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14)
2023(12729)
2022(10539)
2021(10058)
2020(8625)
2019(19714)
2018(19089)
2017(36987)
2016(19889)
2015(22271)
2014(22194)
2013(21413)
2012(19777)
2011(17089)
2010(16864)
2009(14939)
2008(14659)
2007(12462)
2006(10202)
2005(8731)
作者
(52459)
(43926)
(43687)
(41786)
(28184)
(21053)
(20054)
(17025)
(16645)
(15789)
(14949)
(14790)
(13856)
(13740)
(13675)
(13428)
(13121)
(12935)
(12600)
(12591)
(10674)
(10645)
(10641)
(10196)
(9876)
(9849)
(9626)
(9531)
(8821)
(8677)
学科
(79578)
经济(79493)
管理(61644)
(59729)
(49402)
企业(49402)
方法(44375)
数学(40404)
数学方法(39978)
(36890)
中国(21140)
(20615)
(19378)
财务(19344)
财务管理(19285)
企业财务(18512)
业经(15697)
(15379)
农业(14007)
地方(13754)
财政(13537)
理论(13514)
(13113)
(12887)
贸易(12884)
(12555)
(12404)
金融(12403)
技术(12281)
(12236)
机构
大学(268079)
学院(267318)
(112359)
经济(110388)
管理(107918)
理学(94727)
理学院(93824)
管理学(92172)
管理学院(91658)
研究(81177)
中国(62147)
(61158)
(53181)
科学(47452)
财经(46258)
(42434)
中心(39808)
(39030)
(38272)
(38207)
业大(37207)
经济学(36759)
财经大学(34829)
研究所(34485)
经济学院(33596)
(32662)
师范(32330)
北京(32238)
农业(30394)
商学(29836)
基金
项目(189171)
科学(151028)
基金(140990)
研究(138533)
(122583)
国家(121277)
科学基金(106070)
社会(90697)
社会科(86248)
社会科学(86226)
基金项目(74265)
(72605)
自然(68204)
自然科(66716)
自然科学(66698)
教育(66167)
自然科学基金(65532)
(61008)
资助(58560)
编号(54827)
成果(44006)
(43447)
重点(42119)
(39953)
国家社会(39114)
(38633)
教育部(38495)
创新(37288)
科研(37195)
人文(37175)
期刊
(108676)
经济(108676)
研究(75779)
(52576)
中国(48640)
学报(40062)
管理(37941)
科学(36003)
(33135)
大学(31802)
学学(29998)
教育(27206)
技术(24653)
(24203)
金融(24203)
财经(23626)
农业(22374)
(20141)
经济研究(19312)
业经(16490)
统计(15024)
问题(14587)
财会(13992)
(13497)
会计(12747)
(12720)
技术经济(12295)
理论(12257)
(12196)
决策(12101)
共检索到3803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秦海林  潘丽莎  
近年来,财产性收入已经成为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是财产性收入的决定因素却扑朔迷离。为此,基于CFPS(2014)数据,本文借助工具变量法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人力资本对家庭财产性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人力资本与家庭财产性收入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这种影响在家庭规模、家庭经济实力以及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具有异质性。同时,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表明,家庭的人力资本主要是通过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进行投资理财活动,从中实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和风险损失的最小化,进而提高家庭的财产性收入。因此,要想发挥人力资本对家庭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效应,家庭应该着重培育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人力资本。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灿  王辉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和2016年面板数据分别进行OB分解和FFL分解,从禀赋效应和回报效应两个方面探讨社会网络对中国家庭净财产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年和2016年家庭净财产差异主要是由回报差异造成,且回报差异在总体上是显著的;2016年社会网络对各分位点上的家庭财产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网络与家庭财产水平呈U型变化。另外,采用夏普利值分解考察社会网络对家庭财产差距的贡献率发现,社会网络对家庭财产差距的贡献度不断扩大,由2010年的0.66%上升到2016年的1.18%。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超伟  万佳乐  秦海林  
