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63)
2023(5386)
2022(4727)
2021(4645)
2020(3994)
2019(9225)
2018(9243)
2017(19903)
2016(10722)
2015(12188)
2014(12348)
2013(12522)
2012(11853)
2011(10899)
2010(11246)
2009(10948)
2008(10986)
2007(9958)
2006(9382)
2005(8605)
作者
(30218)
(25184)
(24850)
(24063)
(16109)
(11656)
(11627)
(9668)
(9358)
(9225)
(8378)
(8187)
(8059)
(8010)
(7933)
(7619)
(7432)
(7396)
(7280)
(7218)
(6499)
(6155)
(6108)
(5845)
(5742)
(5730)
(5617)
(5581)
(5032)
(4896)
学科
(46763)
经济(46710)
管理(36005)
(34193)
(27267)
企业(27267)
方法(20639)
数学(18751)
数学方法(18565)
(15849)
中国(15657)
(14255)
(12575)
(10531)
(10310)
贸易(10303)
(10261)
银行(10253)
(10078)
(9878)
业经(8983)
(8781)
金融(8781)
农业(8778)
(8513)
财务(8498)
财务管理(8481)
企业财务(8108)
(8067)
地方(8020)
机构
学院(161292)
大学(160899)
(73970)
经济(72418)
管理(63870)
理学(54195)
理学院(53665)
管理学(52964)
研究(52953)
管理学院(52656)
中国(43844)
(39161)
(33453)
财经(29879)
科学(27769)
(26972)
(26467)
(24510)
中心(23662)
研究所(23237)
经济学(22850)
北京(22072)
财经大学(21977)
(20880)
经济学院(20603)
(20051)
师范(19943)
(19685)
(18726)
业大(18534)
基金
项目(92716)
科学(73935)
研究(72161)
基金(67942)
(56740)
国家(56225)
科学基金(48429)
社会(46944)
社会科(44478)
社会科学(44471)
基金项目(34834)
(34481)
教育(33723)
编号(30036)
资助(29772)
(29419)
自然(29231)
自然科(28497)
自然科学(28489)
自然科学基金(28021)
成果(26284)
(22295)
课题(21108)
重点(20100)
(20035)
教育部(19716)
人文(19353)
(19350)
(18757)
国家社会(18704)
期刊
(86707)
经济(86707)
研究(55136)
中国(30278)
(28510)
管理(24953)
(22141)
金融(22141)
(19053)
科学(18523)
学报(17494)
教育(16297)
财经(15421)
经济研究(14656)
业经(14382)
大学(14250)
学学(13287)
(13191)
技术(12990)
农业(12569)
问题(11960)
(11070)
国际(9641)
理论(9104)
商业(8856)
技术经济(8451)
现代(8210)
统计(8103)
实践(8055)
(8055)
共检索到2535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焦斌龙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的比重在决策层面临的"两难困境"和政策工具选择的困境,促使我们寻找一条实现初次分配公平与效率统一的多方共赢路径。人力资本回报低是我国初次分配矛盾的症结,人力资本的不可替代性和其在企业中的地位大大提高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中职工的谈判力,为实现资本和劳动长期互利共赢,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们应该将提高人力资本回报作为调整初次分配关系的政策着力点。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文宗瑜  
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长期滞后,不仅拖累了经济发展及经济增长的质量,而且加大了社会管理成本、放大了社会动荡的风险。收入分配改革已经刻不容缓,"十二五"与"十三五"两个五年发展规划的未来十年,是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关键期,收入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吕江林  
我国当前应当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是,以继续扩大基础设施投资或减税为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着力点缺乏针对性,具有不可行性。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着力点应是适当缩小国民收入分配差距。只有适当缩小国民收入分配差距,才能有效地扩大全社会消费需求,并进而有效地扩大民间投资需求,从而有效地解决社会总需求不足问题,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瑞东  
在国际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的大背景下,中共中央分别在3月27日和4月8日召开政治局会议和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分析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形势,研究部署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工作,为国内下一步的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指明了方向。第一,会议强调全球疫情蔓延正在严重冲击全球经济。当前,全球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新的重大变化,境外疫情呈加速扩散蔓延态势,世界经济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谷跃兵  
人力资源的流失和缺乏工作积极性是制约组织发展的因素,本质原因在于组织对于人力的激励机制缺乏科学规划。从人力资本产权影响因素入手,通过产权理论与分配政策之间的深层关系探讨,指明人力资本产权激励机制的问题所在,提出采用先进的人力资本管理方式和改革薪酬结构可以提高组织发展效率。将经营者的收入与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效率和价值相联系是产权制度下收入分配政策调整的基本原则。企业应该改变以往的基本工资收入为主转向以基本保障、奖金和股票为主,加强法律对人力资本产权的保障,利用市场进行激励和约束人力资本等,激发劳动者工作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闫坤  程瑜  
