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14)
2023(12229)
2022(10447)
2021(9660)
2020(8309)
2019(18929)
2018(18587)
2017(34856)
2016(18440)
2015(20801)
2014(20373)
2013(19943)
2012(18071)
2011(16271)
2010(15686)
2009(14303)
2008(13781)
2007(11655)
2006(10056)
2005(8714)
作者
(54044)
(45473)
(45191)
(42577)
(28581)
(21833)
(20611)
(17854)
(17272)
(15583)
(15416)
(15394)
(14387)
(14266)
(14047)
(14039)
(13665)
(13461)
(13136)
(13030)
(11157)
(11017)
(10959)
(10413)
(10176)
(9951)
(9856)
(9671)
(9115)
(8962)
学科
(81421)
经济(81358)
管理(52626)
(48845)
方法(41587)
(39459)
企业(39459)
数学(36887)
数学方法(36366)
(22023)
贸易(22011)
(21366)
(19595)
中国(18492)
(18099)
地方(17556)
(16354)
业经(15509)
农业(13235)
理论(12380)
(12132)
财务(12091)
财务管理(12063)
环境(11992)
技术(11438)
企业财务(11407)
(11325)
(11056)
(10789)
金融(10787)
机构
大学(264768)
学院(262849)
(111660)
经济(109659)
管理(102979)
理学(90452)
理学院(89475)
研究(88607)
管理学(87636)
管理学院(87183)
中国(65508)
科学(56096)
(55022)
(46555)
(46188)
(43850)
业大(42768)
中心(41313)
研究所(40612)
财经(38523)
(37335)
农业(37251)
(35280)
经济学(35008)
北京(33422)
(33147)
(32456)
师范(31978)
经济学院(31844)
(29280)
基金
项目(191084)
科学(151702)
基金(142204)
研究(133236)
(126843)
国家(125936)
科学基金(108067)
社会(86536)
社会科(82347)
社会科学(82328)
基金项目(74818)
(73606)
自然(72235)
自然科(70613)
自然科学(70591)
自然科学基金(69340)
(63164)
教育(61632)
资助(58880)
编号(51415)
重点(43977)
(42375)
(41350)
(40243)
成果(39364)
科研(37836)
创新(37791)
国家社会(37465)
计划(36302)
教育部(36125)
期刊
(108449)
经济(108449)
研究(69442)
中国(45658)
学报(45435)
科学(40829)
(39358)
管理(36892)
大学(34685)
(34575)
学学(33056)
农业(27734)
技术(24358)
教育(22592)
(19248)
金融(19248)
经济研究(18935)
财经(18571)
业经(17022)
(16465)
(16032)
问题(15566)
(15253)
统计(15086)
国际(14252)
技术经济(13547)
(13311)
资源(12918)
(12761)
科技(12125)
共检索到369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翔  朱高峰  李德山  
论文基于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利用SBM-Undesirable模型和Global Malmquist Luenberger指数法测算了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然后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贸易开放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技术进步是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技术效率的提高更能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东部地区的技术进步增速最大,中部地区的技术效率较高;人力资本、贸易开放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贸易开放水平越高的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更明显的促进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翔  朱高峰  李德山  
论文基于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利用SBM-Undesirable模型和Global Malmquist Luenberger指数法测算了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然后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贸易开放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技术进步是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技术效率的提高更能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东部地区的技术进步增速最大,中部地区的技术效率较高;人力资本、贸易开放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贸易开放水平越高的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对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魏下海  
本文采用Malmquist指数对我国1981~2006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进行了估算,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VAR模型进一步分析了贸易开放、人力资本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贸易开放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积极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在短期内难以实现,更多的是表现为一种长期趋势过程;(2)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贸易开放将产生同步的和持久的积极影响;(3)人力资本积累除了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有贡献之外,还能对贸易开放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强  王文杰  
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文章从贸易开放、公共人力资本的视角入手,分析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构建空间自相关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贸易开放、公共教育人力资本、公共健康人力资本三个变量均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贸易开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以公共教育人力资本、公共健康人力资本为单一门限变量的非线性曲线变化特征,跨越门限值后,贸易开放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正向促进效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魏下海  
基于分位数回归方法,本文重点考察人力资本和贸易开放度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从全国范围看,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较弱的即期效应,而贸易开放度则表现为滞后效应;②这两个因素在各分位点处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表现出鲜明的区域差异。只有在东部地区,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才具有较强的即期效应,西部地区贸易开放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滞后性,且滞后期相对较长,而中部地区与全国整体表现较为相似。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立军  何萍  
