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18)
2023(11473)
2022(9652)
2021(8520)
2020(7168)
2019(16129)
2018(15824)
2017(31257)
2016(16379)
2015(18636)
2014(18691)
2013(18763)
2012(17775)
2011(16176)
2010(16469)
2009(15829)
2008(15584)
2007(14134)
2006(12890)
2005(12120)
作者
(47114)
(39797)
(39778)
(38023)
(25856)
(18765)
(18010)
(15274)
(15031)
(14264)
(13941)
(13275)
(12972)
(12893)
(12656)
(12463)
(11671)
(11507)
(11473)
(10967)
(10238)
(9713)
(9539)
(9180)
(9037)
(8916)
(8804)
(8521)
(7962)
(7589)
学科
(98108)
经济(97993)
管理(60257)
(55627)
(47044)
企业(47044)
方法(39062)
数学(34261)
数学方法(34088)
(24236)
中国(21240)
地方(19582)
(19554)
(18913)
业经(18696)
技术(15977)
(15210)
(14910)
金融(14908)
(14720)
财务(14694)
财务管理(14665)
企业财务(14085)
(14033)
农业(13865)
(13819)
银行(13804)
地方经济(13381)
(13169)
(12817)
机构
大学(257024)
学院(254587)
(125794)
经济(123617)
管理(99671)
研究(85880)
理学(85488)
理学院(84705)
管理学(83747)
管理学院(83250)
中国(66962)
(60558)
(52153)
财经(47481)
科学(44380)
(43056)
经济学(42035)
(41546)
中心(38504)
(38337)
经济学院(37687)
研究所(36709)
财经大学(35274)
北京(32972)
(32479)
(30406)
业大(30208)
(29700)
(29588)
师范(29472)
基金
项目(159323)
科学(128616)
基金(120280)
研究(120141)
(102018)
国家(101233)
科学基金(88878)
社会(83199)
社会科(79182)
社会科学(79168)
基金项目(62402)
(59654)
教育(55444)
自然(53080)
自然科(51863)
自然科学(51853)
自然科学基金(51021)
资助(49862)
(49342)
编号(45689)
成果(38258)
(38115)
国家社会(36146)
(35827)
重点(35679)
(34450)
教育部(34279)
(33916)
人文(33255)
课题(32045)
期刊
(144720)
经济(144720)
研究(84551)
中国(50448)
(49042)
管理(40507)
学报(31933)
科学(31814)
(29672)
(28105)
金融(28105)
财经(26597)
大学(26439)
学学(25236)
经济研究(24620)
技术(23985)
(22953)
教育(21558)
农业(19424)
业经(18891)
问题(18591)
技术经济(16147)
(15102)
世界(13843)
统计(12922)
国际(12764)
(11877)
理论(11862)
经济管理(11551)
现代(11536)
共检索到3951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杨思涵  佟孟华  
本文建立一个简单的两部门理论模型,采用2008~2019年中国31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基于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的三种匹配关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总体来看,应用人力资本-技术应用匹配的正向经济效应最强烈,创新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匹配次之,创新人力资本-技术应用为无效匹配,不利于经济稳增长;异质性分析发现,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分别得益于创新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和应用人力资本-技术应用这两种有效匹配,相对于高应用人力资本,高创新人力资本的正向经济效应更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劳动成本、全要素生产率、出口竞争力、产业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具有中介效应和遮掩效应,现阶段经济稳增长策略应以短期优先技术应用、长期优先技术创新为主导方向。本文剖析了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之间有效匹配和无效匹配的经济效应,探讨现阶段应如何平衡匹配关系,促进经济稳增长,既丰富了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的相关研究,又为释放人力资本红利和合理配置社会资本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史仕新  刘鸿渊  
人力资本、生态资本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可持续的发展应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生态资本与技术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建立一个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生态资本与技术进步于一体的生产函数 ,讨论了 3种资本的动态运动 ,并进一步探讨了在约束条件下 ,如何在3种资本间分配经济资源 ,从而使经济处于最优的平衡增长路径上。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孙超  谭伟  
本文构建了一个经济增长模型 ,将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同时内生化 ,消除了人口增长率对于分析经济增长率时带来的干扰。同时 ,通过对模型解出的最优解的分析以及对影响经济增长各种因素的解释 ,进一步说明了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增长率对于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 ,并将这两方面的因素内生化 ,使其变成可以进行控制和预测的变量。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余鑫  傅春  
通过使用1992年~2011年中部六省的面板数据对中部地区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但技术创新对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明显;促进中部六省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因素仍然是固定资产投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鹏  李方犁  吴功亮  
文章采用面板联立方程实证模型(SEM)对技术进步、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借助Stata计量软件,以中国23大城市群的经验数据为样本,将城市群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与理论推导基本吻合:中国城市群中,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间存在相互促进关系。技术进步、人力资本促进经济的增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程锐  马莉莉  陈璇  
本文基于演化的视角考察人力资本结构演进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人力资本结构演进界定为互补匹配过程中各层级人力资本比重逐步动态调整并最终实现向高级化演变的过程,具体表现为人力资本结构的互补匹配性和动态演化两大特征。基于此,本文构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指数以表征人力资本结构演进程度,通过1996-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并利用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这一外生冲击构建工具变量和中介效应检验法,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结构演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人力资本结构演进显著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并且通过推升技术进步引起产业升级和促进人口集聚形成城市化而实现经济增长。因此,为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各地不应脱离本地经济发展阶段而简单地增加高级人力资本比重,而应在遵循经济发展基本规律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基础上,注重不同技能人力资本的互补匹配性和不同层级人力资本比重的动态调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少甫  王伟  董登新  
