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4)
2023(395)
2022(355)
2021(344)
2020(289)
2019(885)
2018(875)
2017(1578)
2016(903)
2015(1009)
2014(857)
2013(817)
2012(795)
2011(681)
2010(769)
2009(670)
2008(645)
2007(514)
2006(435)
2005(370)
作者
(2494)
(2268)
(2034)
(1952)
(1173)
(997)
(934)
(922)
(838)
(773)
(727)
(708)
(690)
(664)
(644)
(637)
(614)
(580)
(579)
(563)
(550)
(548)
(516)
(502)
(494)
(486)
(480)
(425)
(410)
(410)
学科
(3281)
经济(3276)
地方(1964)
管理(1050)
(1025)
地方经济(978)
中国(951)
(860)
(782)
城市(743)
方法(723)
数学(658)
数学方法(653)
环境(546)
城市经济(506)
农业(498)
生态(454)
方城(422)
资源(419)
业经(417)
(395)
贸易(395)
(379)
(365)
企业(365)
土地(353)
服务(318)
(312)
(307)
事业(288)
机构
大学(9835)
学院(9469)
(6520)
北京(5004)
研究(4956)
中国(3906)
科学(3602)
(3494)
经济(3446)
管理(2986)
(2832)
研究所(2651)
业大(2558)
(2446)
理学(2378)
理学院(2270)
管理学(2192)
管理学院(2170)
中心(2051)
农业(1989)
(1942)
(1838)
科学院(1729)
(1692)
资源(1646)
南京(1511)
实验(1507)
环境(1427)
研究院(1427)
实验室(1421)
基金
项目(7410)
科学(5495)
基金(5090)
(4669)
研究(4665)
国家(4630)
科学基金(3883)
(2922)
基金项目(2920)
自然(2845)
(2788)
自然科(2759)
自然科学(2759)
自然科学基金(2699)
社会(2681)
社会科(2515)
社会科学(2515)
北京(2267)
(2159)
资助(2120)
(2008)
(1963)
计划(1954)
北京市(1919)
重点(1802)
科技(1714)
编号(1632)
教育(1571)
发展(1536)
(1519)
期刊
(4095)
经济(4095)
研究(3504)
中国(2910)
学报(2729)
科学(2245)
大学(2100)
(1830)
学学(1815)
城市(1333)
农业(1299)
教育(1014)
资源(972)
林业(969)
管理(961)
业大(936)
(864)
(789)
(783)
经济研究(727)
现代(708)
问题(700)
技术(687)
北京(647)
(644)
地理(625)
业经(606)
图书(556)
发展(520)
(520)
共检索到161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卢国正  
~~
关键词: 金秋季节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马世罕  戴林琳  吴必虎  
京郊地区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已成为北京居民重要的休闲旅游目的地。本研究以2008-2010年京郊乡村地区的旅游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月度指数、快速样本聚类法和基尼指数等指标及方法,分析并测定京郊地区乡村旅游的月度分布特征、旅游季节划分以及旅游季节性强度等季节性特征。基础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京郊乡村旅游的季节性特征明显,在全年范围内形成旺季、平季和淡季3个旅游季节,其中4-5月、7-8月和10月是3个旅游旺季,11月到来年1月是旅游淡季,其余月份为平季。然后,从自然因素(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和社会因素(公共假日、社会关系和节事活动)等2个主要方面入手,阐释了京郊地区乡村旅游季节性特征的影响因素,指出相对静态(可调节性较弱)的公共假日和相对动态(可调节性较强)的节事活动是京郊地区乡村旅游季节性特征的主要成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治勇  谌伟  张文  林春泽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FY2C云图资料等,对2009年11月9日长江中下游地区深秋季节1次MCC过程发生发展进行了成因分析。结果表明:此次MCC发生在大尺度地面暖倒槽之中,500hPa低槽东移、850hPa低涡发展东移、边界层冷空气南下形成的弱冷锋等天气系统的配合为其发生提供了有利环境条件;MCC发生在对流层中层低能舌与低层高能舌重叠的对流不稳定区;高层辐散、低层辐合以及强涡度柱和散度柱的耦合成为MCC发展维持的主要动力机制;MMC的发展成熟阶段,对流层中低层始终维持不稳定层结状态,且随着降水增强,出现湿中性垂直运动特征;MCC成熟期其中心区风向随高度一致顺转,风速切变较强,...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卢国正  
