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30)
- 2023(16981)
- 2022(14608)
- 2021(13564)
- 2020(11470)
- 2019(26357)
- 2018(25678)
- 2017(49242)
- 2016(26462)
- 2015(29622)
- 2014(29292)
- 2013(28678)
- 2012(26331)
- 2011(23346)
- 2010(22984)
- 2009(20967)
- 2008(20209)
- 2007(17392)
- 2006(15086)
- 2005(12911)
- 学科
- 济(108185)
- 经济(108071)
- 管理(77019)
- 业(75019)
- 企(60532)
- 企业(60532)
- 方法(53847)
- 数学(47710)
- 数学方法(47095)
- 农(32858)
- 财(28299)
- 中国(27132)
- 业经(24903)
- 农业(23158)
- 学(22979)
- 地方(21836)
- 务(18128)
- 财务(18053)
- 财务管理(18013)
- 贸(17595)
- 理论(17587)
- 贸易(17586)
- 制(17311)
- 企业财务(17159)
- 易(17018)
- 环境(16307)
- 技术(16064)
- 和(15722)
- 融(15077)
- 金融(15075)
- 机构
- 大学(371962)
- 学院(369839)
- 管理(149300)
- 济(146202)
- 经济(143147)
- 理学(131040)
- 理学院(129617)
- 管理学(127155)
- 管理学院(126488)
- 研究(118669)
- 中国(87873)
- 京(77335)
- 科学(74853)
- 财(65996)
- 农(60925)
- 所(57565)
- 业大(57381)
- 中心(55716)
- 财经(54149)
- 研究所(52980)
- 江(52650)
- 经(49548)
- 范(48881)
- 师范(48376)
- 北京(47687)
- 农业(47414)
- 经济学(44635)
- 院(43488)
- 州(42522)
- 财经大学(40729)
- 基金
- 项目(265351)
- 科学(209554)
- 基金(194417)
- 研究(191606)
- 家(169661)
- 国家(168248)
- 科学基金(145725)
- 社会(122300)
- 社会科(115918)
- 社会科学(115889)
- 基金项目(103194)
- 省(103169)
- 自然(95599)
- 自然科(93424)
- 自然科学(93400)
- 自然科学基金(91716)
- 教育(88859)
- 划(86821)
- 资助(80098)
- 编号(77735)
- 成果(61718)
- 重点(59181)
- 部(58349)
- 发(55396)
- 创(54788)
- 课题(52651)
- 科研(51263)
- 创新(51091)
- 国家社会(50905)
- 教育部(50412)
- 期刊
- 济(149858)
- 经济(149858)
- 研究(102996)
- 中国(65799)
- 学报(61119)
- 科学(55381)
- 农(55189)
- 管理(52414)
- 财(49597)
- 大学(46986)
- 学学(44355)
- 教育(39576)
- 农业(38134)
- 技术(32073)
- 融(29877)
- 金融(29877)
- 财经(25900)
- 业经(25556)
- 经济研究(24311)
- 经(22080)
- 图书(19766)
- 问题(19706)
- 业(18719)
- 版(18387)
- 统计(18339)
- 科技(17603)
- 技术经济(17370)
- 理论(17333)
- 资源(16653)
- 策(16516)
共检索到5192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建清 卜学欢
利用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库(CHNS)截面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从收入增长和差距缩小双重视角研究了人力资本三维要素(健康、教育和工作经验)对中国农村与城镇居民贫困的影响及差异。结果发现:2000~2006年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逐年降低,但中国城镇贫困发生率却在上升;基于收入增长的视角,健康、教育和工作经验的提高,都有利于农村、城镇居民增收,但不同要素的减贫成效存在差异;基于收入差距缩小的视角,教育和工作经验都有缩小农村贫困、非贫困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作用,但健康的系数差检验却不显著,而对于城镇居民,只有教育才具有缩小城镇贫困、非贫困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作用。
关键词:
健康 教育 工作经验 减贫 分位数回归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丽 白雪梅
脆弱性是对贫困的事前测度,具有前瞻性。本文遵循多数人的做法,将脆弱性定义为未来陷入贫困的概率。为了识别脆弱家庭和群体,探寻其脆弱根源,使用CHNS面板数据,对2638个家庭的脆弱性进行测度和分解,并按城乡、户主年龄和成人受教育程度交叉分组,汇总各子群的脆弱性及分解结果。研究发现:贫困家庭更脆弱,印证了用脆弱性预测贫困的可靠性;65岁以上组和小学组最脆弱,农村家庭更脆弱,可据此进行反贫政策瞄准;脆弱性相近的家庭,脆弱根源并不相同,当前最脆弱群体仍以水平效应为主要根源。
