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92)
- 2023(12469)
- 2022(10550)
- 2021(9954)
- 2020(8528)
- 2019(19395)
- 2018(18896)
- 2017(36769)
- 2016(18997)
- 2015(20894)
- 2014(19764)
- 2013(19252)
- 2012(17524)
- 2011(15413)
- 2010(15206)
- 2009(13649)
- 2008(13113)
- 2007(11161)
- 2006(9246)
- 2005(7770)
- 学科
- 济(79835)
- 经济(79764)
- 管理(60766)
- 业(60233)
- 企(51749)
- 企业(51749)
- 方法(41712)
- 数学(37521)
- 数学方法(37105)
- 财(22167)
- 中国(20175)
- 农(18929)
- 技术(18277)
- 业经(16817)
- 务(14621)
- 财务(14581)
- 财务管理(14553)
- 企业财务(13973)
- 地方(13853)
- 贸(13395)
- 贸易(13383)
- 制(13266)
- 农业(13142)
- 易(12999)
- 技术管理(12972)
- 理论(12476)
- 融(12259)
- 金融(12257)
- 学(12007)
- 银(11661)
- 机构
- 大学(253199)
- 学院(252314)
- 济(109755)
- 经济(108016)
- 管理(106402)
- 理学(93710)
- 理学院(92896)
- 管理学(91484)
- 管理学院(90999)
- 研究(76521)
- 中国(58518)
- 财(50943)
- 京(49916)
- 科学(43091)
- 财经(41316)
- 经(38030)
- 中心(36842)
- 江(35624)
- 农(35173)
- 经济学(35067)
- 业大(35009)
- 所(34586)
- 经济学院(31902)
- 研究所(31470)
- 财经大学(31383)
- 北京(30320)
- 商学(29737)
- 范(29604)
- 商学院(29484)
- 师范(29297)
- 基金
- 项目(180697)
- 科学(146156)
- 基金(135523)
- 研究(132451)
- 家(117283)
- 国家(116358)
- 科学基金(103094)
- 社会(88481)
- 社会科(84224)
- 社会科学(84203)
- 基金项目(71666)
- 省(70335)
- 自然(66224)
- 自然科(64872)
- 自然科学(64859)
- 自然科学基金(63786)
- 教育(62279)
- 划(58784)
- 资助(54554)
- 编号(50807)
- 创(43588)
- 部(41004)
- 重点(40241)
- 创新(39884)
- 成果(39620)
- 发(38042)
- 国家社会(37965)
- 教育部(36537)
- 人文(35628)
- 大学(35231)
共检索到3561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淑娥 黄振雷 仲伟周
基于人力资本创新动机和创新能力的视角,首次区分了创新型人力资本与效率型人力资本对创新的影响机制,并运用零膨胀泊松回归模型以及683家企业的调研数据,对这两类人力资本的创新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的创新型人力资本与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而效率型人力资本会抑制企业创新,但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性绩效;创新吸收能力较弱和研发投入较低的企业都倾向于选择不创新。这一结论对企业不同类型人力资本的配置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企业创新 创新型人力资本 效率型人力资本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崔巍
本文在对社会资本的特征、类型和表现形式进行诠释的基础上,利用我国省级数据对社会资本的不同类型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考察。社会资本分为两种类型:认知型社会资本和结构型社会资本,后者又包括纽带型社会资本、桥梁型社会资本和连接型社会资本。研究发现,结构型社会资本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地促进经济增长,而认知型社会资本对经济增长没有显著影响。其中,连接型社会资本有利于人们之间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共享,有利于实现合作和达成交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尤其显著。因此,加强社会资本建设应该有的放矢,注重社会资本的结构优化与平衡
关键词:
社会资本 信任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杨超 朱丹
企业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人才是企业创新的核心因素,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是推动企业创新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选择2014—2021年公告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倾向得分匹配确定研究样本,探讨员工持股计划是否能够促进企业人力资本升级。研究发现: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相比于未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更能吸引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有效促进企业人力资本升级,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内源动力。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对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其背后的机制主要在于,员工持股计划不仅能够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还增强了员工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透明度,从而增强了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劳动力的吸引力,促进了人力资本升级。进一步研究发现,员工持股计划对人力资本升级的促进作用,在具有较高物质资本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处于较高行业竞争程度的企业中更加显著。基于员工持股计划的具体条款,员工所持有的激励股份越多、受激励员工的占比越高、存在向第三方融资条款以及预期收益越高时,员工持股计划越能促进企业人力资本升级。研究结论不仅拓展了员工持股计划和人力资本升级领域的交叉融合研究,也为中国上市公司更好地通过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设置员工持股计划条款,吸引和留住人才以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借鉴。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杨超 朱丹
