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31)
- 2023(11341)
- 2022(9684)
- 2021(9320)
- 2020(7807)
- 2019(18034)
- 2018(17872)
- 2017(34486)
- 2016(18818)
- 2015(21137)
- 2014(20684)
- 2013(20202)
- 2012(18617)
- 2011(16470)
- 2010(16150)
- 2009(14426)
- 2008(13672)
- 2007(11917)
- 2006(10468)
- 2005(8879)
- 学科
- 济(78774)
- 经济(78603)
- 业(56191)
- 农(47662)
- 管理(47243)
- 企(35820)
- 企业(35820)
- 方法(34334)
- 农业(31610)
- 数学(29863)
- 数学方法(29491)
- 中国(22611)
- 业经(21307)
- 地方(19821)
- 财(18072)
- 制(14384)
- 学(12679)
- 理论(12515)
- 技术(12134)
- 贸(11726)
- 贸易(11719)
- 发(11609)
- 易(11248)
- 和(10982)
- 策(10874)
- 环境(10828)
- 农业经济(10823)
- 务(10624)
- 财务(10590)
- 财务管理(10570)
- 机构
- 学院(250166)
- 大学(242300)
- 济(103913)
- 经济(101823)
- 管理(99751)
- 理学(87129)
- 理学院(86235)
- 管理学(84731)
- 管理学院(84250)
- 研究(79858)
- 中国(60097)
- 农(55921)
- 京(48362)
- 科学(47795)
- 财(44692)
- 农业(42414)
- 江(42184)
- 业大(41461)
- 中心(40199)
- 所(38574)
- 财经(35941)
- 研究所(35087)
- 范(34513)
- 师范(34237)
- 经(32879)
- 州(32345)
- 经济学(31205)
- 经济管理(29144)
- 省(28646)
- 经济学院(28234)
- 基金
- 项目(176789)
- 科学(141932)
- 研究(134648)
- 基金(128467)
- 家(109837)
- 国家(108764)
- 科学基金(95343)
- 社会(87942)
- 社会科(82105)
- 社会科学(82079)
- 省(73588)
- 基金项目(69138)
- 教育(63619)
- 自然(60117)
- 划(59297)
- 自然科(58707)
- 自然科学(58694)
- 自然科学基金(57633)
- 编号(56775)
- 资助(50842)
- 成果(43190)
- 部(40475)
- 发(39700)
- 重点(39649)
- 课题(38918)
- 创(37140)
- 国家社会(35359)
- 教育部(34935)
- 人文(34677)
- 创新(34569)
- 期刊
- 济(116787)
- 经济(116787)
- 研究(66907)
- 农(58957)
- 中国(53139)
- 农业(40134)
- 学报(35667)
- 科学(34383)
- 财(33548)
- 管理(32528)
- 教育(31159)
- 大学(28922)
- 学学(27497)
- 技术(26939)
- 业经(25806)
- 融(24080)
- 金融(24080)
- 业(18854)
- 财经(17395)
- 问题(16852)
- 经济研究(15170)
- 经(14809)
- 农村(14367)
- 村(14367)
- 资源(14085)
- 农业经济(14068)
- 职业(13421)
- 版(13217)
- 世界(12556)
- 经济问题(12127)
共检索到3668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飞 钟涨宝
调查发现,失地农民的职业获得状况不容乐观,近半数没有工作或没有稳定的工作,在获得稳定职业的过程中超过半数的失地农民动用了社会关系,主要从事加工制造业、建筑装饰业和居民服务业等第二、第三产业,职业待遇水平较低。劳动力市场的排斥是造成这一结果的制度性因素。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不足是制约失地农民职业获得的主体性因素,但它们又源于城市化进程中征地的客观事实。因此,应该从完善劳动力市场和提升失地农民的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水平两个角度进行政策设计,以使失地农民群体顺利地融入城市劳动力市场。
关键词:
失地农民 职业获得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飞 钟涨宝
失地农民的社会交往认知变迁缓慢,未能完全内化城市社会交往规则。在交往结构方面,失地农民正在从以地缘为特征的社会交往逐步变迁到以职业为中心的社会交往。总体而言,呈现出认知变迁滞后于行为本身的变迁,为此,应从城市规划和职业系统两方面入手促进该群体真正融入城市社会交往系统。
关键词:
城市化 失地农民 社会交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继迁 张宏如
文章利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数据,分析了失地农民的人力资本、政治资本对其工作获得的影响。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对失地农民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工作获得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文化程度越高,越可能在业(受雇或创业),受雇就业后的工资收入也越高。而政治资本对失地农民的工作获得则产生明显的负向影响:有村干部经历的农民无业的几率更高;如果受雇就业,其工资收入也明显低于普通村民。该发现,一定程度上是对倪志伟"市场转型理论"的验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爱华 王艳峰 陈彬
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失地农民经济适应状况进行调查,调查集中在劳动就业、劳动报酬、社会保障、人力资本和生活评价等几个方面。研究表明:失地农民就业状况不甚乐观,收入状况不是很理想;人力资本是失地农民就业的主要制约因素;失地农民就业权益保护不充分,政府作用欠缺;失地农民对目前的经济生活状况满意度不高。因此,政府要进一步发挥作用,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优先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引导失地农民转变观念,培养其积极主动的进取精神;建立以社区互助组织为核心的社区支持系统,向失地农民提供就业服务、就业培
