美国专利数据库(USPTO)获得授权专利最多的电数字数据处理(G06F)领域为实证对象对该领域的技术扩散速率进行了测算。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董福荣  李萍  
本文根据广东改革开放以来的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本状况,用实证方法分析人力资本在广东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说明要保持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就必须合理配置及投资人力资本;只有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经济才能更好地实现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之骏  
如何合理利用人力资本,涉及到人力资本所有者与物质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关系,由此引出了人力资本产权界定问题。人力资本产权界定是企业治理结构的基础,决定着企业治理结构的模式选择;而治理结构则是企业产权界定安排的具体形式,治理结构的选择会影响人力资本产权界定的合理性。从而形成了人力资本产权界定与企业治理结构的互动关系。人力资本产权界定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因此,人力资本产权界定就是人力资本所有者与物质资本所有者的产权博弈过程。随着环境的变化,人力资本产权再界定,使得企业治理结构实现不断变迁和优化选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薛成  孟庆玺  何贤杰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发展数字经济,建设网络强国,抢抓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促进实体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在此背景下,解答网络基础设施能否以及如何影响微观企业的信息传递和技术知识扩散,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利用"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和2008-2017年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良好的网络基础设施不仅可以促进上市公司向内部子公司的技术知识扩散,还可以促进与外部其他公司的技术合作。前者表现为注册地被选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后,当地上市公司下属子公司的创新水平显著上升,后者则体现为当地上市公司与其他公司的联合创新显著增加。进一步研究表明,当上市公司的技术水平较高,或者子公司的地理位置较分散、网络基础设施较完备时,网络基础设施对公司内部技术知识扩散的积极作用更大;而当上市公司技术水平较高或者所在地区互联网用户较多时,网络基础设施对公司之间技术创新合作的影响更大。可见,加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有利于发挥技术知识的正外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