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8)
- 2023(1498)
- 2022(1235)
- 2021(1138)
- 2020(1056)
- 2019(2210)
- 2018(2226)
- 2017(3892)
- 2016(2452)
- 2015(2747)
- 2014(2784)
- 2013(2790)
- 2012(2773)
- 2011(2572)
- 2010(2793)
- 2009(2784)
- 2008(2886)
- 2007(2557)
- 2006(2500)
- 2005(2489)
- 学科
- 济(8289)
- 经济(8267)
- 管理(7400)
- 业(5842)
- 企(4667)
- 企业(4667)
- 制(3338)
- 中国(3267)
- 农(3206)
- 地方(2900)
- 财(2804)
- 学(2724)
- 银(2403)
- 银行(2403)
- 行(2313)
- 教育(2276)
- 业经(2212)
- 农业(2057)
- 制度(1964)
- 度(1964)
- 方法(1920)
- 体(1869)
- 税(1808)
- 理论(1798)
- 和(1773)
- 融(1759)
- 金融(1759)
- 环境(1747)
- 税收(1719)
- 收(1692)
- 机构
- 大学(33597)
- 学院(33025)
- 研究(12381)
- 济(11912)
- 经济(11489)
- 管理(11271)
- 中国(10800)
- 理学(8452)
- 理学院(8336)
- 管理学(8143)
- 管理学院(8076)
- 财(7878)
- 京(7832)
- 江(7385)
- 科学(7329)
- 中心(6744)
- 所(6288)
- 省(5952)
- 州(5806)
- 农(5747)
- 范(5478)
- 师范(5440)
- 研究所(5414)
- 财经(5356)
- 北京(5299)
- 银(4717)
- 银行(4559)
- 经(4536)
- 院(4536)
- 人民(4366)
共检索到64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俊康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慧
长江中游地区是我国长江产业带的腹地和承东启西的重要地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中游地区的洪水屡屡成灾,经济损失越来越大。尽管洪涝灾害的发生与气象、地貌等自然条件密不可分,但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对洪涝灾害的影响不容忽视。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洪水位、河流湖泊的调蓄能力、洪涝灾害的经济损失等与土地开发利用的关系,论述了长江中游地区土地利用,特别是围湖造田、围垦江洲、分蓄洪区的开发等,与洪涝灾害的关系,指出长江中游地区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所引起的河湖调蓄能力的下降是加剧中游地区洪涝灾害的重要因素。据此提出了中游地区减轻洪涝灾害的土地利用对策,如编制易灾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退田...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洪涝灾害 长江中游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阳生 李绍清
湖南最大的忧患是水患,其境内几乎每年都发生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90年代以来,湖南的洪涝灾害程度有加重趋势。本文针对湖南农业发展中的洪涝灾害问题,分析了洪涝灾害的特点、特征、成因,提出了湖南洪涝灾害防治的对策。
关键词:
洪涝,农业灾害,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解文欢 张有智 刘述彬
[目的]通过对农业洪涝灾害研究使用的数据源的分析,明确农业洪涝灾害研究的现状,归纳农业洪涝灾害研究的技术与方法,分析农业洪涝灾害未来研究方向。[方法]文章以农业洪涝灾害研究所使用数据源作为索引,对基于不同数据源开展的农业洪涝灾害研究进行概述。[结果]从农业洪涝灾害研究所涉及的数据源来分析,主要包括气象水文数据、遥感数据和统计数据,从农业洪涝灾害研究所涉及的内容来分析,主要包括洪涝灾害监测、风险预警和风险评估等3个方面的内容。[结论](1)我国农业洪涝灾害研究主要为区域和小流域洪涝灾害监测和风险评估,河流、暴雨和气候与洪涝灾害、自然灾害和社会要素的洪涝灾害以及水文模型、气候模型、土壤湿度等基础研究。通过不同研究方法研究洪涝灾害风险,高度重视洪涝灾害风险管理;(2)已经形成"天—空—地"一体化洪涝灾害立体遥感监测体系,但基于遥感数据开展的农业洪涝灾害研究,主要集中在洪涝灾害监测领域,格局分析以及预警评价的研究相对薄弱;(3)农业洪涝灾害风险预警主要从脆弱性、影响性、适应性等角度对风险进行分析,得到洪涝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并进行预警;(4)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是农业洪涝风险评价中的热门方法;(5)农业洪涝灾害的评估体系缺乏统一的洪涝灾害风险理论模型与评估框架;(6)我国农业洪涝风险定量评估研究较少。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淼 陈涛涛 于洋 王子凰 迟道才
