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54)
2023(11782)
2022(9723)
2021(8876)
2020(6998)
2019(15419)
2018(14738)
2017(27675)
2016(15368)
2015(16245)
2014(15882)
2013(15653)
2012(14295)
2011(12900)
2010(12784)
2009(11645)
2008(11573)
2007(10457)
2006(9138)
2005(7797)
作者
(45669)
(38675)
(38094)
(36264)
(23892)
(18869)
(17074)
(14951)
(14542)
(13417)
(13410)
(12579)
(12228)
(11928)
(11834)
(11779)
(11467)
(11061)
(11057)
(10883)
(9896)
(9337)
(9262)
(8928)
(8816)
(8546)
(8512)
(8469)
(7822)
(7776)
学科
(63155)
经济(62979)
(49645)
(49214)
管理(37357)
农业(32746)
(28804)
企业(28804)
方法(24748)
业经(21648)
数学(20775)
数学方法(20599)
中国(17100)
(15260)
(13025)
(12869)
地方(12636)
农业经济(12356)
(11725)
贸易(11718)
(11491)
(11419)
技术(10115)
(9671)
发展(9649)
(9641)
(9483)
(9459)
农村(9440)
(9226)
机构
学院(217384)
大学(213039)
(88973)
经济(87343)
管理(81494)
研究(75553)
理学(72250)
理学院(71395)
管理学(70083)
管理学院(69714)
(66308)
中国(56430)
农业(51281)
科学(49177)
业大(44700)
(42942)
(39063)
(37885)
研究所(35906)
中心(35457)
农业大学(32378)
(31938)
财经(30723)
(28245)
(28215)
师范(27823)
(26675)
经济学(26562)
(26113)
(26057)
基金
项目(155672)
科学(122377)
基金(114256)
研究(109225)
(102947)
国家(101931)
科学基金(85983)
社会(73467)
社会科(68393)
社会科学(68369)
(62287)
基金项目(61288)
自然(55889)
自然科(54658)
自然科学(54640)
自然科学基金(53716)
(51828)
教育(48349)
资助(44163)
编号(42770)
(37112)
重点(35019)
(34513)
(34367)
成果(32990)
(32574)
(31044)
国家社会(30761)
创新(30420)
科研(30248)
期刊
(100000)
经济(100000)
(71097)
研究(56873)
农业(48184)
中国(44713)
学报(44444)
科学(38322)
大学(33486)
学学(32445)
(27311)
业经(24158)
管理(23533)
(22432)
(20937)
金融(20937)
教育(19619)
(15169)
财经(14724)
问题(14643)
农业经济(14539)
技术(14360)
经济研究(14260)
业大(14107)
农村(14069)
(14069)
农业大学(12610)
(12547)
世界(11647)
科技(10999)
共检索到3111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彭美  戴斌荣  
采用亲子沟通问卷、友谊质量问卷以及农村儿童社会适应问卷对958名农村学校儿童进行调查,建立结构模型,考察亲子沟通与同伴友谊质量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的影响。结果:(1)在亲子沟通方面,农村留守儿童母亲亲子沟通得分相对低于非留守儿童,父亲亲子沟通得分上两者差异不显著;在同伴友谊质量方面,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得分差异不显著;在社会适应性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得分相对低于非留守儿童。(2)亲子沟通、同伴友谊质量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3)同伴友谊质量在亲子沟通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海宁  陈媛媛  
近年来,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留守儿童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本文根据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研究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对其同伴学习成绩的外部性影响以及同伴效应的异质性。结果显示:班级中留守儿童比重的提高对其同伴语文和英语成绩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但对数学成绩的影响不显著。这意味着在考虑留守儿童教育外部性情况下,现有研究发现的父母外出对农村儿童教育所造成的负向影响程度可能被低估。留守儿童同伴效应在不同群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异质性,对留守儿童、女生、低分数学生、小班级学生、高年级学生、高等级学校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好学生和非省会城市学生的学习成绩影响程度较大。研究结论对促进留守儿童自身发展、振兴乡村经济和缩小城乡差距具有一定意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宁宁  周正  
