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6)
2023(712)
2022(584)
2021(590)
2020(501)
2019(1174)
2018(1064)
2017(2306)
2016(1236)
2015(1405)
2014(1336)
2013(1432)
2012(1293)
2011(1120)
2010(1125)
2009(1082)
2008(1251)
2007(1167)
2006(1109)
2005(1020)
作者
(3215)
(2781)
(2678)
(2556)
(1847)
(1263)
(1206)
(1071)
(987)
(955)
(917)
(891)
(890)
(850)
(836)
(802)
(793)
(766)
(759)
(747)
(721)
(677)
(672)
(617)
(614)
(596)
(582)
(570)
(548)
(543)
学科
管理(7076)
(6602)
(6269)
经济(6268)
(5921)
企业(5921)
方法(3377)
数学(3034)
数学方法(3026)
(2996)
人事(2707)
人事管理(2707)
(2627)
财务(2627)
财务管理(2627)
企业财务(2589)
中国(1898)
(1604)
金融(1604)
(1468)
劳动(1468)
(1391)
理论(1327)
(1312)
(1304)
银行(1304)
(1228)
农业(1227)
技术(1205)
业经(1197)
机构
大学(19675)
学院(19176)
(9436)
经济(9297)
管理(8648)
理学(7492)
理学院(7446)
管理学(7380)
管理学院(7346)
(4943)
研究(4872)
中国(4587)
财经(4048)
(3786)
(3680)
经济学(3316)
财经大学(3092)
经济学院(3004)
商学(2808)
商学院(2792)
(2504)
(2401)
金融(2371)
北京(2332)
中心(2190)
经济管理(2185)
科学(2183)
(2180)
(2030)
研究所(1957)
基金
项目(11570)
科学(9620)
基金(9324)
研究(8465)
(7641)
国家(7586)
科学基金(6980)
社会(6481)
社会科(6103)
社会科学(6103)
基金项目(5001)
自然(4250)
自然科(4154)
自然科学(4154)
自然科学基金(4105)
资助(4089)
(4062)
教育(4029)
(3362)
编号(3020)
(2892)
国家社会(2810)
人文(2765)
教育部(2751)
(2541)
成果(2491)
大学(2442)
重点(2383)
社科(2380)
(2364)
期刊
(10029)
经济(10029)
研究(5631)
(4402)
中国(3533)
管理(3367)
(2809)
金融(2809)
财经(2550)
科学(2345)
(2161)
学报(2083)
大学(1885)
学学(1807)
经济研究(1744)
技术(1346)
(1329)
(1280)
问题(1280)
业经(1199)
技术经济(1185)
财会(1160)
资源(1160)
中国人(1121)
国人(1121)
开发(1085)
现代(1051)
统计(983)
人力(959)
人力资源(959)
共检索到273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耀彬  杨靖旭  蔡梦云  
内生增长理论强调人力资本和R&D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现有研究却往往忽视了人力资本可能是影响R&D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门槛因素。在构建一个二部门内生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中国31个省市2000-2014年的数据,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R&D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等。结果表明:理论上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依赖条件,即在临界值两侧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可能存在基于人力资本的门槛效应;中国省级层面的R&D投入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作用,形成了基于人力资本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郑光豹  
以2005-2012年物流行业数据为基础,根据投入-产出表将R&D溢出分为前向和后向溢出,然后通过数据包络方法计算物流行业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考查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两部分。通过建立模型,对行业技术特征等变量进行控制,分析人力资本、R&D、R&D前向和后向溢出对物流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的影响,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雪峰  
本文综合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两大主流模型——罗默和卢卡斯模型的特点,将罗默模型的中间产品种类扩大的思想转换成一个产品研发(R&D)部门引入卢卡斯模型中,从而建立了一个三部门经济增长模型。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1978~2001年的统计数据对中国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研发(R&D)投资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实证分析。分析表明,1978~2001年间,人力资本对中国的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显著的(人力资本产出弹性为0.271和0.295),而研发投资(R&D)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几乎没有影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耀彬  杨靖旭  蔡梦云  
内生增长理论强调人力资本和R&D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现有研究却往往忽视了人力资本可能是影响R&D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门槛因素。在构建一个二部门内生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中国31个省市2000-2014年的数据,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R&D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等。结果表明:理论上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依赖条件,即在临界值两侧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可能存在基于人力资本的门槛效应;中国省级层面的R&D投入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作用,形成了基于人力资本的显著三重门槛效应规律,且这种非线性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以及其他条件有关系;中国省级层面的人力资本随着门槛变化形成等级,且人力资本属于高等水平的省市数量较少,各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参差不齐,具体表现在人力资本属于低等水平的省份数量逐年减少,大部分地区人力资本处于中等及以下水平,只有少数地区人力资本到达高等水平。因此,我国应在增加R&D投入的同时加速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并优化其效用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杜伟  
基于中国2001—2009年各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人力资本、R&D投资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对技术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人力资本也显著提高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对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但没有显著提高国外技术引进对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R&D投资对技术效率的提高并没有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R&D投资也没有显著提高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和国外技术引进对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耀彬  杨靖旭  蔡梦云  
