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60)
- 2023(16456)
- 2022(13573)
- 2021(12796)
- 2020(10853)
- 2019(25214)
- 2018(24842)
- 2017(47650)
- 2016(25519)
- 2015(29265)
- 2014(29100)
- 2013(28797)
- 2012(26509)
- 2011(23778)
- 2010(23548)
- 2009(21795)
- 2008(21620)
- 2007(19114)
- 2006(16252)
- 2005(14377)
- 学科
- 济(113685)
- 经济(113584)
- 管理(75070)
- 业(73733)
- 企(61317)
- 企业(61317)
- 方法(55184)
- 数学(48533)
- 数学方法(47822)
- 中国(30495)
- 农(29218)
- 财(26625)
- 业经(25034)
- 贸(21879)
- 贸易(21868)
- 易(21333)
- 技术(20337)
- 地方(20322)
- 学(20221)
- 农业(19477)
- 制(19056)
- 理论(18329)
- 务(17085)
- 财务(17018)
- 财务管理(16981)
- 和(16823)
- 企业财务(16136)
- 银(16100)
- 银行(16068)
- 融(15657)
- 机构
- 学院(370000)
- 大学(368901)
- 济(159182)
- 经济(156271)
- 管理(145973)
- 理学(127045)
- 理学院(125681)
- 管理学(123316)
- 管理学院(122615)
- 研究(122425)
- 中国(92813)
- 京(77194)
- 科学(73590)
- 财(68712)
- 所(60795)
- 农(58060)
- 中心(56647)
- 财经(56213)
- 研究所(55581)
- 业大(53369)
- 江(52740)
- 经(51278)
- 经济学(50179)
- 北京(48465)
- 范(46881)
- 师范(46411)
- 农业(45746)
- 经济学院(45520)
- 院(43910)
- 州(42037)
- 基金
- 项目(251732)
- 科学(199801)
- 基金(184932)
- 研究(182875)
- 家(161268)
- 国家(159987)
- 科学基金(138286)
- 社会(118291)
- 社会科(112400)
- 社会科学(112370)
- 省(97370)
- 基金项目(97025)
- 自然(89109)
- 自然科(87164)
- 自然科学(87142)
- 自然科学基金(85636)
- 教育(85205)
- 划(82126)
- 资助(76965)
- 编号(72864)
- 成果(57877)
- 重点(56772)
- 部(56714)
- 发(54526)
- 创(53451)
- 课题(50016)
- 国家社会(49981)
- 创新(49926)
- 教育部(49080)
- 科研(48258)
- 期刊
- 济(165220)
- 经济(165220)
- 研究(103605)
- 中国(68594)
- 学报(55161)
- 管理(53874)
- 财(53487)
- 科学(53149)
- 农(51775)
- 大学(42592)
- 学学(40203)
- 教育(37809)
- 技术(36389)
- 农业(35913)
- 融(29838)
- 金融(29838)
- 经济研究(28295)
- 财经(28095)
- 业经(26511)
- 经(24359)
- 问题(22011)
- 业(21042)
- 技术经济(20713)
- 统计(20633)
- 贸(19035)
- 策(18881)
- 科技(17180)
- 版(17027)
- 世界(16871)
- 商业(16802)
共检索到530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卫军 朱建民
随着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掣肘性因素越发明显,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必然。而目前国内对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研究相对匮乏,鉴于人力资本具备的丰富创造力以及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为了填补该方面研究的缺失,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和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之间的关系,并采用Sobel和Bootstrap方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人力资本会以技术进步为中介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但技术进步中介效应在总效应中占比微小,说明人力资本在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要素功能作用发挥较大,而通过技术创新来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较小,进一步验证了中国文化产业亟待通过技术进步来促进转型升级。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技术进步 文化产业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学周 马萱
文化产业在中国逐渐上升到了战略的高度,但存在整体实力偏弱、集约化程度不高和国际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尤其在产业运营效率上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通过利用文化产业统计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从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角度出发,研究中国2000~2009年10年间,表演团体、画廊画店、剧场影剧院、文化经营机构、娱乐业等文化产业分类行业的发展效率,研究结果对于中国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法 文化产业 效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薛继亮
笔者利用2001年~2010年中国大陆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结合尼尔森—菲尔普斯模型,实证研究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的相互影响机理,结果发现中国技术进步的源泉来自产业转型和人力资本,产业转型和人力资本都对技术进步起到促进作用。因此,为了更好推进中国技术进步,产业转型和人力资本积累,还需要大力提升区域人力资本水平,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改造提升主导产业,培育产业集群。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亚丽 张延延 林秀梅
文章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利用《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对我国文化产业中的"文化制造"和"文化服务"两大类细分行业的产业关联、波及效应与拉动效应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地位与作用,为制定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关联 拉动效应 投入产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旺春
近年来,文化产业巨大的经济潜力已经为众多国家所认同,文化产业也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主题,但多数研究仅涉及文化产业或其分部门的就业或产值贡献,而少探讨文化产业的关联效果。文章基于投入产出模型,以产业关联的分析方法,探讨了中国文化产业关联程度与波及效应,结果表明,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扩散效应,产业关联系数高于第三产业接近第二产业,影响力与感应度系数都高于整个产业的平均水平,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拉动作用。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投入产出 关联效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蒋萍 王勇
本文利用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应用三阶段DEA和超效率DEA模型对我国31个省份2008年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各省份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西部地区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受环境影响程度要大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导致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是规模效率低下,且大部分省区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我国大部分省份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较低;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有效的省份也存在较大差别。根据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提高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的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卫军