企业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人才是企业创新的核心因素,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是推动企业创新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选择2014—2021年公告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倾向得分匹配确定研究样本,探讨员工持股计划是否能够促进企业人力资本升级。研究发现: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相比于未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更能吸引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有效促进企业人力资本升级,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内源动力。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对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其背后的机制主要在于,员工持股计划不仅能够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还增强了员工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透明度,从而增强了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劳动力的吸引力,促进了人力资本升级。进一步研究发现,员工持股计划对人力资本升级的促进作用,在具有较高物质资本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处于较高行业竞争程度的企业中更加显著。基于员工持股计划的具体条款,员工所持有的激励股份越多、受激励员工的占比越高、存在向第三方融资条款以及预期收益越高时,员工持股计划越能促进企业人力资本升级。研究结论不仅拓展了员工持股计划和人力资本升级领域的交叉融合研究,也为中国上市公司更好地通过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设置员工持股计划条款,吸引和留住人才以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借鉴。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夏杰长 李銮淏
基于产业钻石模型,构建教育人力资本促进数字服务出口贸易的理论机制,采用2007—2017年全球范围内60个经济体的国际数据展开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教育人力资本对数字服务出口规模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在不同经济体之间和不同贸易类型中,教育人力资本对数字服务出口的促进效应均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国内创新环境优化和数字基础设施水平提升会进一步增强教育人力资本对数字服务出口的促进效应。结合全球贸易数字化趋势和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阶段特征提出政策建议:优化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培育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人力资本;构建国内创新驱动生态环境,聚焦加快数字基础设施的研发应用;加速推动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深化数字服务领域的国际合作。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罗勇根 杨金玉 陈世强
人力资本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激发创新潜能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个体专利发明的大样本数据和中国地级市的空气质量指数,研究了空气污染对发明人创新产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发现,空气污染会显著降低发明人的创新产出,抑制个体创新活力。同时,空气污染显著增加了人力资本流动的可能性,发明人更可能向空气质量较好的城市迁移。从影响机制看,空气污染会通过影响个体的健康和情绪状况,进而影响创新活力;从总体效应看,空气污染会进一步地从总体上降低地区的创新活力。此外,本文还对空气污染类型和创新类型进行分组检验,结果发现,相对于非发明专利,空气污染对创造力要求较高的发明专利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对个人健康影响更为严重的细微颗粒物PM_(10)和PM_(2.5)与创新产出的负向作用更为显著。在缓解内生性问题、排除替代性解释和遗漏变量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上述结论依旧成立。本文的结论不仅从微观个体的角度完善和丰富了创新的相关文献,也为地方政府引人引智工作、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从而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苑泽明 于翔 李萌 刘冠辰
随着数字中国建设全面推进,数据资产在企业内部管理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09年—2020年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文本分析方法构建企业数据资产指标,实证分析与检验数据资产对企业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与具体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据资产通过“淘汰”效应、“知识”效应以及“虹吸”效应提高了企业的人力资本水平。从具体作用机制来看,数据资产通过提升物质资本生产率与技术产出、知识多元化程度与信息共享水平、企业市值与企业声誉,进而促进企业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拓展性研究发现,对于员工责任及其三个维度履行水平较高的企业而言,数据资产对人力资本水平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并且数据资产能够通过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本水平,进而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结论为企业加强数据资产的开发、应用与管理,推动人力资本优化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微观理论基础和政策启示。
关键词:
数据资产 人力资本水平 文本分析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闫沛慈 芮雪琴
应用门槛回归模型,分别以人力资本集聚水平与集聚结构为门槛变量,对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区域创新系统内各因素的调节下,人力资本集聚水平对区域科技创新呈现双门槛效应;人力资本集聚结构对区域科技创新存在单门槛效应。各区域应重视提高人力资本集聚水平与优化人力资本集聚结构的协同发展,以促进科技创新。
关键词:
人力资本集聚 区域科技创新 门槛回归模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素英 赵曙明 田立法
企业人力资本水平与战略定位是影响企业绩效提升的两个重要因素。文章以11个行业中的197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创新战略、高管人力资本、员工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机理。研究结果显示:高管人力资本、员工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分别有着显著的直接效应;员工人力资本是高管人力资本影响企业绩效的完全中介变量;创新战略与高管人力资本在影响企业绩效时存在显著的干扰型交互效应,创新战略与员工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交互效应不显著。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创新战略 企业绩效 层级回归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小青 李婷 吕靓欣
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创新成为破解体制弊端、结构性矛盾和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以2011—2014年我国创业板高科技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WLS多元回归技术,深入探究了董事会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并考察了董事会领导权结构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董事会人力资本是技术创新能力的助推剂,领导权结构调节了这种关系。在企业的初创期,由董事长兼任CEO的集中型领导有利于强化董事会人力资本对技术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文章对我国科技创业董事会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能力关系的研究成果起到了丰富的作用,为创新驱动背景下科技创业企业优化董事会成员配置、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提供实践支持。