内生增长理论强调人力资本和R&D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现有研究却往往忽视了人力资本可能是影响R&D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门槛因素。在构建一个二部门内生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中国31个省市2000-2014年的数据,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R&D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等。结果表明:理论上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依赖条件,即在临界值两侧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可能存在基于人力资本的门槛效应;中国省级层面的R&D投入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作用,形成了基于人力资本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冯晓玲  赵放  
美国作为世界上服务贸易最发达的国家,技术创新是其保持服务贸易强势竞争力的根本动力之一。本文主要论述的是美国通过稳步加大对科技R&D活动的支持力度,并不断增加人力资本要素的积累,才使得更多的科技创新和发明不断涌现,进而完成了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优化和升级的目标。因此,R&D投入和人力资本要素的积累共同构成了美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在技术创新领域中两个最重要的来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尹宗成  丁日佳  江激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不足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的重要瓶颈,如何提高能源效率越来越受到我国政府和企业的极大关注。本文利用我国1985—2006年时序数据,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和科技研发投资、产业结构对提高我国能源效率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和科技研发投资对提高我国能源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第二产业比重对提高我国能源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并进一步验证了以人力资本和科技研发投资度量的吸收能力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的发挥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捷子  
人力资本亦称“非物质资本”。一个国家各种生产资料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国家物质资本的多少,而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人力资本的多少。所以对入力资本的投资,不能简单地看作“消费”和“福利”,而是一种生产性投资,不仅个人受益,而且使国家和社会都受益。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德江  孙剑平  
风险评价是科研院所R&D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针对现有评价方法在指标权重设置方面的缺陷,本文将突变理论应用于科研院所R&D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评价中,并对突变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改进,以提高综合评价结果的分辨水平。应用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清晰地反映评价值的等级和大小,且计算出的风险值的分布更趋于合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菁菁  
以辽宁省375家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企业为样本,利用Hansen门槛模型,在测算人力资本投入门槛的基础上,实证分析R&D投入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R&D投入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存在非线性关系;R&D投入能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但其促进作用大小受两个人力资本投入门槛的影响而呈现"阶梯型",过高或过低的人力资本投入都不利于R&D投入发挥作用;只有不到一半的企业人力资本投入处于使R&D投入高效率的最优区间;企业规模、开放程度和设备投入等因素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作用都受到人力资本投入门槛的影响;各个行业在跨越自身的人力资本投入门槛后,R&D投入的效率都显著增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尚骜  陈继勇  李卓  
R&D的过度投资对人力资本积累具有"侵蚀效应"。本文提出了一个同时内生化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的经济增长模型,强调了R&D过程中的两种特征,即R&D过程需要人力资本投入和新技术的研发通过干中学获得,并就R&D对人力资本积累的"侵蚀效应"所造成的负外部性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分散经济均衡和集中经济均衡,本文得出结论:垄断加价及其引致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过度投资与"侵蚀效应"相互交错、共同作用,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力资本的积累率和经济增长率。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杨伟国  王飞  
关于人力资本流动审计有两个要素始终要予以关注:一是员工离开人数(更精确地,可以转化为工时数),另一个是他们离开的原由。我们可以按照组织的不同领域、级别或不同的年龄/工龄对此加以比较。出于预测和公司政策制定的要求,有必要了解员工的主要原因,比如:死亡、退休、健康状况、组织裁员、其他公司挖墙脚和辞职等。最后,我们想再强调按等级和年龄来考察人员流动情况的重要性,因为有时在整体上看来十分正常的人员流动率往往会掩盖一些部门和地区所存在的重大问题。10%的整体流动率可能会掩盖某些部门的流动率超过100%的事实。组织各单位人员流动率的差别使我们难以发现各部门人员流动率的健康或合理的界限。本文对人力资本的流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树文  佟雪铭  
在社会经济欠发达阶段,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本的投入,呈现出物质资本依托型的增长模式。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的生产能力的形成机制与物质资本无甚区别,应当将人力也视为一种资本,即人力资本,保持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人力资本的积累与增长。文章考虑到人力资本所具备的资本特征,运用马克思的资本循环理论,借助其资本循环公式,分析了人力资本的运行过程,即人力资本的循环同样经过"购买"、"生产"、"售卖"三阶段和三种循环形式,并且达到三种形式的统一。文章认为人力资本的运行不是一次性的终结,而是一个不断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方竹兰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发展以人所拥有的物质财富量为基本前提,而每一个人拥有的人力资本应是其获得物质财富的根据。本文试图以中关村企业的产权制度为例,提出人力资本产权构想。中关村企业的创业者们闯过第一次创业的艰险后,正在进行第二次创业——产权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