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60)
2023(9326)
2022(7519)
2021(7303)
2020(5881)
2019(13849)
2018(13912)
2017(25851)
2016(14165)
2015(16162)
2014(16347)
2013(15750)
2012(14308)
2011(12907)
2010(13538)
2009(12313)
2008(12348)
2007(11445)
2006(10103)
2005(9025)
作者
(39461)
(33225)
(32455)
(31207)
(20388)
(15721)
(14884)
(12870)
(12438)
(11998)
(11165)
(11157)
(10444)
(10201)
(9959)
(9864)
(9834)
(9462)
(9434)
(9302)
(8268)
(8168)
(8069)
(7870)
(7618)
(7466)
(7434)
(7164)
(6722)
(6563)
学科
(59702)
经济(59648)
(49715)
(43513)
农业(33290)
管理(33175)
(22429)
企业(22429)
方法(22426)
数学(19961)
数学方法(19417)
业经(19176)
中国(16603)
地方(14500)
农业经济(12449)
(11847)
(11545)
(11072)
理论(10115)
(9623)
(9569)
农村(9547)
发展(9445)
(9431)
(9319)
(9104)
贸易(9095)
建设(8821)
(8808)
土地(8502)
机构
学院(196957)
大学(188091)
(75589)
管理(74996)
经济(73727)
理学(63911)
理学院(63257)
研究(61998)
管理学(61736)
管理学院(61419)
中国(50986)
(50642)
(42812)
农业(38057)
科学(38003)
业大(35629)
(33424)
(32352)
中心(31393)
(30771)
北京(27307)
研究所(27224)
(26896)
师范(26684)
(25741)
财经(25107)
农业大学(23707)
技术(23220)
经济管理(22855)
(22797)
基金
项目(125930)
研究(98496)
科学(97872)
基金(86757)
(74183)
国家(73395)
科学基金(63190)
社会(59825)
社会科(56057)
社会科学(56042)
(52518)
教育(45573)
基金项目(45521)
编号(44871)
(42108)
自然(38979)
自然科(38015)
自然科学(38012)
自然科学基金(37284)
成果(35805)
资助(35361)
课题(30851)
(29641)
(28587)
重点(28042)
(26817)
(25979)
(25631)
(24576)
创新(24122)
期刊
(95692)
经济(95692)
(57137)
研究(55485)
中国(49490)
农业(38793)
教育(29451)
学报(28838)
科学(27243)
(25520)
管理(24010)
大学(23863)
业经(23649)
学学(22053)
技术(21497)
(19952)
金融(19952)
(17740)
农业经济(14741)
农村(14474)
(14474)
问题(13449)
(12837)
经济研究(11652)
图书(11482)
财经(11076)
经济问题(10185)
技术经济(10184)
统计(10125)
职业(10111)
共检索到3072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禹拥军  田淑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推动“三农”工作的一项战略举措。本文初步分析了现阶段京郊建设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明确建设发展思路,依据不同的情况确定不同的新农村发展类型和模式,力求达到十个方面的标准。本文最后指出,在政府政策措施的引导、规范下,京郊新农村可实现健康、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淼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措施,也是扩大内需、增强国内经济发展的有力载体。文章在介绍我国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国外农村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我国新农村建设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探讨和总结出几种可行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胡俊  
北京郊区的退耕还林工程涉及7个区县,近60万山区农民,其成果能否巩固,后续产业如何发展,关系到能否促进农民增收的问题。总结了北京山区退耕还林的成效和模式,阐述了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开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关对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侃  蔺雪芹  申玉铭  吴立军  
农村人居环境是农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标志,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提高可以促进农村居住环境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通过对北京市首批市级新农村规划建设试点村的问卷调查,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探讨新农村建设以来京郊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要素特征、影响因素和发展水平。研究表明:相比新农村建设前,京郊农村人居环境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较大改善;京郊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地域特征显著,近郊平原区优于其他地域类型;基础设施配套和社会协调水平对村民形成人居环境整体印象最为重要,收入状况、村内道路质量、垃圾处理设施、卫生所等因素对人居环境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建立设施的长效管护机制、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京郊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的关键环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树红  闫希辉  张好治  
本文阐述了新农村建设中循环经济的内涵,探讨了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循环经济的几种模式,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对策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陆耀邦  
广西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山区,经济欠发达,俗称"老、少、边、山、穷"自治区,新农村建设难度大。自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广西根据自身的特点,探索出了以基础建设拉动、产业发展推动、经济能人带动、企业开发联动、政府扶持促动等新农村建设模式,取得较好成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志刚  王启魁  王智斌  唐国林  