根据微观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收入结构对资产选择及投资组合有效性之间的异质性影响。通过计量分析及内生性检验研究表明:收入结构中工资性收入的比重越高,其参与股票、基金与国债的概率就越高;转移性收入比重的增加对于股票与基金两种风险资产并不存在统计上的显著性;经营性收入的占比对于基金与国债的显著性水平高于股票;财产性收入的占比对于三种资产在1%显著性水平上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家庭收入结构中的转移性收入比重的增加,并没有显著增加资产配置的投资组合有效性;其他三类收入比重的增加,均对投资组合有效性具有正向显著影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洋  刘雪瑾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的数据,从微观层面实证研究了认知能力对中国家庭创业意愿和创业收入的影响。通过运用字词识记能力和数学能力两个维度来衡量认知能力,本文发现字词识记能力和数学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创业意愿并增加了创业收入,这一正向影响在纠正了内生性问题后依然存在。对子样本的分析显示,字词识记能力对城乡居民和不同年龄段居民的创业决策和创业收入有显著正影响,而数学能力对40岁以上人群的影响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字词识记能力和数学能力对创业的促进作用主要源于社会资本效应和信息效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洋  刘雪瑾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的数据,从微观层面实证研究了认知能力对中国家庭创业意愿和创业收入的影响。通过运用字词识记能力和数学能力两个维度来衡量认知能力,本文发现字词识记能力和数学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创业意愿并增加了创业收入,这一正向影响在纠正了内生性问题后依然存在。对子样本的分析显示,字词识记能力对城乡居民和不同年龄段居民的创业决策和创业收入有显著正影响,而数学能力对40岁以上人群的影响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字词识记能力和数学能力对创业的促进作用主要源于社会资本效应和信息效应。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明超  吴淑媛  
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结合地区层面数据研究要素市场扭曲对家庭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和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显著抑制家庭创业活动的开展。但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对家庭创业产生的影响因城乡差异而不同,对于城镇家庭来说,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对家庭创业决策不存在显著影响;对于农村家庭而言,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显著降低了家庭创业的概率。该研究结论为中国鼓励大众创业提供了思路,有助于政府制定更加有效的创业帮扶政策,提高家庭创业的可能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广肃  樊纲  申广军  
收入分配状况的日益恶化会影响居民的健康水平,而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关系型社会,社会资本不仅对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也可能加强或减弱收入差距对健康的影响。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年和2012年的数据研究了收入差距、社会资本及其交互作用对中国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并对相关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本文发现收入差距的扩大对居民健康水平有显著的负向作用,社会资本对居民健康水平有显著正向作用,并且减轻了收入差距对健康的负面影响,这一结果尤其体现在保障机制不健全的农村地区。收入差距通过减少医疗资源的配置从而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社会资本却通过其促进民间借贷和亲友间转移支付的作用,以及其对医疗资源获取和保健行为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培林  张雅珊  陈潜  
城镇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推进加速了农转非人口比重的攀升,农地流转问题日益上升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时代命题。伴随着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逐步渗透,农户的市场信息获取媒介与社交网络外延均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进而对农地等生计资本的重新配置产生影响。基于CFPS(2014—2018)三期数据,实证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于农户农地流转决策的微观作用机理。研究表明:1)互联网使用对于农户农地转出决策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是对于农户农地转入决策则不具有显著性。2)无论是移动上网或电脑上网,均能显著促进农户的农地转出决策,但移动上网的正向影响效应更为明显。3)互联网使用通过社会资本的中介效应影响农户农地转出决策,影响效应为9.183%,这一结论在利用IV-Probit模型解决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4)农户异质性分析表明,互联网使用对于老年组农地转出决策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青年组次之,中年组则不具备显著性。因此,要加快推进数字战略,着力开发基于互联网的农地流转平台;着眼于农户计算机技能培训,扩大就业选择空间。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培林  张雅珊  陈潜  
