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25)
2023(14725)
2022(12679)
2021(11703)
2020(9931)
2019(22476)
2018(22008)
2017(43576)
2016(23595)
2015(26231)
2014(25903)
2013(25917)
2012(23761)
2011(21182)
2010(20780)
2009(18972)
2008(18564)
2007(16242)
2006(13988)
2005(11932)
作者
(69287)
(57572)
(57421)
(54411)
(36595)
(27671)
(25825)
(22697)
(21823)
(20313)
(19543)
(19357)
(18174)
(18104)
(17742)
(17665)
(17334)
(17183)
(16443)
(16281)
(14556)
(14060)
(13850)
(12980)
(12919)
(12715)
(12662)
(12604)
(11540)
(11462)
学科
(99931)
经济(99827)
管理(67778)
(66667)
(55065)
企业(55065)
方法(49336)
数学(42835)
数学方法(42486)
(26139)
(24402)
中国(24009)
业经(22577)
(20680)
地方(20424)
农业(18040)
(17866)
贸易(17859)
(17282)
技术(15885)
(15875)
财务(15817)
财务管理(15793)
理论(15690)
(15534)
企业财务(15056)
(14997)
环境(14536)
产业(14453)
(13411)
机构
大学(338401)
学院(336373)
(136991)
管理(135512)
经济(134376)
理学(119212)
理学院(117928)
管理学(115975)
管理学院(115390)
研究(110698)
中国(79521)
(70815)
科学(70235)
(60085)
(59180)
(55232)
业大(54730)
研究所(50944)
财经(49814)
中心(49690)
农业(46965)
(46752)
(45503)
北京(43981)
(42260)
经济学(41986)
师范(41751)
(39878)
经济学院(38395)
(38036)
基金
项目(239828)
科学(188224)
基金(175496)
研究(169919)
(154738)
国家(153498)
科学基金(131471)
社会(109055)
社会科(103592)
社会科学(103569)
基金项目(94065)
(93445)
自然(87007)
自然科(84958)
自然科学(84936)
自然科学基金(83471)
(78737)
教育(76959)
资助(72138)
编号(67249)
重点(53570)
成果(52825)
(52655)
(51177)
(50219)
创新(46791)
科研(46222)
课题(45613)
国家社会(45203)
教育部(45051)
期刊
(140703)
经济(140703)
研究(94374)
学报(59427)
中国(56167)
(52553)
科学(51992)
管理(47481)
大学(44241)
(44023)
学学(42184)
农业(36284)
教育(31047)
技术(26303)
(25786)
金融(25786)
财经(24500)
经济研究(23672)
业经(23667)
(20978)
问题(18903)
(18710)
科技(17460)
技术经济(16552)
(16271)
图书(15870)
商业(15663)
理论(15485)
业大(15463)
现代(14565)
共检索到4667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箭  陈子华  
基于1996~2012年的统计数据,考量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技术进步等因素对中国文化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及其与文化产业之间的短期和长期均衡关系。结果表明:当前文化产业仍然以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为主,文化产业增长的贡献主要来源于物质资本和劳动投入,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在文化产业增长中的作用还不明显;中国文化产业经济增长以劳动和资本投入为主,人力资本的作用要大于物质资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妮娅  解刚刚  
文章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利用2005—2014年中部六省GDP、物质资本存量、人力资本数据,分析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现状,计算中部各省区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物质资本依然在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中占有最重要作用,其贡献率高达4/5。但在人力资本存量有下降趋势的情况下,人力资本质量对经济增长的拉升也不可忽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成学真  李玉  
文章以1994~2010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在罗默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利用基于VAR模型上的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ECM)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针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还很大,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是现阶段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显著,相反,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多的是依赖于经济的发展通过财政的支持来促进。针对实证结果分析得出的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增福  刘万琪  
本文首先使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然后,以同样的方法分析文化产业对三大产业的影响并作比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利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对文化产业中投资、劳动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发现,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有较大的影响力;文化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尤为明显;文化产业中的相关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文化产业创新对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重视文化产业中文化制造业的发展,推动文化创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何伟军  申长庚  袁亮  
本文通过构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结构方程的概念模型,利用2000-2008年中国34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使用AMOS软件中的极大似然法对方程模型进行了测算,得到了我国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物资资本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0.703,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质资本每提升1个单位,经济增长会上升0.703个单位,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为0.236。因此,根据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我国应继续稳定固定资产投入,保障基础设施建设,但同时也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提升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边雅静  沈利生  
