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39)
- 2023(6486)
- 2022(5682)
- 2021(5472)
- 2020(4732)
- 2019(10957)
- 2018(10993)
- 2017(21075)
- 2016(11908)
- 2015(13263)
- 2014(13357)
- 2013(13003)
- 2012(12202)
- 2011(11382)
- 2010(11563)
- 2009(10880)
- 2008(10489)
- 2007(9686)
- 2006(8620)
- 2005(7822)
- 学科
- 济(53194)
- 经济(53156)
- 农(45505)
- 业(36476)
- 农业(30266)
- 管理(23624)
- 方法(21607)
- 数学(19923)
- 数学方法(19520)
- 企(15157)
- 企业(15157)
- 业经(14175)
- 地方(13952)
- 中国(12368)
- 学(11426)
- 农业经济(10120)
- 发(9523)
- 制(9353)
- 村(9073)
- 农村(9065)
- 环境(8397)
- 及其(7884)
- 贸(7745)
- 贸易(7740)
- 策(7707)
- 土地(7660)
- 发展(7631)
- 展(7625)
- 财(7459)
- 易(7448)
- 机构
- 学院(171039)
- 大学(166198)
- 济(67797)
- 经济(66410)
- 管理(63560)
- 研究(62947)
- 农(58388)
- 理学(55231)
- 理学院(54565)
- 管理学(53021)
- 管理学院(52751)
- 中国(48172)
- 农业(45005)
- 科学(43079)
- 京(39036)
- 业大(38848)
- 所(34522)
- 研究所(31802)
- 中心(30469)
- 农业大学(27814)
- 江(27010)
- 财(25254)
- 北京(24625)
- 省(23748)
- 业(22814)
- 范(22395)
- 师范(22096)
- 院(21548)
- 科学院(21283)
- 州(21168)
- 基金
- 项目(121091)
- 科学(93255)
- 基金(85794)
- 研究(84958)
- 家(77311)
- 国家(76566)
- 科学基金(63650)
- 社会(52045)
- 省(49698)
- 社会科(48738)
- 社会科学(48727)
- 基金项目(45560)
- 自然(42608)
- 自然科(41581)
- 自然科学(41572)
- 划(41534)
- 自然科学基金(40769)
- 教育(37698)
- 资助(35948)
- 编号(35573)
- 农(32263)
- 发(27977)
- 成果(27793)
- 重点(27464)
- 部(25927)
- 计划(24541)
- 创(24494)
- 课题(24363)
- 科研(23456)
- 创新(22891)
- 期刊
- 济(79892)
- 经济(79892)
- 农(62944)
- 研究(43759)
- 农业(42734)
- 中国(37687)
- 学报(35486)
- 科学(30820)
- 大学(26779)
- 学学(25556)
- 业(19949)
- 业经(19720)
- 管理(18384)
- 融(16698)
- 金融(16698)
- 教育(15928)
- 财(15913)
- 技术(15779)
- 农业经济(13561)
- 农村(13539)
- 村(13539)
- 业大(12407)
- 问题(12128)
- 版(11729)
- 资源(10540)
- 农业大学(10436)
- 统计(10205)
- 世界(9984)
- 经济研究(9302)
- 经济问题(9173)
共检索到2565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杜连凤 赵同科 张成军 安志装 吴琼 刘宝存 李鹏 马茂亭
【目的】研究北京市3种典型的农田系统(粮田、菜田和果园)土壤氮素累积、蔬菜和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状况。【方法】采用调查研究方法,采集不同类型农田土壤、蔬菜和地下水样品,并对样品属性进行翔实记录,根据测试结果和记录进行分析。【结果】土壤氮素累积严重,菜田0~30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平均为46.2mg·kg-1,是粮田的3.8倍;果园0~30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是粮田的1.2倍。菜田地下水硝态氮含量平均为13.8mg·kg-1,是粮田地下水的2.8倍,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标率为44.8%,是粮田地下水超标率的3.3倍。果园地下水硝酸盐含量为9.3mg·kg-1,是粮田地下水的1.9倍,地下水超标率为...
关键词:
农田 蔬菜 地下水 土壤 硝酸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建初 刘钦云 吕辉红 黄新 肖顺勇
通过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南省日常食用的蔬菜硝酸盐的含量、污染状况及其影响蔬菜硝酸盐含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的硝酸盐日允许量值,进行了食用安全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蔬菜硝酸盐含量和土壤肥力、种植方式等因素有关系,研究得出湖南省蔬菜硝酸盐污染相对较为严重,亚硝酸盐污染较轻.
