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83)
2023(14762)
2022(12703)
2021(11759)
2020(9755)
2019(22276)
2018(22054)
2017(42206)
2016(23155)
2015(25736)
2014(25442)
2013(25233)
2012(22984)
2011(20830)
2010(20655)
2009(18814)
2008(18242)
2007(16054)
2006(14124)
2005(11892)
作者
(69357)
(58185)
(57384)
(54523)
(36183)
(27921)
(25838)
(22969)
(21950)
(20340)
(19578)
(19508)
(18101)
(18005)
(17855)
(17582)
(17524)
(17049)
(16467)
(16190)
(14802)
(14035)
(13948)
(13304)
(13116)
(12975)
(12650)
(12626)
(11725)
(11699)
学科
(92909)
经济(92805)
(67675)
管理(59490)
(50978)
(45662)
企业(45662)
方法(40197)
数学(35327)
数学方法(34983)
农业(33815)
业经(25540)
中国(22966)
(20583)
(20278)
地方(20084)
(16857)
贸易(16852)
(16404)
(16355)
技术(14806)
环境(14415)
(14188)
理论(13202)
(12722)
(12668)
农业经济(12608)
(12401)
银行(12330)
(12154)
机构
学院(328604)
大学(326710)
管理(130326)
(127856)
经济(125203)
理学(114677)
理学院(113385)
管理学(111364)
研究(110919)
管理学院(110801)
中国(81218)
(80430)
科学(73661)
(70835)
业大(62457)
农业(62421)
(56842)
(52693)
研究所(52563)
中心(50937)
(46564)
北京(44082)
财经(43242)
(42666)
师范(42164)
农业大学(40140)
(39663)
(39120)
(37580)
经济管理(36540)
基金
项目(236276)
科学(183841)
基金(170413)
研究(167746)
(151296)
国家(149960)
科学基金(127302)
社会(105245)
社会科(99312)
社会科学(99283)
(93744)
基金项目(92183)
自然(84575)
自然科(82562)
自然科学(82538)
自然科学基金(81061)
(78705)
教育(74749)
编号(68752)
资助(68283)
成果(53630)
重点(52612)
(51197)
(50764)
(49060)
课题(46109)
创新(45758)
科研(45428)
计划(44737)
国家社会(42890)
期刊
(139950)
经济(139950)
研究(88927)
(81586)
学报(62949)
中国(60358)
农业(55579)
科学(54839)
大学(47086)
学学(44917)
管理(41176)
(36236)
教育(31538)
业经(29826)
(26471)
金融(26471)
(25833)
技术(25401)
经济研究(20115)
问题(20054)
财经(19555)
(19486)
业大(19226)
科技(18183)
(16565)
农业大学(15948)
图书(15784)
资源(15633)
技术经济(15385)
农业经济(15134)
共检索到462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敏  李宝龙  
本文使用2015年京郊山区农村老年人养老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老年人意愿居住安排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老年人意愿养老方式主要以家庭养老为主,性别、年龄、健康状况及子女数量是影响老年人意愿居住安排的主要因素,男性、健康状况较差、仅有1个儿子的老年人更倾向与子女同住,年龄越大越倾向于不与子女同住。值得关注的是,农村老年人与子女共同居住的比例远低于意愿共同居住的比例,农村家庭养老费源萎缩对完善农村养老保障服务体系提出了迫切要求。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恩艳  裴劲松  马光荣  
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考察了影响农村老年人居住安排和居住意愿的因素。分析发现,健康状况越差、日常生活能力(ADL)越差和配偶去世的农村老年人越可能与子女一起居住;他们主观意愿上更想与子女一起居住,显示这些老年人对家庭养老有更高的需求;经济收入高低和是否有养老金对农村老年人居住安排和居住意愿没有显著影响。这说明,老年人与子女居住在一起主要是可以得到子女的贴身照料或情感慰藉,而不是获得经济上的支持。农村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的扩大和对老年人经济上的赡养支持并不能替代他们在生活照料和情感上的养老需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仇志娟  杜昊  
利用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全国样本数据,对农村老年人的居住方式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当前农村老年人空巢居住意愿为三成左右,但实际上的空巢居住方式占五成以上,居住意愿与居住方式不一致性显著。为解释这一现象,通过建立有序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村老年人居住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主观居住意愿对老年人居住方式有显著的影响,客观因素对居住方式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婚姻状况、主要生活来源、社会养老保障情况、拥有自主产权住房情况、身体健康状况和日常生活是否需要照料、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仇志娟  杜昊  