近年来,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但在作用机理方面尚无实证性研究。本文根据在北京郊区村庄调研所得的数据,对社会力量在新农村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口越少、面积越小、距离城市越远的村庄的建设更加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能够利用政策扶持和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社会力量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好的作用;部分村庄并没有在公平公正的条件下使村民均等地获得就业和创收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要加大力度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规模小、距离城市偏远的村庄建设当中,并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建设质量的检查与村庄分配方式的监督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靳淑平  
加强新农村建设,尤其在环境整治和文化建设方面,为农民采用新技术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已成为北京郊区促进农业健康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该文通过问卷形式对北京郊区的顺义、大兴和密云3个区县农户的新技术采用情况进行了实地访谈,了解了农民个体及新农村建设现状,并针对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环境、农民业余文化生活等方面,分别对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新技术采用情况进行了因素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如下研究结论:一是北京郊区的环境设施建设已取得较大成绩,但在文化建设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环境设施建设对养殖业影响较大,对种植业影响较小;三是文化建设对种植业和养殖业均有影响;四是农业推广工作应调整推广方向、更新推广手段...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闫春  赵巧艳  罗盛锋  
本文从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在解决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瓶颈的作用入手,深入剖析了当前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混乱与无序的弊端,提出了建立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标准的观点,并详细探讨了培训标准的设立原则与具体的实施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祖英  
本文在简要分析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和投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基础上,试图借鉴现代经营管理和城市经营管理的理念创新新农村建设投融资模式,建议采取相应鼓励和扶持政策引导和吸引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进入新农村建设领域。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承忠  韩光辉  冷永进  
在分析北京郊区风景资源结构的基础上,探讨构建合理的北京郊区旅游发展模式,包括制定郊区旅游发展战略,科学规划郊区游憩地系统,实施精品战略,提高人造景点的创新性和娱乐功能,加强总体市场细分和不同类型旅游景点的研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申秋红  王济民  刘春芳  
农村科技协调员是北京市科委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培养新型农民,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而进行的重要举措。目前京郊以农村科技协调员为骨干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框架已基本形成。本文追溯了这一举措的理论渊源,并深入分析这一举措的创新意义,在此基础上,对进一步完善农村科技协调员队伍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北京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创新和完善对全国各地的农村科技推广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刚  雷俊忠  赵世勇  
本文根据四川的资源、人口、环境现状,借鉴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设计了依靠科技进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模式。采用7+3+1+1土地科学规划方案,克服小农经营的弊端,建设适度规模商品粮、畜、果、蔬、花卉基地农业,配合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的建设,逐步建设现代农业,促进“生产发展”。通过改善生活环境、居住条件、落实增收措施与建立社保四个方面实现生活宽裕,既用现代自然科学技术解决都市新村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又用古今中外社会和谐的理念,创造适合现代社会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模式,实现“乡风文明”。通过土地、农宅地的科学规划,建设生态住宅与现代农业基地有机结合与和谐的新村,建设空中自留地实现建房还耕、还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剑英  邱云志  熊明均  
近年来,乡村旅游在我国蓬勃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许多村寨都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四川省汶川县照壁村、萝卜寨村选择的两种不同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给各自村寨带来的收益不同,两村应克服制约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选择的因素,不同条件的乡村应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章寿荣  
本文总结了南京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城市工业扩散、特色产业开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和生态型农业等五种支撑模式。提出了城乡产业转移不能转移工业污染;特色产业开发要以市场为导向,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要坚持自主自愿、"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农业产业化要注意防止盲目建设、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并且不能违背坚持农民自愿原则和量力而行的原则的观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