采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学校适应量表对932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对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总体上,农村留守家庭所属中间型和极端型比例过高,家庭“松散”和“僵硬”问题突显;(2)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水平不高,非留守儿童在学校适应及其各维度上的适应情况显著高于留守儿童,曾留守儿童在学校适应和同伴关系适应上显著高于留守儿童;(3)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对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具有显著正向预测效应。据此,可以通过培育家庭亲子关系、重视家庭经验习得、增强父母教育卷入等方式完善留守儿童的家庭功能,进而促进其学校适应。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亮  张丽锦  沈杰  
为考查农村留守儿童的亲子关系状况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运用《主观幸福感阶梯量表》和自编《亲子关系状况调查表》对河南省周口地区8所农村中小学279名留守儿童和182名非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对自己未来主观幸福感的预期要好于当前主观幸福感的评估,对过去主观幸福感的估计最低。(2)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不存在差异,都处于中等偏上程度;不同年龄留守儿童当前主观幸福感没有差异。(3)父母与子女的联系及关系状况、对父母外出打工的认知和感受对留守儿童当前主观幸福感均有重要作用;同与抚养人的关系质量相比,与外出父母的关系质量对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更大。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晓静  余益兵  王祥坤  郑晓红  
以485名完整原生家庭中的留守儿童为被试,采用应激评价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适应问卷,对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留守类型和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显示:(1)认知评价、应对方式与社会适应部分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2)挑战性评价通过积极应对对积极适应的间接效应受到留守类型的调节,双亲外出样本中,积极应对的中介效应显著;单亲外出样本中,积极应对的中介效应不显著。另外,威胁性评价通过消极应对对消极适应的间接效应并不受留守类型的调节。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吴贾   吴莞生  
随着中国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留守儿童问题开始备受社会关注。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留守儿童对同伴的溢出效应。采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研究发现,留守儿童比重的提高使得同班普通儿童的非认知能力显著降低,该效应主要源于留守男童,并且对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普通儿童产生了更大的负面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教师投入降低以及班级氛围变差是重要的影响渠道。这意味着在没有考虑同伴溢出效应时,农村留守儿童的消极影响被低估。本文结论对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缩小城乡人力资本差距、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金灿灿  邹泓  
为探讨中学生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运用多层线性模型,调查六城市25个班级1082名中学生的友谊质量、班级环境和社会适应状况及其关系。发现:(1)女生友谊质量显著好于男生,初二学生的冲突与背叛得分显著高于高二学生;(2)重点校高二学生班级环境中师生关系维度的平均分要显著高于初二学生;(3)友谊质量对中学生的积极和消极社会适应有显著影响,且存在显著的班级差异。班级环境中的竞争气氛可以显著增强友谊质量对积极社会适应的正向预测作用,师生关系可显著增强友谊质量对消极社会适应的负向预测作用。因此,班级环境作为班级水平变量,可以调节友谊质量对中学生社会适应的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韩黎  袁纪玮  赵琴琴  
本研究旨在系统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采用生活事件量表、心理健康量表、同伴依恋问卷、心理韧性量表和安全感量表,对四川省5所农村中小学四至七年级的1368名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少数民族、单亲外出和高安全感水平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更好;(2)生活事件、同伴依恋、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两两相关;(3)同伴依恋、心理韧性在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4)安全感在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发挥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罗晓路  李天然  