关键词:
失地农民 经济适应 政府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金晶 许恒周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是对土地上所附着的各项社会功能的合理替代,是对依附于土地之上的失地农民的各项权益的显化。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状况的分析,探索不同社会保障模式中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的差异,并结合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意愿选择,构建以社会保障基金为基础,以养老、医疗、就业和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内容的多元化社会保障安置体系,为提升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与权益保护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失地农民 社会保障 权益保护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冀县卿 钱忠好
市民化后的失地农民是一个特殊的利益群体,他们在土地被征的的同时,也经历着农民身份向市民身份的转换。江苏省469户市民化后失地农民的调查数据显示,仅仅进行征地制度的改革并不能有效化解征地矛盾。失地农民对征地制度的评价主要受征地制度本身及关联制度的影响,对现行征地制度的不满既与征地制度本身不合理有关,也与关联制度不完善有关。征地制度安排越合理,被征地者对征地制度的满意度越高。在征地制度构成要件中,失地农民更关注补偿标准和安置方式。关联制度与征地制度配合得越好,被征地者对征地制度的满意度越高。在关联制度中,政府应重点做好就业指导、社会保障、政府扶持等方面的工作。要提高失地农民征地制度的满意度,不仅要...
关键词:
市民化 失地农民 征地制度评价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冀县卿 钱忠好
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问题不仅关系到中国城市化的进程,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利用江苏省469户失地农民的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人力资本不足、物质资本缺乏、社会资本薄弱是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较差的主要原因。要提高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性,就必须提高失地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加强失地农民的职业培训,给予失地农民合理、足额的征地补偿,发挥失地农民土地财产性收益的功能,为失地农民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加大对失地农民这一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轶 陈建伟 王琦
本文以北京地区失地农民为研究对象,基于2008年和2015年两次失地农民社会调查数据,通过失地农民的就业机制分析,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并进行"稀有事件偏差"检验,分析在城镇化进程中,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失地农民就业机会、职务晋升和就业行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失地农民获得非农就业机会方面,2008年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其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2015年人力资本和政治面貌的影响不显著,不过求职途径和户籍的影响显著;在职务晋升方面,两次调查结果基本一致,政治面貌、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培训对其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失地农民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就业机会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轶 陈建伟 王琦
本文以北京地区失地农民为研究对象,基于2008年和2015年两次失地农民社会调查数据,通过失地农民的就业机制分析,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并进行"稀有事件偏差"检验,分析在城镇化进程中,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失地农民就业机会、职务晋升和就业行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失地农民获得非农就业机会方面,2008年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其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2015年人力资本和政治面貌的影响不显著,不过求职途径和户籍的影响显著;在职务晋升方面,两次调查结果基本一致,政治面貌、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培训对其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求职途径、户籍的影响不显著;在就业行业方面,随着时间的推进,2015年失地农民的就业行业选择出现了新的变化,有4.4%的失地农民开始到公共部门就业,2008年人力资本、政治面貌和求职途径变量对其进入传统行业就业无显著影响,2015年开始凸显,特别是对其进入公共部门就业有着显著正向影响,而户籍对进入传统行业有着正向影响,对进入公共部门无影响。
关键词:
失地农民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就业机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建伟 喻洁
