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61)
- 2023(7140)
- 2022(5939)
- 2021(5139)
- 2020(4233)
- 2019(9431)
- 2018(8994)
- 2017(18067)
- 2016(9325)
- 2015(10081)
- 2014(9968)
- 2013(10182)
- 2012(9743)
- 2011(8914)
- 2010(9094)
- 2009(8583)
- 2008(8170)
- 2007(7447)
- 2006(6938)
- 2005(6594)
- 学科
- 济(71248)
- 经济(71219)
- 管理(28000)
- 业(23964)
- 方法(22795)
- 数学(20827)
- 数学方法(20748)
- 地方(19852)
- 企(18232)
- 企业(18232)
- 中国(14390)
- 地方经济(14344)
- 农(12332)
- 财(11678)
- 业经(11621)
- 学(11512)
- 农业(9222)
- 制(9162)
- 环境(9124)
- 融(8751)
- 金融(8750)
- 产业(8658)
- 体(7857)
- 经济学(7697)
- 银(7436)
- 银行(7423)
- 发(7214)
- 行(7150)
- 和(7053)
- 贸(6706)
- 机构
- 学院(145453)
- 大学(145068)
- 济(78890)
- 经济(77702)
- 研究(54670)
- 管理(53930)
- 理学(46335)
- 理学院(45776)
- 管理学(45209)
- 管理学院(44924)
- 中国(41299)
- 财(32977)
- 科学(30180)
- 京(29475)
- 所(27238)
- 经济学(27136)
- 财经(26567)
- 研究所(24632)
- 经济学院(24190)
- 经(24114)
- 中心(23234)
- 江(21467)
- 财经大学(19617)
- 院(19547)
- 农(19403)
- 北京(18494)
- 范(17920)
- 师范(17769)
- 业大(17445)
- 科学院(16947)
- 基金
- 项目(93590)
- 科学(75756)
- 基金(70556)
- 研究(68358)
- 家(60857)
- 国家(60472)
- 科学基金(52448)
- 社会(48943)
- 社会科(46691)
- 社会科学(46681)
- 基金项目(36968)
- 省(35701)
- 自然(30983)
- 自然科(30231)
- 自然科学(30226)
- 自然科学基金(29733)
- 教育(29655)
- 划(29397)
- 资助(28628)
- 编号(24876)
- 发(22854)
- 重点(21718)
- 国家社会(21644)
- 部(21270)
- 成果(19476)
- 发展(19233)
- 创(19004)
- 展(18993)
- 教育部(18633)
- 人文(18529)
共检索到2235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承亮 师萍 岳宏志 韩先锋
对1998-2008年人力资本及其结构进行了度量分析。采用随机前沿分析(SFA)模型,对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此期间人均受教育年限不断提高,人力资本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居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但区域差异明显;对人力资本存量的投资能促进经济增长效率的改善,但改善力度不大;人力资本及其结构对经济增长效率的当期作用不明显,存在滞后效应;在人力资本构成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效率改善具有较大促进作用;受产业结构、产业转移、劳动力流动等因素影响,人力资本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区域差异。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素英 赵曙明 王雅洁
在把人力资本分为一般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的基础上,本文根据河北省1978~2006年样本,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河北省高层次人才、一般人才和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动态相关性,在此基础上使用方差分解技术分析了高层次人才、一般人才、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中各变量的贡献率。结果表明:高层次人才、一般人才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相互影响性;一般人才比高层次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一般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具有相互促进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毛毅
本文将自然资源纳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探讨了自然资源、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2000—2009年30个省(除西藏)的地区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自然资源、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在我国各地域之间存在差异性影响。对于东部省份而言,存在"资源之咒"现象,且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对中、西部而言,并不存在"资源之咒",人力资本对中部经济增长促进作用显著,而对西部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文 罗润东 房光婷
作为发展中的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环渤海区域的经济增长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利用有效劳动和人力资本外部性经济增长模型对环渤海五省市1978-2006年的GDP、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力资本等变量的回归分析表明:人力资本越来越成为推动该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五省市人力资本的直接贡献率和间接贡献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环渤海区域经济增长开始由"物质资本投资推动"向"人力资本推动"转变,但五省市均呈现出非均衡的经济增长态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韩泽瑜 纪美霞
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对山东省1980~2004年期间的人力资本存量进行核算的基础上,利用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对山东省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山东省1981~2004年的经济增长过程中,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为27.76%,人力资本对其它要素产生的外部性对经济增长(1990~2004)的年平均贡献率为5.27%。两者之和(人力资本)的作用占到了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33.03%)。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超
本文以MRW为理论模型基础,引入Castello、Domenech(2002)的人力资本基尼系数,使用我国31个省区市2001-2010年的统计资料,采用固定效应的非参数面板数据模型探讨人力资本不平等是如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表明:10年来,人力资本不平等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有逐渐减弱的趋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任乐
