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88)
- 2023(13665)
- 2022(11318)
- 2021(10250)
- 2020(8804)
- 2019(20107)
- 2018(19678)
- 2017(38376)
- 2016(20715)
- 2015(23363)
- 2014(23132)
- 2013(23114)
- 2012(21387)
- 2011(18899)
- 2010(19310)
- 2009(18472)
- 2008(18973)
- 2007(17483)
- 2006(15130)
- 2005(13989)
- 学科
- 济(94610)
- 经济(94498)
- 业(91299)
- 企(81568)
- 企业(81568)
- 管理(76329)
- 方法(42768)
- 数学(33512)
- 数学方法(33276)
- 财(31616)
- 农(31122)
- 业经(30273)
- 务(23622)
- 财务(23597)
- 财务管理(23564)
- 中国(23497)
- 企业财务(22360)
- 农业(22345)
- 制(19043)
- 技术(18672)
- 理论(17758)
- 和(17363)
- 贸(16795)
- 贸易(16788)
- 易(16304)
- 策(15923)
- 学(15884)
- 划(15698)
- 地方(14334)
- 体(14088)
- 机构
- 学院(311686)
- 大学(308575)
- 济(133920)
- 经济(131493)
- 管理(123692)
- 理学(105936)
- 理学院(104900)
- 管理学(103562)
- 管理学院(102962)
- 研究(96513)
- 中国(76275)
- 财(64632)
- 京(63369)
- 科学(56327)
- 财经(51649)
- 农(51231)
- 所(48618)
- 江(47939)
- 经(46798)
- 中心(44613)
- 研究所(43569)
- 业大(42773)
- 经济学(41742)
- 农业(40322)
- 北京(39544)
- 范(38709)
- 师范(38396)
- 财经大学(38044)
- 经济学院(37910)
- 州(37768)
- 基金
- 项目(196190)
- 科学(156323)
- 研究(147816)
- 基金(143991)
- 家(123554)
- 国家(122141)
- 科学基金(106204)
- 社会(96544)
- 社会科(91408)
- 社会科学(91379)
- 省(77071)
- 基金项目(76115)
- 教育(67693)
- 自然(66271)
- 自然科(64736)
- 自然科学(64717)
- 自然科学基金(63653)
- 划(63411)
- 编号(60107)
- 资助(57656)
- 成果(48948)
- 部(44547)
- 创(43792)
- 重点(43603)
- 发(42194)
- 业(41738)
- 课题(40282)
- 国家社会(40076)
- 创新(40057)
- 教育部(38974)
- 期刊
- 济(153415)
- 经济(153415)
- 研究(91800)
- 中国(58392)
- 财(55936)
- 管理(48447)
- 农(47909)
- 学报(44052)
- 科学(42044)
- 大学(34134)
- 农业(32298)
- 学学(32269)
- 教育(29922)
- 融(28311)
- 金融(28311)
- 财经(27740)
- 技术(27715)
- 业经(26677)
- 经(23982)
- 经济研究(23760)
- 问题(20538)
- 业(19949)
- 技术经济(18363)
- 财会(16294)
- 贸(16198)
- 世界(15663)
- 商业(15591)
- 现代(15382)
- 版(14943)
- 理论(13753)
共检索到4648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许光伟
在马克思体系中,劳动价值论客观具有不同的研究视角,可以归约为劳动价值论的产业视角和劳动价值论的企业视角。对两个视角进行相互嵌入研究是剖解当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体系内存在的若干理论难题的一个关键。文章以规范性的分析方法实际地理论考察了这一全过程,得出了人力资本和企业家参与价值决定的基本结论。这一推断和分析具有广义内涵,可以引领狭义劳动价值论逐步走向广义劳动价值论。
关键词:
劳动 价值 人力资本 企业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史正富
现代“管理革命”和“资本革命”改变了马克思价值理论得以孕育的客观条件。在出资、创业、管理三种职能分离的当代大型企业中 ,创造价值的劳动是包含创业者、管理者及专业资本经营者在内的组合劳动。相应 ,剩余价值也由过去的资本独占演变成了由资本与劳动分享。而两者的分享比例则受创业必要资本量和劳动的人力资本特征(创新性、可测性 )等变量的影响。至于资本报酬及资本所有权的原因 ,则是资本的稀缺性。简言之 ,劳动分享净剩余的根源是劳动知识化 ,而资本分享净剩余则源于资本稀缺性的继续存在。本文最后简述了上述观点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几点启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温旭
数字劳动价值一方面关涉数据商品世界的本质,探究数字劳动何以被抽象成数据商品、数字货币和数字资本等数字价值形式;另一方面关涉数字价值决定和数字价值量度。数字资本主义的数字要素价值理论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其掩盖了数字价值的数字劳动本质。数字价值是数字劳动的数字社会抽象,“数据商品—数字货币”关系发展成数字资本关系才能使得数字社会抽象得到充分呈现。在数字价值补偿的更新体系中,数字资本积累具有普遍存在性,而数字剥削具有隐秘存在性。数字资本的生产性构建于数字劳动的生产性,然而随着数字劳动生产力的提升,数字资本利润率却下降,这种背反关系暴露出数字资本主义的危机所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浩
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分析技术和专利作为商品的二因素,可以发现技术和专利的价值都不包含"不费分文"的前人科研劳动成果,专利作为商品出售所获得的剩余价值有限,专利作为生产资料发挥其使用价值能够在专利保护期内获得持续的超额剩余价值,在专利实际工作中专利运营的最终目标还应放在专利作为生产资料的实施应用上来。
关键词:
专利 价值 劳动价值论 剩余价值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文科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邓宏图
一、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与实证主义有人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所体现的方法是进化论的。这个表述当然是不甚确切的,但却也道出了马克思方法论的实质:他把社会形成看成是演进的,那么构成社会的一切基质,比如,商品、货币、资本乃至生产方式无一不是演进的。熊彼特...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乐群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今社会状况虽与马克思所处的社会发生了众多变化,但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依旧未被动摇。因此,在智能时代,我们应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正确分析人工智能在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坚定人的主体地位,积极应对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的就业问题,顺应智能化的生产方式变革,促进经济的稳定向好发展。
