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00)
- 2023(9179)
- 2022(8351)
- 2021(7898)
- 2020(6670)
- 2019(15566)
- 2018(15613)
- 2017(30271)
- 2016(16477)
- 2015(18593)
- 2014(18588)
- 2013(18571)
- 2012(16819)
- 2011(15129)
- 2010(14825)
- 2009(13350)
- 2008(12856)
- 2007(10895)
- 2006(9424)
- 2005(8086)
- 学科
- 济(63346)
- 经济(63272)
- 管理(46862)
- 业(44114)
- 企(37656)
- 企业(37656)
- 方法(31548)
- 数学(27153)
- 数学方法(26820)
- 农(15960)
- 中国(15776)
- 财(15185)
- 学(14908)
- 业经(14020)
- 地方(13046)
- 理论(11778)
- 和(11068)
- 贸(10920)
- 贸易(10915)
- 农业(10705)
- 易(10561)
- 制(10233)
- 技术(10197)
- 务(10089)
- 环境(10076)
- 财务(10028)
- 财务管理(10013)
- 企业财务(9511)
- 教育(9476)
- 划(9131)
- 机构
- 大学(230913)
- 学院(227714)
- 管理(95183)
- 济(86174)
- 经济(84156)
- 理学(83419)
- 理学院(82516)
- 管理学(81105)
- 管理学院(80705)
- 研究(73875)
- 中国(53172)
- 京(49484)
- 科学(47477)
- 财(38112)
- 所(36665)
- 业大(34951)
- 农(34694)
- 研究所(33692)
- 中心(33103)
- 江(31353)
- 北京(31351)
- 财经(31336)
- 范(30751)
- 师范(30491)
- 经(28558)
- 农业(27230)
- 院(26982)
- 州(26060)
- 师范大学(24909)
- 经济学(24572)
- 基金
- 项目(162293)
- 科学(126921)
- 研究(119039)
- 基金(117122)
- 家(101559)
- 国家(100702)
- 科学基金(86769)
- 社会(72767)
- 社会科(68871)
- 社会科学(68851)
- 省(63367)
- 基金项目(63267)
- 自然(57819)
- 自然科(56448)
- 自然科学(56436)
- 自然科学基金(55382)
- 教育(54468)
- 划(53433)
- 编号(49302)
- 资助(48371)
- 成果(39588)
- 重点(35677)
- 部(35522)
- 发(33763)
- 创(33670)
- 课题(33219)
- 创新(31258)
- 科研(31151)
- 项目编号(30781)
- 大学(30498)
共检索到3201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付继娟 张正堂
人与岗位匹配研究对于个体和组织绩效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当今人与岗位匹配研究的国内外现状以及研究意义,文中运用员工岗位匹配管理和激励、工作分析、绩效评估等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对企业员工岗位匹配管理营造人力资源优势进行了研究分析。最后,该文对企业员工岗位匹配管理的研究进行总结。
关键词:
岗位匹配 企业员工 人力资源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奚玉芹 戴昌钧
人—组织匹配通常是组织成员的个人特质与组织特质之间的相容性。本文简要介绍了人—组织匹配的理论基础,并对人—组织匹配的概念化定义、类型、操作化定义以及人—组织匹配与相关效标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述,最后提出了该领域内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
关键词:
人—组织匹配 态度 绩效 效应 测量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勤 赵卫东 熊家阔
人—岗匹配对组织发展和个人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新聘员工与招聘官进行配对问卷调查,研究测评工具对岗位匹配的影响及招聘官素质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岗位匹配有目标价值观匹配、个性匹配、工作态度匹配、能力匹配四个因子,测评工具有心理测试、简历筛选、笔试、面试四个因子,招聘官素质有一个因子。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测评工具对人—岗位匹配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招聘官素质对测评工具与岗位匹配之间的关系没有调节作用,招聘官素质对岗位匹配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员工招聘 岗位匹配 测评工具 招聘官素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蔡翔 郭冠妍 张光萍
人—组织匹配是近年来组织行为学领域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组织匹配概念、匹配的实质以及匹配的整合模型,讨论了人—组织匹配在员工进入组织时、容入组织中以及容入组织后的实践价值,介绍了匹配理论的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方法,最后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
关键词:
人-组织的匹配 一致匹配 互补匹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韧 陈福集
知识供需匹配是知识得到有效利用的前提,在知识管理和人工智能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学者们已从知识自身匹配的方法研究,扩展到对知识供需匹配在不同领域应用的研究,以及知识供需匹配关联体的研究。文章在对知识供需匹配的研究范围和知识供需匹配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基于知识特性的知识供需匹配、基于信息系统建设的知识供需匹配、基于知识服务知识供需匹配3个方面,对知识供需匹配的已有研究进行了梳理,讨论了知识供需匹配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知识管理 知识匹配 综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耘涛 赵涛
