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91)
- 2023(6152)
- 2022(5243)
- 2021(5092)
- 2020(4356)
- 2019(10369)
- 2018(10575)
- 2017(21042)
- 2016(11401)
- 2015(12899)
- 2014(12790)
- 2013(12539)
- 2012(11244)
- 2011(10152)
- 2010(10655)
- 2009(9857)
- 2008(9525)
- 2007(8606)
- 2006(7679)
- 2005(6620)
- 学科
- 济(51608)
- 经济(51567)
- 农(44693)
- 业(37966)
- 农业(29740)
- 管理(24311)
- 方法(22380)
- 数学(21004)
- 数学方法(20521)
- 企(17358)
- 企业(17358)
- 业经(14673)
- 中国(12082)
- 财(11139)
- 收入(11102)
- 地方(10601)
- 农业经济(9921)
- 制(9384)
- 村(8958)
- 农村(8951)
- 发(8893)
- 策(7946)
- 贸(7722)
- 贸易(7717)
- 学(7601)
- 易(7502)
- 土地(7433)
- 发展(7356)
- 展(7353)
- 劳(6882)
- 机构
- 学院(159560)
- 大学(152689)
- 济(68182)
- 经济(66964)
- 管理(64887)
- 理学(56884)
- 理学院(56373)
- 管理学(55035)
- 管理学院(54799)
- 研究(50596)
- 农(47783)
- 中国(40447)
- 农业(36253)
- 京(34484)
- 业大(32371)
- 科学(31584)
- 财(26408)
- 所(25518)
- 中心(24933)
- 江(23610)
- 研究所(23133)
- 农业大学(22534)
- 北京(21686)
- 经济管理(21123)
- 财经(20879)
- 经济学(19260)
- 范(19215)
- 经(19109)
- 师范(19061)
- 州(18308)
- 基金
- 项目(108974)
- 科学(85969)
- 研究(81171)
- 基金(78546)
- 家(67816)
- 国家(67178)
- 科学基金(58350)
- 社会(51395)
- 社会科(48323)
- 社会科学(48309)
- 省(44363)
- 基金项目(41659)
- 自然(37284)
- 自然科(36461)
- 自然科学(36457)
- 教育(36357)
- 划(35921)
- 自然科学基金(35769)
- 编号(35611)
- 资助(32481)
- 农(28451)
- 成果(27194)
- 发(24546)
- 重点(23844)
- 部(23783)
- 课题(22932)
- 创(22786)
- 创新(21159)
- 国家社会(20854)
- 科研(20375)
共检索到2319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施慧洪
本文依据经济学理论,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来分析京郊农户收入,考察京郊财政支农资金、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与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最后得出三条启示。
关键词:
农户收入 计量 共线性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赵志刚 高启杰
通过在京郊农村的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发现:医疗体制环境是农户医疗需求的最主要约束因素。由于农村社区医疗服务的缺位和农村社区外医疗服务的昂贵,使农户患病时陷入了“能花小钱就治好时没处治,花大钱才能治好时治不起”的困境。新型合作医疗制度(NCMS)由于“只保大病受益机会太小”、“报销比例太低解决不了大问题”、“报效手续太繁琐”和“看病不自由没有选择权”等制度方面的约束,对实现农户医疗需求的作用十分有限,而且因“先付后报”的制度门槛,富裕农户的受益比例要高于贫困农户。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何国俊 徐冲
本文分析并验证社会保障、法律约束、城市劳动力市场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人均收入、社会保障以及外出找工作难易程度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影响显著。通过引入极值分析与拐点分析,我们量化了社会保障与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关系,并得出目前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已接近最优水平的结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文胜
在构建Hedonic工资模型的基础上,对农户非农就业收入的决定要因进行分析得出:都市郊区农户非农就业工资不仅仅由劳动时间、技能水平以及工作年限等因素决定,还和闲暇时间、工作强度、工作环境的安全性等劳动市场的环境相关。由此可以得出,为了提高农户非农工资收入,不仅要对农户成员进行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同时还应该考虑通勤条件、工作强度以及工作环境的安全性等就业环境的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苏彤 杨海娟 鲜晓军 陶小芳 曹晓丽
[目的]从农户和村庄两个层面剖析农户收入差异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对促进农户增收和推动村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多层线性模型的原理和方法,以大西安地区城郊地带1 441户农户调研数据为基础,从农户和村庄两个层次对农户收入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1)农户和村庄对农户收入差异的解释程度分别为79.89%和20.11%,表明农户收入差异的影响因素具有明显的层级特征。(2)在农户层次,农户生计资本和生产经营结构各因子对农户收入具有不同的作用方向和作用强度,非农收入占比(0.638)、务工人数占比(0.433)、劳动力数量(0.388)和种植结构(0.333)等8个因子对收入具有正向作用,家庭劳动力负担系数(-0.336)和土地经营规模平方(-0.000 1)起负向作用。(3)在村庄层次,村庄的产业类型、区位条件和土地流转等对农户收入产生直接影响,诸多因子又通过影响农户层面变量的收入回报率对收入起间接调整作用。[结论]农户收入差异问题作用途径复杂,对于农户增收,应从农户及村庄环境等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入手共同解决。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赵华甫 张凤荣 姜广辉 许月卿 谢志丹
研究目的:分析农户层面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障碍,为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农民加强对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监督和参与提供借鉴。研究方法: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1)很大比例的农户对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知之甚少,对基本农田位置不很清楚,对耕地、园地和苗圃等不加区分(。2)较多农民失去保护耕地的主动性(。3)兼业户倾向于粗放利用耕地而不轻易放弃;农业户不计环境代价追求高产出。研究结论:农户作为耕地的直接占有和使用者,其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成效。当前农户层面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问题很多,须尽快通过政策宣传、理念革新、经济补偿、社会保障等策略加以解决。
关键词:
耕地保护 农户 半结构访谈 北京郊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梁虎 罗剑朝 张珩