文化产业增长能力的核心在于创造力,而人力资本作为文化产业创新能力的来源和主体,在文化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构建文化产业人力资本投入产出方程,采用DEA-Malmquist模型对2019—2020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产业人力资本的投入和产出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我国文化产业目前人力资本投入产出效率较低且区域差异较大,部分中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高于东部发达省份,我国文化产业人力资本投资规模、投资方式、投资结构应根据区域差异进行调整。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登佐 何继善
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因素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在对已有理论进行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对中外文化产业的经济作用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剖析了中外文化产业存在差距的原因,提出了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一系列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国际比较 文化产业 经济作用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凡一
中国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较低是抑制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通过对中国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可知,中国文化产业投入与产出效率的优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各年份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较低的原因主要源于规模效率低下;相对较高的纯技术效率和前沿技术移动效率对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的不断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应该注重规模效率的提升,并通过创新驱动、人才流入、区域平衡发展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推动中国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的进一步优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史仕新 刘鸿渊
人力资本、生态资本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可持续的发展应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生态资本与技术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建立一个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生态资本与技术进步于一体的生产函数 ,讨论了 3种资本的动态运动 ,并进一步探讨了在约束条件下 ,如何在3种资本间分配经济资源 ,从而使经济处于最优的平衡增长路径上。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安锦 陈争辉
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当前中国文化产业的就业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文化产业的就业效应可分为直接就业效应和间接就业效应,且间接就业效应显著于直接就业效应;文化产业的就业效应可分为就业总量效应和就业结构效应。就总量来讲,第三产业与文化产业对于就业都存在正向拉动作用,且文化产业的就业弹性明显高于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0.13>0.037);就结构来讲,文化产业发展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符合就业结构的变化规律,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了就业结构的优化。因此,要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鼓励文化创新和文化领域的自主创业,培育民族文化品牌,加大承接文化产业的力度。
关键词:
文化产业发展 就业总量效应 就业结构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余源源
利用中国1978~2005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就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短期技术进步对就业具有"收缩效应";在长期技术进步对就业具有"扩张效应"。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作用较小,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影响作用的程度逐渐减弱。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全要素生产率 就业 向量自回归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利华 张宗扬 顾金亮
基于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利用改进的产业关联系数矩阵,分析文化产业的特性及其产业链。实证结果表明:文化产业为最终需求型产业,在其需求结构中,政府消费占据了主导地位;文化产业的上游产业有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业、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业,下游产业有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教育业;文化产业的上、下游产业较为传统,与现代信息传输、先进制造等产业关联较弱。文化产业对自身的关联程度较强,文化产业的发展需在突破自身路径依赖的同时加大拓宽自身产业链。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关联比例法 产业链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徐忠华 王庆云 谢雨蓉
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已有研究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但鲜有文献对文化产业链演化影响因素做实证研究,而文化产业链演化到底会受到哪些驱动因素的影响,是亟需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首先构建了文化产业链演化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选取相关省份文化产业统计面板数据,分别采用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对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市场需求、经济水平、人力资源、经营能力等与文化产业链演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对进一步推进影响因素作用下文化产业链演化机理和整合路径研究打下了基础。最后,结合实证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文化产业 产业链 影响因素 回归模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冯星宇 戴俊骋 孙东琪
对文化产业空间溢出效应的研究,普遍采用地理相邻或地理距离的空间矩阵进行分析,在自变量选取上存在内生性。对此文章以"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为基础,设置经济权重矩阵和空间模型,分析2004—2018年中国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2004—2018年,中国文化产业集聚的空间分布特征经历了从"分散"到"极化"的转变。人力资源、文化需求和政策支持是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区域经济、城市化程度、财政支持等因素也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后,文章为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集聚和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