~~
关键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戴林琳  盖世杰  
伴随着节事及节事旅游在中国广大乡村地区的推广和应用,乡村节事逐渐由乡村地方经济发展策略转变为区县区域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在区域尺度下,由于各节事举办地在资源禀赋、社会经济、交通区位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导致节事发展在时间分布及空间分布上均呈现出一定的非均衡性,演绎出嬗变与分异的基本特征。研究区域范围内节事时空分异现象,准确把握其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不仅有助于正确认识节事区域性时空布局的发展与演变规律,对于区域尺度下节事与节事旅游的布局优化与资源整合同样意义深远。本文以北京郊区作为区域样本,以1980-2009年节事举办数据为时间样本,综合SPSS回归分析、波士顿矩阵、GIS等研究方法,首先阐释了京郊区域10个区县节事举办的年际、年内分布规律、发展的阶段分期及其阶段性特征;随后,在定量测度区域范围内10个区县节事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其空间分异特征;最后,通过SPSS相关性分析方法的引入,分别从城市化水平和空间可达性二个角度对其与乡村节事空间分异现象形成的关联程度进行了验证性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京郊乡村节事在区域层面的应用实践进一步解释了空间分异现象的若干成因及其影响因素。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卢国正  
关键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铁军  张晶  彭林鹏  赵本元  张志翔  
采用样方调查法和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法确定夏秋两季神农架地区川金丝猴的食物组成,分析主要食源植物的营养成分,探讨影响川金丝猴夏秋季节取食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夏季,川金丝猴食物组成与食源植物的相对丰富度(r=0.656,P=0.000)、含水量(r=0.078,P=0.609)、粗脂肪含量(r=0.020,P=0.896)、无氮浸出物含量(r=0.238,P=0.115)呈正相关,与食源植物的粗蛋白含量(r=-0.113,P=0.459)、粗纤维含量(r=-0.144,P=0.347)、粗灰分含量(r=-0.156,P=0.305)呈负相关;秋季,川金丝猴食物组成与食源植物的相对丰富度(r=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许竟成  
养鳖的季节管理许竟成(安徽省徽州师范专科学校)一、春季(3—5月)管理我国春季的气候是显著的季风性气候。春季时西伯利亚冷气团和南方暖气团呈拉锯式对恃,从而形成气温忽高忽低。1.初春气温较低,需经常检修池上塑料大棚,防止破损以保暖御寒。对室内加温池须观...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忠善  
经济预测中有关季节预测方面的方法大致有平均数季节指数法、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最小平方趋势剔除法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而综合运用各种经济预测方法的直线型季节预测法则具有计算量小、编制程序方便、预测数据稳定、能够进行长期预测等优点。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岩  张晓峒  
季节调整是从经济序列中剔除季节成分的重要方法。季节异方差的存在,使经典的季节调整方法无法彻底分离出季节成分,致使季节调整失败。本文针对季节异方差问题提出改进的HS模型,并利用改进的HS模型构造季节异方差检验LR统计量,通过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分析该检验的检验尺度和检验功效。最后,利用我国税收总额月度序列给出实证分析,并通过对比考察了改进的HS模型方法季节调整的有效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于海英  杨莉琳  谭廷鸿  莫忠妹  
