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76)
- 2023(15306)
- 2022(13332)
- 2021(12367)
- 2020(10515)
- 2019(23900)
- 2018(23704)
- 2017(45488)
- 2016(25117)
- 2015(28042)
- 2014(27785)
- 2013(27373)
- 2012(25114)
- 2011(22794)
- 2010(22620)
- 2009(20999)
- 2008(20732)
- 2007(18082)
- 2006(15972)
- 2005(14117)
- 学科
- 济(94369)
- 经济(94225)
- 管理(77441)
- 业(70646)
- 企(59630)
- 企业(59630)
- 方法(43717)
- 数学(37413)
- 数学方法(36977)
- 财(27630)
- 农(25964)
- 中国(23772)
- 学(23689)
- 业经(22086)
- 制(21606)
- 环境(18658)
- 贸(17806)
- 贸易(17799)
- 地方(17719)
- 务(17533)
- 财务(17464)
- 财务管理(17430)
- 易(17286)
- 农业(17103)
- 企业财务(16565)
- 理论(16088)
- 和(15894)
- 技术(15600)
- 划(15485)
- 银(15355)
- 机构
- 大学(364645)
- 学院(360416)
- 管理(141048)
- 济(138740)
- 经济(135724)
- 理学(123075)
- 研究(122036)
- 理学院(121650)
- 管理学(119460)
- 管理学院(118830)
- 中国(88606)
- 科学(79160)
- 京(77561)
- 农(65966)
- 财(65417)
- 所(62597)
- 业大(59319)
- 研究所(57552)
- 中心(54272)
- 财经(52567)
- 江(52338)
- 农业(52261)
- 北京(48409)
- 经(47713)
- 范(47028)
- 师范(46439)
- 院(43973)
- 州(42037)
- 经济学(41461)
- 财经大学(39130)
- 基金
- 项目(252902)
- 科学(197537)
- 基金(184080)
- 研究(178613)
- 家(163377)
- 国家(162070)
- 科学基金(137588)
- 社会(112291)
- 社会科(106297)
- 社会科学(106268)
- 基金项目(98564)
- 省(98468)
- 自然(92112)
- 自然科(89899)
- 自然科学(89868)
- 自然科学基金(88258)
- 划(84088)
- 教育(81595)
- 资助(75101)
- 编号(71433)
- 成果(57861)
- 重点(56986)
- 部(55442)
- 发(52736)
- 创(52594)
- 创新(49177)
- 课题(49138)
- 科研(48989)
- 计划(47611)
- 制(46953)
- 期刊
- 济(149282)
- 经济(149282)
- 研究(102282)
- 学报(66298)
- 中国(66192)
- 农(59397)
- 科学(57838)
- 管理(50226)
- 财(49844)
- 大学(48941)
- 学学(46432)
- 农业(40376)
- 教育(36647)
- 融(28628)
- 金融(28628)
- 技术(27957)
- 财经(25620)
- 业经(24479)
- 经济研究(23385)
- 经(21745)
- 业(20347)
- 问题(19694)
- 版(19032)
- 科技(18829)
- 图书(17859)
- 业大(17765)
- 理论(17147)
- 技术经济(16288)
- 资源(16044)
- 实践(15675)
共检索到5145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加猛 沈文 董战峰
全球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现象频出,亲环境行为日益成为各国广泛关注的焦点。梳理了亲环境行为的研究起源与概念内涵,基于行为主义、成本投入、公私领域、空间范畴、行为频次、目的动机等六个维度对亲环境行为进行了总结分类,归纳了亲环境行为研究的经典理论模型,并从社会人口学、情感价值、教育与认知、行为主体反馈等四个方面分析了亲环境行为影响机制的研究进展。研究发现,在心理学要素归纳、影响因素量化、行为成效评价等方面,亲环境行为仍有进一步的探究空间,未来需要从情感要素拓展、模型修正优化、行为成效评价等方面展开多角度、多方法、多视域的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加猛 沈文 董战峰
全球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现象频出,亲环境行为日益成为各国广泛关注的焦点。梳理了亲环境行为的研究起源与概念内涵,基于行为主义、成本投入、公私领域、空间范畴、行为频次、目的动机等六个维度对亲环境行为进行了总结分类,归纳了亲环境行为研究的经典理论模型,并从社会人口学、情感价值、教育与认知、行为主体反馈等四个方面分析了亲环境行为影响机制的研究进展。研究发现,在心理学要素归纳、影响因素量化、行为成效评价等方面,亲环境行为仍有进一步的探究空间,未来需要从情感要素拓展、模型修正优化、行为成效评价等方面展开多角度、多方法、多视域的研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爱平 赵仁杰 张志敏
近年来,伴随全球经济发展,包括自然灾害、环境灾变以及人为灾害造成的损失呈现不断加剧的趋势,因而灾害的社会经济影响和应对机制也成了近年来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领域。国外文献对灾害的社会经济影响研究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宏观层次的研究主要关注灾害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及其作用的路径,包括灾后投资收益效应、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和技术进步的产出效应等;微观层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灾害对个体行为选择的作用上。灾害的应对机制主要讨论了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应对灾害冲击时的作用,并从受灾地的现实出发,提出灾害应对机制的培育策略。
关键词:
