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1)
- 2023(367)
- 2022(360)
- 2021(329)
- 2020(279)
- 2019(863)
- 2018(873)
- 2017(1534)
- 2016(853)
- 2015(923)
- 2014(780)
- 2013(717)
- 2012(700)
- 2011(610)
- 2010(723)
- 2009(607)
- 2008(597)
- 2007(456)
- 2006(404)
- 2005(342)
- 学科
- 济(3070)
- 经济(3067)
- 地方(1965)
- 管理(1101)
- 地方经济(1020)
- 中国(908)
- 业(819)
- 环境(748)
- 城市(742)
- 学(718)
- 农(640)
- 方法(611)
- 数学(536)
- 数学方法(530)
- 城市经济(521)
- 方城(435)
- 资源(424)
- 和(423)
- 农业(422)
- 生态(396)
- 业经(378)
- 发(369)
- 企(364)
- 企业(364)
- 贸(352)
- 贸易(352)
- 教育(332)
- 服务(312)
- 土地(295)
- 研究(285)
- 机构
- 大学(9450)
- 学院(8968)
- 京(6436)
- 北京(4916)
- 研究(4148)
- 济(3346)
- 经济(3301)
- 中国(3223)
- 科学(3048)
- 管理(2984)
- 理学(2435)
- 业大(2349)
- 理学院(2329)
- 管理学(2248)
- 管理学院(2231)
- 所(2219)
- 研究所(2042)
- 农(1936)
- 中心(1780)
- 市(1645)
- 院(1554)
- 科学院(1543)
- 农业(1540)
- 南京(1512)
- 资源(1327)
- 范(1292)
- 师范(1284)
- 室(1261)
- 北京市(1254)
- 环境(1193)
共检索到14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萨兆为
京都会馆载春秋萨兆为会馆的创设,始于明初。据文字记载,建得最早的是明永乐年间安徽俞漠捐资购屋,于前门外长巷上三条设立的安徽芜湖会馆。至嘉靖和万历年间,各省均建有会馆。清代,商品经济有较大的发展,由于科举考试愈来愈频繁,编纂《四库全书》等大型类书的需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黎孔清 孙晓玲
探讨都市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对推进都市农业发展、解决城市发展中的资源环境问题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科学构建都市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借助耦合度模型,以南京市为例,对两者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5年南京市都市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总体均呈上升态势,两者呈正相关,资源环境承载力每提高1%,南京都市农业发展水平相应增加0.746%;两者耦合协调度在2000~2007年处于失调阶段,2008~2015年转变为协调阶段,2015年协调度为0.673,处于初级协调,目前耦合协调度处于资源环境承载力滞后型。南京市应该立足资源环境基础,科学规划都市农业发展格局;转变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模式,确保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都市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协同优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博
旅游业的发展在给地区经济注入活力的同时,也给旅游地的居民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此,文章首先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建立了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游客旅游活动的社会心理承载力情况考察指标体系,采用基于三角模糊数的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对指标分析建模,并以东京浅草寺周围居民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得到浅草寺周围居民对旅游活动的社会心理承载力情况。研究结果显示,浅草地区居民对游客的旅游活动整体上持支持和积极的态度,在个别指标如旅游地垃圾、社会治安等方面持较为消极的态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晖
就业空间结构是解读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维度。基于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第二次与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采用贝叶斯克里金地统计、空间自相关、非参数局部加权回归和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索南京都市区就业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及就业中心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2001—2013年,就业机会持续从都市区核心向郊区扩散,但接近半数的就业岗位仍然集中在各个就业中心,就业密度全局莫兰指数(总体集聚程度)变大(增强),"分散中的集聚"是南京都市区就业地理格局的主要特征。②制造业主导型中心始终是就业次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2008—2013年服务业主导型次中心的显著增多以及主中心的崛起预示着服务经济塑造就业中心的力量愈发突显。③就业次中心更倾向于出现在中心城区内的新城与副城极核、建成环境特别是公共交通可达性优良且产业/经济基础较好的地点。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忠明 李长青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日益显著,其严重的后果正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在回顾了目前气候变化的现状、并作出相关预测后,讨论了国际社会为减缓气候变化所做的努力和中国对外气候谈判时应注意的问题;最后,结合中国的实际重点讨论了在后京都时代中国的环境政策选择。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国际气候谈判 环境政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苏杨
