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94)
- 2023(10344)
- 2022(8399)
- 2021(7492)
- 2020(6496)
- 2019(14275)
- 2018(13960)
- 2017(26585)
- 2016(14551)
- 2015(15707)
- 2014(15194)
- 2013(15342)
- 2012(13777)
- 2011(11870)
- 2010(11802)
- 2009(11181)
- 2008(11401)
- 2007(10070)
- 2006(8852)
- 2005(7887)
- 学科
- 业(79122)
- 企(73939)
- 企业(73939)
- 济(65672)
- 经济(65588)
- 管理(60756)
- 方法(30548)
- 业经(26671)
- 财(24760)
- 农(22950)
- 数学(22715)
- 数学方法(22605)
- 务(19863)
- 财务(19860)
- 财务管理(19843)
- 企业财务(18874)
- 农业(17329)
- 技术(16252)
- 划(13542)
- 中国(13432)
- 策(13360)
- 制(12985)
- 贸(12540)
- 贸易(12535)
- 易(12187)
- 企业经济(12119)
- 和(11983)
- 经营(11750)
- 理论(11209)
- 技术管理(11046)
- 机构
- 学院(213696)
- 大学(207308)
- 济(90638)
- 经济(89273)
- 管理(88250)
- 理学(77081)
- 理学院(76320)
- 管理学(75295)
- 管理学院(74947)
- 研究(65633)
- 中国(52161)
- 农(46789)
- 科学(42118)
- 京(42096)
- 财(41396)
- 农业(37452)
- 业大(36894)
- 所(34135)
- 财经(33478)
- 江(32294)
- 研究所(31048)
- 经(30569)
- 中心(29762)
- 经济学(26788)
- 商学(26477)
- 商学院(26256)
- 北京(25453)
- 经济管理(24878)
- 州(24808)
- 财经大学(24651)
- 基金
- 项目(144389)
- 科学(115544)
- 基金(108326)
- 研究(98725)
- 家(96411)
- 国家(95495)
- 科学基金(83292)
- 社会(65681)
- 社会科(62435)
- 社会科学(62417)
- 基金项目(58415)
- 省(57856)
- 自然(56727)
- 自然科(55514)
- 自然科学(55496)
- 自然科学基金(54643)
- 划(47632)
- 教育(43567)
- 资助(42391)
- 业(38091)
- 编号(36822)
- 创(34164)
- 重点(32126)
- 创新(30991)
- 部(30981)
- 发(30768)
- 科研(28415)
- 计划(27980)
- 国家社会(27609)
- 成果(26642)
共检索到3063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凡林 郭宇航 李劭卿
企业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方面的表现离不开良好制度环境的支持与保障。以201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探究亲清政商关系如何影响企业ESG表现。研究发现:亲清政商关系能够显著提高企业ESG表现。机制分析表明,亲清政商关系主要通过改善外部融资环境和抑制企业管理层短视行为这两个重要渠道提高企业ESG表现。进一步分析发现,“清白”维度的政商关系发挥了主要作用,并且在注册地为省会城市或直辖市、非重污染行业、数字化转型程度高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样本中,亲清政商关系能显著提升企业ESG表现。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为,地方政府应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以优化融资渠道,企业应克服短期逐利行为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何青 庄朋涛
践行ESG理念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共同机构投资者作为资本市场重要参与者,能对企业管理决策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影响企业ESG表现。本文基于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共同机构投资者与企业ESG表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共同机构投资者能够通过发挥治理效应和协同效应提升企业ESG表现,但其退出威胁并没有对企业ESG表现产生显著作用;进一步,对于融资约束较高和媒体关注度较低的企业,共同机构投资者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但只有长期共同机构投资者才能产生治理协同效应。本文结论不仅可以为企业制定ESG投资战略提供理论指导,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符加林 黄晓红
选择2011—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华证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评级衡量企业ESG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企业ESG表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这种影响的异质性。结果表明:企业良好的ESG表现可以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并且这一结论在经过替换解释变量衡量方式、采用工具变量法缓解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以及Heckman两阶段方法克服样本选择偏误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企业良好的ESG表现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增加企业研发投入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企业良好的ESG表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在大规模企业和国有企业中更显著。研究结论为企业加强ESG建设,强化ESG信息披露,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增加企业研发投入,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罗进辉 巫奕龙 郑丽群