近些年,人力资本对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问题是经济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人力资本理论逐渐得到了人们广泛的认同,对于理论本身的实证研究也在进行当中。本文拟针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实际情况,结合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原理,以我国有典型差异性的东部和西部地区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这两个地区在人力资本方面的差异,实证分析两地区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沈蕾  王雪萍  
文章建立有效劳动模型,利用回归方法对新疆1995-2014年三次产业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弹性和贡献率进行了测量,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叶迎  
本文在对"一带一路"区域国家要素禀赋分析的基础上,用2002-2013年的"一带一路"41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门槛模型,考察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因特定地区有明显的差异。东亚南亚地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南亚和中亚地区表现的较差。这一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效应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包括基础设施投资和制度等。区域内国家在增加教育投入、优化教育机构的同时,积极促进区域内人力资源合作和扩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晓旭   张娆  
文章基于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SYS-GMM、中介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结构演进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结构演进推动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这得益于人力资本结构演进的产业结构升级作用和劳动效率提升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人力资本结构演进可以释放“绿色驱动势能”,显著地促进本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存在一定的知识溢出壁垒,导致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会抑制邻近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此外,在演进后期、物质资本较高和经济竞争力较强的省份,人力资本结构演进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立新  杨飞虎  吴良  
以江西省农村个案为例,通过建立江西省农村的人力资本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人力资本积累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农村经济增长缓慢的原因,验证人力资本在农村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和作用。分析表明,1 995-201 0年江西省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72%,物质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7.41%,远小于人力资本的贡献率。从人力资本角度出发,为了提高江西省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必须采取引导农村树立人力资本投资理念、提高农民受教育的水平、提高农民技能水平等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郭志仪  逯进  
文章以人力资本溢出模型为依据,通过“教育年限法”和“教育成本法”比较研究了改革开放后中国西北地区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虽然西北地区的经济增长总体来看是资本推动型的,但各省区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和贡献率较高,而且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较为明显,此外,各省区间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较大差别。据此作者认为,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期,除加大物质资本投资力度外,有效、持续地加快人力资本积累,可以更快地提高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从而缩小该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朝敏  
测算1978-2009年中国物流业物质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水平,构建物流业经济增长模型,以验证人力资本对中国物流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在物流业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力资本水平是物流业经济增长的格朗杰(Granger)原因;但相对于物流业物质资本而言,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水平的平均增长率及其对物流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都较低,物流业经济增长还处于以物质资本要素驱动为主的粗放型增长阶段。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提高物流业人力资本水平,发挥人力资本对我国物流业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栾强  罗守贵  方文中  
本文基于上海市2568家文化企业2008—2014年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1)文化产业生产率与高学历人力资本投入之间存在显著且稳健的“倒U型”关系,并且最有利于提高文化产业生产率的高学历人员应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为25%左右;(2)现阶段上海市绝大多数文化企业还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侧,因此合理增加高学历人力资本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率;(3)综合型经营管理人才以及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创意开发人才是文化产业的人才需求所在,因此政府应当在相关人才培训、专业设置以及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发挥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栾强  罗守贵  方文中  
本文基于上海市2 568家文化企业2008—2014年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1)文化产业生产率与高学历人力资本投入之间存在显著且稳健的"倒U型"关系,并且最有利于提高文化产业生产率的高学历人员应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为25%左右;(2)现阶段上海市绝大多数文化企业还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侧,因此合理增加高学历人力资本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率;(3)综合型经营管理人才以及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创意开发人才是文化产业的人才需求所在,因此政府应当在相关人才培训、专业设置以及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发挥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石清  李健健  龚芳  
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国理论界的许多实证分析表明,文化产业对地区经济的增长有着积极的影响。但不可否认,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我们要正确理解文化产业对地区经济的影响,从而优化产业结构,使其更好地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