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37)
- 2023(16545)
- 2022(13441)
- 2021(12661)
- 2020(10486)
- 2019(24172)
- 2018(23699)
- 2017(45837)
- 2016(24559)
- 2015(27606)
- 2014(27425)
- 2013(26745)
- 2012(24071)
- 2011(21194)
- 2010(21426)
- 2009(19612)
- 2008(19288)
- 2007(17156)
- 2006(15097)
- 2005(13058)
- 学科
- 济(107955)
- 经济(107847)
- 业(76128)
- 管理(68391)
- 企(54126)
- 企业(54126)
- 农(51823)
- 方法(49960)
- 数学(45208)
- 数学方法(44509)
- 农业(34629)
- 中国(29299)
- 业经(28192)
- 财(26362)
- 地方(21188)
- 制(19959)
- 贸(17285)
- 贸易(17273)
- 易(16832)
- 学(16532)
- 理论(16332)
- 务(16239)
- 财务(16168)
- 财务管理(16131)
- 发(15870)
- 技术(15647)
- 企业财务(15409)
- 银(15384)
- 银行(15365)
- 融(14987)
- 机构
- 学院(345055)
- 大学(340173)
- 济(144060)
- 经济(141268)
- 管理(137350)
- 理学(120014)
- 理学院(118880)
- 管理学(116532)
- 管理学院(115908)
- 研究(107638)
- 中国(84077)
- 京(69603)
- 农(67571)
- 财(64712)
- 科学(63956)
- 业大(53981)
- 中心(52213)
- 所(51890)
- 财经(51867)
- 农业(51443)
- 江(51146)
- 经(47533)
- 研究所(46913)
- 经济学(44704)
- 范(43585)
- 师范(43159)
- 北京(42731)
- 经济学院(40501)
- 州(40106)
- 财经大学(38529)
- 基金
- 项目(236865)
- 科学(188904)
- 研究(175169)
- 基金(173864)
- 家(150358)
- 国家(149057)
- 科学基金(130276)
- 社会(113733)
- 社会科(107635)
- 社会科学(107610)
- 省(93478)
- 基金项目(91301)
- 自然(83064)
- 教育(81723)
- 自然科(81241)
- 自然科学(81227)
- 自然科学基金(79770)
- 划(77238)
- 编号(71639)
- 资助(71369)
- 成果(56909)
- 部(52979)
- 重点(52735)
- 发(51223)
- 创(49769)
- 课题(48799)
- 国家社会(47688)
- 创新(46412)
- 教育部(46035)
- 科研(45121)
共检索到499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富强 王立勇
本文使用CHNS数据对教育等人力资本与农村劳动力迁移决定之间的关联进行了研究,并据此对我国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推行的"鼓励发展小城镇"的就地城镇化模式的效果做出回顾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迁移有显著促进作用,说明教育人力资本越高的个体越可能迁移。(2)人力资本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效应存在结构性差异,其中教育等人力资本水平高的劳动力进入本地非农业部门的可能性大于外出打工,精英大多留在本地。(3)教育对迁移效应的这种结构性差异随时间总体上有朝着增强方向变动的趋势,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随着教育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农村劳动力仍倾向于进入本地非农部门,说明"鼓励发展小城镇"的就地城镇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史常亮 张益
关于土地确权会促进还是抑制农村劳动力迁移,现有研究尚无定论。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将土地确权对劳动力迁移的影响分解为失地风险降低效应和土地投资激励效应,利用2005—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宏观视角对二者关系进行检验;在此基础上,引入面板门槛模型探讨该影响效果在不同土地流转市场发展水平下的异质性。结果表明:(1)中国土地确权主要发挥了失地风险降低效应,有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外迁移,尤其是对常年外出和省外迁移的促进效应更大。(2)土地确权对劳动力迁移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和南方地区较强,而在中、西部和北方地区则不显著。(3)土地确权对劳动力迁移的影响存在以土地流转市场发展水平为前提的门槛效应,当土地流转市场发展水平较低时,确权对劳动力迁移无显著影响;只有当土地流转市场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门槛值后,确权才会对劳动力迁移起到显著促进作用。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要以确权推动农业剩余劳动力城市化迁移,除了明晰产权以外,还须同步推进土地流转市场建设。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邓曲恒
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1/5样本,对农村迁移家庭进行了识别,发现举家迁移家庭、非举家迁移家庭、非迁移家庭分别占农村核心家庭的4.82%、5.03%和90.15%。然后,本文使用混合Logit模型分析了农村居民对举家迁移、非举家迁移和非迁移三种情形的选择行为。混合Logit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城纠收入差距扩大以及就业率差距缩小能够提高农村居民举家迁移的可能性,但城乡收入差距对举家迁移的影响幅度在不同农村家庭之间有着一定的变异性,而就业率差距的影响幅度则不存在变异性;人口年龄结构与父母亲特征对举家迁移也有着一定的影响。鉴于子女教育是影响农村家庭迁移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推...