关键词:
蔬菜 硝酸盐 污染现状 安全评价 湖南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道友 黄新 刘钦云 朱奇宏 刘守龙
通过典型区域调研,全面查明了湖南省主要蔬菜基地的主要肥力特征与环境硝酸盐的污染现状,阐明了土壤硝态氮和地下水硝酸盐的分布特点与成因,发现菜园土硝态氮的含量主要与距施氮时间长短密切相关;系统分析各类蔬菜硝酸盐的污染现状及其分布特征,探明了蔬菜硝酸盐的污染与其施氮水平和生态环境等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指出叶菜类的硝酸盐污染最为严重,是蔬菜硝酸盐污染防控研究的重点。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温兆飞 吴胜军 陈吉龙 吕明权 王小晓 肖艳
利用GIS空间叠加分析方法,通过遴选影响库区农田面源污染关键因子,获得了3大类8小类库区农田面源污染典型区,从空间分布格局的角度对这些典型区做了深入的比较分析,并提出土壤类型是导致不同典型区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已在库区内开展农田面源污染研究工作的相关研究区进行了典型性分布现状评价,研究认为:(1)目前针对"紫色土-旱地-林地-水田"农田面源污染典型区的研究区设置较完善,在整个库区中的分布格局也较合理,有利于相关研究成果在该区推广应用;(2)对"黄壤-旱地-林地"典型区研究较少,无法满足整个库区尺度下的应用需求,需加强对库区中部和库尾相关区域的研究区配置;(3)由于对"石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建耀 王亚 张洪波 赵新峰
地下水为重要的资源,一旦受污染,将难以更新与恢复。近年来,地下水硝酸盐污染问题正日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在以下方面:地下水硝酸盐的转化过程与机理;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来源以及避免污染的方法措施;地下水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的确定方法;如何减少或者除去地下水中的硝酸盐;别外还有一些地下水硝酸污染与人体健康的研究等。在综述有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三个方向:水与硝酸盐运移的耦合; 界面过程;人文影响与全球角度。
关键词:
地下水 人类活动 硝酸污染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翠红 黄启为 张杨珠 周卫军 黄运湘 王开运
为系统了解露天蔬菜基地蔬菜—土壤—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状况,科学指导蔬菜生产,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田间采样方法,对长沙市郊东岸乡一露天蔬菜生产基地的蔬菜、土壤和地下水中的硝酸盐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所调查的 6类蔬菜108个样品中,硝酸盐的含量以菜薹类最高,平均含量为2 924 mg/kg ;其次是绿叶类和白菜类,平均含量为2 227 mg/kg;而瓜类、豆类、茄果类最低,平均含量为480 mg/kg.蔬菜硝酸盐污染达严重至高度污染水平的超标率,菜薹类、白菜类和空心菜等绿叶类蔬菜分别为34%~100%,23%~46%,25%~57%;而瓜类、豆类、茄果类硝酸盐污染较轻,达轻度污染水平的仅占5...
关键词:
蔬菜 土壤 地下水 硝酸盐 污染 长沙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素霞 谢朝阳 季斌 胡双意 杨程程
通过盆栽和大田试验,研究了氮镉交互作用下不同改良剂(有机肥、双氰胺和石灰)对辣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有机肥处理与对照相比均显著提高了辣椒中干物质和叶绿素的含量;3种改良剂的施用均降低了辣椒中V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以及镉与硝酸盐的含量,对Vc的影响是对照>石灰>有机肥>双氰胺,但是盆栽中石灰、有机肥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对可溶性蛋白来说:对照>双氰胺>石灰>有机肥,但盆栽中双氰胺、石灰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大田中3种改良剂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对于可溶性糖来说:对照>有机肥>双氰胺>石灰,但在大田中双氰胺、有机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有机肥、石灰、双氰胺处理与对照相比,盆栽和大田中辣椒镉...
关键词:
石灰 有机肥 双氰胺 氮 镉 辣椒 品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千千 缪丽萍 孙继朝 刘景涛
水体硝酸盐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水质问题。为了确保供水安全和有效治理水环境中硝酸盐污染,准确识别水体中硝酸盐的污染来源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硝酸盐稳定氮(δ15 N)和氧(δ18 O)同位素示踪技术被广泛用于识别水环境中硝酸盐的污染来源。然而,水环境中硝酸盐污染来源的复杂性和同位素分馏的影响,致使该项技术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概括了硝酸盐中的δ15 N和δ18 O的典型值域范围,阐述了多种同位素技术联合识别水体中硝酸盐污染来源的方法以及应用模型定量解析硝酸盐污染源贡献率,最后,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硝酸盐 污染来源 稳定同位素 源解析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宋振伟 张海林 黄晶 陈阜
本文利用FAO56灌溉分册推荐的作物系数法计算了京郊地区20个站点近46年10种主要农作物的需水量,并计算了需水量与亏水量的变化趋势,并以2006年北京种植结构为基础,对自然状态下的农田水量平衡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0种主要农作物的多年平均需水量在308.6-729.2mm之间;除冬小麦外,其他作物的需水量变化均呈显著上升趋势,每10年增加量在0.49-1.17mm之间,而亏水量变化则表现为夏玉米、春玉米、大豆、水稻和花生等作物显著上升,每10年上升1.10-1.45mm;10种主要农作物在自然状态下的多年平均总需水量为1293.8×106m3,蔬菜、春玉米、冬小麦和夏玉米的需水量分别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运湘 张杨珠 王翠红 冯跃华 黄启为
为探明长沙市郊蔬菜基地菜园土磷素状况及土壤供磷水平,采用野外取样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对两种主要母质发育的菜园土耕作层和剖面分层样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长沙市郊几个蔬菜基地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均较高,全磷含量0.78~2.72 g/kg,平均1.72 g/kg,有效磷12.82~286.7 mg/kg,平均156.7 mg/kg;2)土壤磷以无机磷形态为主,其变动范围为584.7~2 607.5 m g/kg,平均1 495.7 mg/kg,占全磷量的74.96%~95.86%,均显著高于其他农业土壤和自然土壤,是菜园土的一大显著肥力特征;3)土壤无机磷组成因成土母质不同而不同,第四纪红...