通过构建出口贸易、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模型,利用动态面板数据的GMM回归方法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出口行业存在要素配置效应,其中制成品出口的要素配置效应大于初级产品出口的要素配置效应。中国出口产业技术水平高于非出口行业,对非出口行业产生了技术外溢,人力资本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正向作用,但因其与出口产业发展不相匹配,出口行业不能通过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许和连  亓朋  祝树金  
本文在新增长理论框架下,通过一个用贸易开放度和人力资本内生化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在生产函数中的作用及贸易开放度和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积累有助于提高物质资本的利用率,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的提高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加直接,它主要通过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而作用于经济增长。贸易开放度主要是通过影响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而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贸易开放度和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东中西部存在差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晔  喻家驹  
以中等人力资本为视角,测度了区域高等人力资本稀缺度,结合Mincer方程测度了人力资本就业错配度,并通过二者研究区域人力资本就业配置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高等人力资本稀缺度的上升会减损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对国企影响更大;高等人力资本稀缺度对民企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低劳动力密集行业中更大,而对国企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高劳动力密集行业中更大;区域人力资本就业错配度的上升对民企全要素生产率不利,且对高劳动力密集行业中的民企影响更大;由于相对竞争优势的增加,区域人力资本就业错配度对低劳动力密集行业中国企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正面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岳书敬  刘朝明  
本文采用Malmquist指数分析了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1996—2003年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指数和效率变化指数。为了减少计算偏差,我们在使用承认无效率项存在的生产前沿技术的同时,引入了人力资本要素。本文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人力资本水平增长迅速,30个省区的经济增长效率差距逐年扩大。同时我们发现在引入人力资本要素后,1996—2003年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得益于技术进步;如果不考虑人力资本存量,则低估了同期的效率提高程度,而高估了期间的技术进步指数。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智勇  胡永远  
文章选取要素投入及其使用效率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根据人力资本主要通过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结合技术进步对要素边际生产率、要素积累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构建了"人力资本—全要素生产率—要素边际生产率—要素积累—经济增长"综合分析框架。并运用1978~200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贡献率远高于其他因素。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凯风  吴超林  
利用方向性距离函数与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算并分解了285个中国城市在2003—2014年间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发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2.39%,但在累积增长幅度上小于传统生产率。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幅度从东向西递减,且存在不断增强的空间正相关;而且随着时间的推进,正有更多中国城市的局部空间相关关系转变为高高聚集。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凯风  吴超林  
利用方向性距离函数与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算并分解了285个中国城市在2003—2014年间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发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2.39%,但在累积增长幅度上小于传统生产率。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幅度从东向西递减,且存在不断增强的空间正相关;而且随着时间的推进,正有更多中国城市的局部空间相关关系转变为高高聚集。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谷成  
文章在考虑人力资本要素和技术非效率的前提下,使用非参数的DEA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方法,对1988-2006年中国区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行估计和测算,通过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三部分,来寻找农业TFP增长的源泉。实证表明,1988-2006年中国农业TFP增长较为显著,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其对农业增长的贡献基本上是顺周期的,各个省区的TFP增长差异性则较为明显。从其内部构成来看,TFP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贡献,技术效率改善的作用则很有限。另外,是否考虑人力资本要素对农业增长的作用,会对TFP的估计产生较大影响。文章最终认为,应努力通过制度创新来消除农业技术扩散的各种...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郑光豹  
以2005-2012年物流行业数据为基础,根据投入-产出表将R&D溢出分为前向和后向溢出,然后通过数据包络方法计算物流行业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考查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两部分。通过建立模型,对行业技术特征等变量进行控制,分析人力资本、R&D、R&D前向和后向溢出对物流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的影响,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向前  黄莉  
笔者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和随机前沿分析(SFA)两种方法对2002年~2011年中国31个省份的健康面板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实证测评了包含教育与健康人力资本的省域全要素生产率,并进一步分析了教育和健康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状况。结果发现,两种方法都反映出我国省域全要素生产率大多处于持续增长过程中,但省域之间差异较大;健康人力资本对于区域经济的贡献最大,教育人力资本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