[目的]明确北京东灵山暖温带森林木本植物不同物候期对气候变暖响应的季节性差异。[方法]本文利用2003-2019年北京市暖温带森林24种木本植物的6种物候期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和相关分析计算各物候期对季节气温响应的最优相关时段,并应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对比各物候期对相关时段内气温响应敏感度的差异。[结果]展叶始期、始花期和盛花期对气温响应的最优相关时段分别为物候期前48、64、55 d(3月上中旬至4月底、5月上中旬),该时段内气温每升高1℃,始花期平均提前6.38 d,显著高于展叶始期(提前4.52 d)和盛花期(提前5.05 d)。萌芽期对气温的响应方式与上述3种物候期不同,其最优相关时段为秋冬季10月28日至下一年1月14日,其次是冬春季3月11日至4月14日(萌芽期前34 d)和夏季7月14日至8月27日。秋冬季相关时段气温每上升1℃,萌芽期提前5.48 d,显著高于冬春气温使其提前的天数(3.71 d),而夏季气温上升1℃使萌芽期推迟9.74 d,与其他均显著不同。与普遍的观点不同,叶变色期和落叶期对气温响应的最优相关时段为春夏季4月初至7月中下旬,而对夏秋季(8月下旬至9月中下旬)气温响应显著的物种很少。在气温上升1℃的情况下,春夏季相关时段气温使叶变色期和落叶期分别提前7.12和9.55 d,而夏秋季气温使其分别推迟2.27、5.96 d。近50年,研究点冬末春初(2、3月)气温的上升速度是其他月份的2倍以上,而秋冬季(10—12月)气温无显著变化。[结论]北京东灵山森林木本植物各物候期对不同季节气温的响应方式和强度具有显著差异,且各季节气温的变化呈现不一致性,这可能会对从植物个体到生态系统的各个层次都产生深刻的影响。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韩立岩  
本文对于1987-1996年的季度数据分别原数据和对数数据在3个频率处进行了季节性协整检验,分析了风险水平的特征,得出了季节性调整可能破坏协整性的结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晓军  许金迪  
大城武汉与小城利川之间大规模、季节性人口规律性流动的现象表明,受较高土地价格、承接低端产业转移、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城市外围往往被规划为城市的预留发展区域,没有成为城市中产阶层郊区化、逆城市化的首选区域。而远离城市、环境宜居的偏远小城却成为了城市中产阶层追求更加从容舒适的生活空间与生活方式的实质性“郊区”,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郊区化的“飞地模式”。郊区化的“飞地模式”实践是市民能动地追寻他们理想中的“郊区”所作的变通,是被抑制的郊区化需求的变相满足。在中国城市化进程放缓、经济发展转入中速发展的背景下,充分尊重并多元化满足城市中产阶层的郊区化需求,将郊区化、逆城市化战略提上议事日程,是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晓军  许金迪  
大城武汉与小城利川之间大规模、季节性人口规律性流动的现象表明,受较高土地价格、承接低端产业转移、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城市外围往往被规划为城市的预留发展区域,没有成为城市中产阶层郊区化、逆城市化的首选区域。而远离城市、环境宜居的偏远小城却成为了城市中产阶层追求更加从容舒适的生活空间与生活方式的实质性“郊区”,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郊区化的“飞地模式”。郊区化的“飞地模式”实践是市民能动地追寻他们理想中的“郊区”所作的变通,是被抑制的郊区化需求的变相满足。在中国城市化进程放缓、经济发展转入中速发展的背景下,充分尊重并多元化满足城市中产阶层的郊区化需求,将郊区化、逆城市化战略提上议事日程,是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赵珂珂  
由于身份的特殊性,季节工对企业的认同度较低,缺少对事务的主动参与意识,价值取向中利益原则较为突出,这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状态。季节工具有明显的季节周期性,是指生产季节性比较强,用工期比较集中的企业在生产旺季时招用的临时工。季节工作为一种新的用工形式,已逐步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的后备接替资源,然而季节工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何在不提升用工成本的同时又能最大程度挖掘季节工潜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