本文使用2016—2019年中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的数据,从战略变革的综合视角切入,实证检验了地区亲清政商关系构建对民营企业战略转型的潜在积极影响。本文发现:地区政商关系的亲清程度越高,本地民营企业的战略变革水平越高,意味着亲清政商关系助力了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路径检验发现,亲清政商关系主要是通过提升地区市场活力和降低企业融资约束的路径进而提高民营企业战略变革水平。异质性研究发现,亲清政商关系对民营企业战略变革的正向影响在地区市场化水平较高、非技术密集型行业、东部地区企业和管理层持股较高的样本中表现得更强。此外,本文还发现亲近和清白的政商关系均能显著促进民营企业的战略变革,并对宏观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的研究工作不仅丰富了亲清政商关系经济后果以及战略变革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而且相关结论对于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和促进民营企业战略转型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及时的经验支持和决策参考。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罗进辉 巫奕龙 郑丽群
本文使用2016—2019年中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的数据,从战略变革的综合视角切入,实证检验了地区亲清政商关系构建对民营企业战略转型的潜在积极影响。本文发现:地区政商关系的亲清程度越高,本地民营企业的战略变革水平越高,意味着亲清政商关系助力了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路径检验发现,亲清政商关系主要是通过提升地区市场活力和降低企业融资约束的路径进而提高民营企业战略变革水平。异质性研究发现,亲清政商关系对民营企业战略变革的正向影响在地区市场化水平较高、非技术密集型行业、东部地区企业和管理层持股较高的样本中表现得更强。此外,本文还发现亲近和清白的政商关系均能显著促进民营企业的战略变革,并对宏观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的研究工作不仅丰富了亲清政商关系经济后果以及战略变革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而且相关结论对于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和促进民营企业战略转型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及时的经验支持和决策参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贞发 章蕾
利用《中国城市政商关系排行榜》构建的“亲清”政商关系健康指数及其二级、三级构成指标,基于2017—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微观样本,实证考察城市“亲清”政商关系对企业纳税遵从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健康的城市“亲清”政商关系有助于提高企业纳税遵从度,特别是对规模小、盈利水平低、治理水平低、成长性高的企业促进作用更大,在高城市等级地区中的提升相比也更高;“亲清”政商关系建设提升企业纳税遵从度的作用主要来自“亲近”方面,且主要体现在政府对企业的关心和公共服务上。鉴于此,各城市政府应充分重视“亲清”政商关系建设,着重于“亲近”指标的优化,持续增强对企业的关心并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营造市场化、公平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更好地提升企业纳税遵从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艳 刘晓慧
利用2009~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出台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准自然实验,运用PSM-DID方法实证检验混合所有制改革如何影响国有企业ESG表现。研究发现: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改善国有企业ESG表现;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通过降低政府干预程度、缓解代理问题两条路径提高国有企业ESG表现;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媒体关注度较高以及制度环境较好的国有企业,其ESG表现促进作用更强;区分ESG分项的检验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环境表现(E)、社会责任表现(S)以及公司治理表现(G)均具有较强的提升作用;经济后果检验发现,混合所有制改革促成的国有企业ESG表现改善,有助于提升国有企业当期及下一期的企业价值。鉴于此,应持续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充分发挥混合所有制改革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罗进辉 闫家铭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撑,而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是打破西方发达国家技术封锁、实现我国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的必由之路。然而,培育和发展“专精特新”中小科技型企业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存在很多市场失灵失效的地方,需要积极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重要引导作用。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家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政策演进过程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指出地方政府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实现“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辩证统一是助力地区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重要制度保障,能够帮助中小科技型企业解决在技术、资金、数字化、人才等要素方面面临的现实难题。接着,本文选择隐形冠军“第一城”宁波市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分析总结宁波市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助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与可取做法,同时指出培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的研究工作既能够丰富亲清政商关系经济后果的研究文献,也可为国家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实践活动提供及时的决策支持和政策启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银娥 李春燕 谭欢 汪亚楠