混沌理论的经典比喻是“蝴蝶效应”,大意是日本的一只蝴蝶扇几下翅膀就可能引起千里之外的一场风暴。有一只在日本化蛹的毛毛虫,经年累月,日前终于长出了有力的翅膀。它的威力,远胜过那只“可能的蝴蝶”—它扇动翅膀,将注定影响全球的气候。这只蝴蝶,一般称为《京都议定书》。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萨兆为
北京交通工具的演绎更迭,探源纪实,饶是有趣。考察交通工具沿革史,不可忽略对轿车的研究。清初,京师朝官贵族多乘轿子,当时称为肩舆。后来逐步改乘畜力拉的轿车。至清末,西式马车及人力车渐兴,并取轿车而代之。但在当时乘轿车者尚属不少,待入民国,轿车锐减,在街头已罕见。民国初的统计,全京城仅登记有轿车3辆,可谓硕果仅存。20世纪20年代以后,现代公共交通事业方出现。公共汽车问世,但寥若晨星;有轨电车叮当之声响于内城,也只是数辆。当时曾有人咏“竹枝词”云:“万余人口皆归家,数辆电车哪坐下?坐不下人也得坐,只有拥挤别无他”。1945年抗日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放 陈金永
文章利用北京市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采用国际上对大城市的"大都会区"界定的原则和方法,尝试对"六普"时北京"大都会区"的范围进行界定,从而为在中国如何界定"大都会区"的范围提供了一个研究案例,同时也将国际上"大都会区"的概念引入中国的城市和城市化研究。文章认为,中国应当建立一套既适合当前快速城市化和郊区化、又能与国际接轨的"大都会区"的界定方法及数据系统,使中国的城市地域划分与国际上的城市地域划分相吻合。只有这样,才能将中国的不同城市和城市化的发展状况相互比较,并与世界上其他城市进行正确的比较,从而真实地反映中国的城市和城市化的发展情况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
关键词:
北京 大都会区 城市化区域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宁平
京师黟县会馆资金主要靠民间资本,而民间资本主要来源于官员与商人的捐助,但也不排除地方政府的有限支持,政府与民间社会在此表现出一定的互相支持与彼此弥补。黟县会馆的管理虽有章程,但缺乏强制力。黟县会馆自建立之初,即确立其为应试士子及需次候补官员服务的宗旨。黟县会馆以科举为重,其性质可归于科举会馆。黟县会馆在增强地域认同、服务科举、凝聚人心力量等方面功能显著,有利于地方精英群体的脱颖而出。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华道强
一部粗制滥造的“著作”──评汤锦程的《北京的会馆》华道强1994年4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了汤锦程先生写的《北京的会馆》一书(以下简称《会馆》)。该书出版之后,由于命题的重要性,再加以名人题签,《北京晚报》之发消息,朋友之间的吹捧,霎时间炒的人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蓓蓓 殷培红 方修琦 杨小明
德国2007年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对1990年下降超过了21%,提前达到其京都减排目标,并且在主要领域均实现了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从温室气体种类来看,1990年-2007年德国CO2排放下降了19%,非CO2减排率达到36%;从部门来看,能源领域减排率为22%,国民经济非基础性行业能耗减排和能源结构调整是能源领域最主要的减排途径,其次是废弃物领域,其减排总量与能源工业部门相当,减排率高达72%。总结德国实现减排目标的主要原因有:东西德统一促进环境改善,经济结构调整助力排放控制,能源结构转变推动温室气体减排,能源价格调控能源领域的减排。由此得到三点启示:减排起算时间点对德国实现京都减排率计算意义重大...
关键词:
温室气体 减排 京都目标 德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伍中信 曾峻
气候问题正日益成为全球性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从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成立,到《京都议定书》的签署,再到巴厘岛、哥本哈根、德班以及2012年多哈等一系列"后京都时代"气候会议的召开,这一过程正切合了以科斯教授为代表的产权学派环境治理的思想,也就是从禁止、限制企业排放温室气体,到允许、鼓励企业通过碳排放权市场交易的方式来实现减排目标。当然,交易的提前是产权明晰,即要界定交易参与各方的产权。由于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阳 蒋国瑞
北京市是一个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有限,电力、煤炭、天然气等能源主要靠外部供给,环境保护要求非常高的城市。通过对北京都市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基于北京都市产业在北京工业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在资源约束下北京都市产业发展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资源约束 都市产业 宜居城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