为了减轻洪涝灾害对人类的伤害,将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引用到洪涝灾害预测中,利用凌河流域1960~2010年44个观测站(其中大凌河流域33站、小凌河流域11站)的降水资料,对凌河流域洪涝灾害进行预测,并将其与传统神经网络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极限学习机预测模型的年均降水量预测值,大凌河流域的均方误差(MSE)为0.003,决定系数(R2)为0.927;小凌河流域的均方误差(MSE)为0.0037,决定系数(R2)为0.8481,均满足误差精度要求,其结果均优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均方误差值和决定性系数。说明极限学习机预测模型用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胡俊锋 杨月巧 杨佩国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减灾能力在灾害系统中的作用与日俱增,不同的减灾能力对自然灾害灾情的影响可能很大。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认为在灾害系统结构和功能体系中应加入减灾能力要素,并提出灾害系统应由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和减灾能力复合构成。区域灾害系统功能体系由致灾因子风险性、孕灾环境稳定性、承灾体脆弱性和减灾能力抵御性复合构成,形成了文章提出的考虑减灾能力的洪涝灾害综合风险理论。该理论认为假定在孕灾环境相对稳定情况下,洪涝灾害综合风险与一定强度洪涝灾害发生的概率和一定强度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呈正相关,与灾害发生区域减灾能力的抵御性呈负相关,给出了洪涝灾害综合风险指数模型,并给出了致灾因子概率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红铸 崔玉娟 叶瑜 方修琦
利用江浙沪地区1644~1949年洪涝灾害数据库,基于年受灾县次,对该地区历史重大洪涝灾害年进行了辨识,并以历史重大洪涝灾害为情景,对其重现于2010年的人口和GDP物理暴露量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按受灾县次划分,1644~1949年江浙沪地区重大洪涝灾害频率在50~100年一遇的为1670年、1683年、1804年;100~300年一遇的为1823年、1849年;300年一遇的为1931年;(2)重大洪涝灾害暴露区主要集中于长江三角洲地区;(3)6次重大洪涝灾害情景下,人口物理暴露量基本超过2010年该区人口总量的40%,而GDP物理暴露量则几乎超过了其总量的50%;(4)江苏受灾最...
关键词:
江浙沪地区 历史重大洪涝 物理暴露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劲峰 李蓉蓉 李仁东
采用遥感方法分析了四湖地区的湖泊水域的动态变化 ,分析结果表明 :该地区 50年代至 80年代初由于大规模围湖造田 ,致使湖泊水域萎缩相当严重 ,80年代以后 ,湖泊水面急剧减少的趋势得到遏制 ,而 90年代以后 ,湖泊水面基本处于无显著变化状态。由于四湖地区湖泊萎缩 ,湖泊的调蓄功能受到严重破坏 ,致使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恶化了生态环境。因此我们应该全面规划 ,综合利用湖泊资源 ,坚决禁止围湖造田 ,有些地区还应退田还湖 ,加强湖泊资源保护 ,使其湖区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平衡发展
关键词:
湖泊萎缩 洪涝灾害 四湖地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杰 吴明业
[目的]开展对不同重现期暴雨淹没深度模拟研究,分析皖南地区不同重现期下暴雨洪涝灾害淹没情况和不同承灾体的风险区划情况,为皖南地区防洪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文章采用算术平均值方法计算面雨量及雨型分布,通过广义极值分布函数拟合,得到拟合参数和不同重现期下日致洪面雨量,利用FloodArea模型计算暴雨淹没深度图谱。即利用皖南地区19612014年降水数据,结合人口、GDP及土地利用类型研究分析皖南地区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和区划。[结果]皖南地区各子流域暴雨日分布特征及致洪面雨量有很大区别,牧龙河、黄湓河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秦波 田卉
洪涝灾害一直是城市所面对的重大威胁。由于气候变化和高速城市化等原因,我国城市尤其需要重视洪涝灾害的应对。大量案例和理论证明:面对洪涝灾害,仅仅依靠工程设施等技术手段是不够的,必须加强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透过公共管理的视角,本文以危机管理的PPRR模型为框架,探讨洪涝灾害的预防、准备、应对以及恢复四个阶段所应采取的对策,由此构建一个科学、完整、严密的应急管理体系,并推动城市综合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静 侯双双 姜会飞 霍治国 潘学标 毛飞 肖静 廖树华 卢志光