关键词:
贫困脆弱性 分解 水平效应 变动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世军 周勤
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2009年最新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教育和经验分别是城镇居民和务工农民拥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人力资本,且前者回报率远大于后者,从而使得教育成为了扩大城乡居民工资不平等的主要人力资本;对于务工农民来说,技术、管理类等高层职业存在高文化进入门槛,而低层职业存在城镇户籍门槛,双重门槛形成的原因源于户籍歧视;分位数分解结果显示,户籍歧视总体呈现倒U型特征。缩小户籍工资不平等的关键在于推进城乡教育均等化、加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消除就业户籍歧视。
关键词:
户籍制度 非农就业 工资差异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灿
对外贸易一方面通过增加机会成本对中国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决策造成冲击进而降低投资水平,另一方面又通过提高接受教育的预期收益促进人力资本投资。文章利用三期中国居民收入调查(CHIP)数据,采用OLS回归和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实证研究了对外贸易对中国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对外贸易显著降低了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同时发现这种影响具有异质性。从对不同学历教育投资的影响上看,对外贸易对劳动者高中入学决策造成了冲击,这不利于劳动者获取高中及以上学历教育。从对不同职业技能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上看,对外贸易对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负面影响主要集中于低技能劳动者,对高技能劳动者获取人力资本投资则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安驰 樊士德
该文利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通过Probit模型与OLS模型实证分析了在不同收入水平下,劳动力流动对全国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国范围的全样本看,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在7000元左右与26000元左右存在两个阶段"门槛",当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低于7000元左右时,劳动力流出将会显著地提高农村家庭进行教育投入的概率与投入力度;而当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介于二者之间时,劳动力流出将会减少农村家庭进行人力资本投入的概率,但有人力资本投资的家庭仍会显著提高家庭人力资本投入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人力资本投入 农村家庭收入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灿
对外贸易一方面通过增加机会成本对中国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决策造成冲击进而降低投资水平,另一方面又通过提高接受教育的预期收益促进人力资本投资。文章利用三期中国居民收入调查(CHIP)数据,采用OLS回归和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实证研究了对外贸易对中国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对外贸易显著降低了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同时发现这种影响具有异质性。从对不同学历教育投资的影响上看,对外贸易对劳动者高中入学决策造成了冲击,这不利于劳动者获取高中及以上学历教育。从对不同职业技能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上看,对外贸易对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超
本文基于微观家庭人力资本投资视角,针对老龄化对劳动力质量的影响构建了一个两期世代交叠模型,发现在反馈式的家庭代际关系中老年和少儿人口抚养比对家庭教育投资有负效应。实证分析证实了理论模型的结论,表明老龄化显著降低了我国家庭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及其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并对家庭人力资本投资概率和规模都有显著负效应。此外,老龄化对我国农村和中西部家庭的影响显著大于城镇和东部家庭,对低收入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负效应大于中等收入家庭,而对高收入家庭无显著影响,意味着老龄化会加大我国城乡、区域和阶层间的人力资本禀赋差距。研究还发现,少儿人口数量及比重对家庭教育投资也有显著负效应,这支持了子女质量与数量的替代理论,...
