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83)
2023(12911)
2022(10896)
2021(10312)
2020(8895)
2019(20612)
2018(20308)
2017(39498)
2016(21077)
2015(23487)
2014(23462)
2013(23114)
2012(21245)
2011(18783)
2010(18656)
2009(17429)
2008(17128)
2007(15469)
2006(13296)
2005(11532)
作者
(58956)
(50153)
(49714)
(47541)
(31309)
(24067)
(22745)
(19758)
(18800)
(17574)
(16924)
(16758)
(15442)
(15437)
(15413)
(15350)
(15325)
(14507)
(14418)
(14223)
(12422)
(12132)
(12110)
(11503)
(11403)
(11289)
(11054)
(10924)
(10138)
(10120)
学科
(93997)
经济(93906)
(64352)
管理(53916)
(52301)
方法(42720)
(41161)
企业(41161)
数学(38762)
数学方法(38311)
农业(35144)
业经(24055)
(22236)
中国(21775)
地方(18772)
(17460)
(16231)
(15898)
贸易(15893)
(15515)
(13345)
(13211)
财务(13170)
财务管理(13136)
(12911)
银行(12880)
农业经济(12505)
企业财务(12425)
技术(12328)
(12231)
机构
学院(297501)
大学(292373)
(125494)
经济(123096)
管理(116556)
理学(101709)
理学院(100706)
管理学(98851)
管理学院(98316)
研究(95869)
中国(74652)
(68047)
科学(59430)
(59257)
(54526)
农业(52300)
业大(50661)
中心(47742)
(47638)
(43933)
财经(43861)
研究所(43451)
(40040)
经济学(38435)
(37291)
师范(36895)
北京(35987)
经济学院(35064)
(34603)
经济管理(34090)
基金
项目(204601)
科学(161357)
基金(149471)
研究(149130)
(130132)
国家(128979)
科学基金(111050)
社会(95938)
社会科(90609)
社会科学(90584)
(81435)
基金项目(79670)
自然(71365)
自然科(69730)
自然科学(69708)
自然科学基金(68460)
教育(67402)
(66879)
编号(61721)
资助(60526)
成果(48531)
重点(45683)
(45396)
(44946)
(42407)
课题(40614)
国家社会(40171)
科研(39727)
创新(39649)
教育部(38599)
期刊
(136387)
经济(136387)
研究(78997)
(70546)
中国(53562)
农业(47993)
学报(47886)
科学(43929)
(42453)
大学(37197)
管理(36950)
学学(35676)
业经(28908)
(28062)
金融(28062)
技术(25989)
教育(24097)
(22724)
财经(20848)
经济研究(20329)
问题(19749)
(17889)
(17242)
统计(15647)
农业经济(15215)
农村(15215)
(15215)
技术经济(15121)
世界(14707)
经济问题(14009)
共检索到4251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高梦滔  毕岚岚  
文章基于中国滇黔桂的农户面板数据,用不同方法测量了2003~2009年样本农户收入与消费的亲贫增长。经验研究发现:(1)从收入角度,西南民族地区既是绝对意义的亲贫增长,又是相对意义的亲贫增长;(2)从消费角度,在绝对意义上的亲贫增长存在,相对意义亲贫增长不存在;(3)对于最为贫困的穷人,亲贫增长的影响比较低,经济增长对于西南民族地区减贫效应逐步递减,顽固性贫困现象突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永丽  宋健  
根据4次甘肃省农村住户调查数据,运用Shapley分解法、Kakwani&Pernia指数法等对样本农户近10年来收入增长与收入分配对减贫的贡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增长大幅度降低了贫困发生率,缓解了农村的贫困状况,但对深度贫困人口的减贫作用相当有限;收入分配状况的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收入增长的积极作用;大部分时期的经济增长都不是益贫式的增长。要减少贫困,不仅要通过区域发展和经济增长带动相对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还要通过各种精准扶贫措施,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尽最大可能带动深度贫困人口脱贫。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永丽  宋健  
