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76)
- 2023(17093)
- 2022(14722)
- 2021(13544)
- 2020(11484)
- 2019(26487)
- 2018(26036)
- 2017(50530)
- 2016(26686)
- 2015(29884)
- 2014(29656)
- 2013(29237)
- 2012(26807)
- 2011(24005)
- 2010(23966)
- 2009(21876)
- 2008(20917)
- 2007(17985)
- 2006(15734)
- 2005(13774)
- 学科
- 济(124586)
- 经济(124467)
- 管理(76896)
- 业(71461)
- 企(59084)
- 企业(59084)
- 方法(52736)
- 数学(46400)
- 数学方法(45798)
- 中国(29976)
- 财(29763)
- 农(28679)
- 地方(25968)
- 学(25255)
- 业经(25054)
- 农业(20001)
- 制(19589)
- 理论(18142)
- 贸(17970)
- 贸易(17956)
- 务(17577)
- 财务(17500)
- 财务管理(17465)
- 融(17380)
- 金融(17378)
- 易(17339)
- 银(17338)
- 银行(17300)
- 和(17260)
- 环境(16890)
- 机构
- 大学(377185)
- 学院(374104)
- 济(159609)
- 经济(156501)
- 管理(149993)
- 理学(130499)
- 理学院(129110)
- 管理学(126752)
- 研究(126656)
- 管理学院(126080)
- 中国(94930)
- 京(79097)
- 科学(76180)
- 财(71761)
- 所(62162)
- 财经(57892)
- 中心(57265)
- 研究所(56725)
- 农(55596)
- 业大(53618)
- 江(52998)
- 经(52851)
- 北京(49784)
- 经济学(49453)
- 范(48843)
- 师范(48413)
- 院(46413)
- 经济学院(44391)
- 财经大学(43369)
- 农业(43074)
- 基金
- 项目(259807)
- 科学(205922)
- 基金(191100)
- 研究(189527)
- 家(166078)
- 国家(164769)
- 科学基金(142805)
- 社会(121738)
- 社会科(115469)
- 社会科学(115437)
- 基金项目(101268)
- 省(99545)
- 自然(92651)
- 自然科(90496)
- 自然科学(90475)
- 自然科学基金(88844)
- 教育(86918)
- 划(83991)
- 资助(78786)
- 编号(75920)
- 成果(60563)
- 重点(58059)
- 部(57754)
- 发(55332)
- 创(53612)
- 课题(51644)
- 国家社会(50735)
- 教育部(50172)
- 创新(50040)
- 科研(49887)
- 期刊
- 济(172911)
- 经济(172911)
- 研究(113155)
- 中国(68116)
- 学报(56758)
- 管理(55804)
- 财(54413)
- 科学(53432)
- 农(49434)
- 大学(44143)
- 学学(41562)
- 教育(37996)
- 农业(34194)
- 技术(33907)
- 融(31759)
- 金融(31759)
- 经济研究(29095)
- 财经(28804)
- 业经(25870)
- 经(24683)
- 问题(21776)
- 技术经济(19482)
- 图书(17935)
- 统计(17850)
- 理论(17810)
- 业(17675)
- 科技(16861)
- 资源(16580)
- 现代(16447)
- 版(16171)
共检索到5473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罗楚亮 李实
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本文从企业和行业的角度讨论了收入分配的基本特征。不同企业之间人均工资水平具有较大的差距,而福利补贴分布比工资分布的不均等性程度要更高,并且后者起着加大收入差距的作用。本文还分别在企业(工作单位)和行业的层面上讨论了工资水平和福利补贴的决定机制,特别是垄断因素和赢利能力对工资和福利补贴的影响,发现垄断程度比赢利能力在工资与补贴的决定中具有更为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收入分配 工资 福利补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叶林祥 李实 罗楚亮
本文利用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综合分析了行业垄断和所有制对企业工资的影响,发现行业垄断和所有制都是影响企业工资差距的重要因素,但所有制的影响大于行业垄断的影响。于是文章进一步从不同所有制的角度分析了行业垄断对企业工资的影响,发现行业垄断仅能给国有企业职工带来直接的工资升水,对其他所有制企业不存在直接影响。本文的分析表明,行业垄断是导致企业工资收入差距的前提条件,所有制是导致企业工资差距的必备条件,行业垄断与国有企业的结合才会导致日益扩大的企业工资差距。因此,在目前的现实条件下,如果要控制日益扩大的企业工资收入差距,必须要高度重视国有企业的工资决定行为。
关键词:
行业垄断 所有制 企业效率 工资收入差距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姚晓芳 徐天坤 王亚斌
装务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也是合肥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从经济普查情况来看,合肥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必须抓住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这一难得契机,以提高产业科技竞争力为核心,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快合肥市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经济普查 创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叶林祥 李实 罗楚亮
企业利润对工资差距的影响究竟来自效率工资还是来自租金分享,这是理论界和政策制定者共同关心的问题。文章利用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实证分析发现:(1)企业利润是解释我国企业工资差距的重要因素,这主要由效率工资导致。(2)国有企业存在租金共享,但它不是通过企业利润实现的,而是利用行业垄断地位直接将职工高工资转化为企业成本实现的。(3)集体企业存在着租金共享。(4)外资企业也存在租金共享,但存在租金共享的外资企业同时具有更高的效率。(5)私营企业存在效率工资。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不同的是,对私营企业而言,行业垄断不但不能提高反而会降低职工工资水平,或反过来说,产品市场竞争有利于提高职工工资水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姚晓芳 张芹 张仁华