关键词:
迁移 农村家庭 混合Logit模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孙久文 周玉龙
以中小城市尤其是县城为目的地的城镇化路径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本文建立了劳动力迁移的数理模型,使用有效消除内生性的系统GMM方法对2005-2011年中国县域面板数据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表明:城乡差距中,收入差距扩大阻碍了劳动力迁移,不利于城镇化;而金融支持对城镇发展的偏向性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从而推动以就业为基础的城镇化进程,但是投资偏向对城镇化的推动并不明显。文章进一步使用非农就业人口数量为因变量的模型对以上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发现研究结论较为可信。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飞
伴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区域中心转移造成传统农业地区出现农村经济"边缘化"和农村人口"空巢化"的危机,因此文章利用河南省60个传统农业县域2000~2014年面板数据,运用Kernel核密度估计、eSDA空间地理统计分析方法和动态DOlS回归分析模型,实证分析了传统农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空间集聚特征以及城乡差距、城镇化对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影响力度和方向。研究结果表明:以河南省60个传统农业县为例,受空间近邻效应的影响,传统农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空间格局呈现典型的"中心-外围"分布特征,核密度估计结果表明其地域差距在逐步扩大;城镇化、城乡收入差距对"中心-外围"...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欧阳峣 张杰飞
Harris-Todaro模型考虑了城市失业问题,却否认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且不能内生决定城乡收入差距和劳动力转移;而新经济地理模型可内生决定区域间收入差距和劳动力转移,但未考虑城市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且其结论缺乏政策含义。本文将二者结合,同时赋予农村剩余劳动力假设,并考虑中国户籍制度所导致的迁移成本,通过所建立的内生劳动力转移模型的推演表明:非农产品消费比重提高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动因,迁移成本下降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本文基于中国数据的经验分析验证了该结论,由此得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加快以户籍制度为中心的综合制度改革等政策启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智强 刘超
农村劳动力迁移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库的成人调查问卷2004和2006年的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定量分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因素。本文的研究发现:婚姻状况、健康、娱乐偏好等变量对农村劳动力的迁移决策有比较显著的影响,而当前收入的影响并不明显。此外,家庭负担并不是迁移决策的影响因素,并且已婚女性劳动力倾向于和丈夫共同迁移,以上两个因素共同导致了农村的"空巢老人"问题。最后,促进农村劳动力迁移的最有效方法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其中大学及大专学校教育最有效,其次是职业和技术学校教育。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迁移 离散选择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恂
人力资本理论是透视农村劳动力迁移的重要视角。我国农村面临低素质劳动力难以迁出或迁出后就业质量低、高素质劳动力不愿迁回的双重困境。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迁出困境,农村人力资本回报不足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迁回困境。因而必须在基础教育、技能培训、医疗卫生等方面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升农村低素质劳动力的迁移能力;在生活保障、工资待遇等方面增加人力资本回报,提升高素质劳动力的回流意愿,不断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实现人力资本增值和农村劳动力的全面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恂
人力资本理论是透视农村劳动力迁移的重要视角。我国农村面临低素质劳动力难以迁出或迁出后就业质量低、高素质劳动力不愿迁回的双重困境。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迁出困境,农村人力资本回报不足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迁回困境。因而必须在基础教育、技能培训、医疗卫生等方面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升农村低素质劳动力的迁移能力;在生活保障、工资待遇等方面增加人力资本回报,提升高素质劳动力的回流意愿,不断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实现人力资本增值和农村劳动力的全面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袁晓燕 石磊
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开始采取家庭化方式迁移。运用2005年1%中国人口普查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1-2005》,本文研究了迁入地城市规模对举家迁移已婚流动女性的收入效应。结果显示:城市规模每增大1%,她们的收入增加0.36%。其原因在于,城市规模每增大1%,已婚女性的就业机会比单身女性多增加0.102%,和大城市中服务业的更好匹配是其就业和收入增加的源泉。修正了样本选择偏误和内生性后的结果也是显著稳健的。政策制定者对于流动人口家庭迁移的科学判断,不仅可以有效增加服务业的供给,还能促进流动人口的男女平等,实现包容性增长。
关键词:
城市规模 家庭迁移 收入增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秦雪征 郑直
自2003年开始逐步在中国农村地区推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广大农村人口提供了基本的医疗保障。但是,该制度在异地参与与就诊方面的限制和歧视政策,使其对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跨城乡迁移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本文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枷锁效应"和对城镇农民工返乡的"拉回效应"出发,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通过多种实证分析方法来检验该制度对农民工就业地域选择的影响。结果显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明显减弱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倾向,农村劳动力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使其外出务工的概率下降3.52%。同时,对于已经在城镇工作的农民工群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则显著增强了其返乡的意愿。...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国俊 徐冲 祝成才
本文利用2006年北京地区1452名外来务工人员数据,实证研究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农村迁移劳动力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的积累是决定迁移劳动力收入的主要因素,而社会资本在总体中的影响则不显著。进一步笔者发现了社会资本的性别差异:家庭关系与老乡关系对于女性迁移劳动力的工资有显著影响。同时,我们还发现对西部地区的男性迁移劳动力而言,社会资本的积累能够带来收入的提高。
关键词:
工资决定 迁移劳动力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付春香
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文在建立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基于2000~2012年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投资、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的相关性随着时间推移在逐渐增强,人力资本投资尤其是教育和科技投资对城镇化的解释力比农村劳动力转移强,各省市区人力资本投资、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相关性差异比较大。国家应加大科教文卫等人力资本和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为农村转移劳动力营造和谐的发展氛围,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人力资本 农村劳动力转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传裕
城镇化是重要的社会经济以及空间现象,城镇化战略不仅依然重要,而且要更好发挥作用。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产业发展关系的概念模型,以发达省份广东省所属的欠发达地区粤东北的梅州市为例,利用计量模型以及相关数据实证城镇化与人力资本投资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的正相关关系,通过实证的结果从人力资本投资、产业发展等方面寻找城镇化水平低下的原因,提出了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劳动力空间转移、城市扩容提质,增强中心城区的聚集效应以及推动产业发展带动劳动力转移,从而实现城镇化等策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卢继宏 廖桂蓉
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形式,劳动力的迁移行为同样牵涉到成本和收益问题。本文介绍了劳动力迁移的人力资本模型,剖析了阻碍农村劳动力迁移人力资本形成的因素,并提出了消除农村劳动力迁移障碍的对策。
关键词:
劳动力迁移 人力资本 农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