城镇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推进加速了农转非人口比重的攀升,农地流转问题日益上升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时代命题。伴随着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逐步渗透,农户的市场信息获取媒介与社交网络外延均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进而对农地等生计资本的重新配置产生影响。基于CFPS(2014—2018)三期数据,实证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于农户农地流转决策的微观作用机理。研究表明:1)互联网使用对于农户农地转出决策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是对于农户农地转入决策则不具有显著性。2)无论是移动上网或电脑上网,均能显著促进农户的农地转出决策,但移动上网的正向影响效应更为明显。3)互联网使用通过社会资本的中介效应影响农户农地转出决策,影响效应为9.183%,这一结论在利用IV-Probit模型解决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4)农户异质性分析表明,互联网使用对于老年组农地转出决策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青年组次之,中年组则不具备显著性。因此,要加快推进数字战略,着力开发基于互联网的农地流转平台;着眼于农户计算机技能培训,扩大就业选择空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龙  葛晶  
基于2012年的CFPS数据和行业中观数据,利用多层次Mincer工资决定方程和Melly分解法,分析了人力资本和行业特征在中国行业收入差距形成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人力资本解释了行业间收入差距的62.29%,对个人工资起了决定性作用,但这种作用受到行业特征的约束和调整,人力资本和行业特征的作用分别表现在工资分布的低端和高端。因此,政府在调控工资回报差异的政策取向上,应注重提高低收入人群的人力资本以及在高收入人群中建立公平合理的工资决定机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冷智花  付畅俭  许先普  
在人地关系调整大背景下,"谁来种地"的现实命题备受关注,土地的权利设置及制度约束固然重要,然而经营主体认识才是土地经营方式决定的第一重要变量。本文运用北京大学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在既有承包制度设计框架下解析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决策的家庭一般性特征。研究结果发现:家庭收入结构和劳动力内部分工的影响最为显著,不同地区土地流转体现为"富农"行动特征,低收入家庭对于土地的依赖程度较高,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成为约束条件,决定着农户土地流转决策目标。由此得到的政策含义为:土地流转是农业劳动力转移和非农业劳动参与的结果,农业劳动力有效转移是土地流转市场形成的必要条件,土地具有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双重功能...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庞晓鹏  庞小冬  霍鹏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年数据与笔者收集的数据,本文采用跨地区和出生队列的变异构造双重差分模型(Cohort-DID)分析了地方政府投资驱动型产业政策对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研究发现,2008年之后地方政府投资驱动型产业政策引致的大规模传统基础设施投资与农村适龄青年完成高中教育的可能性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使用工具变量的检验结果表明,上述研究结论具有较强的稳健性。此外,本文还尝试性地探究了上述效应的作用机制:投资驱动型产业政策引致的传统基础设施投资大幅攀升,一方面增加了建筑业及相关低技能工作的机会,提升了投资教育的机会成本;另一方面带来了低技能劳动力工资的提升,导致了不同教育水平劳动力工资趋同、技能溢价下跌,降低了预期教育回报。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十四五"时期中国全面构建与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相匹配的产业政策体系提供参考。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陆地  孙巍  
基于非参数核密度结合反事实方法,本文利用CFPS数据将居民收入空间分布不平衡分解为居民收入水平差距与组群规模差距,并探究其对居民消费结构演化的影响,以揭示消费结构升级缓慢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收入增长推动居民消费偏好由"生存型"向"发展与享受型"转变,收入空间分布不平衡导致的消费需求区域差异却限制了消费结构优化,且这一影响对于中等收入人群更为显著。地区间收入水平差距依旧是影响消费结构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但伴随收入水平上升,组群规模差距的作用增强。此外,对比生存型消费,发展与享受型消费更易受到收入空间分布不平衡的影响,这为转型期培育消费新动能提供了新的启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兵  生晗  
采用2015年及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两期数据,结合工具变量Tobit模型及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知识水平对于城镇家庭财产性收入及收入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知识对于城镇家庭财产性收入及财产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分位数研究结果显示,金融知识对于财产性收入水平较低的家庭作用弹性更强。因此,政府及金融机构在维护金融市场良好稳健运行的基础上,要加大金融知识普及力度,提高居民的投资意识,加深居民对于金融产品的了解,提高低财产性收入家庭的财产性收入,缓解财产性收入给居民财富带来的"马太效应"。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易行健  朱力维  杨碧云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的数据,考察了财产性收入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财产性收入对家庭消费支出存在显著的正效应,房租收入以及存款利息收入与家庭消费支出显著正相关;第二,相比于高收入家庭,财产性收入对较低收入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更为显著;第三,东部地区的财产性收入对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最明显。综上所述,我们发现财产性收入能够明显提高家庭消费支出,因此应该多渠道提高财产性收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