本文在建立人力资本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法对河南省1988-2013年人力资本承载力进行测算,采用时间序列单位根检验、协整关系检验及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通过构建VAR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对人力资本承载力与河南省区域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河南省人力资本承载力水平呈逐年上升的态势,并且近年来增幅较大;(2)人力资本承载力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和双向因果关系;(3)脉冲响应结果显示在短期内区域经济增长对人力资本承载力的影响显著;人力资本承载力对区域经济表现为先负后正的影响,但其促进作用还未充分发挥;区域经济增长对自身新息的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魏下海 余玲铮
本文通过引入人力资本部门内的溢出效应,在理论模型推导基础上,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全国范围和东部地区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鲜明的非线性关系,且东部地区人力资本溢出效应的门槛值(7.68)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81);同时,由于受人力资本自身存量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存在非线性关系,只存在一般的线性关系。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非线性关系 溢出效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尔奎 李康诺
本文在人力资本经济增长理论基础上,利用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基于EVIEWS软件,通过对陕西榆林能源化工基地为主体的2000-2010年间统计数据进行梳理和分析,测度人力资本对此主体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在此期间,经济发展呈资本拉动型状态,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0.94%,贡献份额为38.49%,人力资本对其他要素产生的外部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1.35%,两者之和占到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最后提出构建人力资本支撑体系的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杜淑芬
本文利用2001-2004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估算了各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在此基础上通过生产函数对各要素的产出弹性估计,比较各地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得出要加强人力资本投入,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以实现人力资本推动经济增长的结论。
关键词:
人力资本存量 经济增长 人均受教育年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晓英
新经济增长理论证明,人力资本配置是实现人力资本效用最大化、保证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文章在分析人力资本配置方式和配置内容的基础上,将帕累托标准作为区域人力资本优化配置效率标准,构建了区域人力资本最优配置效率评价的基本模型,并对人力资本优化配置效率促使区域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促进区域人力资本结构优化、推进区域技术创新和进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就业结构趋于合理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人力资本优化配置问题的深入研究有所参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圣元 陈万明 周蔓
本文用受教育水平的差异来表示异质性人力资本,采用永续盘存法计算固定资产存量,得到2004~2013年中国省级区域的相关数据。分析不同区域异质性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对不同省级区域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逐步回归。结果说明物质资本投资依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不同区域的异质性人力资本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同。促进低水平人力资本向高水平人力资本转变有利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异质性 经济增长 物质资本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慈生 李兴国
文章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论述了区域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意义,构建了区域人力资本的流动、选择机制与经济增长效应的关系模型。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不同区域内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或制度环境对人力资本的流动影响巨大,一个区域要实现集约性经济增长,就需要制定相应的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政策,进行人性化的人力资本流动制度设计,以提高区域的人力资本存量。
关键词:
人力资本流动 动力机制 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祖辉 谭远发
通过建立VAR模型,利用1978—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实证分析我国健康人力资本、教育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健康人力资本、教育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在10%左右的显著性水平下,健康人力资本、教育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三个变量都是彼此变化的Granger原因,经济增长对健康和教育人力资本有一致的持续的促进作用,健康人力资本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对教育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成效。然而教育人力资本对健康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这与当前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馨燕
创新及创新能力问题是当今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企业作为微观经济个体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对创新能力文献进行梳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以期归结出进一步的研究思路,并对该领域的后续研究进行展望。文章通过对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得出研究结论:创新能力是区域增长的重要引擎和推动力;不但如此,因为创新能力的不竭动力是人力资本,所以人力资本通过其累积、水平及结构的不同影响着创新能力的高低,并间接地对区域增长发挥作用。有鉴于此,第一,在区域增长的框架内研究创新能力如何反作用于人力资本是非常有必要的;第二,无论是人
关键词:
创新能力 人力资本 区域增长 技术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