主导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发挥着引导和支撑作用。主导产业的发展状况关系到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文章利用2004年合肥高新区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获得的资料,对高新区主导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对其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主导产业 经济普查 发展现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钟卫 袁卫 黄志明
近几年我国工业企业的 R&D 投入不断增加,工业企业支出的 R&D 经费占全国 R&D 经费支出的比重均在一半以上。在研发经费、人力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要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要合理增加 R&D 投入,更要关注 R&D 产出效率的提高。本文以2004年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及 R&D 活动数据为基础,分析工业企业 R&D 投入和绩效现状,并对 R&D 投入绩效进行评价,为相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易成栋
根据2004年中国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全面地分析了房地产业的地区差异。与中西部相比,东部房地产业企业总量、就业、一级资质、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企业比重最高,生产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最好。影响房地产业地区差异的因素有地区经济、政策和市场环境等。政策启示是应分区制定房地产发展战略,对房地产业调控要因地指导。
关键词:
房地产业 地区差异 中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小伟 王卫 单永娟 王顺新
2007年进行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是迄今为止我国最为权威的污染物排放量数据,文章运用此数据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工业粉尘4种大气污染物的总排放量和各自排放量与人均GDP、第二产业比重、单位GDP能耗、去除比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此科学判断经济发展与大气污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气污染物总排放量与人均GDP呈负相关,与第二产业比重、单位GDP能耗呈正相关。烟尘和工业粉尘对去除比变化最为敏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安徽省统计局课题组
国家普查周期和项目的安排、我国财政管理体制、大型普查本身对数据质量的要求,决定了我国各级财政对大型普查的负担规模和水平,形成了我国大型普查在数据质量、组织保障和经费投入上的窘境,特别是很多县级普查机构不堪重负。通过安徽省在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摸索、总结和思考,为统计部门优化大型普查方法和改进大型普查组织的提出了目标和有益的途径。
关键词:
普查 困境 实践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旭青 李周
本文利用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和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木材市场研究"课题组对188家木材加工企业的调查数据,分析中国木材加工业规模经济。结果表明,木材加工业企业呈现明显的地区集中,以规模以下企业和私营企业为主体。对中国木材加工企业内部规模经济的实证分析表明,木材加工企业整体上内部规模经济不显著,但人造板制造企业和木制品制造企业存在显著的内部规模经济;同时,木材加工业存在显著的外部规模经济。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任学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邵宗明
开展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邵宗明国务院决定于1997年进行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这是本世纪末全球是大的统计活动,它对于中国经济特别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1、农业普查是适应我国基本国情,全面了解农业、农村和农民基本概况...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易成栋
根据竞争力理论和2004年中国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建立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比较了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和三大地区房地产开发企业竞争力的差异。按照竞争力指数将31个省区聚类分为四类:较强、强、一般和很弱。北京、上海为较强,广东等强,中西部大部分省份很弱。三大地区中,东部房地产开发企业竞争力最强,西部次之,中部最弱。最后分析了地区房地产开发企业竞争力差异的影响因素和政策启示。
关键词:
房地产开发企业 竞争力 地区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的溢出效应分析:来自中国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的报告
工会提高了员工福利和企业效率吗?——来自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微观证据
我国执业医师人力资本回报研究——基于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
人力资本、行业特征与行业收入差距——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研究
浙江省行业间收入差距的变动特征及决定因素——基于制造业经济普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关系问题研究——基于湖北省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基于1982—2010年全国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
中国人力资源国情分析及未来展望——基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的实证研究
基于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的迁移年龄模式研究
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收入差距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