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06)
2023(7078)
2022(5968)
2021(5326)
2020(4141)
2019(9262)
2018(9176)
2017(17103)
2016(9211)
2015(10310)
2014(10310)
2013(10239)
2012(10013)
2011(9286)
2010(9590)
2009(8711)
2008(8622)
2007(8125)
2006(7476)
2005(6775)
作者
(27242)
(22713)
(22491)
(21206)
(14433)
(10890)
(10347)
(8801)
(8725)
(8221)
(7806)
(7533)
(7388)
(7240)
(7103)
(6880)
(6657)
(6591)
(6529)
(6511)
(5820)
(5611)
(5469)
(5298)
(5268)
(5138)
(5116)
(5045)
(4682)
(4525)
学科
(45222)
经济(45074)
管理(23141)
(22656)
中国(17590)
(17457)
企业(17457)
地方(17328)
(14468)
业经(13520)
方法(11577)
地方经济(9813)
农业(9749)
(9504)
(9502)
理论(8486)
(8469)
(8431)
金融(8429)
(8333)
银行(8325)
(8209)
环境(7969)
(7841)
(7601)
数学(7434)
数学方法(7362)
发展(7075)
(7053)
技术(6765)
机构
学院(133347)
大学(129021)
(54103)
经济(52846)
研究(51260)
管理(46928)
中国(39089)
理学(38555)
理学院(38017)
管理学(37401)
管理学院(37142)
科学(30665)
(29173)
(26360)
(25726)
研究所(23452)
中心(23052)
(22763)
(22351)
(20892)
师范(20713)
北京(19209)
财经(19064)
(18579)
(18418)
业大(17690)
农业(17128)
(17003)
(16977)
师范大学(16310)
基金
项目(82152)
研究(64812)
科学(64471)
基金(55817)
(47641)
国家(47110)
社会(42153)
科学基金(40030)
社会科(38709)
社会科学(38696)
(34606)
教育(29199)
基金项目(29023)
(28097)
编号(28039)
(24285)
成果(23901)
自然(22804)
自然科(22028)
自然科学(22020)
资助(21968)
自然科学基金(21600)
课题(20606)
发展(19895)
(19512)
重点(18804)
(17162)
(17097)
(16956)
项目编号(16575)
期刊
(73212)
经济(73212)
研究(44866)
中国(36167)
(23610)
教育(21636)
(19108)
管理(18934)
学报(18880)
科学(18469)
农业(16132)
(15497)
金融(15497)
大学(14562)
业经(14085)
学学(13434)
技术(12485)
经济研究(11317)
财经(9416)
问题(9184)
(8199)
(8034)
图书(7796)
(7087)
论坛(7087)
商业(7056)
(6939)
世界(6683)
改革(6464)
(6464)
共检索到2250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颜新长  侯沛  
社会和谐是一个多层次的总体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其基础和前提。自然是人类存续和发展的首要条件。重建人与自然平衡,走向和谐发展之路,要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核心,以科学技术为手段,以先进的社会制度为保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陆新元  熊跃辉  曹立平  张胜  
在剖析和谐社会及人与自然和谐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对社会和谐的破坏作用,阐明了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通过分析加强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可以促进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促使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促进经济繁荣和持续发展,阐明了以人与自然和谐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进而全面论述了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道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关键时期的客观需要,也是解决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不协调、不和谐因素的迫切要求。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但必须明确的是,并非所有的发展都必然能带来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只有公平的发展才能带来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和谐社会不仅需要发展,而且需要公平,二者缺一不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肖元真  李茂荣  吴岳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袁振国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社会差距拉大,发展不均衡,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最突出的矛盾。教育差距是社会差距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的研究表明,教育差距的程度和拉大的速度在许多方面比经济更严重。缩小教育差距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保障。消除教育贫困,逐步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要求。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伟  杨建伟  
本文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经济层面上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从长远来看,发展循环经济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选择。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途径。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表现,也是实现“五个统筹”的必然途径。文章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需要发展循环经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实现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都要求我们彻底摒弃“末端治理”的传统工业化模式,建立循环经济范式,积极进行循环经济的实践,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蓝梅丽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新命题。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和谐、全面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创造的丰厚的物质财富,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统一的。一个和谐社会必定是人得到全面发展的社会。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马和民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当前教育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与新矛盾,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是教育界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任务。今年7月-8月,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党校、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等五部委在中央党校举办了第五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全国高校十余位教育学科的教师参加了该期研修班。研修期间,大家围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繁荣和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并撰写了相关研究论文。本刊特刊发有关学员的研究成果,以推进相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程斯辉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当前教育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与新矛盾,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是教育界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任务。今年7月-8月,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党校、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等五部委在中央党校举办了第五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全国高校十余位教育学科的教师参加了该期研修班。研修期间,大家围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繁荣和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并撰写了相关研究论文。本刊特刊发有关学员的研究成果,以推进相关...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秀梅  
在政府与社会的互动中,作为市民社会重要代表的民间组织起着重要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民间组织的必要性体现在:民间秩序是法治秩序的基础,民间组织可以提供一定的公共服务职能促进政府职能转变,通过影响和监督公共决策实现“善治”,民间组织的发展可以促进社会发展的多样性,民间组织可以保护特定群体的利益并在公共权力与民间社会之间的互动桥梁,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组织有所发展但仍存在不足,需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促进民间组织良性发展,建设和谐社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雷天才  
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新阶段的发展目标。要实现这一新目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是前提和关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马安宁  
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卫生工作的目标具有"两重性",不仅要注重卫生事业的自身发展,让卫生系统的员工满意,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促进人民群众的健康,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近10年来,一方面,卫生事业的发展比较快,员工的收入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邓玲  刘雨林  
就作者视野所见,学术界尚无论及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西藏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文章。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建设生态文明战略框架下,在分析西藏社会结构中导致社会不稳定风险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对西藏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之间相互关系的梳理,从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密切作用关系的角度,揭示了构建一个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西藏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应该是以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发展、永续发展,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公正和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目标。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唐晓平  
统筹城乡发展之所以在"五个统筹"中位居首位,是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我国建设和谐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只有将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我国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国家战略,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设在重庆和成都市,是我国改革推进模式的重大转变,标志着西部地区已具备进行先试先行的条件和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