近年来,由于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不同社会群体、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收入分配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财税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理应在收入分配关系的调节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目前公共支出政策和税收制度安排所存在的诸多不尽人意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财政收入分配职能作用的发挥。因此,从公平收入分配的角度出发,通过收入和支出两种手段,进一步完善现行的财税政策非常必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夏杰长  
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投资与净出口占GDP比重逐步增加,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消费需求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降低。单纯依托投资与净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正逐步不可持续,需求结构转型已成为今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议题。2011年较高的通货膨胀抑制了居民的消费意愿,而信贷紧缩、房产调控等因素在短期内也影响到部分耐用品零售,这导致名义与实际消费增速较2010年出现明显下降。在"十二五"期间有效扩大消费需求,调整经济结构,稳定经济增长,必须采取有力措施。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利民  
本文从比较优势内涵:资源禀赋与比较成本、竞争优势与制度创新、外部经济与后发优势三方面,简述了知识经济背景下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认为应利用世界经济本轮经济周期波动的时机,承接先进传统生产行业、研发中心和高端服务业的转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利用制度创新和产业政策创新等提升中国经济比较优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岳晓武  
当前土地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应当说,整个"十一五"时期和"十二五"开局之年,土地管理积极参与宏观调控,努力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国土资源管理新机制,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但面临的问题也是很严峻的。笔者以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土地管理工作将
[期刊] 改革  [作者] 董志勇  李亚飞  
构建第三次分配制度体系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次分配理论的指导。深入理解第三次分配的内涵要坚持其“补充性”和“自愿性”原则,避免将其看作“劫富济贫”“平均主义”“养懒人”的福利制度。在理论突破方面,可以从第三次分配与资本主义国家公益活动异同点的理论概括、厘清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理论关联、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结合等视角,发展和完善第三次分配理论。构建第三次分配制度,应根据不同收入群体的差异构建相应的体制机制,发挥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公益的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海峰  
实施积极的进口政策对实现宏观经济平衡和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十二五"时期和未来20年我国对外开放和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内容,已经纳入"十二五"规划纲要。长期以来,各界对扩大先进技术、关键零部件、环保节能和短缺性资源产品的进口有比较广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费兆奇  杨晓龙  
2019年以来,人民银行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保持货币供给平稳增长,加快推进信贷结构调整,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进入2020年,受经济下行压力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的力度将再度加码。但是,在国内经济需求端结构性走弱、国际收支从双顺差转变为趋于平衡、宏观杠杆率高企等诸多宏观因素的制约下,货币政策难以复制"大水漫灌"的强刺激策略。而是需要在新形势下,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贾康  
在货币政策收紧的情况下,宏观政策按"一紧一松"的状态来把握是比较合理的。财政政策应该在保持宽松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发力增加有效供给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韦明华  张云天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潘文轩  
根据目前我国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的着力点应该放在三个方面:针对特定税种进行有增有减的调整,促进税制结构的优化;针对特定群体实行减税或增税政策,实现税收负担的公平;将结构性减税与经济结构调整对接,助推经济结构的优化。立足于这三大着力点,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基本路径选择为:推进增值税扩围改革;调整消费税;减免部分进口环节税收;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进一步完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深化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全面推广资源税;研究开征环境保护税等新税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