根据4次甘肃省农村住户调查数据,运用Shapley分解法、Kakwani&Pernia指数法等对样本农户近10年来收入增长与收入分配对减贫的贡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增长大幅度降低了贫困发生率,缓解了农村的贫困状况,但对深度贫困人口的减贫作用相当有限;收入分配状况的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收入增长的积极作用;大部分时期的经济增长都不是益贫式的增长。要减少贫困,不仅要通过区域发展和经济增长带动相对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还要通过各种精准扶贫措施,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尽最大可能带动深度贫困人口脱贫。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庆红  
针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减贫效果不断下降的事实,文章提出益贫式增长的概念及测度方法,根据CHNS调查的微观家庭收入数据分析中国农村1989-2009年贫困和不平等变动的变动趋势,判断这段时期中国农村经济增长的益贫性,农村贫困人口是否从经济增长中获得好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宋瑛  朱美  张驰  
本文利用对黔、渝2个省市建档立卡贫困村176份社员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有序Probit模型从社员个体特征和合作组织特征两个方面,对影响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促农增收减贫效应的重要因素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是否行权、是否任职等个体特征变量,以及合作社服务宽度、年底分红与否、财务信息公开与否等合作组织特征与合作社促农减贫增收效果显著正相关。此外,相较于公司领办型合作社,大户带动型合作社更有助于社员增收减贫;相较于"一人一票"型决议方式,"一股一票"型决议方式并不利于合作社社员增收减贫。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武丽娟  徐璋勇  
通过分位数回归方法(QR)对支农贷款影响农户收入的机制与路径进行研究,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对结果的稳健性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对于高收入农户,支农贷款通过增加其经营性收入而使总收入增加;对于中等收入农户,支农贷款虽然增加了其牧渔林业收入,但是更大程度减少了经营性收入,总收入表现为下降;对于低收入农户,支农贷款仅被用于生活性消费支出,总收入水平下降。这说明,即使面临相同的融资机会,农户的增收能力却各有不同。因此,要想缓解农户收入的内部不平等问题,还需要从实施瞄准性的金融扶持政策、提高农户生产率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齐子鹏  胡柳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乡村旅游经济日益成为我国农村旅游资源丰富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点,旅游扶贫也成为重要的产业扶贫方式,乡村旅游经济的增长能否自发地起到减缓农村贫困的作用?亲贫困增长理论认为,仅靠单纯的经济增长不能实现充分有效的减贫与发展,经济增长是战胜贫困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力量来源,但它只是必要条件绝非充分条件。政府应制定一个故意倾向贫困群体发展的战略,缩小贫困差距,使贫困群体能够从经济增长中获得更多的收益。本文从亲贫困增长视角审视我国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发现我国部分乡村旅游地区存在亲富式增长倾向,而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导致的收入分配不公正是近几年乡村旅游目的地上访、冲突、拦阻游客现象频发的根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锦春  范从来  
本文构建风险冲击、农村家庭资产和持续性贫困的分析框架阐释风险冲击造成农村家庭持续性贫困的成因,将CHNS数据库中1989—2015年1146户农村家庭作为样本,在测度农户分类资产指数的基础上揭示风险冲击对持续性贫困的影响,论证了个体异质性风险冲击下农户风险应对方式的差异。本文认为,人力资本对摆脱持续性贫困的作用显著优于农业资产和商业资产积累,不同生产性资产配置农户风险应对机制的差异是导致低资产农户陷入持续性贫困的根本原因。因此,探索实施贫困家庭资产账户建设,加强生产性资产帮扶,完善农业保险体系,推动农村普惠金融与教育扶贫事业发展均有助于实现农村贫困家庭的长效脱贫。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苏春红  解垩  
基于2011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数据,本文采用财政流动剖面和财政流动矩阵两种方法测度了中国农村的财政流动,并计算了中国农村各类公共转移支付的反贫困效率。结果显示,转移支付和税费系统减少了农村不平等和贫困;虽然税费表现出了累退特性,但转移支付和税费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而言是累进的;从政府转移支付的各种类看,五保户补助、无保障老人补助、低保、特困户补助及退耕还林补助这些种类的政府转移支付对贫困的瞄准较好,其减贫效率相对较高,溢出效应也相对较小;把养老金作为公共转移支付进行敏感性分析时发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学术  向其凤  