利用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全国样本数据,对农村老年人的居住方式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当前农村老年人空巢居住意愿为三成左右,但实际上的空巢居住方式占五成以上,居住意愿与居住方式不一致性显著。为解释这一现象,通过建立有序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村老年人居住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主观居住意愿对老年人居住方式有显著的影响,客观因素对居住方式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婚姻状况、主要生活来源、社会养老保障情况、拥有自主产权住房情况、身体健康状况和日常生活是否需要照料、家中是否有少年儿童对农村男性老年人居住方式存在显著影响;婚姻状况、现住房归属情况、身体健康状况、女儿数量和家中是否有少年儿童对农村女性老年人居住方式存在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文娟,李树茁  
农村年轻劳动力外流对老年人的居住安排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采用Multilogistic回归模型,利用西安交通大学2001年在安徽省巢湖市进行的“安徽省老年人生活福利现状”抽样调查数据,从子女和父母两个角度,分析了共同居住机会、独立居住资源、居住偏好以及身体状况等四类因素对三种居住安排的影响。父母的需要是决定其居住安排的重要因素,在老年人尚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时,子女的需要也会对居住安排产生影响。老年人在居住安排上表现出对儿子的强烈偏好。外出儿子的增加特别是有未成年子女的外出儿子的存在使得父母与孙子女共同居住的机会显著增加。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丽红  刘桂峰  
农民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参与主体,其参与意愿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全市城镇化的进程和质量。为深入了解京郊农民对城镇化的意愿,作者借助北京市农村改革与发展观察点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针对京郊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涉及的土地流转、转移就业、农转非和上楼居住等关键问题开展农民城镇化意愿调研。本文重点针对京郊城镇化进程中农转非和上楼居住两个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推进京郊农村城镇化进行探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舒扬  杨洋  
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至2012年全国基线调查数据,分析影响我国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居住偏好的因素。该研究区分老年人在有配偶和没有配偶两种情况下的居住偏好,并运用列联表分析检验老年人居住偏好与各潜在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进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居住偏好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老年人的居住偏好表现出明显的"依赖子女"或"靠近子女"特征。对于在有配偶时的居住偏好,中龄老年人、现在有配偶的老年人和日常生活能力有重度障碍的老年人更加偏好与子女一起居住。有中度和重度抑郁情况的老年人和子女中有非农业户口的老年人更加希望不与子女一起居住。养老经济来源依靠子女...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栋  
本文基于2013年北京市朝阳区老年人养老方式与服务调查数据,对老年人机构养老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大约有15%的老年人有机构养老的意愿。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教育程度、自理能力、经济条件、子女数量以及养老观念等因素对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选择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栋  
本文基于2013年北京市朝阳区老年人养老方式与服务调查数据,对老年人机构养老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大约有15%的老年人有机构养老的意愿。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教育程度、自理能力、经济条件、子女数量以及养老观念等因素对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选择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娜  苏群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2年的基线调查数据,分析我国农村老年人的居住意愿及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研究表明:虽然农村老年人"与子女同住"的意愿仍占主要地位,但同时只与配偶同住的占比也较大,而入住养老机构的意愿还是较低。有无配偶对农村老年人的居住意愿产生很大的影响。此外,家庭人数、经济收入、身体状况等对养老居住地点的选择也有显著影响。农村老年人在考虑养老地点时更多是出于生存的需求,个性化差异需求体现并不明显。基于居住意愿的统计分析,文章提出了构建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并对其各组成部分所承担的服务内容和支付的方式作了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易成栋  任建宇  
