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11)
- 2023(7537)
- 2022(6668)
- 2021(6066)
- 2020(5409)
- 2019(12742)
- 2018(12542)
- 2017(23657)
- 2016(13160)
- 2015(14871)
- 2014(14777)
- 2013(14548)
- 2012(13686)
- 2011(12331)
- 2010(12456)
- 2009(11520)
- 2008(11622)
- 2007(10641)
- 2006(9014)
- 2005(8010)
- 学科
- 济(55033)
- 经济(54990)
- 管理(31878)
- 业(31435)
- 方法(27701)
- 数学(24879)
- 数学方法(24621)
- 企(24320)
- 企业(24320)
- 农(14906)
- 学(13811)
- 中国(13301)
- 财(13223)
- 地方(11797)
- 业经(11184)
- 贸(10219)
- 贸易(10217)
- 农业(9964)
- 易(9843)
- 制(9216)
- 和(8389)
- 务(8121)
- 财务(8097)
- 财务管理(8074)
- 银(7677)
- 银行(7645)
- 理论(7643)
- 环境(7638)
- 企业财务(7606)
- 融(7304)
- 机构
- 大学(190535)
- 学院(188936)
- 济(74068)
- 经济(72428)
- 管理(69090)
- 研究(67018)
- 理学(59448)
- 理学院(58670)
- 管理学(57362)
- 管理学院(57015)
- 中国(50158)
- 科学(45496)
- 京(44087)
- 农(39515)
- 所(36067)
- 业大(33443)
- 研究所(33337)
- 财(33263)
- 农业(31607)
- 中心(31489)
- 江(28331)
- 北京(28270)
- 财经(26679)
- 范(24948)
- 师范(24646)
- 经(24192)
- 院(23913)
- 经济学(23049)
- 州(22367)
- 经济学院(21145)
- 基金
- 项目(130521)
- 科学(100644)
- 基金(93566)
- 研究(90164)
- 家(84195)
- 国家(83555)
- 科学基金(69343)
- 社会(54590)
- 社会科(51740)
- 社会科学(51720)
- 省(50697)
- 基金项目(50276)
- 自然(46761)
- 自然科(45633)
- 自然科学(45618)
- 自然科学基金(44753)
- 划(44505)
- 教育(41182)
- 资助(38236)
- 编号(36767)
- 重点(30712)
- 成果(29803)
- 发(28602)
- 部(28189)
- 计划(26600)
- 创(26546)
- 科研(26158)
- 课题(25315)
- 创新(24938)
- 大学(23880)
共检索到2711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履一 康惠宁 吴强华
采用C语言和Foxpro数据库,根据Brooks和Corey,Genuchten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型,编制成《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拟合软件》,用该软件完成了北京林业大学妙峰山林场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拟合及其图形与数据文本的制作,并分析了该地土壤的水分特性.结果表明,采用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上-1.5MPa下的含水量近似代替残留含水量与从水分特征曲线拟合得到的残留含水量相比差异较大;采用Brooks和Corey模型拟合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相关指数均在0.99以上;所有试验地之间,水分特征数据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水分特征曲线拟合,土壤水吸力,土壤含水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文强 李吉跃 张志明 孙向阳 翟洪波
通过实测得出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土壤水分常数 ,并对北京西山地区不同立地条件下的土壤水分特性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在中、低吸力段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聂立水 李吉跃 戴伟
探讨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含水量的动态变化与土壤水分有效性的关系。研究表明:林地土壤密度为1.20~1.45Mg.m-3,总孔隙度为45%~58%,非毛管孔隙度为6%~10%,通气性略差。应用压力膜仪测定和拟合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符合Gardner提出的经验方程θv=ΑS-B。林地土层厚80cm,土壤总持水量为418.77mm,土壤的田间持水量为348.53mm,土壤在凋萎湿度时的持水量为34.01mm。土壤有效水范围为土壤的田间持水量与土壤的凋萎湿度持水量之差,为314.52mm。土壤贮水量变化在60~180mm,远远低于土壤的田间持水量。从4月下旬到6月上旬土壤的平均容积含水量为最小,土壤平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喜英 张橹 刘昌明