关键词:
智能时代 人工智能 劳动价值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徐璐
智能革命驱动下的“无人工厂”“无人车间”等“无人化”生产使企业直接从事生产的工人数量不断减少,而企业所获利润却不断增加,所形成的活劳动在相对减少而价值量却在不断增加的这种“此消彼长”的矛盾,使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对“无人化”生产中的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无人化”生产中人的活劳动始终在场、“无人化”生产中物化劳动的价值转移这几个问题的分析和理解,可以证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并没有过时,依然可以解释“无人化”生产这一经济现象。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振羽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经济学界长期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在争论中出现和存在着许多错误的观点。要解决争论和错误,必须运用正确的研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方法,既要重视研究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也要重视研究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体系,还要重视研究马克思对古典学派劳动价值理论的革新。要有能力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进行正确的研究,则须具有较好的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的理论基础,还须确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完全科学的理论体系,并且要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进行长期而认真的研究。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峰明 王璐源
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来看,蒲鲁东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视为"价值二重性",而非商品的二重性,不仅达不到劳动二重性的高度,而且难以把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在本质上区分开来;他用"建议"解释商品交换的发生,用"稀少"与"众多"等解释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间的所谓"价值矛盾",用"自由意志"解释价值矛盾的必然性,表明他只是意识到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对立的运动,却无力给予科学说明;他通过"正—反—合"的逻辑公式推出的"构成价值"概念,不仅难以解决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运动,而且是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拙劣模仿和套用;他关于劳动时间与"价值比例"和社会平等之间内在联系的论述,不仅是对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庸俗借鉴和歪曲运用,而且事实上造成了对劳动价值论的反向解构,充分暴露出其价值理论的错误和小资产阶级的空想性。
关键词:
构成价值论 蒲鲁东 马克思 劳动价值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赵海龙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古典经济学派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挑战。 1.科技革命的挑战。马克思描述的典型生产过程中:资本+活劳动或生产资料+雇佣工人。他认为一国的经济增长是靠资本和劳动的增加。但现实的情况是,发达国家经济增长40~60%靠科技创新,而不是靠资本和劳动的增加。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昌用 章莉
任何社会经济理论都需要有现实性才能确立其地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性来自对所处时代基本特征的准确把握及演绎,在半个多世纪里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发生重大变化,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性不可避免地转变成了它的历史局限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佟亚辉
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深刻认知的基础上,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成果,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文章指出,21世纪我们所面临的劳动环境、劳动关系、劳动内容和劳动形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使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既面临着挑战,也面临着发展契机。要保证理论的生机,就必须使理论与变化的实践相结合,坚持与时俱进,坚持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关键词: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 劳动价值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小鲁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沿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转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运行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对此,中国经济理论界的学者们从现实经济现象出发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进行了新的思考和争论。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上: (1)创造价值的源泉是否只是人类活劳动?科学技术以及物化劳动是否也参与价值创造?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顾海良
本文在系统讨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对价值形成(创造)、价值实现和价值分配、价值抽象与价值转化、价值形成(或创造)与使用价值生产(或财富创造),以及生产性劳动的性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为讨论当前我国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分配 马克思经济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