文章利用2005和2014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研究老年人居住意愿满足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的变化。研究发现,虽然中国老年人与子女同住仍是主流,但占比不断下降;老年人住非所愿的比例上升。老年人居住意愿满足程度受自理能力、子女的经济支持、地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影响。具体表现为:(1)年龄大、有配偶、子女多、生活能自理、态度积极、有自有住房、农村居住、所在省份人均GDP高和城市化率低的老年人更容易实现独立居住的意愿;且子女数量、有子女经济支持、人均GDP对该意愿满足程度的影响显著增加,而城市化率的影响显著下降。(2)年龄小、无配偶、生活不能自理、态度积极、经济状况自评好、无自有住房、城镇的老年人,更容易实现与子女同住的意愿;且有配偶、生活自理、患有慢性病、人均GDP对该意愿满足程度的影响显著增加,农村居民、城市化率对该意愿满足程度的影响在下降。(3)无配偶、有慢性病、有子女经济支持、城镇老年人更易实现住养老机构的意愿,且农村老年人越来越难实现该意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强  岳书铭  毕红霞  
本文基于山东省农村失能老年人的调查数据,系统分析了农村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农村失能老年人对长期照护需求强烈,最偏好的长期照护方式是家庭照护,最需要的长期照护服务是康复护理类服务;年龄、文化程度、子女数量、独立居住或夫妻同住、可支配收入、视力、慢性疾病数量、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工具性活动自理能力和精神慰藉对农村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的需求程度有显著影响;相对于家庭照护,文化程度越高、独立居住或夫妻同住、子女数量越少、可支配收入越高、视力越差、工具性活动自理能力越差、缺乏精神慰藉的农村失能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居家照护;文化程度越高、独立居住、可支配收入越高、慢性疾病数量越多且日常...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吕雪枫  于长永  游欣蓓  
本文基于2016年全国12个省1218份农村调查数据,借鉴医疗服务利用模型,构建农村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分析框架,利用描述性统计和二元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村老年人的机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农村老年人不愿意选择机构养老。预置因素中的受教育年限以及需求能力因素中的养老保险、所在地区、家庭规模和家庭存款,显著影响农村老年人的机构养老意愿。受教育年限越长、养老保险水平越高、家庭规模越大的农村老年人,越不愿意选择机构养老;家庭存款越多的老年人,越愿意选择机构养老。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村老年人愿意选择机构养老的概率发生比,分别是东部地区这一概率发生比的0.514倍和0.422倍。农村老年人不愿意选择机构养老的主观解释表明,他们不愿意选择机构养老的首要考虑因素,并不是经济负担能力,而是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问题。因此,把机构养老定位在补充地位是较为合理的,加强舆论引导和老龄化国情教育,鼓励老年人储蓄,构建温馨、舒适的养老机构,有助于提高农村老年人的机构养老意愿。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田北海  雷华  钟涨宝  
本文基于对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横店街和咸宁市崇阳县青山镇农村老年人的问卷调查,实证分析了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及其生活境遇对其家庭养老偏好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意愿虽然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但他们中的多数人仍然具有家庭养老偏好。生活境遇对其家庭养老偏好影响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反映个体客观状态与特征的年龄和个人年收入水平、反映经济支持境遇的生活开支的主要来源、反映生活照料境遇的是否与子女居住在一起以及反映情感慰藉境遇的心情烦恼时家人的反应,都对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偏好有显著影响。具体而言,年龄越大、个人年收入水平越低的农村老年人,越可能有家庭养老偏好;生活开支的主要来源为子女供...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栋  
本文以北京市朝阳区养老方式与服务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了解北京市老年人养老方式意愿的同时,全面分析北京市老年人养老方式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受教育程度、生活自理状况、子女数量、收入状况和养老观念均对老年人养老方式意愿产生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