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28)
- 2023(11075)
- 2022(9444)
- 2021(8454)
- 2020(7213)
- 2019(16661)
- 2018(16340)
- 2017(31673)
- 2016(16783)
- 2015(19247)
- 2014(19385)
- 2013(19432)
- 2012(18421)
- 2011(16745)
- 2010(16796)
- 2009(15635)
- 2008(15231)
- 2007(13647)
- 2006(11941)
- 2005(10684)
- 学科
- 济(92168)
- 经济(92098)
- 管理(49060)
- 业(46405)
- 企(36989)
- 企业(36989)
- 方法(34733)
- 数学(30589)
- 数学方法(30370)
- 地方(22432)
- 农(21160)
- 中国(19797)
- 业经(17383)
- 财(17324)
- 学(17053)
- 技术(15321)
- 农业(14601)
- 地方经济(13993)
- 贸(13763)
- 贸易(13758)
- 易(13235)
- 制(13141)
- 环境(12445)
- 和(12015)
- 理论(10989)
- 融(10981)
- 金融(10978)
- 银(10512)
- 银行(10485)
- 务(10124)
- 机构
- 学院(252764)
- 大学(252266)
- 济(114280)
- 经济(112018)
- 管理(95515)
- 研究(87769)
- 理学(82060)
- 理学院(81083)
- 管理学(79847)
- 管理学院(79340)
- 中国(65164)
- 科学(52819)
- 京(52717)
- 财(48514)
- 所(44540)
- 农(41397)
- 中心(40595)
- 研究所(40432)
- 财经(39066)
- 江(38520)
- 业大(36594)
- 经济学(36486)
- 经(35226)
- 范(33418)
- 师范(33144)
- 北京(33028)
- 经济学院(32844)
- 农业(32604)
- 院(31116)
- 州(30413)
- 基金
- 项目(165345)
- 科学(129712)
- 研究(122380)
- 基金(118895)
- 家(102998)
- 国家(102149)
- 科学基金(87090)
- 社会(78804)
- 社会科(74701)
- 社会科学(74677)
- 省(65386)
- 基金项目(63719)
- 教育(55325)
- 自然(54337)
- 划(54336)
- 自然科(52984)
- 自然科学(52970)
- 自然科学基金(51991)
- 编号(49423)
- 资助(47413)
- 成果(39716)
- 发(37615)
- 重点(37277)
- 部(36803)
- 创(34859)
- 课题(33924)
- 国家社会(32795)
- 创新(32676)
- 教育部(31605)
- 科研(31226)
- 期刊
- 济(131186)
- 经济(131186)
- 研究(76179)
- 中国(47237)
- 财(38540)
- 农(37295)
- 学报(37028)
- 科学(35305)
- 管理(33692)
- 大学(27794)
- 学学(26258)
- 农业(25243)
- 技术(24491)
- 教育(23028)
- 经济研究(21664)
- 融(20839)
- 金融(20839)
- 财经(19964)
- 业经(19733)
- 问题(17463)
- 经(17386)
- 技术经济(15667)
- 业(13760)
- 贸(13130)
- 统计(12273)
- 世界(11977)
- 商业(11834)
- 资源(11796)
- 科技(11718)
- 现代(11622)
共检索到377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凌云 董建文 席阳
人为灾害与自然灾害相对,是因人为致灾因子或相关主体脆弱性而引发的灾害。技术灾害是人为灾害主要形式之一。技术灾害的研究经历了从注重相关主体脆弱性(即灾害原因)到构建相关主体韧性(即应灾措施)的两个阶段。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人类需求与技术选择是技术灾害发生的根源;而企业经济利益动机则是导致技术灾害的主要人为原因。除此之外,经济集聚效应和贫困也是影响技术灾害风险的重要因素。"树立科学经济发展观、构建相关主体韧性"是减灾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
技术灾害 脆弱性 韧性 经济分析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姜伟
本次金融危机是部分利益集团以在世界范围内攫取利润为目的,利用目前体制和市场存在的瑕疵或漏洞,以美国金融体系为突破口,采取突然的关联行动,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危机是个别利益集团对金融体系的狙击,是制度本身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防止金融危机应采用灾害经济学的思想,提前预防、系统治理。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民
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简称PRED问题,是人类社会及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此处的环境问题不仅指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也包括灾害的问题,它们都发生在自然与社会环境中,存在密切的联系。灾害(Disaster)是经济、社会与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防灾减灾研究是实现可持续发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沛诚
众所周知,自古以来我国地域辽阔,灾害频发,中华民族就是同各种自然的、人为的灾害作斗争中生聚、成长和繁衍起来的。从本质上看,灾害意味着可以计量的经济损失,即各种自然资源的被破坏,各种社会财富的被毁灭,人员的伤亡,生产的中断和生活的失常,以及人们精神的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希林 赵源
泥石流是地貌灾害的一种主要类型,泥石流灾害损失目前还无法准确统计,其一是因为对灾害损失的统计还没有分灾种细化,往往是按大类例如地质灾害甚至是按总类自然灾害来统计;其二是因为灾害损失统计也即灾情定量评估本身还存在一些科学技术问题尚未解决。灾害损失中的直接经济损失评估只是技术问题,而间接经济损失评估不仅涉及到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尚有一些科学问题仍未解决。因此,目前还没有一种普遍认同的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本文提出了两种方法,调查分析法:理论上可行,操作上困难,实际上只是一种设计方案;比例系数法:操作上可行,经验成分多,仍然是一种比较粗略的方法。就目前灾害研究水平和防灾减灾实际需要来考虑,比例系数法仍不失为一种有实用价值的灾害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方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春梅 李友华