依据2009—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考量企业ESG表现对企业韧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ESG表现对企业韧性正向影响显著,企业ESG表现越好,企业韧性越强,且在重污染行业和东部地区企业中更为显著;良好的企业ESG表现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提高企业创新效率两个渠道增强企业韧性。鉴于此,企业应努力提升自身ESG表现,政府主管部门要引导并鼓励企业加强ESG建设,各利益相关方发挥监督作用,强化企业韧性,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ESG表现 企业韧性 融资约束 创新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保昌 刘益宁 李思慧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背景下,推动市场整合有助于高效发挥市场力量,加速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基于2017—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市场整合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整合显著提升了企业ESG表现。机制检验表明,市场整合主要通过促进公平竞争、优化资源配置以及改善信息披露提高企业ESG表现。此外,在财政透明度较高地区、非重污染行业、无政治关联企业以及非僵尸企业中,市场整合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市场整合在改善企业ESG表现中所发挥的竞争促进、资源配置和信息披露效应,为正确评价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成效,以及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决策参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明睿 马融 马文杰
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科技赋能如何更好地帮助企业迈向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已经成为当下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探索金融科技发展水平与企业ESG表现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2010—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能够显著改善企业ESG表现,包括ESG综合表现以及E、S、G单项表现。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通过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可以通过技术进步以及代理成本降低促进企业内部成长改善企业ESG表现,又能通过降低外部交易成本以及缓解融资约束来优化外部环境改善ESG表现。进一步本文发现金融科技可以显著地提高企业经营绩效、缓解经营风险。
关键词:
金融科技 ESG表现 技术进步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建秋 徐雨露
利用2019—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ESG表现对企业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ESG表现显著提升了企业韧性,使得企业在危机期间表现出更强的抵抗力和恢复力。细化ESG不同维度发现,相较于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对企业韧性的提升作用更显著。作用机制研究发现,ESG表现通过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企业声誉和抗风险能力四条路径提升企业的危机应对能力,进而增强企业韧性。异质性检验发现,ESG表现对企业韧性的增强作用在管理层决策视域较短、财务状况和内部控制较差的企业中更显著,说明ESG有助于解决管理者短视、财务状况和内部控制较差给企业带来的“生存性”难题,是企业于逆境中转“危”为“机”的重要驱动力。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倪志兴 陈嘉滢 李增福
作为中国股市最大的机构投资者,社保基金对改善企业ESG表现有着独特的优势。基于2009—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社保基金投资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保基金投资显著提高了企业ESG表现,在进行稳健性及内生性处理后,该检验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社保基金通过降低融资成本、加大研发创新、提高盈余质量,改善了企业ESG表现。异质性分析表明,社保基金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在高污染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媒体关注度低的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其他机构投资者,社保基金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更大,且社保基金投资对企业ESG表现的提升作用显著降低了企业风险,提高了企业效益。建议政府鼓励社保基金积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增强对高污染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及媒体关注度较低企业的关注;上市公司应完善对社保基金等投资者的联动响应机制,加强信息共享。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晓燕 曹金铭
提升企业的ESG表现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2~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利用文本挖掘法构建金融科技指数探究金融科技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ESG表现,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具有资源效应、治理效应以及信息效应,能够通过促进信贷资源获取、提高内部控制水平和信息透明度来提升企业的ESG表现,且媒体关注与金融科技对企业ESG表现的提升具有替代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金融科技对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较高、法治化水平较高、金融监管较强地区的企业以及国有企业和重污染企业的ESG表现提升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管考磊
利用政商关系健康指数和2013—2017年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亲清政商关系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亲清政商关系能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的产权性质和所处行业不同,亲清政商关系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也不同;亲清政商关系是通过增加企业银行贷款、政府补助、税收优惠和降低企业寻租成本四个作用机制促进企业创新的。研究结论对促进企业创新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