目前我国要建立并完善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迫切要求广大企事业单位用科学、透明、公正的方法评价人力资源与岗位的匹配程度。为此,在构建人力资源岗位匹配度相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360度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人力资源岗位匹配度进行定量研究,并借鉴期望观点和空间两点距离观点对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实现上述目标。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陈希 樊治平
针对考虑多种形式信息的求职者与岗位双边匹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决策分析方法。首先,给出了求职者与岗位双边匹配的问题描述;其次,针对多评价指标下的0-1判断信息、区间数和语言评价等多种形式的信息,通过计算不同形式的评价信息与正理想点的距离定义了岗位对求职者的满意度和求职者对岗位的满意度,以岗位和求职者双方角度的满意度最大为目标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最后,通过BS公司的实例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光晖 吴慈生 赵旭阳 王云辉
智能化人岗匹配技术是当前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通过文献梳理与总结,从基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组织能力管理和招聘与就业的人岗知识本体智能匹配三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未来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云才
“开放存取(OPEN ACESS)”基于“自由、开放与共享”的理念,依托网络技术,正在成为学术出版和科学信息交流的全新模式。本文着眼于学术信息交流障碍与网络技术两个方面,介绍了开放存取出现的背景;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开放存取发展的历程,认为对开放存取的发展进行阶段划分为时尚早,至少是一种对“理念”与“模式”的概念不很清楚的表现;文章引证国际上权威机构的著名文献界定了开放存取的内容,并对开放存取的实现途径进行了探讨,认为开放存取期刊和开放存取仓储的创办具有发展前景,指出开放存取出版物的质量问题、运行经费问题、知识产权问题、合作建设与标准化问题等是开放存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文章最后指出,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程亭 张龙平
环境审计因其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而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应用范围日益广泛。本文从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基本理论、实证研究、国别研究和其他研究等几个方面对国内外环境审计研究成果及观点进行归纳与梳理,并分析与评价国内外环境审计研究的差异,进而指出环境审计研究尚存在的问题,提出各国环境审计研究与实践要立足于各国实际。
关键词:
环境审计 理论基础 基本理论 实证研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创
应急物流在面对突发性事件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本文归纳整理了近些年国内外应急物流的研究文献,从基础理论、物资调运和运输优化、系统构建三个方面入手,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国内外应急物流近些年来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对总结应急物流的研究发展历程,把握应急物流的研究现状,预测应急物流的研究趋势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奉永桃
对2005-2009年国内外Mashup研究论文,从来源数据库、发表时间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按主题简要介绍该领域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层次的主要成果,并对这些成果从内容和研究方法上进行述评,指出Mashup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趋势进行预测。
关键词:
聚合 API 信息服务 网络学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严杰 刘人境 刘晗
回顾了众包现有的相关文献。首先,探讨了众包的定义、模式、组成及工作流程,构建了众包工作流程的一般框架。其次,围绕该框架对众包主体及其活动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并阐述了众包的主要应用领域和负面问题;最后,构建了众包研究的理论框架,总结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以及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盛小平 欧阳娟
[目的/意义]梳理国内外开放科学评价的研究成果,以期为其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运用VOSviewer软件,从开放数据、开放获取、公众科学、研究方法与模型、开源软件、开放教育资源、众包、开放科学主题8个方面综述国内外开放科学评价的研究进展。[结果/结论]国内外学者对上述8个方面的评价研究进行了广泛探索,且取得了明显进展。[局限]现有研究存在开放科学评价的研究领域广而散、研究方法与模型有待丰富、实践评价调查有待加强等问题。未来应加强开放科学评价的理论研究,丰富研究方法和模型,加强开放科学实践测评,从而更好地促进开放科学实践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