灾害 灾害经济学 非正式制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建华 邹凤明
本文就资源错配的实质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资源错配的影响因素及其测度等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一个较为系统的梳理和述评,着重分析了资源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资源在产业部门间的错配及其影响、金融扭曲引发资源错配等领域的问题,探讨了资源错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传导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未来资源错配问题研究在内容和方法上的新趋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慧 王悦尚 李富宽 王振南 潘章源 杨燕 吕慎金
为了解绵羊母性行为及调节母性行为的神经内分泌、分子机制研究进展,以绵羊"母性行为,影响因素,神经内分泌,分子机制"为检索词,查阅绵羊母性行为相关文献资料。结果发现:绵羊母性行为的表达促进母子关系的建立,母羊品种、胎次、性情、产羔数、饲养面积以及妊娠期营养状况影响其母性行为的表达。母羊体内释放的激素(雌激素、催产素)和神经递质(谷氨酸、γ-氨基丁酸、一氧化氮、去甲肾上腺素)调控母性行为的发生,且DNA甲基化可能是调控母性行为的分子机制之一。绵羊母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神经内分泌调控机制研究已较为成熟,但关于调控绵羊母性行为的分子机制尚缺乏深入系统研究。
关键词:
绵羊 母性行为 神经 内分泌 分子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利京 赵瑾
本文应用建构扎根理论,以秸秆处理行为为例,厘清了影响农户实施亲环境行为的深层次因素。研究发现,心理认知、行为成本、社会约束和法规产业状况四个主类属对农户亲环境行为存在显著影响。以此为基础,建构了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机制模型,即心理认知—情境—行为模型,并提出了对农户行为进行干预的政策建议和路径。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灵 董奇 张红川 王昌海
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为主题的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研究日益受到研究者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影响机制的保护与危险因素、社会心理背景因素、理论模型及其教育启示四个方面论述了这一问题。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华 周瑾 马玲
在多重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模式下,促进公众采取亲环境行为是有效提高当前环境治理效率的方式。基于溢出效应理论,以苏皖两省839份消费者样本数据为例,利用倾向得分匹配(PSM)实证探究消费者亲环境购买行为对其他亲环境行为的溢出效应,运用Ologit和CMA模型进一步挖掘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权威从众价值观、环境态度和亲环境购买认知显著影响消费者的亲环境购买行为;亲环境购买行为对社会环保主义和环保媒介使用行为存在正向溢出效应,但对物品回收行为没有显著的行为溢出;进一步的内在机理分析得出,环境自我认同在亲环境购买行为正向溢出效应中发挥中介作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国庆 李晓兵
风能作为清洁和环境友好的可再生能源,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因而近年来发展迅速。但风电设施在安装和运行过程中,评价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却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综述了风电场施工和运行过程对气候变化及陆地生态系统的可能影响,同时探讨了风电设施所产生的噪声污染及辐射效应,认为未来风电研究的重要方向为:1评价风电场对气候的影响,还需要建立或改进更精细的气候模型;2探讨风电场对动物的影响,需要识别到底哪些环境因子对动物活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些因子在不同风电场中是否具有普遍性;3分析风电场对植被的影响,需要综合利用遥感监测及生态学调查方法,才能准确识别不同陆地生态系统植被对风电场的响应机制;4研究风电场对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的影响,要加强地表实测数据的获取,尤其是连续多年的数据获取,形成长期的观测序列,进行时空尺度的分析;5风电场在全球不同区域,对各环境要素的影响并不完全一致,通过对典型区域的研究来反映风电场对环境影响的共性问题,是目前较为可行的方法;6在确保风能作为新能源发展重点的同时,还需保护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在此基础上才能准确评价、处理风电场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7在风电场建设前的环评阶段,需要补充完善现有环评导则和标准,充分考虑风能、太阳能等新兴能源对环境长期而复杂的影响;8中国作为世界风能利用的第一大国,需要适时建立长期定位观测试验站,以期开展风电场对环境影响的定量化、全过程、时空尺度的细致研究。本文可为人类科学合理的利用风能、处理风电场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提供一些思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科南 杜海东 娜仁花