本文分别用BrooksandCorey ,vanGenuchten和Broadbridge White模型拟合了太行山山前平原不同层次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SWC) ,并用Mualem和Burdine模型计算了土壤非饱和导水率(K)和扩散率 (D)。最能较好计算实验地点D和K的方法是用vanGenuchten模型拟和SWC(约束条件m =1- 2 /n) ,用Burdine方法计算K和D。
关键词: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模型 拟合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侯琼 沈建国 乌兰巴特尔
为了揭示典型草原区土壤水分时空变化规律,探讨主要影响因子,利用内蒙古两个站点近20年土壤水分观测资料和相应的气象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该区域土壤水分变化的基本事实和统计特征及影响因子,得出:年内土壤水分基本呈双峰曲线变化,春季化冻(04-08)到入冬前(10-18)的土壤水分平均相差5.3mm,大多数年份土壤水分年内可以达到平衡;年际变化有每隔7~8年走势发生改变的趋势;垂直向水分变化主要发生在60cm以上土层中,近几年深层变幅有增大的倾向;蒸降差与土壤水分变化呈相反趋势,生长季蒸降差对土壤水分的干扰最大。样本站0~50cm土层的最大容水量为85mm和135mm,多数时期土壤相对含水量...
关键词:
土壤水分 典型草原 时空变化 影响因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择福 李昌哲
通过实测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分析了不同植被的土壤持水性。结果表明:土壤吸力与土壤含水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幂函数关系,它们的数学模型为:θ=aSb;土壤的持水性由好到差依次为:阴坡灌木、阴坡裸地、阴坡油松、阳坡灌木、阳坡裸地、阳坡侧柏;坡向和植被类型对土壤的持水性影响极大。同一坡向中,灌木林地的土壤持水性优于乔木林地,所有林地的表层土壤(0~20cm)的持水性均优于下层土壤(20~60cm);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立地条件下,影响土壤中、低吸力段持水性的主要因子为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和有机质含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文华 吴万兴 张忠良 鲁周民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日光温室内不同土壤水分处理下 ,生长在黄绵土和沙盖黄土上的 1年生仁用杏苗的水分特征和生长特征。结果表明 ,在 2个土类上 ,叶水势、叶相对含水率和单株耗水量均随土壤水分的降低而降低 ,其中各处理间的单株耗水量差异显著 ;叶片饱和亏、保水力和水分利用率随土壤干旱胁迫的加剧而有所提高 ,各处理间的水分利用率差异显著 ;地径、枝长、根干重、茎干重、茎重比、根重比和生物量等生长特征指标也随土壤水分的降低而呈下降趋势 ,除生物量指标外 ,其余指标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土壤含水量达最大田间持水量的5 2 %以上时 ,才有较大的生物量 ;黄绵土较沙盖黄土上的仁用杏耐旱性强 ,生长量大。
关键词:
仁用杏 水分特征 耗水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佩敏 熊勤学
了解农田表层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对反演涝渍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ASAR GM数据特点提出了在没有地面观测数据地区农田大尺度土壤水分的反演方法,即运用MODIS NDVI数据(空间分辨率为250m)的农田作物时序特征提取土地利用现状,并以此来校正ASAR GM数据(空间分辨率为1km)中的混合像素;利用大面积降水后土壤表层湿度水平差异不大的特点,运用非线性回归模型,获取水云模型中的经验系数,运用水云模型将植被和土壤对后向散射的贡献区分开;在获得一个地方长时间土壤后向散射系数空间分布集后,假设其土壤粗糙度不变的情况下,其后向散射系数与土壤表层湿度成正比,运用其时序特征计算出其土壤表层相对体积含...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红霞 康绍忠 武海霞
用压力膜法测定了同一质地 (重壤土 )不同干容重装填土、不同水分处理装填土、农田原状土的水分特征曲线 ,通过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θ- s)及土壤含水率 (θ)和当量孔径 (d)关系曲线的对照分析 ,发现干容重、水分处理及土壤的原状性对水分特征曲线有显著影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祥云 刘梦旅 任杰 崔丽楠 何志勇
