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96)
2023(4470)
2022(3746)
2021(3664)
2020(2987)
2019(6705)
2018(6651)
2017(13514)
2016(7299)
2015(8104)
2014(7832)
2013(8059)
2012(7364)
2011(6703)
2010(6838)
2009(6453)
2008(6472)
2007(6127)
2006(5710)
2005(5073)
作者
(19777)
(17472)
(16847)
(15892)
(10586)
(8321)
(7466)
(6707)
(6404)
(5827)
(5750)
(5581)
(5365)
(5170)
(5114)
(5091)
(5016)
(4956)
(4742)
(4670)
(4378)
(4290)
(4255)
(4219)
(3916)
(3910)
(3875)
(3599)
(3536)
(3471)
学科
(43854)
(34039)
经济(34004)
(31895)
农业(29185)
管理(17226)
业经(12551)
(11927)
企业(11927)
方法(10412)
农业经济(9635)
数学(9490)
数学方法(9410)
(8897)
农村(8892)
中国(8833)
(8820)
(7611)
(7563)
劳动(7562)
(7521)
地方(7134)
(7007)
土地(6868)
人口(6752)
收入(6625)
发展(6607)
(6601)
(6579)
农业劳动(6420)
机构
学院(106184)
大学(101136)
(49082)
经济(48248)
管理(43515)
(40450)
理学(38333)
理学院(38031)
管理学(37518)
管理学院(37350)
研究(34758)
农业(30382)
中国(29676)
业大(23171)
(20090)
科学(19771)
(19486)
农业大学(18495)
中心(17919)
(17493)
(16348)
研究所(15726)
经济管理(15694)
财经(15305)
(14416)
(14031)
经济学(13762)
(13056)
(12811)
师范(12731)
基金
项目(70237)
科学(56288)
研究(54690)
基金(51910)
(44514)
国家(43975)
科学基金(38007)
社会(36737)
社会科(34208)
社会科学(34198)
(28247)
基金项目(28158)
(25540)
编号(23943)
教育(23124)
自然(22750)
自然科(22198)
自然科学(22195)
(22129)
自然科学基金(21832)
资助(19771)
成果(18643)
(16552)
(16252)
(15298)
国家社会(15276)
(14844)
重点(14827)
(14576)
课题(14506)
期刊
(61873)
经济(61873)
(47966)
农业(32404)
研究(28782)
中国(24101)
业经(17412)
科学(16235)
学报(16167)
(14216)
金融(14216)
(14186)
大学(13873)
学学(13478)
(13355)
农业经济(13104)
农村(12895)
(12895)
管理(10939)
问题(9631)
农村经济(8657)
世界(8456)
技术(7843)
经济问题(7826)
(7750)
财经(7584)
教育(7349)
社会(6931)
经济研究(6835)
资源(6603)
共检索到160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飞  钟涨宝  
文章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人力资本、阶层地位和身份认同影响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的具体路径。研究发现,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较低,青年农民工的意愿高于中年农民工。阶层地位、身份认同对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阶层地位还通过身份认同产生间接影响。人力资本对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没有直接影响,但通过阶层地位、身份认同产生间接影响。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的影响机制存在代际差异,青年农民工的意愿同时受阶层地位和身份认同的影响,而中年农民工主要受身份认同影响。由此,当前新型城镇化的政策设计应注重农民工人力资本质量的提升,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谭银清  王钊  陈益芳  
本文通过有序Logistic回归表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是推动农民工职业分层和向上流动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由于经济体制变革对农民强关系的弱化、现代性对农民原始资本的侵蚀以及受农民社会资本本身同质性的制约,人力资本对农民工职业的分层及向上流动具有更大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金凤  魏后凯  
农民工永久迁移决策更多地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方言作为地域文化载体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研究方言距离对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的影响。本文以落户意愿作为农民工制度性永久迁移意愿的指标,以定居意愿作为农民工事实性永久迁移意愿的指标,研究发现,方言距离无论对农民工制度性永久迁移意愿还是对农民工事实性永久迁移意愿都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方言距离通过阻碍农民工在流入地区的经济整合、社会参与、文化适应、身份认同4个层面的社会融入,降低其永久迁移意愿。异质性检验表明,随着学历增加,方言距离对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的负向作用逐渐减弱;方言距离对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的影响不存在显著的代际差异;方言距离主要影响跨省流动农民工的永久迁移意愿。本文的政策启示是,推动就近就地城镇化可以避免方言距离在农民工永久迁移过程中带来的社会融入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良敏  丁士军  
基于推拉理论、新劳动力迁移经济学等相关理论,本文构建了一个进城农民工家庭永久性迁移意愿和行为的分析框架,利用2017年课题组在广东和湖北两地950户农民工家庭调查数据,采用双变量Probit模型研究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家庭永久性迁移意愿和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对农民工家庭永久性迁移具有促进作用,相比个人,家庭综合人力资本更显著;永久性迁移行为更依赖于家庭因素,处于子女抚养期的家庭做出永久性迁移的倾向更高,该作用机制在老一代农民工家庭更显著。随着城镇化率和人口密度的增大,农民工家庭永久性迁移的意愿和行为会弱化,但合理的住房支付能力反而起到强化作用。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乾  
利用五城市1076个农民工样本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民工迁移城市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迁移城市意愿总体上不强烈,农民工的年龄、就业状态、月收入、农村土地、住房情况、养老保障状况及社会融合对迁移意愿有显著的影响;性别、婚姻、受教育程度、职业和社会资本对迁移意愿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俊峰  杨轩  