关键词:
菜园土 土壤磷素 无机磷形态 分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志海 张杨珠 王翠红 冯跃华 黄运湘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对小白菜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可以明显地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尤以有机肥与化肥施用比例为1:1时产量较高和硝酸盐含量较低,达到了高产优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建刚 宋维峰
[目的]本文旨在揭示哈尼稻田典型"四素同构"系统内现有水肥利用背景下的水体硝酸盐氮素来源及迁移转化规律。[方法]测定小寨片区5月和10月不同位置水体的硝酸盐δ~(15)N、δ~(18)O值,利用稳定同位素分析模型(SIAR)进行硝酸盐的氮源贡献率计算。[结果]哈尼稻田系统内不同水体、不同位置的硝酸盐δ~(15)N、δ~(18)O差异极显著,各水体以硝化作用为主;随着海拔降低,主要的稻田区田面水硝酸盐δ~(15)N呈下降趋势,土壤水呈增加趋势,边渠水和河流水变化更为复杂。利用SIAR模型解析得到硝酸盐源贡献率分别为:化学肥料7.1%~26.7%,生活污水+粪肥17.7%~29.7%,土壤氮素25.5%~36.7%,大气降水20.1%~37.4%。森林出水硝酸盐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和土壤氮素,田面水硝酸盐源在施肥期主要是化学肥料和生活污水+粪肥,收割期主要是土壤氮素和大气降水;土壤水硝酸盐源在施肥期和收割期主要是土壤氮素及生活污水+粪肥;下游河流水硝酸盐源主要是土壤氮素,而在5月化学肥料也是其主要来源。[结论]施加生活污水+粪肥导致哈尼稻田内水体硝酸盐δ~(15)N增高,发生向下游河流的迁移,但是更多富集在土壤中;化学肥料是哈尼稻田向下游河流迁移的主要硝酸盐源,10月比5月的硝酸盐输移量相对减少,哈尼稻田表现出硝酸盐源和汇的双重特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志新 郑大玮 冯圣东
本研究采用市场价值法、工程费用法、恢复费用法、机会成本法、修正的人力资本法等多种方法对北京市污水灌溉所造成的农田土壤、地下水和作物污染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进行经济损失评估,研究结果表明,2002年北京市污水灌溉造成的环境污染总经济损失为为1.39亿元,占2002年农业增加值的2.8%,其中粮食减产造成的损失占总损失的46.5%,品质下降损失占2.2%,土壤污染占30.3%,人体健康损失占15.7%,而地下水污染占5.2%。同时污灌所产生的外部环境边际成本大约为888.55元/(hm2.a),其外部环境成本范围大约界于4 163.17~10 053.78万元/a,即说明社会每年要为其负担4 16...
关键词:
污水灌溉 环境影响 经济损失 评估方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会民 徐明岗 吕家珑 刘骅 石孝均 黄绍敏
【目的】探索不同轮作方式和不同气候下,长期施钾对土壤钾素固定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模拟法和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研究了中国3种典型农田土壤,即灰漠土、潮土和紫色土在长期施钾条件下对外源钾固定能力的变化,并分析了影响土壤钾素固定的主要因素。【结果】在外源钾加入浓度0.4~4.0g·L-1的范围内,长期施钾与不施钾相比,水云母含量较低的紫色土对外源钾的固定量和固定率显著降低,分别降低了91~559mg·kg-1和14%~23%;水云母含量较丰富的潮土固钾量和固钾率略有降低,分别降低了35~274mg·kg-1和6%~8%;而水云母含量丰富的灰漠土固钾能力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长期施钾对3种土壤SOC、C...
关键词:
长期施钾 钾素固定 灰漠土 潮土 紫色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璐 张文菊 徐明岗 蔡泽江 彭畅 王伯仁 刘骅
【目的】观测分析了中国3种典型农田土壤——黑土、灰漠土和红壤有机碳在时间与空间上对长期不同施肥措施的响应特征,为农田土壤培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有机碳分组对比分析了长期施肥后土壤总有机碳与活性有机碳的含量与比例变化。【结果】16年后,不施肥(CK)灰漠土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含量均呈显著下降趋势,下降幅度分别为11.7%和34.9%,且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也显著下降了5.4个百分点;长期施用氮肥(N)3种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基本保持不变,但活性有机碳所占比例显著下降,其中黑土下降幅度高达9.5个百分点;化肥配施(NP,NPK)后,黑土和灰漠土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仍显著下降,红壤则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