失地农民的社会资本是指通过失地农民个人和集体直接的或间接的社会关系而获得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失地农民的社会资本大致分为个体社会资本和集体社会资本。通过对613份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本文对失地农民个体社会资本和集体社会资本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得出结论:失地农民个体社会资本积累不够、集体社会资本十分薄弱。因此,政府应正确引导失地农民不断积累个体社会资本,大幅度增加对失地农民集体社会资本的投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冀县卿 钱忠好
研究目的:研究市民化后的失地农民对征地时及市民化后征地制度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征地制度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研究方法:实地调查法,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失地农民普遍对征地制度不满意,不愿意土地被征。市民化后失地农民的征地制度满意度主要受征地制度本身及配套制度的影响。研究结论:提高失地农民征地制度的满意度,不仅需要进行征地制度的改革,而且需要注意配套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征地制度的改革要重点做好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优化安置方式、规范征地程序等。配套制度改革的关键是使失地农民获得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待遇,政府应在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为失地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
市民化 失地农民 征地制度满意度 江苏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陆飞杰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土地被征用,并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失地农民。失地农民失业,缺乏社会保障,他们的生存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针对这一问题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失地农民的出路提出一些对策。
关键词:
土地征用 失地农民 再就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殷俊 李晓鹤
社会转型的巨变,城镇化的加速,催生新的弱势群体失地农民。本文利用实地调查访谈的数据资料,基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理论基础,提出失地农民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从根本上制约了失地农民获得公平的经济收入、社会分层、政治地位的机会,是阻碍其城市融入进程的根本原因。文章认为:失地农民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特征,和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相比,具有较大差异,相关政策制定与实施应充分考虑到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特殊性,消减政策的负面影响,引导失地农民进入劳动力市场,获取城市职业,为失地农民城市融入提供经济基础,继而形成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城市融入的良性互动机制。
关键词:
失地农民 特质性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金晶 张兵
失地农民的安置补偿是对土地上所附着的各项社会功能的合理替代,是对依附于土地之上的失地农民的各项权益的显化。以2003年以来16县(市、区)320户江苏省失地农民安置补偿调查数据为基础,剖析不同社会保障模式中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差异,并结合失地农民安置补偿模式的意愿表达,构建以社会保障基金为基础,以养老、医疗、就业和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内容的多元化安置补偿模式,以期为提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失地农民 社会保障 安置补偿模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于宏 周升起
基于群体卷入模型,对失地农民社会资本影响其市民化进程的微观心理传导机制及其异质性影响下的市民化进程机理进行了理论整合,并利用多元回归对385个有效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社会资本对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和长期归属感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其生活方式则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在社会资本与其市民化进程之间具有显著的中介传导效应;社会资本对不同性质失地农民的市民化进程具有差异化影响。在此基础上,从分层管理和差异化安置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失地农民市民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及其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
风险认知、社会信任与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基于江苏省扬州市418户农户调查的数据
农村区域内部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农户工资性收入——来自扬州的实证
农村居民家庭资产选择的结构与变动研究——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
城市教育消费中的性别差异——以江苏省扬州市城区为例
农民职业教育投入与农村人力资本产出分析——基于江苏省2012—2018年官方公布的数据
家庭资本对博士生教育质量获得及在校学业表现的影响——基于江苏省的经验研究
扬州市农民收入增长因素分析
土地征用、就业冲击与就业分化——基于江苏省南京市失地农民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