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户收入增长的影响在理论界存在较大争议,而对农户创新的收入效应尚缺乏实证研究。本文基于西部10省(区)省际面板和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农户创新行为及创新程度与其收入增长高度正相关。除此之外,对微观数据的分析还发现,农户不同的创新行为其收入效应不同,其中,非技术创新的收入效应明显好于农业技术创新。上述结论意味着,政府应该制定全面促进农户创新的激励政策,同时对技术之外的创新形式给予足够的关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阮敬  
亲贫困增长主要是指能够使贫困群体参与经济活动并从中得到更多好处的经济增长。在讨论经济增长、不平等与贫困规模变动相关关系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种基于收入分布的亲贫困增长测度方法并用Shapley值法对之进行因素分解,并采用CHNS农村住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并不能够自动缓解贫困,需要进一步采取瞄准式扶贫措施来解决的结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范丽霞  李谷成  蔡根女  冯中朝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策优势发挥殆尽后,到底是什么因素支撑了中国农村经济的长期增长?这是一个值得令人深思的命题。本文在利用全国和湖北省农村固定观察点所形成的村域微观数据的基础上,试图来回答这一问题,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本文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中国农村所进行的工业化、非农化选择了一条建立小规模、劳动密集型、本地化企业的发展道路,充分发挥了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所带来的农村就业结构转换和产业结构调整支撑了中国农村经济的长期增长;增长的关键是劳动力从农业到非农部门的再配置与自由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贾海彦  王晶晶  
在后精准扶贫时期,基层农村贫困治理呈现出新样态:贫困户的显性贫困维度得到改善的同时,住房、健康和教育等隐性维度仍存在较深的剥夺,尤其是体现在非建档立卡户群体上;在有限扶贫预算和单一基层政治考核制度的双重约束下,扶贫资源的分配过程具有一定的目标指向性,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瞄准机制的内生缺陷。贫困户和贫困村的贫困剥夺是全方位的,表现在维度上各有侧重,微观差异明显。走出贫困治理的新困境需要调整扶贫策略,将多维贫困的理念深入基层农村,关注多维隐性贫困问题,提高多维贫困识别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继续加大财政扶贫投入力度,优化投入结构,分类施策;实现扶贫和社会福利计划的有效衔接;优化基层政治考核机制,建立与村庄微观特征相兼容的多维扶贫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切实提高基层乡村的贫困治理能力。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宋瑛  朱美  张驰  
实践证明,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户收入增长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利用黔、渝2个省市623份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QR)分析模型从收入增长和差距缩小双重视角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促农增收减贫绩效。结果表明,无论是贫困县,还是非贫困县,农户入社行为决策都能显著促进农户收入增长。但是相较于非贫困县,贫困县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其收入增长的正向影响更大,使得合作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与非贫困县农户的收入差距。因此,加快贫困地区尤其是国家级贫困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体培育,完善合作社内部治理机制,鼓励、支持并引导农户加入合作社,这对于有效发挥合作社的促农增收减贫效应十分必要。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闫鸿鹂  
采用1985~2007年的数据对滇桂黔三省(区)对外开放度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分别运用三省(区)面板数据和分省(区)时间序列对影响三省(区)经济增长的对外开放度指标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滇桂黔三省(区)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都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FDI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却不明显。总体上,滇桂黔三省(区)的对外开放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仍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还有提高的空间。据此,提出了加强地区协作,提升滇桂黔三省(区)对外开放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