根据两部门经济增长模型,以1995~2009年中国省级数据为对象,运用分位数回归的方法考察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均表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在条件分布的不同位置,这种作用存在明显差异;产业结构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化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效应受产业结构的影响,与人力资本相适应的产业结构转化可以优化人力资本的配置,提高人力资本的产出效率,有助于经济持续、快速地增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雄浪  杨盈盈  
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分析框架下,笔者构建了包含制度要素的多地区两部门的经济理论模型,阐明了经济体产出增长率决定于制度变迁的内在机理,认为制度质量的提高,制度对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的影响程度的增强,能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随之本文采用2000—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以市场分配资源程度、国有化程度和腐败程度作为制度变迁的代理变量,利用混合回归、动态面板回归以及面板分位数回归三种不同的计量实证方法,探究了制度变迁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混合回归和动态面板回归结果表明市场分配资源程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正,国有化程度、腐败程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负;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对于不同的区域,这些变量与经...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周劲波  郑玉兰  
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所依靠的已不仅是货币资本,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本,货币资本的获得和财富的积累都是由人力资本推动的。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从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看,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作用,人力资本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战略意义。本文对经济增长理论及人力资本理论进行了介绍,并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探讨了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正彪  薛勇军  
采用罗默的思路,将经济体系分为研发部门、中间产品部门和最终产品部门,通过研发部门中人力资本的外溢性来解释经济的持续增长。在研究的过程中,将基础科学研究、应用科学研究以及试验发展研究都纳入了经济增长分析框架。通过比较静态分析来研究人力资本影响技术进步的方式,推导出三部门实现利润最大化条件,分析由人力资本外溢性导致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均衡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外溢性可以解释内生的技术进步;基础科学研究人力资本比应用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人力资本具有更大的外溢性;基础科学研究人力资本对人均收入增长的影响更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台航  崔小勇  
尽管经济全球化会促进技术扩散和技术追赶,然而人力资本积累仍是影响经济体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由于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本在技术进步活动中的作用不同,人力资本内部的结构性变化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具有差异性。本文按照受教育程度将人力资本划分为初等教育型、中等教育型和高等教育型三类;并根据技术进步活动的不同,将技术进步所产生的效率变化分解为技术变化和技术效率变化,前者来自于技术创新,后者来自于技术应用(技术模仿)。在此基础上,本文就人力资本结构对技术进步的异质性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利用跨国教育面板数据(Barro和Lee,2013)和佩恩世界表(PWT 9.0)等跨国经济社会面板数据,测算了1970—2010年世界各国(或地区)的人力资本结构数据,并结合随机前沿分析法(SFA)和Malmquist指数分解法对各国技术进步率进行了测算和分解。实证结果和稳健性检验均表明:在考虑到跨国技术扩散的情况下,初等教育型人力资本结构占比的提高将会促进技术效率变化,而高等教育型人力资本结构占比的提高则主要促进技术变化;中等教育型人力资本结构占比的变化对两者的影响并不明确。此外,随着经济体不断接近技术前沿,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本结构对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变化的影响呈现出边际递减的趋势。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荣晨  董瞾  
本文从新古典增长理论的视角分析了资本账户开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资本账户开放度的提高对经济增长均有促进作用。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总额增长率、高技术出口额增长率对资本账户开放度的提高具有明显的正向敏感性,说明发达国家资本账户开放度的提高可以加速资本积累和推动技术进步,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形成总额增长率对资本账户开放度的提高具有明显的正向敏感性,而劳动力增长率、高技术出口额增长率对资本账户开放度的提高具有反向敏感性,说明发展中国家资本账户开放度的提高仅可以加速资本积累,以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震  杨勇  程玉  
经济新常态下,消费升级已成为促进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保障。文章运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消费升级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消费升级对旅游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在克服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后,这一效应依然存在;在此基础上,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消费升级对东中西部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均显著为正,但系数大小却呈现出由东部至西部递减的趋势;机制分析发现,消费升级可通过引致产业集聚及促进结构优化的方式,催生出专业化经济和多元化供给体系,有效推动旅游经济增长;异质性分析显示,在互联网普及程度高、交通密度高的地区,消费升级对旅游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研究结论为旅游业采取有效措施,通过供给侧改革实现旅游业发展方式由投入驱动向需求拉动转变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金洪  尹经纬  
利用1952~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人力资本培养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根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VAR模型估计等经验分析,结果发现,中国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培养各自的独立性较强,转变经济增长模式需要人力资本培养的密切配合。当期人均实际GDP增长率提高1%的话,下期人力资本增长率会降低2.26%,即人均实际GDP增长速度的波动对人力资本增量的变化有明显作用。政策上看,应早日建立市场主导式人力资本培养模式,增加人力资本培养主体的灵活性,从而更好地满足经济增长对要素投入的需求。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罗凯  
本文使用我国最近三次人口普查以及对应时点的其他社会经济指标的省级水平数据,应用pooled-OLS和GLS的模型方法对我国人口健康与经济增长之间关联进行了研究。本文的基本发现是,在我国,健康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有显著的正向关联,预期寿命每延长1岁,GDP增长率相应提高1.06-1.22%;而另一度量指标健康指数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约为0.08。这说明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必须充分关注有关健康的各类社会问题,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有病不就医不住院”等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