关键词:
老龄化 抚幼负担 微观人力资本 投资家庭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王婵 唐程翔 刘国恩 聂普焱
中国的多层次医学教育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医生人力资本异质性。本文试图利用医生人力资本水平的差异,结合我国某省的DRGs数据揭示医院医疗服务错配与医生人力资本、就医可及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人力资本水平越高的医院,其医疗服务错配程度越高;第二,医生人力资本与就医可及性存在互补效应,显著提高医疗服务错配程度,该结论在控制内生性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第三,外科的错配效应比内科更显著,相对省属医院,错配效应在县市属医院更强。据此,本文认为患者的“用脚投票”就医行为和中国医生人力资本两级分化带来了大医院医疗服务的错配效应。
关键词:
医生人力资本 医疗服务错配 就医可及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林筠 乔建麒
梳理微观组织人力资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基于员工知识差异重点分析专才和通才、价值性和独特性人力资本在组织中的存在形式,总结已有研究中人力资本形成的前因与后效变量,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杏 侯佳妮
基于世界银行2012年对中国服务业企业的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人力资本结构对服务业企业TFP的影响以及创新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学历结构和人力资本性别结构均对服务业企业TFP的提升有直接促进作用;人力资本学历结构对服务业企业的创新倾向和创新绩效均有正向作用,而性别结构只对创新倾向有正向作用;创新是否会在人力资本结构和服务业企业TFP的关系中发挥中介效应取决于服务业企业所在城市是否为主要商业城市。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峰 魏先华
文章利用CHNS(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2009年的横截面7 300个微观数据,根据Probit模型和逐步回归法测度了个人的健康状况、生活质量水平、教育程度、年龄、性别以及城乡户籍的差异等因素对就业选择的影响。通过引入教育与性别、户籍的交互项分析了就业市场性别和户籍歧视问题。结果表明,户籍和性别仍然是显著影响就业选择的因素,而农村户口与教育差异的交互项对于就业影响明显,性别与户籍交互项对就业影响呈弱负相关。这证实农村居民通过提高教育程度将有助于其改善其就业环境,农村女性在就业方面困难较大,政府需要给予更多关
关键词:
性别差异 户口 就业歧视 就业选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姚毅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而相对贫困问题则日益突出;同时,城乡贫困还表现出明显的动态演化特征。本文借助CHNS数据库,对城乡贫困动态演化进行实证研究。其结果显示:经济增长、人力资本以及家庭区位特征、家庭人口特征和劳动就业状况等变量是城乡贫困跨期变动的重要因素,但其影响大小和作用机制在城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基于此,本文提出反贫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注意政策受众的差异以及政策工具作用机制的不同。
关键词:
贫困 动态演化 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文武 杨少垒
文章选取CHNS相关数据经过计算转化,与其它省级层面数据匹配,形成省际面板数据,通过计量方法检验选择最适宜模型,最后确定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教育、健康、经验三种人力资本对于我国农村的减贫效应。研究发现三种人力资本中,健康人力资本对于农村贫困发生的广度和强度的减贫效应最强,教育人力资本次之;而教育人力资本对于改善农村综合贫困状况作用最强,健康人力资本次之;经验人力资本对三种贫困测度指标的减贫效应都最弱。同时,三种人力资本不仅在农村减贫上具有互为"中介变量"效应,而且在人力资本积累上具有因果"累积效应";另外,还发现我国各省农村贫困变化不存在随时间固定不变的趋势规律,表明可通过政策努力实现在一定贫困线基础上消除贫困的目的。这些结论,对于制定正确的农村人力资本扶贫政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
教育 健康 经验 农村贫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文武 杨少垒
文章选取CHNS相关数据经过计算转化,与其它省级层面数据匹配,形成省际面板数据,通过计量方法检验选择最适宜模型,最后确定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教育、健康、经验三种人力资本对于我国农村的减贫效应。研究发现三种人力资本中,健康人力资本对于农村贫困发生的广度和强度的减贫效应最强,教育人力资本次之;而教育人力资本对于改善农村综合贫困状况作用最强,健康人力资本次之;经验人力资本对三种贫困测度指标的减贫效应都最弱。同时,三种人力资本不仅在农村减贫上具有互为"中介变量"效应,而且在人力资本积累上具有因果"累积效应";
关键词:
教育 健康 经验 农村贫困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郭春娜
本文构建了技术进步内生的生产函数,并根据企业微观面板数据,采用OP模型和收敛模型测算了中国制造业全国层面及区域层面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分析了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差异和收敛性。结果显示:2002~2011年中国制造业全国层面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2.36%,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2011年仅为-2.14%;在地区差异上,东部地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要低于中西部地区;收敛分析显示,全域的全要素生产率既不存在β收敛也不存在σ收敛,但却存在"俱乐部"收敛,即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内部各自收敛;同时,本文的分析还显示,资本增长率和研发投入都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有显著正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风险冲击、农村家庭资产与持续性贫困——基于CHNS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
高人力资本是否会降低人口出生率——基于地级以上城市宏观数据和CGSS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就业结构缘何滞后于产业转型:人力资本视角的微观解释——基于全国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
基于CHNS微观数据的中国农村益贫式增长研究
贫困线视角下农村居民收入对膳食健康的影响研究——基于CHNS数据的微观实证
地理资本要素对消除地区贫困的影响研究——来自CFPS行政村微观数据的经验证据
人力资本投入差异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微观数据视角下健康人力资本的收入效应研究
创业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创业调查数据的微观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