为了评价不同森林植被类型水源涵养能力的差异性,采用定位研究的方法,通过布点测试了林下0~30 cm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重点对辽东山地雨季胡桃楸天然次生林与落叶松人工纯林2种森林景观界面土壤水分演化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胡桃楸天然次生林和落叶松纯林2种森林植被类型之间土壤水分含量存在差异性,蓄水能力差异显著。主要表现为:由坡上至坡下依次分布胡桃楸天然次生林与落叶松人工纯林,可划分胡桃楸林、景观界面区、落叶松林3个功能区;景观界面区各土层深度的土壤含水率均明显高于胡桃秋林及落叶松林功能区。沿等高线方向土壤水分变化呈现出先平稳后波动趋势。垂直方向上土壤含水率均呈现随土层深度(0~30 cm)增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冬梅 池宝亮 黄学芳 张健
试验研究了不同农田管理措施下旱地玉米的土壤水分特征。结果表明,秸秆整秆全覆盖、微孔地膜覆盖较秸秆粉碎还田和常规种植能提高土壤水分,增加降水的入渗深度,减少土壤耗水量,其顺序为秸秆整秆全覆盖>微孔地膜覆盖>秸秆粉碎还田>常规种植。受基础土壤水分不同和降雨较少的影响,玉米生育前期不同农田管理措施土壤水分差异不大,8月份充足的降水后,各措施充分显示了其蓄水保墒的作用,其中,9月份秸秆整秆全覆盖0~120 cm土壤贮水量为248.2 mm,较常规种植增加32.1 mm;降水入渗深度为120 cm,较常规种植增加25 cm。
关键词:
土壤水分 农田管理措施 旱地 玉米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段文标
以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林隙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对林隙0~20 cm(表层)和20~40 cm(下层)土壤水分的微环境异质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①阔叶红松林林隙各层土壤水分生长季内变化规律不同,表层与下层土壤水分差别显著,各层次土壤水分变异程度均属中等变异;②阔叶红松林林隙各层土壤水分在生长季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空间异质性,空间自相关部分的空间异质性在土壤水分总空间异质性中占主要部分;③阔叶红松林林隙内不同层次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均以中低等级斑块为主,相对较高等级的斑块仅分布在表层土壤中。
关键词:
阔叶红松林 林隙 土壤水分 微环境异质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牛健植 余新晓 张志强
开展优先流研究是土壤水运动机理研究由均质走向非均质领域的标志,可以有效解释早期水文学研究所困扰的不符合达西定律及对流--弥散方程等重大问题,但它在常规手段下难以获取。该文利用自制实验仪器,在研究区域开展室内土柱实验,系统分析研究区域土壤水分运移特征及优先流运移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4个演替阶段的土壤水分运动的壤中流过程主要表现为优先流,而土壤中的基质部分,则表现为不动区域。一旦优先流路径形成,土壤将不再阻拦水入渗,导致随后的降雨入渗穿过前面已经湿润并存在的优先流路径。优先流路径是研究区域水分在土壤中运移的主要途径,只要降雨雨强不停止,水将始终沿着优先流路径向下运移。运用综合染色示踪及影像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履一 翟明普 林平
采用FOXPRO数据库和C语言编制成《土壤理化性质分析与图形制作》通用计算机软件,可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直观地输出土壤理化性质随土壤深度的分布图和数据文本.应用该软件,对京西山地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土壤种类试验地的土壤质地、土壤容重、比重和孔隙度以及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盐基饱和度、pH值、全氮量、速效磷、速效钾等理化性质随土壤深度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土壤理化性质,棕壤,褐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跃鹏 刘海艳 周维博
基于MODIS地表温度与植被指数、土地利用类型及ERA-interim数据,构建了乌鲁木齐地区T_sN_(dvi)特征空间与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_(vdi),分析了4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地表温度与植被指数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乌鲁木齐夏季T_(vdi)空间特征,指出了T_(vdi)与海拔高度之间密切联系,并通过不同深度ERA-interim体积含水量数据对T_(vdi)进行了验证评价。研究表明:4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T_s和N_(dvi)空间关系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夏季7至9月研究区TsNdvi特征空间干湿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