关键词:
董事会人力资本 技术创新能力 领导权结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小青 李婷 吕靓欣
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创新成为破解体制弊端、结构性矛盾和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以2011—2014年我国创业板高科技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WLS多元回归技术,深入探究了董事会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并考察了董事会领导权结构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董事会人力资本是技术创新能力的助推剂,领导权结构调节了这种关系。在企业的初创期,由董事长兼任CEO的集中型领导有利于强化董事会人力资本对技术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文章对我国科技创业董事会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能力关系的研究成果起到了丰富的作用,为创新驱动背
关键词:
董事会人力资本 技术创新能力 领导权结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永华
采用我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993~2012年的面板数据,以电信基础设施为门槛变量,运用门槛模型,探讨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存在电信基础设施双门槛效应,电信基础设施门槛值分别为4.031和4.552。我国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并不是线性的,人力资本仅仅在电信基础设施完善的地区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唐丹 陈灿 张迺英
本文基于2011—2021年浙江省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利用数字化转型指数来全面反映微观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水平,梳理出浙江省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三个特征事实。研究表明,浙江省制造业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对创新质量有显著提升作用。机制检验发现,浙江省制造业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人力资本来提升创新质量。异质性检验发现,浙江省制造业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对创新质量的提升作用在非国有、内资、主板上市和有研发背景高管的上市公司样本中更明显。本研究有助于揭示浙江省制造业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进程,为数字技术如何赋能实体经济、促进浙江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启示。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人力资本 企业创新质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蔚 潘红玉
依据2011—2020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引入教育人力资本作为调节变量,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考量了金融发展、教育人力资本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金融发展显著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教育人力资本对金融发展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且这种正向调节作用在不同区域差异明显;此外,教育人力资本存在门槛效应,当教育人力资本水平高于门槛值7.1507时,金融发展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更强。鉴于此,要加大金融发展力度优化教育人口结构、推动区域教育人力资本均衡化发展、理顺区域人才流动体制,更好地发挥教育人力资本对金融发展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教育人力资本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朱琳 伊志宏
作为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改革创新机制,沪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但现有研究主要考察了沪港通交易制度对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的影响,对其是否会影响微观企业行为,尤其是企业的创新投资行为研究不足。基于此,本文采用2010—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沪港通交易制度实施这一事件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沪港通交易制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沪港通交易制度实施后,沪股通标的企业的创新水平显著上升。(2)经理人职业忧虑在沪港通交易制度影响企业创新的过程中既发挥了中介作用,又具有调节效应。表明缓解经理人职业忧虑,抑制经理人短视行为是沪港通交易制度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途径。(3)沪港通交易制度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受到上市公司信息环境的调节影响,二者之间的正向关系在上市公司信息环境较差时更加强烈。本研究为沪港通交易制度影响微观企业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证证据,并揭示了沪港通交易制度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对于深刻理解沪港通交易制度,持续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进程,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企业创新 沪港通交易制度 职业忧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股票市场开放能够促进企业创新吗?——基于跨国的经验证据
定向增发能促进企业创新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员工持股计划能够促进企业创新吗?——基于企业员工视角的经验证据
外资银行进入能够促进企业创新吗?——基于跨国的经验证据
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促进创新吗?——来自长三角城市群的经验证据
风险投资能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吗?——基于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非平稳性股利政策会促进企业创新吗?——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描述性创新信息披露能够促进企业研发投入吗?——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数字经济“走出去”促进企业创新了吗?——基于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院士(候选人)独董能促进企业创新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