对农民工迁移意愿进行考察是分析农民工流动趋势的重要前提。目前,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但影响力大、有代表性的研究仍比较欠缺。通过回顾既有的研究成果,对农民工迁移意愿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描述与归结,对今后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君甫  李立群  
随着时间的推移,仅仅把农民工划分为“新生代”与“老一代”已经难以准确反映劳动力市场的世代结构变迁。本文以十年为一代将活跃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农民工分为60后、70后、80后和90后,利用2017年国家卫健委的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使用SPSS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尽管农民工的世代变了,性别结构变了,文化程度有所提高,他们的收入提高了,境遇有所改善,但是新生代农民工并不比老一代更向往落户城市,也并不比老一代更认同自己是本地人。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美银  
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主要包括就业意愿、生活意愿、定居意愿、户籍意愿和身份意愿。农民工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其市民化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包括农民工年龄、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在职培训、技能水平在内的人力资本,通过就业效应、融合效应、保障效应和学习效应,对农民工市民化产生重要影响;包括农民工社会关系网络广度、网络深度、网络资源三方面内容的社会资本,通过信息效应、信贷效应、心理支持效应等多种机制对农民工市民化产生重要影响。需要通过提高技能水平、加强在职培训、提高健康水平、提高受教育程度、优化年龄结构等措施,提高农民工人力资本存量;通过增加社会关系网络资源、深化网络深度、扩大网络广度等措施,提高农民工社会资本存量,从而提高农民工市民化意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飞  杜云素  
中国社会已进入一个高度流动、难以预测的不确定性时代。农民工一方面难以从资本那里获得稳定工作和报酬的承诺,另一方面也难以从国家那里获得充足且稳定的保障预期。田野调查发现,农民工深切地体验到就业市场、社会保障、社会资本、城市生活环境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这些风险体验形塑了农民工不确定性的乡城迁移态度以及非永久迁移的行动选择。从深层次看,农民工的非永久迁移,实质是生存理性下的一种再传统化行动,即希望通过回归村落共同体以应对系统风险。为此,在乡村振兴的战略下,应注重村落共同体的维续和发展,给予农民工逆城镇化的机会。同时,应采取流动的城镇化策略,即不应以定居的视角来推动城镇化,而是建立一个开放流动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那样可能更能满足农民工城镇化的现实需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佟大建  金玉婷  
基于多维相对贫困改善视角,运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D卷和对应4个城市下辖26个区(县、市)的匹配数据,探究了城市公共服务提升农民工城市永久迁移意愿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多维相对贫困强度的上升抑制了农民工城市永久迁移意愿,城市公共服务改善了农民工以城市居民为参照系下的多维相对贫困进而提升了其城市永久迁移意愿;异质性检验发现,城市公共服务主要改善了有居住证、老一代、省内流动以及“为了子女有更好教育”留城的农民工的多维相对贫困进而提升其城市永久迁移意愿。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佟大建  金玉婷  
基于多维相对贫困改善视角,运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D卷和对应4个城市下辖26个区(县、市)的匹配数据,探究了城市公共服务提升农民工城市永久迁移意愿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多维相对贫困强度的上升抑制了农民工城市永久迁移意愿,城市公共服务改善了农民工以城市居民为参照系下的多维相对贫困进而提升了其城市永久迁移意愿;异质性检验发现,城市公共服务主要改善了有居住证、老一代、省内流动以及“为了子女有更好教育”留城的农民工的多维相对贫困进而提升其城市永久迁移意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韦吉飞  
本文基于微观调查数据,运用概率单位模型和Multinomial Logit模型,从阶层分化和代际分工的视角剖析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参与意愿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的阶层分化对提高其创业参与意愿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子女与父母分工越清晰,其对创业参与意愿就越强烈,两者的边际影响值分别为0.212和0.135;在阶层分化背景下,文化程度、父亲创业水平和社会保障等因素对农民工创业参与意愿的影响较大,而在代际分工背景下,性别、母亲创业水平及收入水平等的影响更明显。研究还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参与意愿分布不均衡,各阶(级)层之间参与意愿的概率相差最小有3个百分点,最大达20个百分点。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韦吉飞  
本文基于微观调查数据,运用概率单位模型和Multinomial Logit模型,从阶层分化和代际分工的视角剖析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参与意愿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的阶层分化对提高其创业参与意愿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子女与父母分工越清晰,其对创业参与意愿就越强烈,两者的边际影响值分别为0.212和0.135;在阶层分化背景下,文化程度、父亲创业水平和社会保障等因素对农民工创业参与意愿的影响较大,而在代际分工背景下,性别、母亲创业水平及收入水平等的影响更明显。研究还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参与意愿分布不均衡,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夏柱智  
"乡—城"迁移假定农民由乡村向城市迁移,这一假定遮蔽了实践中农民迁移方向的多元性,阶层分化是基本影响因素。以武陵山区龙马乡为例,田野调查发现公共品供给贫困,农民普遍要求迁移。然而实践中农民迁移路径受制于农户拥有的初始资本和可持续生计来源,不同阶层农民的迁移路径呈现层级性。农民迁移在目的地上表现为从城镇、中间集镇到中心村的地域层级,各迁移路径性质分别是非农化迁移、过渡性迁移和农村内部迁移,这种农民迁移实践可以归纳为"层级迁移"。层级迁移是农民阶层分化背景下的农民迁移基本规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叶静怡  李晨乐  
本文以理论推导出的假设检验为基础,利用北京市农民工调查数据,通过Probit模型实证研究人力资本、非农产业发展对农民工返乡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非农产业越不发达,返乡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期望回报率就越低,负向选择就越严重;农村地区经济越发达,非农收入对返乡后收入的贡献就越大,土地对返乡概率的影响就越小;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是人力素质高的农民工返乡的重要条件。本文指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转移与农村地区工业化发展所带动的农民工返乡,可能有利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