本文依据1949-1995年的有关数据,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经济学的角度对黑龙江省农业灾害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通过对实际单产与趋势单产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评价农业年景的依据;并且运用经济预测理论对农业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了预测和评估;提出了减轻黑龙江省农业灾害的基本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苟露峰 高强
海洋生态灾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加深,在发展海洋经济的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降低海洋生态灾害发生的频率,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极其严峻的问题。只有弄清这些生态灾害背后的根源,才能从本质上认清海洋生态灾害产生、发展和运动的规律,为海洋生态灾害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文章从海洋生态灾害的共性出发,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角度探讨海洋生态灾害频发的根源,试图寻找有效规范人类行为的制度安排,把海洋生态灾害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
关键词:
海洋生态灾害 市场失灵 政府失灵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彭珂珊
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人为的破坏土地资源,致使生态系统严重失调,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根据陕西省的特点,论述了土地合理利用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人为破坏土地资源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相应之对策。
关键词:
土地环境 人为灾害 防治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宏
根据我国民政部和国家统计局的相关统计资料,我国最近30年来由自然灾害所导致的经济损失无疑存在着不断扩大的趋势。然而,自然灾害损失是由自然变异因素和社会经济的易损性共同决定的,同样的灾害事件在不同的经济与社会环境条件下发生,其后果与影响显然不会相同。为此,本文对我国自然灾害损失的社会经济因素进行了时间序列建模与分析,探究了我国自然灾害损失的演变与经济增长、人口、教育以及医疗等因素的发展变化之间的关系。经一系列的实证检验我们发现,我国自然灾害损失的变化与发展,在相当程度上是可以由一系列社会经济因素来加以解释的。具体来说,经济总量与规模的扩大、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政府对灾害投入的增加以及医疗卫生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月巧 李红 左兰丽 程丽娜
以甘肃省舟曲县为例,分析了"8.8"泥石流灾害产生的自然条件,指出经济发展为泥石流灾害提供了丰富的物源条件,并选取相关评价因子对当地经济发展三大支柱农业经济、林业经济和水电经济进行危险性分析。结果表明舟曲赖以生存的农牧业正是泥石流灾害产生的关键和主导的因子,林业经济的发展孕育了泥石流,而新的经济形式水电经济又为新的、更大的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因此,经济发展中不能只关注经济的增长量,更要关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避免诱发更多的自然灾害。
关键词:
泥石流 经济因素 危险性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维军 巩在武
气象灾害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文章构建了气象灾害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利用1993-2005年我国气象灾害数据评价了各年份气象灾害指数。研究表明,13年间,气象灾害程度最严重的是1998年、1996年和1994年,气象灾害程度最轻的是2000和2001年。其研究对于探讨气象灾害对于社会经济的影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启彪 ,左唅
问题的提出今年,我国遭受特大的洪涝灾害,给国民经济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还无从得知。但是,人类在灾害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事实上,千百年来,人类在与灾害作斗争的过程中总结出了丰富的经验。不少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灾害进行了研究。遗憾的是,人类与灾害作斗争的原始历史记录以及对灾害的研究成果很少被有意识的运用科学的方法加以集中统一管理、保存、运用。在我国,灾害的预测预报工作由科研机构负责,而救灾事务由民政部门具体办理,遇到特大灾害,便以党政机关的名义成立“抗救指挥部”(或办公室),各级负责人亲临抗灾救灾前沿,动员党、政、军、农、工、商齐力抗救。救灾工作结束,指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怀强 王汉斌
当突发事故发生后,从多个物资供应点对多个灾害点进行物资调配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建立一个以耗时最少、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的数学模型,利用表上作业法对模型求解,得到多种救援物资的整体调配计划,然后从物资在同一灾害点需求紧迫度不同的角度出发,确定各物资向同一灾害点配送时间的先后,最终完成多种救援物资的组合调配任务。
关键词:
多灾害点 应急物资 表上作业法 物资调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常立新
根据包头市自然灾害的实际情况,概括出本地区自然灾害的三大特点(自然灾害多,发生机率高,造成的损失大)。并从危害程度、时空分布、形成原因等方面对六种主要灾害进行剖析,提出了减灾措施。
关键词:
自然灾害 时空分布 防御措施 包头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