羔羊刚出生时,瘤胃在生理和代谢方面发育不健全,主要依赖母乳满足维持和生长的需要。随着羔羊日龄的增长及固体饲粮的采食,瘤胃生理功能逐渐成熟。近年来研究发现,羔羊仅饲喂精料容易引起瘤胃pH降低、瘤胃乳头凝集和角化不全等症状,而在精料基础上添加干草可以提高瘤胃pH,增加瘤胃容积,减少瘤胃乳头凝集,维持瘤胃乳头正常形态。目前虽然已有关于干草对羔羊瘤胃发育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但认识并不全面。本文对羔羊瘤胃发育过程和干草影响羔羊瘤胃发育及其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1)羔羊断奶前补饲干草有助于纤维分解菌在瘤胃定植;2)羔羊断奶前补饲干草可以促进瘤胃上皮发育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3)干草促进断奶前羔羊瘤胃发育的机制与干草调节细胞内钙信号通路及氨基酸和脂肪酸的代谢网络,降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和IGFBP4的基因表达量,抑制活化B细胞的核因子kappa-轻链增强子(NF-kB)信号通路,提高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裂解酶(HMGCL)、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成酶Ⅱ(HMGCS2)、3-羟基丁酸脱氢酶1(BDH1)和单羧酸转运载体1(MCT1)的基因表达量,激活雌激素相关受体α(ESRRA)参与能量产生的基因通路有关。本综述为全面深入了解干草促进羔羊瘤胃发育及其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羔羊 干草 瘤胃发育 机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马静 刘冠秋 饶婧雯
主观幸福感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热点,与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建设宜居城市密切相关。已有大部分文献侧重单一空间尺度的研究,分析社会经济属性和地理环境要素(包括建成环境、社会环境、环境污染)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也有部分研究关注居民日常出行属性和活动特征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探讨长期幸福感与短期幸福感的内在关系。论文对上述研究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与评价,综合考虑地理环境、时空行为与主观幸福感的复杂关系,构建主观幸福感的理论研究框架,总结时空行为视角下多尺度、多维度地理环境要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以及作用路径,并探讨主观幸福感的时空动态规律以及微观行为机制,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优化居民行为模式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 时空行为 地理环境 环境污染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么宗利 衣晓飞 来琦芳 周凯 高鹏程
氮代谢是鱼类生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当前对盐碱等特殊生境下鱼类氮废物的排泄机制仍不清晰。氨和尿素是鱼类氮排泄的主要形式,氮排泄主要受盐度、碱度、温度、摄食、运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对鱼类氮排泄的研究进展,就鱼类氮代谢中氨和尿素排泄的一般规律、影响鱼类氮排泄的主要因素及盐碱水环境中鱼类独特氮代谢途径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重点。氮排泄机制的转变是鱼类适应盐碱环境的重要生理途径,我国拥有大量的盐碱水域和盐碱土著鱼类,开展盐碱土著鱼类氮排泄研究,揭示盐碱水环境中鱼类氮排泄机制,将为鱼类耐盐碱机制的揭示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
氮排泄 氨 尿素 盐碱 鱼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梅琳 迟巧云 王长海
极地环境是一个潜在的、重要的微生物资源库,极地环境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全世界高度关注的热点。微藻作为极地环境中最主要的初级生物量生产者,其种质资源的选育、培养及抗逆性研究倍受关注。低温、季节性光照与温度波动、强紫外(UV)辐射等是极区生境重要的环境特征。极地微藻经过长期的适应与进化对该生境形成了独特的适应机制:其细胞内合成积累多种具有特殊生理、药理活性的生物活性物质,以及蕴含与之相对应的新基因。本文综述了南、北极地区的微藻抗逆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对温度、光照和UV辐射胁迫的生理和分子抗逆机制,以及组学技术在微藻逆境生物学上的应用,有助于人们了解极地微藻适应极端逆境的机制及其在极地生境中独特的系统进化地位。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张桂平
员工在工作场所从事非伦理行为具有多方面的原因,可能是有利于自己,也可能是为了报复或伤害组织和同事。根据这一逻辑,已有研究就职场排斥诱发的员工非伦理行为都是建立在利己动机的假设基础之上,而对于员工的利组织动机的非伦理行为研究不足。实际上,面对职场排斥,员工很可能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对人际关系进行主动修复,其中从事亲组织性质的非伦理行为就是一个重要的修复行为。基于道德自我调节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的视角,以道德推脱为中介变量,以组织认同为调节变量,检验职场排斥对员工亲组织性非伦理行为的内在影响机理。采用SPSS 18.0和AMOS 18.0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验证性因子分析,通过上下级配对调查的方式,收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原理 孙海航
基于社会认同理论,通过对两阶段405名员工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探究儒家德性领导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儒家德性领导负向影响员工的亲组织非伦理行为;道德认同在儒家德性领导和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间起中介作用;上下级关系不仅正向调节儒家德性领导和道德认同之间的关系,还进一步调节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