本研究对六所普通中学的616名儿童青少年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同伴关系更差,他们受到同伴的尊重和接纳更少,更易受到忽视。留守儿童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家庭,且对留守儿童的同伴关系有显著影响。父母受教育程度,特别是母亲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月收入对留守儿童的同伴关系有一定预测作用,母亲受教育程度显著预测同伴尊重、同伴接纳,家庭月收入可以显著预测同伴接纳和同伴忽视。未来研究中需对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留守儿童的同伴关系影响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索。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强  
控制农村辍学率和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是我国面临的一项严峻挑战。利用中国健康营养调查(CHNS)数据并运用工具变量法,发现同伴辍学率增加1%,儿童辍学的概率将显著地增加0. 44%-0. 61%,对应的社会乘数是1. 78-2. 60,即1个儿童辍学最终会引发1. 78至2. 60个儿童辍学。该结论的政策启示是,争取让某个或者某些"关键"儿童放弃辍学将会使得更多儿童放弃辍学。此外,大龄儿童以及男孩更容易受同伴影响,同时高龄同伴辍学对低龄同伴有跨龄示范效应。跨龄示范效应意味着,普及高中教育可以外溢地降低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率。因此,辍学同伴效应的社会乘数可以成为"控辍保学"的政策杠杆。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郑名  韩增霞  王志丹  
本研究采用目标定向任务探讨社会性沟通、年龄和目标情境三因素对学前儿童模仿学习的影响。108名3至5岁学前儿童被随机分配到有社会性沟通和无社会性沟通两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中儿童分别在有目标和无目标两种情境中接受测试。研究结果发现:(1)有目标情境下,社会性沟通提高了儿童对实验人员演示行为方式的模仿;(2)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对实验人员演示方式模仿的忠实程度显著增加;(3)当实验人员与儿童无正常社会性沟通时,儿童在无目标情境中比在有目标情境中模仿了更多的行为方式。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曾天德  黎淑晶  余益兵  王禭晴  
为探讨城区流动儿童亲子依恋、家庭功能与社会适应的发展特征及其影响路径,采用青少年依恋问卷、总体家庭功能量表和社会适应量表对1152名五至九年级儿童进行测试,最终获得城区流动儿童924名作为研究被试。结果显示:(1)城区流动儿童社会适应存在显著的年级和性别差异;(2)亲子依恋、家庭功能与社会适应三者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3)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家庭功能在亲子依恋影响社会适应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该研究揭示了家庭功能在城区流动儿童亲子依恋影响社会适应中的中介机制,可以为城区流动儿童家庭干预政策制定提供实证依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丽  刘艳  
为探讨流动儿童亲子沟通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采用亲子沟通问卷、主观幸福感自我评定量表、自尊问卷和问题行为问卷对北京市1016名流动儿童和446名城市户籍儿童施测。结果发现,与城市儿童相比,流动儿童亲子沟通的频率、时间和主动性较低。在亲子沟通各维度上,城市儿童得分都显著高于流动儿童。在流动儿童与父母沟通的倾听反应维度上,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在父子沟通的开放表达、分歧冲突解决和理解性维度和母子沟通的开放表达和倾听反应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二年级得分最低。流动儿童亲子沟通的开放表达、理解性和分歧冲突解决维度可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亲子沟通的四个维度都可正向预测自尊,开放表达和理解性负向预测...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庆华  张蕾  李姗泽  王智  邵景进  
在相互作用模型的理论框架下,为系统探讨留守儿童亲子亲合对其孤独感和抑郁发展的影响,采用亲子亲合问卷、儿童孤独感量表和儿童抑郁量表对556名农村小学四年级留守儿童进行为期12个月的追踪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小学四年级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和抑郁等在一年间存在着显著减少的发展趋势;而亲子亲合水平出现显著增加的趋势。(2)交叉滞后分析结果显示,留守儿童亲子亲合与孤独感和抑郁呈互为因果关系。即亲子亲合可以负向预测一年后的孤独感和抑郁状况,而孤独感和抑郁也可以预测一年后的亲子亲合水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雷雳  王争艳  李宏利  
本文着重对亲子沟通 ,即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信息交流作理论研究 ,介绍了关于亲子沟通研究理论演化的四个阶段 ;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青少年亲子沟通的现状 ;对亲子沟通与儿童心理行为的关系作理论探讨 ;提出了改善亲子沟通的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