本文以宁夏和陕西地区6427户农户数据为例,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了农地抵押贷款和其他贷款行为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地抵押贷款和其他贷款均促进了农户收入增长,参与农地抵押贷款提高了农户户均收入18228.8元、户均农业收入9807.9元。不同教育背景、年龄段农户贷款后的收入增长存在差异,户主学历为高中及以上的农户家庭,贷款后的收入增长较强烈,农地抵押贷款后也会获得比其他形式贷款更好的收入增长;户主年龄在29岁及以下、5059岁的农户农地抵押贷款后可以获得较高的户均收入增长。现阶段,相比于其他贷款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梁虎 罗剑朝 张珩
本文以宁夏和陕西地区6427户农户数据为例,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了农地抵押贷款和其他贷款行为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地抵押贷款和其他贷款均促进了农户收入增长,参与农地抵押贷款提高了农户户均收入18228.8元、户均农业收入9807.9元。不同教育背景、年龄段农户贷款后的收入增长存在差异,户主学历为高中及以上的农户家庭,贷款后的收入增长较强烈,农地抵押贷款后也会获得比其他形式贷款更好的收入增长;户主年龄在29岁及以下、50~59岁的农户农地抵押贷款后可以获得较高的户均收入增长。现阶段,相比于其他贷款,农地抵押贷款对农户户均收入的促进作用并无优势,但对农户农业收入的促进作用显著。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桂峰 王丽红 赵阳
本文基于对北京郊区703个农户的调查,对仍然住在没有改造过的村庄的农户的集中居住意愿用Logit模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愿意集中居住的农户比例高,体现了经济发达地区农户集中居住意愿明显高于欠发达地区的特点;农户的集中居住意愿呈现较明显的群体性分化,主要表现在受教育程度、家庭非农收入、家庭外出就业人口比例、居住条件与环境卫生条件改善预期不同的群体之间;拆迁补偿和集中居住后与亲戚和邻居交流的方便程度是农户集中居住所关注的问题;一小部分高收入农户不愿意集中居住的现象值得关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德纶
京郊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选择刘德纶一、京郊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现状从本质上说,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多元参与者主体形成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它的核心内涵是“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是否建有这种利益共同体,是判断某种经营实体是否是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及其能否正常...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禹拥军 田淑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推动“三农”工作的一项战略举措。本文初步分析了现阶段京郊建设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明确建设发展思路,依据不同的情况确定不同的新农村发展类型和模式,力求达到十个方面的标准。本文最后指出,在政府政策措施的引导、规范下,京郊新农村可实现健康、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类型 模式 标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程名望 史清华 Jin Yanhong 盖庆恩
基于2003~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微观住户调查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和Bootstrap技术,研究了中国农户收入差距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多元而复杂,既有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产和社会资本等微观因素,也有产业差异、区域分割、制度与政策等宏观因素。其中,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产、非农就业缩小了农户收入差距;而社会资本、金融负债、制度与政策、区域发展水平等拉大了农户收入差距。就结构性收入分解看,不同的收入来源,其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不同的影响因素,其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路径也存在差异。其中,基础教育体现出的人力资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爱玲 文化 钱友山
本文采用了 1 981— 2 0 0 0年 2 0年的统计资料和其他调查资料 ,选取了 7个一级变量和 2 5个二级变量 ,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它们对北京郊区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的影响及作用大小 ,以期为提出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提供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任立 吴萌 甘臣林 陈银蓉
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双重背景下,农户群体正经历由传统"农业生产劳动力"向新型"农业经营决策者"的转型。面对土地投入"高成本、高劳耗和低效益"的现实特征,小型农户是典型的"风险规避者",其土地投入行为对风险因素更加敏感,但其背后的认知机理和决策逻辑尚未明确。本文基于分布式认知理论和感知价值理论,结合武汉城市圈近郊区483名小型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分析方法,对农户土地投入风险认知的影响因素和土地投入行为的发展趋势分别进行了静态分析和动态仿真。研究表明:①农户土地投入感知风险遵循分布式认知的基本框架,受到"个人力""地域力"和"文化力"3个认知功能系统的影响,其效应排序为"地域力>个人力>文化力",农户对土地投入的风险认知主要来源于土地投入行为本身,同时也是个体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②"高风险、低收益→弱化感知价值→降低投入意愿→减少投入行为→较高风险、更低收益"的"递弱回路"是制约农户土地投入的基本逻辑,在一定的政策引导和禀赋约束条件下,农户能够在短期内保持土地投入行为,但传统的低效土地利用方式终将难以持续,对于小型农户而言,土地资源作为生产资料的功能性衰退将不可逆转。助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促进农业现代化转型是未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发展目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馨睿
本文基于近十年山西省农户的收入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于山西省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户劳动收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民非农收入有显著影响,而退耕还林的补贴对农民总收入没有显著影响,为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推进农村脱贫攻坚提出了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