为准确和定量的评估洪涝灾害对棉花造成的风险,减少洪涝灾害对湖北省棉花造成严重影响和重大损失,以湖北省3个农业气象观测站近30年的气象资料和生育期资料,对湖北省洪涝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洪涝指数与降水距平百分率和降水标准化序列相关性显著。洪涝指数的计算过程涉及多个参数,运算过程复杂,而降水距平百分率和降水标准化计算相对容易,且数据容易获得,所以定义降水距平百分率或降水标准化作为划分洪涝致灾的指标。以此指标将洪涝导致减产的风险数值化,得到因洪涝导致减产的风险值分别为:襄樊10.5%,麻城16.1%,荆州4.2%。麻城棉花风险值最大,需要做好洪涝的防范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东海 张双双
文章针对风险评估中的不确定信息问题,提出了基于熵AHP和D数理论的方法对洪涝灾害风险进行评估。首先将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中的第三级指标用D数表示,同时引入结构熵权法确定相应各级指标的权重,进一步基于D数合成法则给出了各地洪涝灾害风险大小的排序方案,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风险评估 洪涝灾害 D数 结构熵权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高俊峰
根据1986年和1996年土地资源调查和土地详查资料,分析了太湖流域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揭示了该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幅度、速度、区域差异,以及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根据1991年汛期(5~9月)降雨,分别计算了1986、1996年下垫面状况下的产水量,比较了二期产水数量和空间分布的差异,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流域水位连续偏高的原因,进而分析洪涝是如何对土地利用的变化作出响应的。太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征是耕地面积快速减少和建设用地迅速增加,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是政策因素、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太湖流域1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使流域产水量增加,洪涝过程缩短,增加的产水分布在流域的上游,加重了...
关键词:
太湖流域 土地利用变化 产水量 洪涝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缪启龙 陈鑫 俞布 潘文卓 宋健
暴雨洪涝灾害是一个多因素耦合的复杂系统,在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基础上,根据杭州市1959~2009年的降水资料、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要素,综合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以及防灾减灾能力,构建区域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模型。考虑到降水、地形、水系以及GDP和耕地等因子,通过ArcGIS空间分析技术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编制以100m×100m栅格为基本评价单元的杭州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图。区划结果表明杭州暴雨洪涝风险东北部高于西南部。杭州暴雨洪涝风险高值区主要在杭州市区、余杭区、临安市、富阳市和桐庐县的富春江流域、淳安千岛湖西南部地区。暴雨洪涝风险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山谷、河边、江边、人口密集地区等区域。
关键词:
暴雨洪涝 风险 模糊综合评价 空间分析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廖永丰 聂承静 杨林生 李海蓉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洪涝灾害愈加频繁,灾害风险监测预警评估作为防灾减灾的重要基础成为当前灾害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灾害研究和应用的基础上,阐述了洪涝灾害风险监测预警评估的概念、内容、评估的基本思路和监测预警的技术方法。本文提出:①应结合中国实际,加强洪涝灾害的基础研究,深入机理层面探索洪涝灾害的孕育、发生机制,以及减少洪涝危险性和承灾体脆弱性分析的不确定性。②以研究技术手段的进步促进洪涝灾害风险监测预警评估的发展,改进传感器性能,提高监测精度;综合多源遥感和各种基础数据;进一步发展"3S"集成技术。
关键词:
洪涝灾害 风险 监测预警 评估 综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